- 成法
- (日)稻盛和夫著述 稻盛資料館整理
- 1014字
- 2020-11-19 09:45:45
005 相信潛力
未來的自己應該可以做到——要用“將來進行時”思考問題。要相信我們潛藏著還沒有發揮出來的巨大力量。
《活法》(SUNMARK出版社)
心想事成
前面提到,京瓷公司成功地拿到并交付了IBM的訂單這一原本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實現了業績的提升。京瓷公司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從創業時起,就勇于接受其他公司因“做不到”而拒絕的訂單。他們這么做,絕非一開始便擁有出眾的技術,而是因為作為新創辦的中小企業,唯有這么做,才能找到生存之路。
平時,我們在工作中難免會從客戶那里接到一些困難的、有時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這時,如果我們說“做不到”,那么一切將到此為止,和對方的關系也會就此結束。拒絕是容易的,但不斷拒絕,最終將被視作無能之輩。如果一家企業的員工盡是這樣碌碌無為之輩,又談何經營。

1959年,稻盛先生(最后一排左六)和京都陶瓷的創業伙伴在一起(供圖:稻盛資料館)
然而,一旦回答“做得到”,就必須拿出結果,否則就不會有下一次機會。要想方設法將“做得到”的“謊言”變為現實。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最關鍵的就是持續付出徹徹底底的努力,直到實際“做到”為止。不是隨隨便便的努力,而是徹底投入,直到“做到”為止。
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付出了多少努力,就有多大成長。因此,不要以現有能力作為標尺進行衡量,而要用“未來進行時”思考,這一點十分重要。人的能力是能隨著時間不斷提升的,要清晰地看準未來的某一點,即應該達到的目標,毫不吝嗇地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用“未來進行時”看待自身能力,這一姿態乃至人生態度,可以說是實現遠大目標的秘訣。
法國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安德列·勒魯瓦·古昂曾經探索人類進化的歷史,他研究的是一個能動性的問題,即人類是如何通過獲得語言與技術等文化而產生知性的。他留下了這樣一句話:“人類天生就能夠把自己的思考變成現實。”
人具有無限的可能。只要強烈地這樣去想、去思考,持續地拼命努力,那么不管遭遇什么困難,都一定能夠實現目標。因此,絕對不能說“做不到”,甚至不能有這樣的想法。在面對困難時,要相信自身能力的無限可能,這才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然而,即便我們不遺余力、堅持努力,所從事的事情也常常無法開花結果。
仔細想想,這其實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你積極地接受了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困難,所以,當感覺“不行”的時候,并不是灰心放棄的終點,而是再次出發的起點。
不要給自己設限,持續抱有無窮無盡的探索之心與挑戰精神,可以說,這正是將危機轉變為機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