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正直誠實的人才值得信賴
- 南懷瑾做人做事的智慧
- 和力
- 2842字
- 2020-11-20 18:29:39
大師慧語:
仁的境界在于自己,不是外面找的,不是靠一個老道傳的什么法門,然后得了什么道,那是江湖上騙人的。不是道家的道,不是佛家的佛,也不是儒家的仁。道、佛、仁就在各人自己的身心上,是最高的修養(yǎng),要自己身體力行,絕不是別人給的,也不是老師傳的,更不是菩薩賜的。
選自《南懷瑾選集·論語別裁》
南懷瑾大師認為人格教育、學問修養(yǎng)是貫穿一生的。所以,社會除了政治力量、財富力量以外,還要有獨立、卓爾不群的人格品德修養(yǎng),作為社會人心的中流砥柱。
誠信是一種品質(zhì),是個人信譽和道德的基礎,一個人如果連基本的誠信都做不到那就會一事無成。古人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民間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都是極言守信的重要。幾千年來,“一諾千金”的佳話不絕于史,廣為流傳。
在東漢的時候,有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是張劭和范式,張劭是汝南郡人,范式是山陽郡人,他倆同在京城的某家書院讀書而相互結識,談笑之余引為知己。學業(yè)結束了,兩人即將分別,在十里長亭,張劭送別范式,難舍之情縈繞于心,張劭望著前方的天空,凄然嘆道:“唉,今日一別,不知與兄何時才能再相見?!闭f罷,淚水不覺流了下來。范式說道:“兄長莫要傷悲,兩年后的今天,弟一定前去賢兄家里探望,到時再與兄長把酒言歡?!庇谑莾扇硕似鹁票嬐赀@杯送別酒。
涼風中落葉蕭蕭,院中籬笆墻上檻菊綻放,轉(zhuǎn)眼間兩年時間過去了,又是一季的深秋。張劭站在院中,偶然聽得天空中一聲雁鳴,頓時牽動了情思,不由得自言自語說道:“他應該快來了?!闭f完,回到屋里,對母親說:“娘親,剛才我聽見天空雁叫,范式快來了,我們準備一下吧!”母親不相信地說:“傻孩子,山陽郡離我們這有一千多里路,范家兒郎怎么會來?”張劭解釋道:“娘親,范賢弟為人正直、誠懇,有君子之風,他既答應我要來此,就一定會來的,我們還是趕緊準備準備吧!”母親無奈,去廚房準備餐食了,張邵則趕忙跑去鎮(zhèn)上買酒了。
午時剛過,便遙見遠處一人風塵仆仆地往這邊趕路,張劭一見,知是范式,不禁喜上眉梢。他親自上前迎接,舊友重逢,老母親也激動得在一旁擦拭眼淚,感嘆地說:“天下真有這么講信用的朋友?!毙值軅z人把酒言歡,促膝而談,直到深夜,方才睡去。
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其意義就是對別人的承諾一定要兌現(xiàn),不可言而無信;對自己定下的目標或者期望,一定要切實落到實處,在實踐中達到。對個人而言,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對企業(yè)而言,守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chǎn);對社會而言,守信是正常的生產(chǎn)生活秩序;對國家而言,守信是良好的國際形象。
我國古代名士宋濂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他小時候特別喜歡讀書,但是家里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歸還,從不違約,因此人們也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就快要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那么冷,天亮了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著看這書?!彼五フf:“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書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就這樣,宋濂一直忍著嚴寒,終于抄完了書,按期把書歸還給了人家,由于這種誠實守信的態(tài)度使得大家都尊敬他,樂于幫助他。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學者請教,并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fā)那天下起了鵝毛大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呢?再說,老師那里早已經(jīng)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不住深山的嚴寒?。 彼五フf:“娘,今天不出發(fā)就會誤了拜師的日子,就算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也得去。”最后,當宋濂趕到老師家里時,老師感動地稱贊他說:“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大出息!”
后來宋濂也印證了老師的話,成了一代名儒。
誠信的人才能受得人們的信任,誠信的人自然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這種眾人的信賴和支持也將為以后的成功積累寶貴的資源。而一個沒有誠信的人,既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事業(yè)也不會成功。
一個青年人帶著金錢、榮譽、地位、名聲、誠信上路了,途中遇到一條河,他招呼船家過來渡他到對岸。船家說:“客官,我這船兒小,您攜帶這么多東西,恐怕船兒難以起行??凸偃裟軄G掉一件或許可以上船。”
這個青年想了想,覺得金錢可以使他生活無憂,榮譽可以使他迎來鮮花和掌聲,地位和名聲則可以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誠信呢,好像沒有什么用,于是他丟掉了誠信。
可沒過多久這個年輕人就進了監(jiān)獄。有人就很奇怪了,他有顯赫的地位,有富可敵國的財富,怎么會被投進監(jiān)獄呢?原來,在與人經(jīng)商的過程中他用詐騙的手段侵占了合作方的利益,因為他視誠信無用,所以身敗名裂也是必然結果。
守信的人不僅會得到其他人的信任,同時還可以得到他人的幫助。下面這個故事也證明了這一點。
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跋壬?,請您買一包火柴吧?!毙∧泻赫f道?!安毁I?!奔澥炕卮鹫f。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xù)走?!跋壬?,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什么東西都沒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闭f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仆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于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nèi)タ茨愕母绺纾 比チ四泻旱募?,重傷的男孩一見紳士,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按時把零錢給您送回去,失信了!”當紳士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生父母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故事中的小男孩兒,正是用自己可貴的守信的品質(zhì)贏得了對自己的生活至關重要的幫助。同樣的道理,在人的成長之路上,守信是一生都要遵守的事,守信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回報,而不守信會讓你失去很多。有些人會說誠信沒有金錢名利那么有耀眼的光輝,事實證明,誠信卻是一個人事業(yè)成功的根本。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的店訓就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边@是中國商業(yè)誠信的典型代表。紅頂商人胡雪巖、晉商喬致庸、華人首富李嘉誠也都認為自己經(jīng)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誠信”。一個人損失了金錢以后還可以再賺回來,而信用一旦喪失,就很難再補救。一個沒有信譽的人或企業(yè),又能有幾多朋友或存活幾日呢?
守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人活在世上,是需要與他人交往的,如果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又將如何立身于世間呢?讓我們珍惜自己的聲譽和資源,做一個誠實守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