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孩子都有一顆“玻璃心”,純凈 透明 易碎
- “騙”出最優秀的孩子
- 盧芩
- 1824字
- 2020-11-23 09:07:18
教育專家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有一顆玻璃心,如清水一樣透明、清澈,又如水晶玻璃般敏感、易碎?!边@說明了孩子的本質單純,在面對水晶般澄澈的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格外小心,不要輕易碰碎和污染。我們說話、做事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孩子,不要覺得孩子小而無所謂,要時時顧及孩子的感受,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的心靈。
一位媽媽在不經意間得知女兒班上的一個女同學父母離異了,這位媽媽很明智,并沒有對女兒說這件事,她怕女兒從此對那位女同學另眼相待,對那個女孩產生不好的影響。
但是沒過多久,女兒居然主動跟媽媽“分享”:“媽媽,我們班上琳琳同學的爸爸媽媽離婚了,離婚到底是怎么回事?。俊眿寢尯荏@訝:“誰告訴你的?”女兒回答:“老師說的啊,全班都知道?!?
女兒說,那位女同學只要一不聽課,老師就說:“你看看你,爸爸媽媽離婚了,現在就你媽媽一個人養著你,你還不努力學習,你讓你媽媽多失望!”
聽完女兒的話,媽媽不寒而栗,立即給女兒辦了轉學申請,媽媽說:“這樣的教育太瘋狂了,女兒的同學一定遭受了很嚴重的打擊,我不能讓女兒生活在這種教育環境中?!?
上面的事例略顯極端,但是不難想象那位父母離異的小女孩的心靈一定受到了嚴重打擊,甚至因此懷疑人生。孩子真的是容易受傷的小動物,可能比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還敏感,稍不留神,大人們的無心之言就會傷到孩子的心。
舉個例子:孩子考試沒考好,家長急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再加上急火攻心,就對孩子出言不遜:“你怎么這么笨呢?全班一共三十個人,你怎么只考了第二十名?你說你是不是笨死了,能不能好好學習?”這樣的話真的不能對孩子講,因為它會在孩子的心靈上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從此打上一個“我笨”的標簽,逐漸地變得自卑。
一些傷害孩子的話我們可能并未意識到,就已經脫口而出了。比如當孩子滔滔不絕地跟我們分享他的新發現的時候,我們不耐煩了,就說了一句:“小孩子,懂什么?”就是這樣一句話,也可能讓孩子的心“碎裂”,因為這句話充滿了不屑和不重視,我們覺得沒什么,大人之間開玩笑經常說對方“懂個什么”,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這句話代表的含義可就多了,并且多是負面的。
因此,我們不僅在生活上要呵護孩子,更要在心靈上呵護他、保護他,不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
五歲的真真學美術已經一年多了,媽媽在別人的介紹下給他新換了一個口碑不錯的美術培訓班。
第一節課,媽媽和他免費試聽,這節課的主題是畫長頸鹿。媽媽知道他之前學過,應該沒問題,就悄悄鼓勵他大膽地畫。
快下課的時候,老師把真真畫的長頸鹿給媽媽看。只見一張大大的紙上只縮著兩只小小的長頸鹿。老師說:“你兒子畫的很精致。”一聽,就知道老師是為了安慰她。
下課后,真真拿著畫怯生生地走到媽媽面前,他似乎知道自己畫得不夠好。但媽媽只是對他友好的笑笑,摸了摸他的頭,對他說:“老師剛才還夸你了,你畫的長頸鹿身上的斑紋很漂亮?!?
真真一聽,立即恢復了生機和活力,一蹦一跳地追趕著新認識的同學。
回到家,媽媽先是肯定了真真的表現,比如大膽地做了自我介紹,認識了新朋友,長頸鹿畫得特別像,然后委婉地說:“如果能畫得再大一點兒,就更漂亮了?!闭嬲娌缓靡馑嫉卣f:“我開始畫的時候緊張了,以前美術老師是女老師,這次換個男老師,有點兒嚴肅,我害怕畫不好被批評?!?
媽媽知道孩子說的都是心里話,他已經害怕被批評,自己就不能再給孩子增添“求完美”的心理壓力。于是就對他說,媽媽對他的努力很滿意,媽媽也喜歡他繪畫的專注精神,至于是否能被老師表揚,媽媽都不在意的。真真聽后,高興地點了點頭。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焙⒆拥男撵`是非常脆弱而敏感的,需要成人的細心呵護和理解。只有這樣,他才會感受到真正的自尊,對自己充滿自信。若把兒童看成不懂事的孩子任意去批評、指責,刺傷他的自尊心,那孩子就容易自卑、退縮、緊張,甚至產生憎恨、敵對情緒。
因此,呵護孩子的心靈要比照顧他的生活更加重要,這并不僅僅體現為不詆毀、否定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應該予以重視。我們要留心孩子的心情變化,觀察孩子是否突然情緒低落,如果有這種變化,那么就可能是受到了某種傷害。這時,家長一定要回想自己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并找機會向孩子道歉,求得原諒,通過各種方法補救孩子受傷的心靈。如果得到呵護,這顆玻璃心就會長成一顆水晶心;如果受到傷害,則很容易破碎。而一個孩子,面對一顆碎了一地的心,多數時候,他們會不知道該怎樣去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