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溫疫論作者名: 唐文吉 唐文奇譯注本章字數: 634字更新時間: 2020-10-22 15:48:56
病愈結存
【題解】
病愈結存,是指病愈后,腸胃中尚有少許結塊,不能及時排出,但并不影響人的健康,而且隨著身體的繼續恢復,會自動排出體外。東漢張仲景《傷寒論》中有“胃中有燥矢”證數條(燥矢,即燥屎),都用承氣湯,攻下燥屎則病愈。這是因為燥屎積攢在體內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影響到了人的生理功能。而病愈結存,前提是邪去病愈,所以自始至終脈證俱平,其氣機是通的,其中的結塊,可以說是燥屎,但是其量小,不足以阻氣化火,蔓延為患。所以,不應攻下,以免傷正氣,只應以逸待勞,待人體正氣恢復,殘結自然無所容身。
溫疫下后,脈證俱平,腹中有塊,按之則痛,自覺有所阻而膨悶①,或時有升降之氣,往來不利,常作蛙聲②,此邪氣已盡,其宿結尚未除也,此不可攻。攻之徒損元氣,氣虛益不能傳送,終無補于治結。須飲食漸進,胃氣稍復,津液流通,自能潤下也。嘗遇病愈后食粥半月,結塊方下,堅黑如石。
【注釋】
①膨悶:腹中脹悶。
②蛙聲:腹鳴如蛙鳴。
【譯文】
患溫疫用瀉下法之后,其人脈象、癥狀都正常了,但腹中有結塊,一按就疼,自己也能感覺到有東西堵得脹悶,或經常有氣在其中升降,往來不順暢,腹內常常像青蛙叫一樣呱呱有聲,這是因為邪氣已經清除,但還有些結滯之物沒能除掉,此時不能再用攻下法。如果用攻下法,只能白白損傷身體的正氣,氣虛后越發不能傳導輸送,更不利于治療這個結塊。必須等到飲食逐漸增加,胃氣稍稍恢復,津液流通,自然能把這些結塊潤化下來,曾經見過有人病愈后,吃了半個月稀粥,結塊才解下來,又黑又硬,跟石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