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畫故事:刻在石頭上的記憶
- 張道一
- 543字
- 2020-10-22 15:46:45
003 孔子問禮
這個故事與“孔子見老子”是同一件事,但是從畫面上看,兩者所表現(xiàn)的形式和目的均有很大區(qū)別。
在春秋晚期,孔子和老子都已是著名的思想家和學(xué)者,并分別成為儒家和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
作為“士”的階層,老子和孔子的學(xué)問雖大,但社會地位并不高。孔子能夠有機會到洛陽拜見老子,請教禮數(shù),是由于他的一個貴族學(xué)生向魯昭公建議,贊助他一輛車子和兩匹馬,還有一個隨從的仆人。
事情過去了幾百年,漢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家大興。為了宣揚孔子的謙虛好學(xué),畫像石上出現(xiàn)了不少的“孔子見老子”的圖畫,并且鋪張其場面,孔子帶著成群的學(xué)生前往洛陽,最多者達二三十人;老子也到郊外迎接,并且派人清掃了所走的道路。為了突出孔子,在孔子與老子之間,還夾立著一個七歲的孩子,手推著一個玩具鳩車,便是孔子自認(rèn)為師的項橐。
與以上這種場面不同的,還有一種“問禮”畫面。
在四川新津崖墓出土的石函上,側(cè)面刻有歷史故事,其一側(cè)面共刻七人,分別表現(xiàn)三個故事,中間三人為“孔子問禮”。高文《四川漢代畫像石》介紹說:“孔子問禮的故事,有榜書三:曰:‘□子’,曰‘孔子’,曰‘老子’。以射陽石門第一層來比較,可知第一榜不清楚的字是‘弟’。孔子左向執(zhí)贄,老子右向相迎。孔子之后手捧簡冊的是弟子。順序也完全和射陽畫像相同。”(圖見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