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笛卡爾哲學原理(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荷蘭)斯賓諾莎
- 592字
- 2020-11-06 18:48:29
補則一
事物按其本性愈圓滿,則它包含的存在愈多和愈必然,反之,事物按其本性包含的存在愈必然,則必更圓滿。
證明。 任何事物的觀念或概念都包含此物的存在(據公理六)。假定A物有十度的圓滿性,我就說,它的概念包含比承認此物只包含五度圓滿性時更多的存在。因為,既然不能對無作任何肯定(據命題四附釋),那么,當此事物日益趨近無時,否定其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少,在思想上就取消其多少圓滿性。如果因此而設想其圓滿性程度無限減少,以至于零,則A就不再包含任何存在了,這種存在是絕不可能的。反過來,如果無限增加其圓滿性程度,則物A就會包含最高的存在,因之也就有最高的必然性。這是本命題的第一部分。其次,既然必然性和圓滿性絕不能分割(據公理六和本證明的整個第一部分而來,其理甚明),則第二部分應當證明的道理就很明顯。
注一。 對于許多東西,人們都斷定說,它們之所以必然存在只是因為它們的產生有一定的原因;我所說的并不是這個意思,而只是根據簡單地考察事物的本性或本質所得出的那種必然性和可能性,并不考慮任何原因。
注二。 我這里所說的并不是指人們由于迷信或無知所欲求的美或其他圓滿性。我所謂圓滿性僅指實在性或存在而言。例如我發現實體比其樣式或偶性包含更多的實在性,由此我清楚地認識到實體也比偶性包含更必然的和更圓滿的存在,這從公理四和公理六推來,其理甚明。
繹理 由此可以得出,那本身包含必然存在的事物,乃是最圓滿的存在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