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點
第一章 把握人際交往的關鍵
我要喜歡你
當然,為了要得到友誼和情愛,我們必須先認清“施比受更有?!?,然后把這種認知用實際行為表現出來。我們不能只是把金礦藏在內心,黃金必須使用才能顯示其價值,像《圣經》所說的:“由所結的果子,便可認出他們來?!?/p>
我常聽到許多人埋怨:“我性情過于羞怯,很難引起別人注意”,“沒有人會對我感興趣”,或是“別人并不想認識我”等。
不錯,別人為什么要喜歡你呢?這世界并沒有義務非要喜歡你或我,或任何一個人。有什么特別理由別人會特別選中你(無論是工作或社交的理由)?除非我們具有他們所要的特質,否則,他們沒有必要特別注意到你。
瑪麗安·安德遜曾經很生動地描述她早期的生活——她那時事業失敗,整個人很不得志,幾乎就要放棄歌唱生涯。后來,憑借禱告和心靈的追求,她才逐漸恢復勇氣和信心,準備繼續為自己的事業奮斗下去。有一天她興致勃勃地向母親說道:“我要再唱下去!我要每個人都喜歡我!我要繼續追求完美!”
母親回答道:“很好?。∵@是很好的志向——但是,要知道,我們的主耶穌以完美的形象到這世界上來,卻還是有人不喜歡他。人在成就偉大的事業之前,必須先學會謙卑?!爆旣惏猜犃松钍芨袆樱虼藳Q心在音樂造詣上“力求”完美,而不是“想要”完美?!爸t卑先于偉大”,這是母親給她的最好贈言。
名作家荷馬·克洛維是我的好朋友,十分懂得交友之道。凡是碰到他的人,無論是清道夫、百萬富翁、婦孺老幼——都會在與他相處15分鐘之內對他產生好感。為什么呢?他既不年輕,又不英俊,更不是百萬富翁,他有什么魅力可以吸引人呢?很簡單,因為他一點也不矯揉造作,并且能讓別人感覺到他真的喜歡、關心他們。
小孩會爬到他的膝上,朋友家的仆人會特別用心為他準備餐點,而且,假如有人宣布:“今晚荷馬·克洛維會到這里來!”則當天的宴會一定沒有人缺席。除朋友間深厚的感情之外,荷馬·克洛維的家人也都十分敬愛他。他的妻子、女兒,還有好幾個孫兒女,全都對他稱贊不已。
究竟這位作家是如何贏得這種幸福的?說來也很簡單——就是待人誠懇、熱愛人類而已。對他來說,對方是什么人,或做什么事,他都不會在意。只要是身為一個人,對他便意義重大,值得付出關愛。每次他遇見陌生人,很快就能像老朋友一樣交談起來——并不是專談自己的事,而是盡量談對方的事。他借由問問題,可以知道對方是從哪里來、做什么事、有沒有什么家人等等。他也不會嘮叨個不停,只是向對方表示自己的興趣和關心,借以建立起友誼。
這種方法,連最愛嘲笑人生的人,都會像陽光下的花朵一樣吐露芬芳。正像約瑟夫·格魯大使所說的:“外交的秘訣僅在5個字:我要喜歡你?!?/p>
得到友誼的最佳方法,是必須注重施予,而不是獲得——但應該是親自贏取得來的,而不是靠一時的吸引或哄騙。所謂贏取友誼的能力,并不是指勾肩搭背、與人攀談、動作滑稽或講些逗趣的笑話等。那應該指的是一種心境、一種處世的態度或是一種愿意把自己的愛、興趣、注意力及服務精神獻給他人的愿望。
一個有經驗的推銷員懂得對自己能否成功推銷產品的擔心會給心理造成障礙,這樣會影響他適當地介紹他的產品。通用制造公司的董事長哈瑞·布利斯在大學期間靠推銷縫紉機為生,他總結說:“要想在推銷員這個崗位上取得成功,就要忽略自己渴望銷售出去的數量,而應該集中心思向客戶介紹自己能提供什么樣的服務?!?/p>
如果一個人將精力用在為他人服好務上,就會變得充滿難以抗拒的力量。你怎么會拒絕一個企圖幫你解決問題的人呢?
“我對推銷員們說,”布利斯先生說,“如果他們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我今天要盡力多幫助一些人’而不是‘我今天要盡力多賣出一些產品’的話,就會發現接近買主不是那么困難了,然后銷售業績會出奇地好。能夠幫助同胞獲取快樂、輕松生活的人,是最高級的推銷員。”
打高爾夫球時,會有人叮囑我們不要讓眼睛離開球;向成年人傳授說話技巧時,我們告誡學生要集中心思在他想要傳達的信息上。緊張、害怕都是擔心結果的表現,這是不可取的。
我自己就是從吃過的苦頭中學到這一點的。我曾經是一個害羞的人,天生不善于公開講話,要我面對一群聽眾就好比要一個普通人面對國會調查委員會一樣費力。
好幾年前,我準備發表演講,當時的聽眾據說相當難纏。我事前與一位好朋友共餐,免不了流露出緊張的情緒。“假如聽眾不同意我講的話,要怎么辦?”我神經兮兮地問那位朋友,“假如他們不喜歡我,該怎么辦?”
“不錯,”朋友回答道,“他們為什么要喜歡你呢?你能給他們干什么?你認為自己要講的話很重要嗎?”
我承認那些東西對我來說,的確意義十分重大。
“很好,”她繼續說道,“我倒不覺得聽眾喜不喜歡你有什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把想講的信息傳達出去。至于他們喜歡或討厭你,又有什么關系呢?至少,你已完成了任務?!?/p>
朋友的這番話,改變了我對演講的整個看法?,F在,每當我準備發表演講的時候,都會在事前先靜心禱告:“神啊,求你幫助我傳達出對這些聽眾有益的信息來,讓他們有所收獲,滿心歡喜地回家。”這樣的禱告對我十分有用,而我也的確希望能對聽眾有幫助。這樣的禱告使我謙卑地體會到自己只不過是個傳達某些信息的演講員,而不是要顯露自己的學問或風采。我的目的是要帶給聽眾一些鼓舞性的思想,以期對他們的生活有助益。
好萊塢的J.艾倫·布恩是著名的喜劇片《狗明星“強心”》的主演,他在觀察“強心”表演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東西,因而他又為此寫了一本名叫《給“強心”的信》的暢銷書。據布恩先生介紹,這是一只很了不起的狗,總是欣然地執行他的命令,在電影中表演為劇情所需的各種動作。難得的是它這么做,從來不是為了得到報酬,而是出于愛和享受把事情做好而帶來的快樂。有好幾次,“強心”都曾純粹是為了自身的樂趣而表演。這也許正是它能成為電影明星的原因。
布恩先生還曾談到有一次他面對一個跳舞的年輕女孩。她第一次試跳的時候,緊張得像新娘出嫁,怕自己會失?。∮谑撬参克骸安灰诤踅Y果,只當是純粹為了享受跳舞的樂趣而跳,為了上帝而跳吧?!?/p>
很快地,她的心態來了個徹底的轉變。
同理,獲得友誼的全部秘訣也在于不要擔心結果,不要在意別人是否會喜歡我們,現在就著手去做所有能激發愛和友情的事。在這方面,威廉·奧斯勒爵士的話很值得我們思索,他說:“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張望縹緲的未來,而是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事。”
現實的情形是:當我們還是處在做夢年齡的時候,常常夢想有朝一日要寫出最偉大的小說來。想象別人是如何欣賞那本書,如何聽到掌聲,如何得到那永遠的榮耀。
想象自己要穿什么樣的衣服,所到之處,別人是如何贊美、追求、不斷引用自己講過的話。我們想了許許多多,就是從來不曾想過可能會遭到的困難,或是那些沉悶辛苦的工作,那些在創作過程中所要流出的淚和汗。我們想的都是有關榮耀的報償,而不是如何努力去贏得這份榮耀。
像這種幼年時期的稚氣行為,可說是典型的“一顆寂寞的心靈想要得到友誼”,或是“想要與他人建立良好關系”的心理表現。只是,我們把次序弄錯了——我們是希望別人先來喜歡我們,卻不曾想到要如何才能讓人喜歡。
要得到友誼和情愛,我們必須先認清“施比受更有?!薄?/b>
管住自己的舌頭
大衛的父母離婚后,協議規定他和母親一起生活。由于手頭拮據,母子二人只好搬到另一個城市去。大衛于是也要到一所新的學校去上課,結交新的朋友。這種種變化叫他傷透了心。他開始對那些父母沒有離婚的孩子感到反感,而且經常因為很小的緣故或無緣無故跟人打架。在這種痛苦的生活中,他養成了對人過分苛求的習慣。他幾乎對誰都沒有一句好話。
一天,有個對大衛的情況十分了解的同學走到他身邊?!拔腋改敢搽x婚啦?!彼p聲地說,“我知道你心里難受。不過,你得拋棄你的怒氣和痛苦。你跟別人過不去,這只能傷害你自己。要是你沒法說點兒什么好話,那你最好什么也別說?!?/p>
由于痛苦,大衛最初的確很難接受這位同學的建議,但既然情況似乎變得越來越糟,他就對自己的談吐變得比較謹慎了。他經常把馬上就要沖口而出的話咽回去,若是在以前,他的這些傷害人、挖苦人的話簡直是沒遮沒攔的。他開始意識到他從前對身邊同學的關心是多么不夠。隨著理解的擴大,他開始明白,像他一樣遭受家庭變故的不只他一個人,許多其他孩子也經歷過令人難堪的家庭解體。大衛開始想辦法去鼓勵他們,幫助他們處理好自己的痛苦與茫然。到學期結束時,大衛的態度產生了180度的根本轉變,并獲得了那些當初由于他管不住自己的脾氣而與他疏遠了的同學的好感。
我們無論是誰,在家里、學校里或工作中,都可能經歷過精神上受到壓抑的情形。當事情進展不順利時,我們就往往忍不住責怪別人,我們或許認為,找別人的錯,能使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狀況覺得好受點兒。但也可能是這樣想的:我不好過,你也別想好過。
在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沮喪”時刻里,如果我們不能對人說有益的好話,那我們最好還是什么也別說。破壞性的語言,往往會產生破壞性的結果。除了會給周圍的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之外,從我們口中說出的那些消極性的話語往往只會使問題變得復雜起來。
在生活中遇到了難于應付的挑戰,我們就可能認為,說些粗野和傷人的話是有道理的。上文提到的那個父母離了婚的孩子,受著許許多多他無法理解、無法解決的感情和情緒的折磨。但他終于還是發現,貶低和傷害他人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客氣和富于理解的言詞,或干脆懷著同情聽別人說話,他終于學會了幫助他人;反過來,他又受到了周圍人們的幫助,而他終于在自己身上找回了生活的勇氣。
當我們遇到災難或煩心的事兒,倘若我們還記著應與面前的事物保持一定距離,直至能夠看清與之相聯系的背景為止;倘若我們學會了“管住自己的舌頭”,那么,我們也許就能避免說出許多具有破壞性的話。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倘若人們背著沉重的思想包袱,這對他們自己和其他人,都會產生致命的影響,因為這些思想問題所強調的是否定的而不是積極的方面。因此,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創造性的思想產生于不斷尋找答案的過程之中。
有句久經時間考驗的名言:“你如果沒有好話可說,那就什么也別說。”這實在是你在一天之中該說些什么話的座右銘。倘若你出于某種原因而感到沮喪,如有必要,可以找朋友或師長談談。每個人都有不順心的時候,當你感到情緒有些不對頭時,千萬別發作,以免傷害別人,因為別人也同樣需要聽到些表示理解和支持的話。對自己要說出的話,要時刻保持警惕。要記住,不愉快的時刻遲早會過去,如果我們的舌頭沒有闖禍,就不會留下需要醫治的創傷。
用破壞性的語言貶低和傷害他人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要采蜜,不可弄翻蜂巢
美國鼎鼎有名的黑社會頭子,后來在芝加哥被處決的阿爾·卡龐說:“我把一生當中最好的歲月用來為別人帶來快樂,讓大家有個好時光??墒俏业玫降膮s只是辱罵,這就是我變成亡命之徒的原因。”卡龐不曾自責過,事實上他自認為造福人民——只是社會誤解他,不接受他而已。達奇·舒茲的情形也是一樣,他是惡名昭彰的“紐約之鼠”,后來因江湖恩怨被歹徒殺死。他生前接受報社記者訪問時,也自認為造福群眾。
我曾和在紐約新新監獄擔任過好幾年典獄長的路易·羅斯就關于罪犯不曾自責的問題通過幾次信,他表示:牢里的犯人很少自認為是壞蛋。他們和你一樣,都是人,都會為自己辯解。他們告訴你,為什么要打破保險箱,為什么要開槍殺人。大多數人都能為自己的動機提出理由,不管有理無理,總要為自己破壞社會的行為辯解一番。因此,他們的結論是:他們根本不應該被關進牢里。
假如阿爾·卡龐這幫歹徒,以及許多關在監獄里的亡命男女,他們從不為自己的行為自責過,我們又如何強求日常所見的一般人?
心理學家史金諾經通過動物實驗證明:因好行為受到獎賞的動物,其學習速度快,持續力也更久;因壞行為而受處罰的動物,則不論速度或持續力都比較差。研究顯示,這個原則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樣的結果。批評不但不會改變事實,反而只有招致憤恨。
另一位心理學家漢斯·希爾也說:“更多的證據顯示,我們都害怕受人指責。”
因批評而引起的羞憤,常常使雇員、親人和朋友的情緒大為低落,并且對應該矯正的事實狀況,一點也沒有好處。
西奧多·羅斯福和塔夫脫總統之間有段廣為人知的爭論——他們的不和睦導致共和黨的分裂,而將伍德洛·威爾遜送進了白宮。讓我們簡單地回憶一下這段歷史:1908年,羅斯福搬出白宮,共和黨的塔夫脫當選為總統,然后,羅斯福到非洲去獵獅子。當他回到美國后,看到塔夫脫的保守作風,很是震怒。羅斯福除了公然抨擊塔夫脫,還準備再度出來競選總統,并打算另組“進步黨”,這幾乎導致老共和黨的瓦解。果然,緊接而來的那次選舉,塔夫脫和共和黨只贏得了兩個區的選票——佛蒙特州和猶他州,這是共和黨有史以來遭受的最大失敗。
羅斯福譴責塔夫脫,但是塔夫脫承認自己有錯嗎?他曾含著眼淚說道:“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對?!?/p>
俄克拉荷馬州的喬治·約翰遜是一家營建公司的安全檢查員,檢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沒有戴上安全帽是約翰遜的職責之一。據他報告,每當發現工人在工作時不戴安全帽,他便用職位上的權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結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顯得不悅,而且等他一離開,便又常常把帽子拿掉。
后來約翰遜決定改變方式。第二回他看見有工人不戴安全帽時,便問是否帽子戴起來不舒服,或是帽子尺寸不合適,并且用愉快的聲調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們在工作時最好戴上。這樣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得多,也沒有工人顯得不高興了。
假如你想引起一場令人至死難忘的怨恨,只要發表一點刻薄的批評即可。
讓我們記?。何覀兯嗵幍膶ο?,并不是絕對理性的動物,而是充滿了情緒變化、成見、自負和虛榮的人。
本杰明·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并不圓滑,但后來卻變得富有外交手腕,善與人應對,因而成了美國駐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訣是:“我不說別人的壞話,只說大家的好處?!?/p>
只有不夠聰明的人才批評、指責和抱怨別人——的確,很多愚蠢的人都這么做。
但是,善解人意和寬恕他人,需要修養和自制的工夫。
卡來爾說過:“偉人是從對待小人物的行為中,顯示其偉大?!?/p>
鮑伯·胡佛是個有名的試飛駕駛員,時常表演空中特技。有一次,他從圣地亞哥表演完后,準備飛回洛杉磯。根據《飛行作業雜志》所描述,胡佛在300英尺高的地方時,剛好有兩個引擎同時出故障。幸虧他反應靈敏,控制得當,飛機才得以降落。雖然無人傷亡,飛機卻已面目全非。
胡佛在緊急降落之后,第一個工作是檢查飛機用油。正如所料,那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螺旋槳飛機,裝的是噴射機用油。
回到機場,胡佛要見那位負責保養的機械工。年輕的機械工早為自己犯下的錯誤痛苦不堪,一見到胡佛,眼淚便沿著面頰流下。他不但毀了一架昂貴的飛機,甚至差點造成3人死亡。
你可以想象出胡佛的憤怒。這位自負、嚴格的飛行員,顯然要對不慎的維護工大發雷霆,痛責一番。但是,胡佛并沒有責備那個機械工人,只是伸出手臂,圍住工人的肩膀說道:“為了證明你不會再犯錯,我要你明天幫我的F-51飛機做修護工作?!?/p>
記住:“如要采蜜,不可弄翻蜂巢?!弊屛覀儽M量去了解別人,而不要用責罵的方式吧!讓我們盡量設身處地去想——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比起批評責怪還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讓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約翰博士也說過:“上帝本身也不愿論斷人,直到末日審判的來臨。”
了解就是寬恕,盡可能地去了解別人,比批評責怪更有益、有趣。
抓住每一個機會
一個人從別人那里所吸收的能量愈大、質量愈好、種類愈多,則其個人的力量愈大。假使他在社交上、精神上、道德上同他的同輩有多方面的接觸,那么他一定是個有力量的人。反之,假使他在人我之間斷絕關系,那么他一定會成為弱者。
人類需要各種精神食糧,而這各種精神食糧,只有在同各種各樣的人們相處相交中得來。這就像枝頭上葡萄累累,其汁液的甜蜜,其色香的醇美,都是從葡萄藤的主藤上來的一樣。樹枝本身不能生存,把樹枝從樹干上砍掉,樹枝定會萎黃枯死。個人的力量也是從“人類樹干”中得來的。
在同一個人格堅強偉大的人相面對、相接觸的時候,常常能覺得自己的力量會突然增加幾倍,自己的智慧會突然提高幾倍,自己的各部分機能會突然銳利了幾分,仿佛自己以前所夢想不到的隱藏在生命中的力量,都被他解放了出來,以至使自己可以說出、做出在一人獨處時、在沒有同他接觸時,所決不能說出、不能做出的事情。
演說家的演講詞可以喚起聽眾的同情,因而發出偉大的力量。但是假使他在“沒有人”或者和個別人的情況下講話,則決不能生出這種大力量來;正像化學家決不能使分貯在各只瓶中的藥品發生化學作用一樣。新的力量、新的影響、新的創造,只有在“接觸”和“聯系”中才能得來。
常能同他人相處相交的人,仿佛永遠在他的“發現航程”中能發現自己生命中的新的“力量島嶼”,而若是他不常同別人接觸,這種“力量島嶼”是會永遠埋沒無聞的。
只要他愿意探取,凡他結交的每一個人,都能告訴他若干的秘密,若干聞所未聞卻足以輔助他的前程、加強他的生命的東西。沒有人能孤獨地發現他自己,別人總是他的發現者!
我們大部分的成就總是蒙受他人之賜。他人常在無形之中把希望、鼓勵、輔助投入我們的生命中,在精神上振奮我們,使我們的各種能力趨于銳利。
我們生命的生長,都依靠我們的心靈從四處吸收營養,而這種營養,我們的感覺是不能覺察、測量的。從表面上看,我們是從耳目中吸收進“力量”的,但在事實上,這種力量的吸收絕不是取道于官能的視覺、聽覺神經的。
一幅名畫中最偉大的東西,不在于畫布上的色彩、影子或格式上,而是在這一切背后的畫家的人格中——那黏著在他的生命中,那為他所傳襲、所經歷的一切的總和所構成的一種偉大力量!
大學教育的大部分價值,都是從師生同學間感情的交流、人格的陶冶中所得來的。他們的心相摩擦,刺激起各人的志向,提高各人的理想,啟示新的希望、新的光明,并將各人的各種機能琢磨成器。書本上的知識是有價的,然而從心靈的溝通中所得來的知識是無價的。
假使你不能同別人的生活發生密切的關系,不能培養起你的豐富的同情心,不能在別人的事上發生興趣,不能輔助別人,不能分擔別人的痛苦、共享別人的快樂,則不管你學問怎樣好、成就怎樣大,你的生命仍是冷酷的、無友的、孤獨的、不受歡迎的。
試著常同比你優越的人交往。這并不是說,你應當和比你更有錢的人交往,而是說你應當同人格、品行、學問、道德都勝過你的人交往,因為這樣你就能盡量吸收到種種對你的生命有益的東西,就可以提高你自己的理想,可以鼓勵你趨向高尚的事情,可以使你對事業激起更大的努力來。
腦海與腦海之間,心靈與心靈之間,有著一種偉大的“感應”力量。這種“感應”力量,雖無法測量,然而它的刺激力、它的破壞及建設力是十分巨大的。假使你常同比你低下的人混在一起,則他們一定會把你拖陷下去,一定會降低你的志愿和理想。
錯過與一個勝過我們自己的人相交往的機會,實在是一個很大的不幸,因為我們常能從這個人身上得到許多益處。只有在“交往”中,生命中粗糙的部分才可以擦去,我們才可以琢磨成器。同一個能夠啟發我們生命中的最美善的部分的人相交的機會,其價值遠過于發財獲利的機會,它能使我們的力量增加百倍。
多與人交往,吸收對自己有益的東西。
真心誠意地對別人感興趣
紐約電話公司對電話中的談話做了詳細的研究,想找出哪一個字眼在電話中最常被提到。你大概也猜到了,這個字就是第一人稱的“我”。在500次電話談話中,這個字被使用了3950次。“我”、“我”、“我”……
當你拿起一張有你在內的集體合照,你最先看到的是誰呢?顯然是你自己。
我想說的是:除非你先對別人感興趣,別人才會對你感興趣。如果我們只是通過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來使別人對我們感興趣的話,我們將永遠不會得到許多真誠的朋友。
一個人若能真心實意地對別人感興趣,兩個月內就能比一個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之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
但許多人卻錯誤地想方設法用使別人對他們感興趣的辦法來贏得朋友。這種方式是沒用的,別人不會對你感興趣,他們只對自己感興趣。
阿德勒曾說過:“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不僅一生中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人類所有的失敗,都出自這種人?!?/p>
我曾在紐約大學選修過一門關于短篇小說寫作的課程。有一次,柯里爾雜志的主編來給我們上課。他說,每天他只要讀上幾段送到他桌子上的十來篇小說,就能感覺出作者是否喜歡別人。如果作者不喜歡別人,別人就不會喜歡他的小說。
這位激動的主編在講授小說創作的過程中,曾兩次停下來為他不得不說這些大道理而致歉。同時他還說:“我現在所說的,和老師告誡你們的是同樣的道理。但是請記住,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小說家,就必須對別人感興趣?!?/p>
如果寫作真是如此的話,那么可以確定,待人處世更應該這樣。
詹斯頓被公認為魔術師中的魔術師。在40年里,他在世界各地不斷以極高明的技巧令人驚奇萬分。共有6000萬人次觀看過他的表演,而他也幾乎賺了2000萬美元。當詹斯頓最后一次在百老匯演出的時候,我花了一個晚上待在他的化妝室里——請他講一講成功的秘訣。
他的成功是因為學校教育嗎?不,他幾乎沒進過校門。他的學校教育幾乎與此無關,因為他很小就離家出走,成了一名流浪者,并以搭貨車、睡谷堆、乞討為生,僅僅靠坐在車上看看鐵道沿線的各種標志才識了字。
他的魔術是否特別高明?也不是。詹斯頓認為,關于魔術手法的書已經有好幾百種,而且至少有幾十人跟他懂得一樣多,但他具備其他人所沒有的兩個特點。首先,他能在舞臺上把他的個性表現出來。他是個表演大師,熟諳人類天性。他的每一個動作、手勢、語氣,甚至眉毛的變化,事先都經過很仔細的預演,配合得幾乎分秒不差。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詹斯頓還真誠地對別人感興趣。他告訴我,許多魔術師會一邊看著觀眾,一邊在心里說:“坐在那兒的人是一群傻瓜、笨蛋,我把他們騙得團團轉是沒問題的?!钡菜诡D的方式完全不同,每次走上臺,他就會對自己說:“我很感激這些觀眾,因為他們來看我的表演,使我增加了收入,過著很好的生活。我要把最出色的技巧表演給他們看。”
他宣稱,他沒有一次在走在臺上時不對自己重復說:“我愛我的觀眾,我愛我的觀眾。”真誠地關心他人正是這位有史以來最著名的魔術師成功的秘訣之一。
有史以來最卓越的演唱家之一舒曼·海里杰夫人也坦率地說出她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對別人無限地感興趣。
不瞞你說,我記得所有朋友的生日。許多年來,我一直都在打聽朋友們的生日。
雖然我對星象學一點也不相信,但是我會先問對方是否相信一個人的生辰同這個人的個性和性格有關系,然后再讓朋友把他的生辰日月告之,事后再轉記在專門的生日本上。每一年的年初,我都把這些生日在月歷上標明。這些記錄能夠及時引起我的注意。當某人生日到來的時候,就會收到我的信或電報。
我用這種關心他人的方法贏得了朋友們的友誼。
這種哲學在商業界同樣有效。下面是另一個例子:
克納弗在近10年的時間里一直試圖把煤推銷給一家連鎖公司,但該公司不予理會,仍然從另一個鎮上買煤,他們即使經過克納弗的辦公室也不愿進去。克納弗先生有天在我的講習班上發表了一些議論,把連鎖公司罵得體無完膚,說它是美國的一個毒瘤。
學員們在班上分組辯論,題目是“連鎖公司分布各處對國家害多于益”。
在我的建議下,克納弗站在否定的一邊,必須替連鎖公司辯護。于是他不得不跑到那家他痛恨的連鎖公司去見一位高級職員說:“我不是來推銷煤的,只是來請你幫我一個忙。”接著,他就把辯論的事情講給那個職員聽,告訴那職員只有他才能提供辯論所需要的資料。最后克納弗說道:“我非常想贏得這場辯論,您的任何幫忙,我都非常感激?!?/p>
后來發生的事情出乎克納弗意外,克納弗這樣講述了故事的結果:
“我請他給我一分鐘的時間,就是因為這個條件,他才答應見我的。當說明來意之后,他請我坐下來,跟我談1小時又47分鐘。他還請另一位曾經寫過一本關于連鎖商店書的高級職員進來,并寫信給全國連鎖組織公會,為我要了一份有關這方面辯論的文件。他覺得連鎖商店對人類的貢獻是一種真正的服務。他很以自己能為數百個地區的人民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他說話的時候,眼里閃爍著光芒。我必須承認,這次談話使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些我以前做夢都不會夢到的事,從而改變了我的整個想法。告別的時候,他送我到門口,按著我的肩膀,祝我辯論得勝,并邀請我以后再去看他,把辯論結果告訴他。他對我所說的最后幾句話是:‘請在春末的時候再來找我,我想下一份訂單,買你的煤?!?/p>
這真是一個奇跡,買煤的話一句沒提,他居然主動要買克納弗的煤。因為對他的公司和他談的問題感興趣,克納弗在兩小時中所得到的進展竟然比10年中所得到的進展大得多。
實際上,這并不是什么新的真理,因為好久以前,在耶穌誕生一百年前,一位著名的羅馬詩人賀拉斯曾經說過:“我們對別人感興趣,是在別人對我們感興趣的時候?!?/p>
要想受人歡迎,請記住這一條規則:
真心誠意地對別人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