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王陽明心學的智慧
- 文德
- 1620字
- 2020-09-27 14:43:11
心學對其他國家的影響
日本很多行業對王陽明的崇拜和學習,已經極為普遍。有日本“經營之圣”之稱的稻盛和夫,就十分崇拜王陽明,在他的經營哲學中可以看到很多王陽明良知思想的影子,如“自利則生,利他則久”,“成功=能力+努力+態度”,等等。為什么明朝中后期的王陽明的心學能夠在日本有這么大的影響呢?
事實上,在唐朝的時候,日本就派了很多人來中國學習,交流文化。在這種情況下,兩國便可以相互交流、借鑒和學習。桂悟了魘是第一個接觸心學的日本人。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僧人桂悟了魘被日本政府派到中國進行交流學習。他非常崇拜王陽明,對心學有著很大的興趣。他曾幾次誠懇求見王陽明,認真聽其講學,深思其中的奧秘,不厭其煩地聽王陽明的每一次授課,仔細做筆記,積極進行探討。在來中國交流的幾十年里,桂悟了魘一直在琢磨王陽明的學說,直到八十三歲才回到日本,傳授心學。在他的傳授下,中江藤樹領悟了心學的精華,開始到處講學,使心學在日本家喻戶曉。日后,中江藤樹被世人稱為日本陽明學派的“開山之祖”。
事實上,陽明學派在日本的發展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么順利。最初,日本政府反對陽明學派的傳播,怕王陽明的一些思想會挑起人民的反抗情緒,給政府的統治帶來威脅。但是慢慢地,心學也顯示出了它的獨特之處。陽明學說的“知行合一”提倡人們將知與行統一起來,促進了日本人的工作效率,且陽明學說簡單易懂,易于運用。因此,日本政府批判地繼承了心學,并鼓勵人民學習。于是,王陽明的著作就在日本流傳開來,成為人們的必讀書籍。那個時候,王陽明的著作在中國才整理完不到一個世紀,日本就已經刊印了。在通讀了《王陽明全書》和《傳習錄》后,研究心學的很多學者開始有了自己不同的見解,因此日本的陽明學派也開始分派。例如,以淵岡山為代表的內省派和以熊譯蕃山為代表的世功派。日本人善于吸取別國的精華,只要是有用的,對社會發展有推動作用的都會用于實踐。因此,轟動世界的日本明治維新也受到了王陽明學說的影響,這次維新使日本騰飛起來。
心學不僅對日本的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對日本的國民教育,貢獻也是非凡的。明治維新后,日本政府的精英們都努力鉆研王陽明的思想,還將這些學說滲透到社會各個階層,農民、工人、醫生抑或市民都對心學有著深刻的了解。日本政府希望通過心學來更好地管理社會,使社會平穩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心學在日本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對日本經濟、文化、教育、哲學等各方面都有著很大的貢獻。1911年,日本圓滿召開了國際陽明學學術會議。日本對心學的研究成果遠遠超過了歐美。一直到現在,心學對日本的影響還依然存在。
心學傳入美國是在20世紀初,在南京大學執教的傳教士弗胄德里克·古德里奇·亨克對心學有著深厚的感情,回國后他開始提倡心學學說,漸漸地引起了歐美人民的注意。在中國傳教的那些年里,弗胄德里克對心學作了深入的了解,并對王陽明的一些思想非常認同。在多年的研究后,他開始翻譯王陽明著作,將《傳習錄》《大學詞》以及《王陽明年譜》合輯為《王陽明哲學》進行出版。此外,他還將自己對心學學說的研究成果寫成論文《王陽明的生平與哲學》發表出來。至此,心學開始在歐美流傳。那個時期正值20世紀20年代,洋人認為中國很落后,很瞧不起中國人。他們對中國人進行凌辱和嘲笑,但恰就在此時,王陽明這位幾百年前的中國人的學術思想,走進歐美人士的視野,并成為他們崇拜的對象。歐美人接受了心學后,也逐漸地深入研究,他們認為心學簡單易懂,幾個字就能滲透出做人的大道理。
歐美研究心學的人越來越多,二戰以后,人們漸漸發現,王陽明的很多學說都與西方一些大哲學家們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抑或道德論有相似之處。更沒想到的是,早在17世紀,王陽明就有這么純熟完善的思想。王陽明正是用充實的知識以及獨到的見解向世人證明中國人的能力。
王陽明的學說能跨越國界,經歷各種磨難后被另一種文化體系的人接受并賞識,足以說明心學的可貴與其強大的生命力。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對王陽明的肯定,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