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舊金山Macworld大會上,喬布斯在舞臺上說,蘋果旗下的電腦產品線,將新增一個系列——MacBook Air筆記本——這將是世界上最輕薄的便攜式電腦。
說罷,喬布斯看似不經意地拿起一個信封,從中抽出了一臺輕巧而光滑的MacBook Air筆記本。現場爆發出如雷的掌聲。這一幕震撼了發布會現場的嘉賓們——MacBook Air筆記本居然能輕薄如斯,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料。
很多人也因此永遠記住了這一幕——在他們腦海里,MacBook Air筆記本的形象永遠和輕薄、時尚、酷炫聯系在了一起。
這就是首因效應,指的是在社會認知中,最初的印象對人們的認知有極其深刻的影響。第一印象將大大決定我們對事物的觀感。
首因現象出現的原因比較復雜,在最初的印象形成時,大腦中不存在相關的范式,這時產生的印象是基礎性的,后續的認知都是在最初印象的基礎上調整、擴增,因此,對于最初的印象,人們往往擺脫不了。
另一種解釋是,最初印象形成時,因為我們的腦中沒有相關的形象,大腦可以“心無旁騖”地接受信息,受到的干擾比較弱,因此最初印象要比后來的印象更深刻。
就像開頭的例子,MacBook Air無疑具有多方面的特點,在后來,它也不再是最輕薄的筆記本,比它更輕薄的筆記本有許多,但是,MacBook Air還是和輕薄聯系了起來,人們想到輕薄筆記本,還是會首先想到它。
首因現象尤其會發生在短期記憶中。由于時間較短,后續的認知不足以糾正牢固的第一印象,所以,一眼就決定對對方的看法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屢屢發生,尤其是短暫的接觸之后。比如,在面試現場,在你做自我介紹之前,當面試官第一眼看到你時,他的心理其實就已經有一個基礎的評判了。這種評判未必公正,但是十分重要,你之后的表現往往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修正。
這也是為什么各種職場忠告都勸我們在面試時不要過于隨意,穿著打扮要盡量鄭重。這樣才能給面試官高度重視、嚴肅專業的印象,對我們后續的表現也很有幫助。
為了能真正展示我們的風采,在生活中,我們應當善于利用首因效應。在和他人的短期接觸中,我們應當盡力展現自己好的一面,切不可隨隨便便,以為以后機會有的是,不需要特意表現。
事實證明,這種看法往往會起到反效果——當一對情侶第一次見對方家長時,有的人吊兒郎當,以為“以后都是一家人在一起過日子,現在表現怎么樣都差不多”,結果觸怒了對方家人,最后兩人一拍兩散。
首因效應經常帶來偏見,所以,有時我們也應當避免它的不當影響。就像面試,如果面試官憑借一己的愛憎、一時的好惡來選拔人才,往往會因此而產生誤會,遺失優秀人才,這對公司的長遠發展來說是不利的。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調整心態,跳出一時的主觀判斷,在更長的時間尺度里觀察他人,將會使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他人。
首因現象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一種現象,誘導我們憑借一時的感受來評價人和事物,所以,我們應當善于從對我們有利的角度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