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宋代正宗雅詞(2)

長江朝東流去,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是三國時周瑜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神游于故國(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吧!

【賞析】

開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即景抒情,把奔流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氣概。

接著,“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點出這里是傳說中的古赤壁戰場,借懷古以抒感。以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集中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作者從不同角度對赤壁進行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二句,總束上文,帶起下闋。隱喻周瑜的非凡氣概,并為眾多英雄人物的出場渲染氣氛,為下文的寫人、抒情作好鋪墊。

下闋由“遙想”領起五句,集中筆力塑造青年將領周瑜的形象。作者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生活細節,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見出周瑜的風姿瀟灑、韶華似錦、年輕有為,足以令人艷羨。“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是從肖像儀態上描寫周瑜束裝儒雅,風度翩翩。作者著力刻畫其儀容裝束,正反映出作為指揮官的周瑜臨戰瀟灑從容,說明他對這次戰爭早已成竹在胸、穩操勝券。“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抓住了火攻水戰的特點,精切地概括了整個戰爭的勝利場景。“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感慨生命短促無常,深沉痛切地發出了年華虛擲的悲嘆。“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作者思接古今,借酒抒情,感情沉郁。

江城子·密州出獵

【原文】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

讓老夫也暫且發一發少年狂,左手牽著黃犬,右手托著蒼鷹。頭上戴著錦緞做的帽子,身上穿著貂皮做的大衣,帶領千余膘馬席卷過小山岡,威武雄壯。為了酬報太守,人們傾城出動,緊隨身后。我要親自搭弓射虎,我多像當年的孫權,英姿勃發,意氣豪放。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遙想當年,馮唐手持文帝的符節去解救戰將魏尚,使其免罪復職,什么時候朝廷能派遣馮唐式的義士來為我請命,讓我像魏尚一樣受到重用,戍邊衛國呢?我也能拉開雕弓圓如滿月,隨時警惕地注視著西北方,勇敢地將利箭射向入侵之敵。

【賞析】

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作者左手牽黃犬,右手托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為報全城士民盛意,作者也要像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如此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的“狂”勁和豪興來。

下闋由實而虛,進一步寫作者“少年狂”的胸懷,抒發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作者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興致益濃了。作者傾訴的雄心壯志是年事雖高,鬢發雖白,卻仍希望朝廷能像漢文帝派馮唐持節赦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那時,他將挽弓如滿月,狠狠抗擊西夏和遼的侵擾。

這首詞是作者與同官梅戶曹會獵于鐵溝時而寫的,詞中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抒發了作者為國效力疆場、抗擊侵略的雄心壯志和豪邁氣概。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原文】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譯文】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有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不要擔心,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

圍墻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發出動聽的笑聲。圍墻外的行人聽到了笑聲。但慢慢地,墻里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賞析】

“花褪殘紅青杏小”,殘紅褪盡,青杏初生,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寬敞。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枝上柳綿吹又少”,寫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絮飛花落,最易撩人愁緒。這一“又”字,表明作者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天涯何處無芳草”,表面似乎說天涯到處長滿芳草,實則化用《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之意,只要隨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

“墻里秋千墻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說的那個“綠水人家”。由于綠水之內,環以高墻,所以墻外行人只能聽到墻內蕩秋千人的笑聲,卻見不到芳蹤,所以說,“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不難想象,此刻發出笑聲的佳人正歡快地蕩著秋千。這里作者用的是隱顯手法,只寫佳人的笑聲,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象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可誰知道“笑漸不聞聲漸悄”,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只留下行人“多情卻被無情惱”,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這樣不僅寫出了情與情的矛盾,也寫出了情與理的矛盾。作者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蘊含了他充滿矛盾的人生悖論的思索。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譯文】

殘月彎彎掛在稀疏的梧桐上,夜深人靜,漏壺的水已滴光。誰看見閑居的人在月光下獨自徘徊?只有那時隱時現的孤鴻知道我的惆悵。

驚起的孤鴻不斷回頭探望,好像充滿無人理解的憂傷。它尋遍了寒冷的枯枝不肯留宿,卻躲到了寂寞清冷的沙洲上。

【賞析】

這首詞的境界高曠灑脫、絕去塵俗。作者“以性靈詠物語”,意中設境,托物寓人。選景敘事均簡約凝練,生動傳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上闋前兩句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渲染出一種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來的兩句,先是點出一位獨來獨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隨即又道出一個輕靈飛動的“孤鴻影”來,使這兩個意象產生對應和契合,讓人聯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縹緲若仙的孤鴻之影嗎?

下闋專寫孤鴻遭遇不幸,揀盡寒枝不肯棲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這里,作者以象征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作者與孤鴻惺惺相惜,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孤鴻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加以對象化,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表達了作者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周邦彥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崇。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元豐初,“游太學,有俊聲”。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蘭陵王·柳陰直

【原文】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度。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天北。

凄惻,恨堆積!

慚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譯文】

正午的柳蔭直直地落下,霧靄中,絲絲柳枝隨風擺動。

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經多少次看見柳絮飛舞,把匆匆離去的人相送。

每次都登上高臺向故鄉瞭望,杭州遠隔山水一重又一重。旅居京城使我厭倦,可有誰知道我心中的隱痛?

在這十里長亭的路上,我折下的柳條有上千枝,可總是年復一年地把他人相送。

我趁著閑暇到了郊外,本來是為了尋找舊日的行蹤,不料又逢上筵席給朋友餞行。華燈照耀,我舉起了酒杯。哀怨的音樂在空中飄動。

驛站旁的梨花已經盛開,提醒我寒食節就要到了,人們將把榆柳的薪火取用。

我滿懷愁緒看著船像箭一樣離開,艄公的竹篙插進溫暖的水波,頻頻地朝前撐動。等船上的客人回頭相看,驛站遠遠地拋在后面,離開了讓人愁煩的京城。他想要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喲,卻發現已經是一片朦朧。

我孤零零十分凄慘,堆積的愁恨有千萬重。

送別的河岸迂回曲折,渡口的土堡一片寂靜。春色一天天濃了,斜陽掛在半空。

我不禁想起那次攜手,在水榭游玩,月光融融。我們一起在露珠盈盈的橋頭,聽人吹笛到曲終。

唉,回憶往事,如同是一場大夢。我暗中不斷垂淚,難以排遣的是那永遠的隱痛。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最后一次出京時所寫,詞中托柳起興,抒寫了傷離別恨之情和身世飄零的喟嘆。此詞由實入虛,實虛不斷轉換,在構思和章法布局上都頗具匠心。開篇景起,由堤上柳引出對往昔送別的回憶和久離京師的悲戚之感,又由回憶折回到目前的離席;由離席再生發擴展出去,為行者設想別后愁思,又由為行者設想轉化到現實中自己的別后之思;最后,又由現實引發出對昔日相聚時的回憶。未別之時,回憶離別之苦;已別之后,則又回憶相聚時的歡樂。極回環往復之致,具沉郁頓挫的風格。

李清照

李清照(1081-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其文學創作具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后世影響較大,稱為“易安體”。李清照生于書香門第,自小就對詩詞散文等無不通曉,其中以詞的成就最高。其詞清新委婉,感情真摯,且以北宋南宋生活變化而呈現不同特點。丈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夫婦兩人感情深厚,因此李清照前期的詞風格清麗明快。后來因為丈夫去世再加亡國傷痛,詩詞風格變得凄涼悲痛。

一剪梅

【原文】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荷藕消殘,香味褪去,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的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賞析】

這首詞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作者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寫作者從晝到夜一天內所做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水面泛舟之事,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則寫別后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

下闋自此轉為直接抒情,用內心獨白的方式展開。“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二句,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三句最為世人所稱道。語句結構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非常巧妙,藝術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聲聲慢

【原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我在冷冷清清的故地東尋西覓,凄涼、慘痛、悲戚之情一齊涌來。天氣好似暖和了,但其實還是有寒氣的時候,最是難過的時候。

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風寒意。見一行行雁字掠過,很傷心,以前給丈夫趙明誠寄的詞中,曾設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如今雁雖然還在,但丈夫已死,物是人非了。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啊!整天守著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

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出令人心碎的聲音。此間種種,一個“愁”字怎么能說盡!

【賞析】

詞從“尋尋覓覓”開始,可見作者從一起床便百無聊賴,如有所失,仿佛漂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點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點什么來寄托自己的空虛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尋尋覓覓”的結果,不但無所獲,反被一種孤寂清冷的氣氛襲來,使自己“凄凄慘慘戚戚”。從“乍暖還寒時候”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詞是寫秋日清晨,朝陽初出,故言“乍暖”;但曉寒猶重,秋風砭骨,故言“還寒”。“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古人晨起于卯時飲酒,又稱“扶頭卯酒”。這句是說借酒無法消愁,“雁過也”是南來秋雁,正是往昔北方見到的,所以說“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了。這一句是虛寫,以寄寓作者的懷鄉之情。

下闋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庭院。“滿地黃花堆積”是指菊花盛開,而非殘英滿地。“憔悴損”是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正由于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然而人不摘花,花當自萎;及花已損,則欲摘已不堪摘了。“守著窗兒”句,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句從反面說,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來而使人尤為難過。接下來,“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筆直情切。最后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獨辟蹊徑。作者不說明于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有“欲說還休”之勢,引人深思。

如夢令

【原文】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

昨夜雨狂風急。

我從沉睡中醒來,酒醉沒有全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朝阳区| 宁河县| 石城县| 尖扎县| 孟州市| 乌鲁木齐市| 柯坪县| 和平区| 东台市| 临安市| 桃源县| 高安市| 遂昌县| 安图县| 海原县| 宾川县| 富民县| 威远县| 郓城县| 新沂市| 合作市| 甘孜县| 宜丰县| 吉木乃县| 裕民县| 政和县| 永宁县| 嵊州市| 明光市| 观塘区| 信丰县| 林周县| 榆中县| 宁化县| 重庆市| 阿鲁科尔沁旗| 侯马市| 郴州市| 吉首市|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