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每天掌握一點創意思維的能力(2)
- 每天學點創意學大全集(超值金版)
- 靈感
- 3940字
- 2014-03-24 15:11:09
不妨以畫畫的方式,把問題“記”在紙上。畫畫和右半腦的活動有關,它能觸發影像、觀念及直覺;寫字則和主控知識、數字、邏輯的左半腦息息相關。讓思緒隨著信手亂畫而飛揚,畫出你所想的問題,并從各種角度來描述它,進一步在腦中將它轉變成動畫。逐步習慣以視覺和腦部知覺來處理問題后,你會驚奇地發現,原來激發靈感是這么容易。
第五,創意是一項事業而不只是一項生意。在“知識經濟”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從事的工作當做一項事業,切實感受到自己為他人、為社會正在作出貢獻,從而內心充滿自豪感。正如偉大的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所說:“成功就像幸福,是不可被追求的,它必須是一個人獻身于一項比自身更偉大的事業時接踵而來的、非故意的副效應?!?
第六,思考多種方案。平常我們多養成“只找一種答案”的習慣。很多商界人士只要發現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馬上就會松口氣,說:“這個辦法不錯,我們就這么做?!钡歉粍撘獾闹鞴軈s會說:“方法是不錯,不過再想想,看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找出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法需靠不斷的思考,一有難題,便將它記錄在備忘錄上,并寫出所有你能想到的相關事件及解決方法,然后再向那些你認為可能會提供好建議的人詢問解決之道.
第七,經常詰問自己。這種定期反省的方法,可以幫你確信自己的創意構思。問問自己:“不提出工作計劃對我有什么好處?我非得在下屬面前扮演指揮者的角色嗎?”常常詰問自己,能使你更肯定(或矯正、或全然放棄)原先的構思。不論使用何種詰問的方法,你都在啟開著新點子的大門。
第八,相信自己有可行之道。這種想法可以使你擺脫壓力,讓思潮自然涌現。如果遇到問題時,老是問自己:“我做得來嗎?這點子行得通嗎?”因擔心做不好、做不成而畏縮不前,反而會阻礙創意力。坦然接受自己,相信自己采取的每種方法、每個步驟,能激發自己找到答案。
第九,組織“腦力激蕩”小組?!澳X力激蕩”是一群人(最好5~8人),針對一個問題,各盡所能地提出任何可以想到的解決方案。組成這個小組的關鍵,在于必須暫時拋卻批評爭辯,不論別人提出多么離奇古怪的點子都要認同,使每位成員的思緒在完全無憂無慮的狀態下,盡情發揮想象力。當大家的點子都掏空時,小組便可以就記錄開始討論了,但為了節省集體討論的時間,必須先讓每位成員把記錄內容過目一遍,再進行辯論。
這個有趣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動員更多的腦袋來構思尋找解決之道。
最后,化創意為行動。所有的構思都必須付諸實行,才能真正具有價值。不要吝于將創意付諸行動。試試看哪些點子行得通,哪些行不通,然后你就會自己想象出點子,而且對這個世界很有幫助。肯定自己的創意能力,并付諸實踐,你也能成為創意天才。
創意意識能夠培養
創意意識是創意的基礎,它是指人們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以前不曾有的事物或思想的動機,并在創造中表現出自己的意向、愿望和設想。它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產生的前提。創意意識包括創造動機、創造興趣、創造情感和創造意志。創造動機是創造性活動的動力因素,它能推動和激勵人們發展和維持創造性活動;創造興趣能促進創意活動的成功,是促進人們積極尋求新奇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創造情感是引起、推進乃至完成創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備正確的創造情感才能創造成功;創造意志是在創造中克服困難、沖破阻礙的頑強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使心理因素具有目的性、頑強性和克制性。
創意意識是創造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培養創造型人才的起點是創意意識的培養和開發。要求我們具有創意意識,實際上是要我們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改變傳統的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在這個多變的時代,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即便擁有了最新的知識也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不是有句話嗎,“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明天你將生活在過去?!边@絕不是危言聳聽,在新的時代,由于新舊事物更替速度倍增,我們的思維方式也必須順應形勢的需要,對各種事物多用異樣的眼光去審視,多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
愛因斯坦曾經分析創造的機制是:由于知識的繼承性,在每個人的頭腦里都容易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概念世界,而當某一經驗與這一概念世界發生沖突時,驚奇就會產生,問題也開始出現。而人們擺脫“驚奇”和消除疑問的愿望便構成了創意的最初沖動,因此,“提出問題”是創意的前提。而恰恰是這個“提出問題”的環節對我們來說可能非常困難。也許你認為個人的觀念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容易隨各種環境、形勢、條件等的變化而變化,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相反的是,一旦某種觀念在我們的頭腦中形成,要改變甚至放棄這種觀念將是異常艱難的,但是我們又必須克服這種困難。因此在未來的時代,新事物、新觀點、新概念的出現是如此之多又是如此之快,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受到“更新”的劇烈沖擊。我們要接受別人的更新,就必須更新自己舊有的東西;我們要挑戰、要競爭、要勝利,就更需要更新自己舊的東西和屬于他人的東西。如何更新?關鍵是要學會與眾不同。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朱棣文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科學的最高目標是要不斷地發現新的東西,因此,要想在科學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用與別人不同的方式、別人忽略的方式來思考問題?!睂τ谖覀兠總€人來說,無論是想在科學上還是想在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項事業中獲得成功,都必須學會用與別人不同的方式來思考問題,學會用別人忽略的方式來思考問題。而這首先要求我們要有一種創意的意識。意識是起點,是內在動力。著名的蘋果電腦公司為什么會從極度的輝煌中跌落呢?雖然這其中有各個方面的、多層次的原因,但是沒有創意的意識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同樣出現在電腦業,美國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早些時候為了保護好其所建立的電腦王國,奮戰、周旋于DOS系統的個人電腦、開放式作業系統以及主從式的電腦結構之間。但他們的目標不是去淘汰,也不是去創意,而是去保存,并且反對他人更新的產品。他們不愿意報廢、改進、完善自己的產品,結果他們的競爭者替他們做了這件事,而且,整個結果已在商場上毫不留情地展示了出來。那些著名的產品之所以在更新換代如此頻繁、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中屹立不倒,就在于其領導者有不斷創意的意識,他們明白自己今天的暢銷品實際上正是明天的淘汰品,因此,他們才有創意的動力。
創意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們長期培養。按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的說法,創意的核心含義是“引入新要素”“實現新組合”。他認為創意要求向原有的框架中引入新要素,因而必然包含著對舊有要素的“創造性破壞”。這對于我們開發和培養創意意識是有啟迪的。我們在接觸一個事物、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要養成敢于打破常規的習慣,從別人認為是荒誕的、離奇的、不可思議的角度出發想問題,大膽引進新的東西。另有人指出:觀念的創意實際上是“舊的成分的組合”。這也提醒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可以大膽地進行組合、激發出新的設想。只要我們有意識地按照上述的辦法來鍛煉自己從多角度、多維度、多種類思考問題的能力,創意意識就會逐漸地扎根于我們的頭腦之中,我們也會自覺不自覺地以創意的眼光安排、設計我們的一切。
每天突破一點創意障礙
拆掉思維的墻
思維定勢是指當人們思考問題時,總會存在一種思維的慣性,會習慣地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按照一種固定的思路去考慮問題。這種習慣性的思維程序使得人們一面對問題就會按照熟悉的方向和路徑去思考,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種思維定勢對于人們解決一般的問題,可以起到“輕車熟路”的積極作用,使人們熟練地解決問題。但是,當人們需要開創性的解決問題時,思維定勢往往會成為一種障礙和束縛。它將人們局限在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內,打不開思路;不能形成創意的新觀念、新意識。
我們在思考問題時,往往由于思維定勢的作用而影響到我們對事物的正確判斷。因此,必須警惕和擺脫思維定勢的負面作用。當我們的思考陷入困境、無法進展時,就有必要檢查一下是否被定勢思維捆住了手腳,并努力想辦法跳出這個思維定勢的怪圈子。
有一次,鄰居盜走了華盛頓的馬。華盛頓和警察一起在鄰居的農場里找到了馬,可是鄰居一口咬定這匹馬是自己的。華盛頓想了一下,用雙手將馬的雙眼捂住說:“既然這是你的馬,那么你說它哪只眼睛是瞎的?”“右眼。”鄰居說。華盛頓把手從馬的右眼拿開,馬的右眼光彩照人?!鞍?,我弄錯了,”鄰居糾正說,“是左眼!”華盛頓把左手也移開,馬的左眼也是亮閃閃的。鄰居的謊言為什么會被識破?這是因為華盛頓利用思維定式的原理,先使鄰居在心理上認定馬的眼睛有一只是瞎的,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作“沉錨效應”。鄰居受一句“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暗示,認定了“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所以,他猜來猜去,就是沒有想到馬的眼睛根本沒有瞎,使自己的謊言不攻自破。
思維定勢是人對刺激情境以某種習慣方式作出的反應。在遇到新問題時,思維定勢不利于創意思考;在創意思維時,也會成為一種障礙。因為思維定勢是處理問題的自動程序系統,具有很強的形式結構化特征和慣性特征。一旦落入到思維定勢中,思維就會不自覺地沿著固定的模式運行,并且很難改變。思維定勢可以阻礙我們思路的打開,容易使思路進入岔道,想不到那個本應該想到的問題,或者找不到正確的答案。
有些問題,從常理看來,似乎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解決才好,但是如果你不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可以發現解答起來并不困難。
如今我們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新的科技知識和信息迅猛增加。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贏得一席之地,就要使自己有競爭力,而具有創意的能力無疑會給你帶來更大的自身優勢。所以,我們要想創意,就要從傳統的思維定勢中走出來,培養創意思維,不斷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