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 秦愛君 林乃磊
- 1206字
- 2020-09-18 15:25:13
任務三 知曉心理現象產生的過程

心理學中所謂的心理現象,指的就是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那么,人的大腦又是怎樣產生這些心理現象的呢?
心理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名詞,是大腦神經細胞內在的生理活動,心理現象則是這一活動的外在反映。例如,當眼睛遇到強光時會瞇起來,耳朵聽到巨響時,身子會一顫,鼻子聞到異臭時會皺眉,手接觸到高溫時會縮回等等,這些說明了神經細胞通過感覺器官接受到了刺激的信號產生了內在的活動,也可以說是低級的心理活動,是種簡單的感覺,這是單一的信號刺激。如果看到的是色彩斑斕的物體(光),聽到的是美妙動人的音樂(聲),聞到的是珍饈美肴(色、氣味),接觸的是溫暖體膚,那時產生的軀體反應則是一種綜合的復雜反應了,這就是高級的心理現象。這也是感覺,是綜合的、高級的感覺——知覺。
最初的或原始的心理現象的發生是通過感覺引起的,但當大腦神經細胞積累到一定量的感覺和知覺信號、信息后,心理活動就可以不依賴感覺而發生。如果一個幼兒從小就把他與光線、聲音、人群隔絕,或從小就脫離了人群(如狼孩),那么他長大成人后,就不會有正常心理的發生。
因此,心理現象的發生起始于感覺、知覺。然后就有了情和意,并形成了個性心理。下圖是它的產生過程。

【心理小貼士】
眼見一定為實嗎?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動都要求非常精確,對外界事物的感知,稍有差池便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人類進化出發達的視覺系統,保證能忠實地反映豐富的世界,不論是感知物體本身,還是感知物體的運動。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意思是道聽途說不可信,自己親眼見到的才是真實的。按照通常的理解,就是指你看到某件東西,就該相信它確實存在。然而,很多心理學家都認為事實上我們的眼睛和視覺系統并非絕對客觀,眼見不一定為實。你看見的東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腦認為它存在,這就是所 謂的“錯覺”。
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不正確的、歪曲的知覺。其實不僅會在視覺上發生錯覺,在其他知覺方面也會發生。如當你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鐵塊時,你會感到鐵塊重,這是形重錯覺。當你坐在正在開著的火車上,看車窗外的樹木時,會以為樹木在移動,這是運動錯覺等等。在眾多的錯覺中,以視錯覺最為普遍,這也可以解釋生活一些事例,比如看到“佛光普照”“神仙顯靈”“天外來客”等。

【活動提升】
活動一:體驗感悟
活動名稱:超級訪問(3分鐘認識活動)
活動流程:
(1)班級內所有成員離開自己的座位,在3分鐘內去“采訪”盡可能多的人。所采訪的必須是以前所不認識的人;其中必須有一名以上的異性同學。
(2)先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姓名、家鄉、愛好”三個信息,然后詢問對方的這三個信息,并在紙上記錄下來。
(3)時間到,回到自己的座位。
分享:
(1)你“采訪”了多少人?
(2)認識了這么多陌生的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活動二:心靈修煉
1.什么是心理學?其流派有哪些?
2.心理現象包括哪些內容?其產生過程如何?
3.請觀察并描述某一心理現象產生、發展變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