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練好“筆桿子”,更能拿到分(1)

寫得快,學習才能更高效

王一明與鄰居家的郭曉亮是同班同學,兩個人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回家,王一明到家用一個小時就把老師留的作業做完了,而且準確率還很高,而郭曉亮卻用四五個小時,甚至到晚上10點、11點還沒有做完。

這真是急壞了郭曉亮的父母,“唉,人家王一明一會兒工夫就做完了,而我家的郭曉亮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完,真是太慢了。”

他們時常這樣嘮叨,可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也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里,難道孩子的智商就相差這么大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郭曉亮之所以做不完,大部分原因是出在他寫字太慢上。書寫速度在中小學生學習過程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中小學生每天都有大量的各科作業要完成,他們每天的書寫量是非常大的,小學低年級要少一些,課內、課外作業一天加起來總有六七百字,小學高年級可能在1000~2000字,初中二年級以后,學習科目增加,作業總量在3000~4000字以上,高中生的作業總量在4000~5000字,中小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里,有相當一部分是花在書寫上。

以一個初三學生為例,每周的有效學習時間約為9×6小時,聽講為5×5小時,完成各科作業要3×7小時,完成作業的21小時中,可能有近一半要用來寫,平均每天要寫一個半小時,如果書寫速度提高1倍,幾乎每天可以節省1個小時,如果是那樣,無疑要比別人學得輕松。

同時,當“快速書寫”成為孩子的習慣,那么其思維方式和行為都隨之而“快”起來,那么學習效率也會有很大的提高,學習成績當然會不斷提升。

郭曉亮是很多學習效率低下的孩子的典型代表,這類學生之所以做不完作業,之所以效率低下,“寫得慢”是罪魁禍首。

書寫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我們的學業水平。

一般說來,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的書寫技術要高一些,有的甚至高很多,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的書寫技術水平普遍不如前者,無論如何提醒他們用心,他們也不能做到這樣一點:一頁作業不發生一處誤寫情況!他們做作業總是離不開橡皮。

這些學生不是寫得太慢,就是錯誤百出、磨磨蹭蹭,學習效率不可能提上去,只有書寫“快”起來,學習才能更高效。

技巧秘訣,加快你的寫字步伐

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是用筆不同的兩大類書寫方法。從“快寫”的角度看,硬筆書法比軟筆書法更為便利與迅捷,因為硬筆書法書寫時只有“按”而沒有“提”的動作。

用軟筆(包括各種毛筆和軟塑料筆)書寫必須隨時注意提筆運行,字跡有粗細肥瘦的要求,因此影響速度。

硬筆有鋼筆、鉛筆、圓珠筆、竹筆、粉筆等。鉛筆應以標明有1~2個B字的為宜,3B的較軟,HB的較硬,最好是1B、2B的(B是標志黑,H是標志硬)。圓珠筆以鉛管芯的為佳,一般塑料管芯的要挑選出油快而均勻的。記錄時最好多備幾支,以便在遇到寫不出字跡的筆芯時立即更換。

當年,據敦煌研究院遺書研究所所長李正宇通過對敦煌遺書中大量古代硬筆書法寫卷的發掘、研究證明,硬筆書法是漢字一切書法的母體,從而改變了我國硬筆書法史自清代才開始的說法,填補了我國書法發展史的空白。

這一發現不僅填補了我國書法史上的一個空白,同時也證明了硬筆書法是一種最便于書寫的書法。在快寫時,采用硬筆書法是一個重要的前提。

書寫漢字,橫行寫比豎行寫快,這個問題在目前似乎已經解決,但有些人認識還不足,有必要簡單地說說。過去有人認為漢字的筆畫是由上到下,所以豎行書寫比橫行書寫快。其實不是這樣的。

下面,我們介紹幾種書寫秘訣:

小點寫,既快又流暢

小點寫,是指筆記中的字體,不要寫得過大,過大就會增長運筆的距離,延長書寫的時間,必然會影響書寫的速度。

每個字寫大一點,似乎問題很小,但成千上萬的字加起來,它所延長的筆距和時間就不容小視了。同時,字體大了書寫的勞動強度也會增高,記錄的時間長了就容易感到疲勞。字體也不宜過小,過小不僅看起來吃力,寫起來也不暢快。

因此,我們只要求稍微寫小點,不要過大,這樣就可做到在書寫時既不延長運筆的時間,又能夠寫得輕快流暢。

斜點寫,書寫速度會加快

斜點寫比較快,這也是有科學根據的。因為它符合手寫的生理運動規律。我們一般都是右手執筆,以肘為支點,上下擺動,橫行發展,所以寫出的直線便自然而然地向左下方傾斜。

斜點寫是一種自然的筆勢,寫快了自然就會向左下方傾斜。我們懂得了這個道理,在快寫的時候有意識地斜點寫,就符合這一客觀規律,書寫速度必然會加快。

當然,根據漢字本身的筆畫、結構特點,不管正寫、斜寫,都是困難的,但比較起來,還是斜點寫合理些,速度也比較快。

輕點寫,減少摩擦寫得快

記筆記要輕點寫,就能寫得快,這道理很簡單。

因為下筆太重,必然增加筆尖和紙面的摩擦力,摩擦力一大,就會增大阻力,使筆的運行受到阻礙,速度必然會減低。

因此,輕點寫,可以減少筆尖與紙面之間的摩擦力,速度必然加快。如果我們使用鉛筆記錄,輕點寫還可以減少筆芯的損耗,延長使用的時間,不致記了一會兒又要削筆或換筆。

當然,記錄的用紙,最好光滑一些,不要太粗糙,但也不要過分光滑,過分光滑并不好寫。

行草是快速寫作的最佳選擇

1. 行書

行書,形體與筆勢界于楷書和草書之間,造型美觀,結體靈動,富于變化,書寫流暢,是人們最為廣泛使用的書體。行書的書寫要求多與正楷相似,但運筆速度的急緩,提、按、頓、挫最具節奏感,筆畫間的呼應也更加明顯。

對行書中的連筆成分,叫做游絲。它能給原來端正的楷書筆畫帶來動感和活力。連筆部分,不是文字筆畫的組成部分,而是在書寫時快速運筆而自然帶出的,是書寫產生的附帶部分,能在筆畫之間起相互呼應的作用。

由于游絲部分沒有按、頓、挫的運筆過程,因此在書寫時,如果未能自然帶出游絲,就不要刻意去描畫,要使連筆部分寫得自然生動。在練習前,必須先分析范字的筆畫,仔細揣摩筆畫間的承接關系,哪里該按,哪里該提,做到心中有數,書寫時才能得心應手。

行書與正楷相比,它自身的特點有:

(1)用筆不同

筆畫形態多變化,行書的書寫較為快速、輕盈,筆畫連帶明顯,起伏較大。由于筆尖著紙的輕重變化較大,更能表現出筆畫粗細有變、方圓有度的線條。

(2)字形變化各異

行書一改楷書的端莊平正,而取奇正相錯,有動有靜,飄逸瀟灑,妙趣橫生。

(3)點畫跳動,變化多姿

行書的結體形態與楷書相距不遠,但筆畫上卻有增有減,筆畫之間的游絲牽引,也是行書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行書結構,自有獨特的一面。

如果說楷書是端莊靜止的,那么行書則是活潑跳動的。行書易寫易認,最為切合實際應用。

行書快寫,從筆畫開始。行書的基本筆畫與楷書相差并不大,只不過加快了行筆的速度,加上了連帶的筆勢,加入了極大的隨意性,用筆加上簡便、隨意,因而在其形態上增加了許多變化,大大豐富了筆畫的表現力,而且能寫得更快。如何寫一手漂亮的行書,我們先從筆畫開始學習。

行書快寫,偏旁部首是根本。

行書的學習宜從偏旁部首的練習中加以深入,因為漢字以合體為多,合體字皆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組合而成的,這些組成部分即稱作“偏旁”,而按照漢字字形結構分析字義,取其相同部分作為查字依據,分部排列,相同部分即稱為“部首”。

由于偏旁部首是構成漢字的基礎,重復出現的頻率極高,具有極為普通的代表性,所以習字從偏旁部首入手,不失為一條最有效的捷徑,掌握好一個偏旁部首,即可舉一反三地運用到其他很多漢字中去,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草書

“草書”是相對于“楷書”而言的,所謂草書,就是草率、隨便的意思。從字形上說,它可以減省筆畫,變化形體,化方為圓,連綿書寫,甚至連成一筆。

也就是說“草書”比“行書”更為簡單便捷。正如《書斷》所說:“真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走。”(“走”的古義是“跑”。)由此可見,“草書”是漢字快寫的產物,等于漢字的速寫體。

行草書,憑什么這么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深州市| 平利县| 元谋县| 聊城市| 彭山县| 都兰县| 博野县| 大邑县| 合江县| 饶平县| 贵港市| 芒康县| 西乡县| 凯里市| 紫云| 清水县| 共和县| 威信县| 双鸭山市| 新密市| 宁陵县| 汝阳县| 安塞县| 蒙山县| 宜兴市| 嵩明县| 玉山县| 和顺县| 靖西县| 西贡区| 泗水县| 任丘市| 平顶山市| 田阳县| 泰州市| 灵山县| 东平县| 乐安县| 平顶山市|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