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練好“筆桿子”,更能拿到分(2)
- 超級優等生:優等生最高效的學習方法(超值金版)
- 靜濤 蘇明石編著
- 3328字
- 2014-03-14 09:27:05
快寫法的字體,就是漢字書體中的行草書。我們觀看很多書法家書寫行草時,根本看不到奮筆疾書、龍飛鳳舞的架勢,而是氣定神閑、意態悠閑、從容運筆、徐疾有致、婉轉流暢、綿延不絕的情景。
那么行草書稱之為快寫法,又快在哪里?通過對整段文字、通篇文字的書寫效果進行分析,行草體書寫快捷的因素,不是信筆由之、隨意揮灑所能獲得的,而是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集中發揮作用的結果。
(1)正確連筆書寫
各部首之間一般連筆,一筆成字。為避免產生歧義,連筆時主筆略重,次筆及筆畫有相連處輕而快,有主次輕重之分,字到極熟,意連為主。如:子、字、應、水、練、毛等字。
(2)減省字體筆畫
為便于連續運筆和保持字形美觀,對楷體字中的原有筆畫采取減少、縮短長度、借用牽絲一筆帶過等方法,以避免或減低筆勢受婉轉折返的阻滯程度。如:“同”字,寫行書只用了兩畫,省去了四畫;“時”字寫行書只用了一畫,省去了六畫;“爭”字寫行書只用了一畫,省去了五畫……
(3)改變書寫筆順
楷書按八法(點橫豎撇捺提鉤折)標準,字體中的每個筆畫都要單獨起筆收筆,楷書的筆順規則就是適應這一書寫要求的。
行書的書寫筆順,采取的是草書筆順,目的在于更加便于書寫。如王、朱、秀、五、交、分等字。在寫行書時,改變書寫筆順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而且要合乎草書規范,如果隨意胡來,不僅書寫別扭,而且結體混亂。
(4)簡化楷字結構
筆畫少的楷字,結構較簡單,在筆畫繁多的楷字中,結構就比較復雜。復雜的字體結構不利于連續運筆,必須予以簡化,提高書寫效率。如:州、望、登、夜、青、感等字。
(5)改換原有字形
為便于快捷連筆書寫,對于一些常見常用、結構簡單的楷字或筆畫繁多、結構復雜的楷字,變更其原有字體形態。草體字是有定格約束的,字形的變更必須約定俗成。如:行、世、老、天、作、辨等字。
注意運用好草書的話,它會在關鍵時刻幫你忙。
草書是為了使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書體,它把方塊字的結構和筆畫角度簡化,以達到快寫的目的。
草書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種。
“章草”是從“隸書”演變而來;“今草”是從“楷書”演變而來;“狂草”又名“大草”,可以任意增減筆畫,形成一種書法藝術,但缺乏實用價值。
現在,“章草”也只有少數書法家能寫。一般使用的草書多為“今草”。因為草書一般人無法辨認,所以小朋友在記筆記或寫日記時可以使用,但在平時寫作業或考試中應避免使用。
快寫高峰秘籍
1. 握著掃把“脖子”掃地
握筆的高度是影響我們運筆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一點,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也可以找一根樹枝代筆畫地,先將手握住樹枝下面比較低的地方,比如說5寸高的地方,在地上作20厘米長的一橫畫,這時手腕得在空中運行一段長距離,然后再將手握高些,比如說2尺高的地方,再以樹枝畫地,畫一橫,長20厘米,這時只需稍微運動手腕即可,速度明顯加快。
這樣一個問題,也可以用掃地的情形來說明,握著掃把尾掃地和握著掃把“脖子”掃地,其速度是顯然有差別的。
所以握筆的高度不能過低,兩手指離筆尖大約應該是2~3厘米左右,但也不能過高,過高就不能很好地把握筆了,自然也寫不快。
在書寫的時候,我們要心平氣和,不能心浮氣躁、敷衍了事。寫字的時候要做到一絲不茍,每一筆都要寫得實實在在。
同時,執筆方法正確與否,關系到對筆的控制能力,運筆的靈活性,直接影響書寫的速度。良好的執筆方法必須從小培養,否則一旦形成習慣,糾正起來很難。
正確的執筆方法要做到“指實掌虛”。
“指實”是握筆要用力適度,“掌虛”是掌心要空,指才靈活。
鋼筆執筆一般采用“三指執筆法”,即右手大拇指第一關節的指肚緊貼筆管左側,食指指尖左下部壓住筆管外側,中指緊貼筆管右下側,從三個不同方向捏住筆管的下端,使之形成合力。
同樣不要忽視無名指和小指的作用,無名指應自然彎曲,緊靠并托墊中指,小指自然卷曲,上托四指,和手腕一起輕貼桌面,形成穩定的支撐點。書寫時筆管與紙面應保持45°的角度。
練字要學用結合,練寫合一,有的同學練字的時候寫得很好,但寫作業的時候又瞎寫一氣,這樣是永遠練不好字的。練過的字平時用到了,應該寫得像練時那樣,練一個用一個,在用中學,在學中用。
2. 快速書寫,你的姿勢先擺好
書寫的姿勢對于練習寫字非常重要。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能保證書寫自如,減輕疲勞,提高書寫水平,而且還能促進我們身體的正常發育,預防近視、斜視、脊椎彎曲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因此,必須引起重視。
有人把正確的鋼筆坐姿歸納為八個字:“足安、身直、臂開、頭正。”
(1)頭正
頭部端正稍前傾,不能左右搖擺和前后晃動,視線保持端正,直視筆端。眼睛離桌面大約1尺左右為佳。有的人習慣把頭伏在手臂上或過分前傾或過分后仰,長期這樣練字,必然有損視力,造成近視、遠視和斜視等。
(2)身直
寫字時上身要直而不硬,兩肩擺平、舒展,身體不能勾腰和挺腰,也不能側身,應保持一種自然的生理狀態。不良的習慣是有害于身體的健康成長的。
(3)臂開
左右手要自然擺放桌上,左手按紙右手執筆,兩臂對稱地撐開,千萬不能把兩手往左或往右移動,更不能把左手放在桌下,或不停地亂動,因右手書寫時是同左手協調的,左手亂動,勢必影響右手的書寫效果。此外,聳肩挾背,時間長了會疲勞,而且運筆也不靈活。
(4)足安
兩腳大致與肩寬差不多,不能太寬或太收攏。太寬力不達意,太攏重心不穩,所謂“安”就是指“穩”,腳踏得穩一身才穩,身穩則手穩。切忌蹺“二郎腿”,或兩腳亂動,否則會影響書寫效果。
此外,書寫時心情應舒暢和輕松,不能過度緊張或過分用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是鋼筆還是圓珠筆都要選用書寫流暢、線條粗細均勻的好筆。
3. 快寫意識,要從平時抓起
俗語說,字無百日功。要解決我們訓練量不足的問題,就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寫字課時練,平時作業時也練。很多同學雖然上寫字課的時間不多,但平日寫字實踐的時間相當多,如抄寫生字、寫日記、做各科作業。
然而由于我們急于趕作業,注意力又不在練字上,所以往往缺乏訓練意識,我們要提醒自己養成一種良好習慣,即不管在什么場合下寫字,只要一提起筆來,就要寫行書,就要有快寫意識。只要堅持下去就能越練越熟,做到既寫得快,又寫得好。
很多時候,我們的書寫墨色太淺,難以辨認;墨色太黑,又給人以壓抑感,在考試時往往會因此影響閱卷老師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丟分,所以筆跡的墨色以藍黑色為最好,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淺。
4. 勤寫勤記,熟練才是硬道理
勤于練習是學生掌握書寫技能、提高書寫速度的主要途徑,只有反復練習,才能熟練把握書寫的力度,掌握快寫技術和方法,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理想效果。
由于練習寫字是一個很枯燥的事,我們的注意力只能維持十幾分鐘,所以每天練二十來分鐘就可以了,否則會產生疲勞感,從而產生敷衍了事的現象。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每次應該及時總結自己取得的進步,給自己鼓勵,同時告訴自己,字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好的,練字是持久戰,寫字不能速成。
5. 把字寫平直,就是這么簡單
對于初步練字的小學生來說,漢字書寫最感困難的是把一行漢字寫平直,這個技術難題他們解決不了。老師家長們解決了,但多數卻說不出來解決的辦法。
把一行漢字寫平直,成人大多行,也有少數不行的,一些老師在進行板書時,老是寫不平。顯然這樣的老師都沒有掌握把一行漢字書寫平直的技術。
把一行漢字寫平直的技術是寫一個漢字時,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所書寫的漢字上,同時還要用兩眼的余光來看這一行中已寫的字和正在寫的字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起筆、收筆時,要根據兩眼余光得到的關于字與字之間的關系來微調落筆點的位置。
比如你已經寫了以下幾個字:“中國人民解”,接下來你要在“解”后面寫“放”字,眼睛要用余光看著這一行字,在心中預想將要書寫的“放”字的位置,要想一想,位置高不高、低不低,與上一個字是靠緊了還是離遠了,同時還要兼顧上下行的關系。
這些知識,我們都應該知道。
用毛筆蘸清水在地上書寫是一個好辦法,毛筆字大一些,容易觀察這些技術的竅門,鋼筆字太小,不易觀察到運筆的技巧。
有時,我們習慣于在寫字時,用眼睛看著筆尖的運筆狀態,心中先構字,下筆時猶如是在“填字”,要在運筆的過程中,努力控制落筆點,筆畫的長短、轉折要盡可能準確,要逐漸達到“得心應手,運指如飛”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