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理財教育從娃娃抓起(3)

幫孩子確立一個消費目標。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對合理地管理和支配自己的錢非常有利。如果你心中有一個長期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你就會更有動力每天做一點犧牲。如果你沒有什么目標,你就有可能隨隨便便地把錢花掉,而當你真正急需用錢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囊中羞澀。正因為如此,你就更應該教孩子為金錢的用途做好計劃。換句話說,把錢用于什么目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制訂目標本身。

讓孩子掌握選擇的藝術。雖然做出決定的能力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很重要,但是它在金錢領域尤為重要。你可以教孩子把他們的錢分為三部分:短期用錢用于購買諸如糖果、漫畫書、電影票、零食和其他小東西。同時,從這部分錢中拿出5%—10%捐給慈善機構。中期用錢用于購買CD、玩具、體育用品、衣服和其他較貴的東西。長期用錢放入共同基金或做其他投資;也可以用于購車、學費和夢想已久的度假等大的開銷上面。在這一點上,你要讓孩子明白短期和中期用錢之間的不同。短期用錢可以放在錢包里面,而中期用錢要存到銀行的賬戶上,等用的時候才取出來。

做預算時,你可以幫助孩子們決定把多少錢放到哪一部分。比如,你們可以把錢做如下分配:短期用錢—50%,中期用錢—25%,長期用錢—25%。

讓孩子把錢存到銀行以備有大的開銷時使用并不難,難的是讓他們把錢存那么久。對一個10歲的孩子來說,為了存錢而存錢聽起來簡直可笑。他會問:“老是把錢放在銀行里而不拿出來用有什么意義?”這時候,你就要跟他講講財富積累的意義。

有些孩子只想把錢都用在隨意零花上面。這就是為什么要讓他們有一個存錢的目標。每個家庭和每個孩子都可以自行決定每部分用錢的不同比例,但是強調的重點應該是一樣的。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為購買某個東西或做某件事而存錢,你可以建議他存出多達75%的錢。多跟孩子談談,可以讓他從經驗中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理財教育筆記:

1、詢問孩子儲蓄要達成何種目標?如買腳踏車、玩具等,幫助他從每個月的零用錢規劃出時間表,估計大約花多少時間可達到夢想,建立小朋友的理財目標及投資觀念。

2、由于小孩最大的本錢就是年輕,最能享受錢滾錢的好處,因此建議父母可以用投資共同基金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理財,以儲蓄未來的教育基金。

計劃—約束孩子的財務開支。

少年兒童的一個通病就是亂花錢,不懂得計劃,不知道節制。幫助他們處理好這個問題便是理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如果一個會花錢的孩子已經懂得管理和計劃,已經成為自己“金庫”成功的運營家,那將是一件很榮耀很了不起的事情。不過同時還要讓他們知道,要學會花錢得具備很多條件,這里面既有相關知識的學習、方法的掌握、決竅的貫通,更主要的是要靠自己節儉品質的培養和形成。

要避免孩子亂花錢,制定并執行一個簡明扼要的財務計劃是非常必要的。制定一份財務開銷計劃表并不費時;相反,它倒能在生活中為你節省大量的時間。一份開銷計劃表也并不是要妨礙你去購買所想要的東西,而是把所要購買的東西分出輕重緩急,讓你買時能做到有先有后,不至于盲目購物。一份計劃表就是平日支出的書面記錄,可對它進行分析,并在以后的日子中加以改進,以達到其最終目的—對所掙的每一分錢的節約或花費都深感滿意。

利用制定開銷計劃的方法來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可以在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在父母的主持下首先制定家庭開銷計劃,并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這份計劃的制定。父母是孩子學習理財的最佳榜樣,親自參與的現實經驗也會成為他的最好老師。通過這件事,還可以讓孩子認識到父母不再是取之不竭的搖錢樹,父母對開支的慎重態度將會影響到孩子的花錢方式,并加深他對家庭理財的重要性的認識。

另一方面就是在父母的幫助下,讓孩子制定出他自己的開銷計劃。制定這種計劃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讓孩子懂得,花錢也有責任。在自己的收入范圍內要保證自己始終有足夠的錢,要避免那種因買太多想買的東西而無法支付的尷尬,方法就是作一個計劃表,它是管好錢、有計劃用錢的基礎。只要按開銷計劃行事,就可以保證有足夠的錢坦然應付自己的開支。

由于孩子年齡小,可以每周制定一次計劃。做計劃時,應遵照下列5個步驟:

(1)列出每周從各種渠道獲得的收入。僅僅計算正??煽康氖杖?,比如每周的零用錢和從固定工作中掙來的錢。

(2)列出每周必須要花費的錢,比如公共汽車票、學校用的文具和午餐等。

(3)列出想要但還沒有動手買的東西的清單,包括看電影,或者是買點心和錄音帶。

(4)列出想攢錢購買的東西。

(5)從收人中扣除必須花費的,其余的就是可以花或可以攢的錢了。這就是孩子的每周開銷計劃。

即使孩子每周的收入很少,作一個計劃仍然是一個不錯的主意。管理自己的錢是人生長期有待養成的習慣,最好現在就開始。

在筆記本上記錄自己的開銷目標,可以把本子叫做金錢管理手冊。把每周的花銷加出一個總數。如果打算在一周內執行計劃,就得付出許多努力,包括克制自己的欲望。

幫助孩子堅持執行開銷計劃的辦法很多,如可以找四個空的玻璃瓶或塑料瓶,在上面分別貼上必需、其它花銷、攢錢和捐贈等字樣的紙條,把它們放在孩子的衣柜或桌子上,每周讓孩子將他的錢分成數份分別裝進瓶子里,在用錢時根據用途從相應的瓶子里取錢,這樣就不會因混淆而超支了。

理財教育筆記:

1、父母要首先制定家庭開銷計劃,并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這份計劃的制定。

2、幫助孩子制定出他自己的開銷計劃,讓他有計劃地用自己的錢。

3、一旦孩子做出了預算和財務計劃,重要的就是幫助孩子堅持執行。

家庭消費表—避免孩子成為不識“人間疾苦”的敗家子。

年節和寒假期間是孩子用錢的高峰,要看電影、去游樂場、吃零食、買下學期的學習用品,他們通常會利用這個好時機向老爸老媽狠“敲”一筆。為了避免你的孩子成為不識“人間疾苦”的敗家子,也為了使你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你大可讓他們用自己的壓歲錢安排自己的開銷。

問題是,當您的孩子懷揣著壓歲錢興沖沖地去逛商場時,多數會舉棋不定猶豫不決。所以,您不妨指導您的孩子制訂一份購物計劃,擬出最想要的物品和最想參加的活動及其相應價格,再根據手頭的壓歲錢選擇取舍,最好再親自陪同他到商場去實地“操練”一番,言傳身教您的購物經驗。這樣,孩子以后就不會盲目購物,還懂得了要貨比三家,如何做預算等等。

許多孩子從不問津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必需的消費,當他們自己成家立業時,會對每個月的房租、伙食費、水電費震驚不已,為了幫助子女合理地安排將來的生活,最好讓他們參與家庭消費管理。

在制定消費計劃時,父母一定要同孩子一起商量,共同制定,并盡可能多地考慮孩子對這些錢的支配意見。當孩子年齡稍大一些可以獨立擬定計劃時,不妨讓孩子自己擬定消費計劃,父母可以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如,錢除了購物之外還可以有哪些用途,孩子這個年齡段更適合買什么類型的玩具等。

消費計劃建議包括:用錢的數目、時間、詳細的用途(如,給自己購買的玩具、學習用品等,節日給父母及其他長輩購買的小禮品,幫助經濟上有困難的小朋友等)。消費計劃一旦制定,就一定要按計劃執行,父母要定時進行小結,起到監督的作用。

理財教育筆記:

1、讓孩子從小明白家庭生活日常的必要開銷,特別是每個月的房租、伙食費、水電費。

2、讓孩子明白要將錢分成幾份,留出必須的生活開支。

讓孩子做一回家長—了解生活的不易。

小輝今年12歲,讀初中一年級了,在班里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但他有個缺點,經常變著花樣向大人要錢買這買那。數學考了100分,要買零食吃;語文得了全班第一名,要買玩具;若是期中或期末考試考了個好名次,便要求大人帶他去逛公園。我和他爸都是工薪階層,況且近年來廠里的效益不好,因此每月幾乎入不敷出。面對兒子的要求,有時沒有滿足他,他就不高興,學習起來也不認真。

油鹽醬醋米,日常穿戴用品,還有人情交往等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開支,這些道理如何對一個讀小學三年級的小孩去講?

上個月發工資的當天晚上,爸爸交給小輝一個筆記本,以及爸爸和媽媽的工資,要他當一個月的“家長”,負責全家的日常開支。小輝非常高興,并向爸爸提出要求,開支后多余的錢全部歸他,爸爸爽快地答應了。

于是,小輝儼然像個“家長”,管著一本賬和一筆錢。爸爸每天早上去買菜、買早點,都要到他那里拿錢,并在當天晚上到他那里報賬。他也很認真,把一筆筆開支都記清,同時核對當天多領的現金,哪怕只剩一毛錢,他也不放過,先收回,后付給。時至月中,小輝提醒爸爸:“爸爸,這個月剛過一半,支出的錢可超過一半了,您要注意節約呀!”爸爸笑著對他說:“爸爸買的東西,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信,你翻開賬本查一查,哪一筆開支不合理?”爸爸真的翻開賬本,與前一個月的日常開支對照起來。核查后,他朝爸爸眨了眨眼睛。

盡管在下半個月爸爸精打細算,把日常開支壓縮到最低限度,到了月底一結算,一個月的工資仍然所剩無幾。爸爸把余下來的一點錢全部獎給了小輝零用。他兩手緊緊攥著這幾張鈔票,對爸爸說:“爸爸,以后我再也不會要您給我買這買那了。”

自從當了一回“家長”后,小輝學習更加認真了,考出了好成績也不要物質獎勵了。有時他還會幫爸爸媽媽出些持家的小點子。

理財教育筆記:

讓孩子與你共同分擔財務收支,一邊學習,一邊理解家中并非財產千貫,仔細過日子很重要。

精打細算—讓孩子在消費面前學會謹慎和思考。

現代消費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商品不斷更新換代,它們不僅吸引著成年人的目光,對喜歡追求時尚的青少年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誘惑。

然而,生活在富裕國家比利時的孩子們,卻從八九歲起就懂得了如何“精打細算”地支配自己有限的零花錢。在比利時,記者常聽到孩子們說“我還沒有攢夠錢,不能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我的錢要等到商品降價時才能用”之類的話,因為他們知道,父母在給零花錢方面是絕不會遷就他們的。在比利時家長眼中,零花錢是孩子們初學理財的工具,而不是提供單純的物質享受條件。

翻開比利時孩子們的德育課本,你很難在里面找到專門教育孩子要節儉的話語或經典故事,因為學校和家長們更注重從生活道理上對孩子言傳身教。

在比利時,通常從8歲開始,孩子們每周就能從家長那里得到零花錢了,但金額不多,多是幾枚硬幣。孩子們要想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必須一點一滴地慢慢積攢。雖然每個家庭給孩子零花錢的標準不一,但家長們培養孩子節儉意識的原則是一致的,即不會給孩子額外的“補貼”,他們必須有計劃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錢。當然,如果孩子攢的錢還不夠,而他又確實想盡快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可以先向家長借,然后再用以后的零花錢慢慢償還。這種辦法不僅能讓孩子體驗到滿足消費欲后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還能幫助他們從小避免任性消費和節制消費欲。布里吉是5個孩子的母親,其中3個孩子用慢慢攢錢的方法買了手機,目前還有一個孩子正在攢錢,準備3—5年后買一臺電腦;還有1個孩子用向父母借錢的方法買下了自己喜歡的一張游戲碟,但后來三個月的零花錢也被陸續扣掉了?!斑@張碟對孩子來說得之不易,他付出的是三個月沒有零花錢的‘代價’,學到的卻是在消費面前應有的謹慎和思考”。

對孩子來說,從小養成節儉意識既是一種美德,又是一種生活能力,這需要家長和學校的相互配合。在比利時,學校從小學起就開設了專門課程,教孩子了解成年人的各種職業、什么是勞動報酬、如何區別各種商品及其價格的確定等。同時引導兒童理解媒體、廣告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讓他們了解廣告對消費者的行為影響。此外,學校還會經常告訴孩子:并非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一樣的,有的家庭生活富裕,有吃有喝,有的家庭非常貧窮,甚至吃不飽穿不暖,以此來告誡孩子一定要節儉。如果說學校的教育只是理論上的,那家長的消費方式和行為則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這方面,家長的做法非常謹慎。通常情況下,他們花錢之前,都會先制定一個消費計劃,告訴孩子哪些該花、怎么花。同樣,家長在給孩子零花錢時也會建議他們存一部分,并幫他們制定一個有計劃的消費“目標”。

為了讓孩子們認識商品與價格、勞動與報酬的關系,比利時的中小學校每年還會辦一些集市,鼓勵學生將自己制作的手工藝品拿去出售,從而讓他們理解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同樣,學生們也可以在集市上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每個人的消費額不能超過2歐元。

理財教育筆記:

買東西前再三權衡自己最需要什么,由此學會選擇并意識到自己不可能擁有所有喜歡的東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山县| 虞城县| 浏阳市| 永仁县| 招远市| 城市| 琼海市| 白城市| 麻江县| 手游| 汝南县| 比如县| 惠来县| 宁南县| 潼关县| 怀仁县| 嘉荫县| 河津市| 黄大仙区| 广昌县| 广丰县| 宜兴市| 磐石市| 拉萨市| 天等县| 洛宁县| 奉化市| 读书| 遂昌县| 伊金霍洛旗| 宁乡县| 平陆县| 津市市| 达日县| 舒城县| 碌曲县| 巴中市| 章丘市| 湖南省| 拉孜县|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