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格列佛游記
(Gulliver's travels)

斯威夫特

長篇小說,1726
[英國]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

格列佛是個外科醫(yī)生。他是一個小莊園主的兒子,從小喜歡旅行,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他讓父親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一名醫(yī)生,為的是能夠隨船出海周游世界。作為船上的醫(yī)生,格列佛很少待在陸上,大半生都在海上度過。他有許許多多奇特的經(jīng)歷,但最奇特的要算一六九九年的那一次了。

一六九九年五月四日他受聘于遠航太平洋的“羚羊號”。起初幾個月,航行十分順利,船已繞過了半個地球,可到了蘇門答臘時,遇上了可怕的風暴,船被颶風吹到礁石上撞成碎片,大半水手都喪生了,只有六人駕一小舟逃脫性命,格列佛便是其中之一。但他們僅僅劃了數(shù)海里,小船又被巨浪掀翻。格列佛好不容易才游到岸上,他發(fā)現(xiàn)自己來到了一個陌生、荒涼、杳無人跡的地方。這時,他又累又乏,顧不得那么多,倒在草地上便睡著了。

醒來時已是早晨。格列佛想翻身起來,但發(fā)覺四腳像被綁在地上一樣不能動彈,甚至連頭也不能轉(zhuǎn)動,只聽得一陣細小的嗡嗡之聲,仿佛四周有人,但除了頭上的天穹,什么也未看見。正在驚訝之際,格列佛忽然覺得左腿上有什么東西在移動,就像是一只大蟲子朝他身上爬來。直到那東西進入視線,他才看見那是一個不足六英寸高的小人兒,握著弓箭,走在他的胸膛上。緊接著,又有幾十個小人,排著戰(zhàn)斗隊列走了上來。格列佛嚇得大叫一聲,所有的小人便都跑開了,但沒多久又重新跑了回來,登上了他的身體。格列佛掙扎了一下,想要移動軀體,接著便有無數(shù)支小箭,如雨般地向他射來,像針刺般地作痛。他只好靜靜躺著,不敢再輕舉妄動了。這時,他的頭已略可轉(zhuǎn)動,他轉(zhuǎn)過頭來,看見有數(shù)百小人,在他右耳旁邊建起一個八英寸高的平臺。一個衣著華麗的官員登上臺去,對著他的耳朵說了一些什么。格列佛自然是一句也聽不懂,只是重復(fù)地聽到一個名字“利立普特”。他猜想,或許就是這個小人國的國名。那官員的友好態(tài)度使格列佛放了心。他忽覺非常饑餓,便用手指著自己的嘴,表示要吃東西,接著就有無數(shù)扶梯搭在他肩上,上百個小人抬著一筐筐的食物和一桶桶清水倒進他的嘴里。格列佛哪里知道,小人們在食物里放了催眠藥,吃過東西之后,他便昏昏入睡了。就在他熟睡的時候,小人國的五百個民工和工程師趕造了一部巨大的馬車,由一千五百匹駿馬拉著,把格列佛運到了利立普特的首都密爾登都。密爾登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街道、建筑、草地、花園,全都像木偶戲院的布景。市民們?nèi)f人空巷,趕來觀看格列佛這位“巨人”。經(jīng)過國王親自觀察,認定此人沒有危害性后,才決定留下他,并下令讓市郊的村莊每天供應(yīng)六十頭牛、四十頭羊和許多面包、牛奶,以此作為巨人的食品。國王還派了六名教師,專教格列佛學習利立普特語言。作為恢復(fù)自由的條件,格列佛必須替國王遞送快信,幫助工人搬運石頭修建王宮。

漸漸地,格列佛才知道,在這個小人國里同樣有著煩惱和危險。原來利立普特有兩大政黨——高跟黨和低跟黨,經(jīng)常為了鞋跟的高低而爭論不休。此外,在離利立普特不遠的海島上,還有另一個小人國,名叫不來夫斯古,這兩個相鄰的國家結(jié)下了世代的冤仇,時常發(fā)生戰(zhàn)爭。利立普特的國王考慮到格列佛的力量,便決定派他去摧毀他們的敵人。

不來夫斯古帝國位于利立普特的東南,兩島間隔著一片水域,水深約六七英尺。格列佛隔海觀望,只見不來夫斯古的十五艘戰(zhàn)船如同兒童玩具排列在岸邊。格列佛潛入水中,用一根長繩套了十五個鉤子,把十五艘戰(zhàn)船一齊拉到了利立普特這邊。這襲擊來得十分突然,不來夫斯古的兵士紛紛棄船跳水逃走。這一戰(zhàn),利立普特未發(fā)一兵一卒就大獲全勝,格列佛成了利立普特舉國稱頌的英雄。可是,國王的野心有增無減,他命格列佛要滅掉不來夫斯古,使之成為殖民地。格列佛拒絕了這一要求,他說;“我不愿讓一個自由勇敢的民族淪為奴隸。”國王大怒,說他不忠。

又有一次,皇宮失火。由于運水困難,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澆滅了大火。這使皇后十分反感。加上海軍大臣嫉妒他的功勞,財政大臣又懷疑他的妻子和格列佛私通,于是國王召開了一次密謀會,要給格列佛定叛國罪,準備先弄瞎他的眼睛,然后將他慢慢餓死。

幾天后,格列佛從一位朋友處得知了國王與幾個親信密謀的情況。他只得給國王留下一封信,說是要離開幾天,然后就神秘地奔向不來夫斯古,并把他擄來的十五艘戰(zhàn)艦也一并帶了過去。不來夫斯古的國王熱情地歡迎了他。在不來夫斯古沒住幾天,格列佛得到了一個天賜的良機,使他得以重返故里。那天,當他正悶悶不樂地在沙灘上散步時,忽見水面上浮起一件東西,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只小船(不是小人國的小船,而是足以載下格列佛的小船)底兒朝天地擱淺在水里。不來夫斯古出動了上千的民工、水手,由一位將軍指揮,好不容易才幫助格列佛把船拖上岸,將船修好。在一個順風的早晨,格列佛告別了國王和不來夫斯古人,乘船到了海上。三天后,又幸運地搭上了一艘去英國的大船,回到了家鄉(xiāng)。當他向人們講起這次奇特的經(jīng)歷時,誰也不相信。幸好他離開不來夫斯古時帶有幾頭活牛、活羊,人們見了這些實物,才相信世界上真有小人國的存在。

在家里沒住上兩月,格列佛又想念起海上的生活,渴望到新的地方去,很快便作為“冒險號”的醫(yī)生,再次乘船出海。不料他這一次的遭遇又較前一次更險更奇。

“冒險號”經(jīng)過印度時,遇到海洋上的季風風暴,船在海上忽東忽西,最后不知漂到了什么地方。風暴平息后,為了補充淡水,大船駛向一塊不知名的陸地。船長在近岸處拋了錨,派遣十二人駕一小舟上岸找水,格列佛志愿參加這個小組。上了岸他就單獨行動,東走西瞧,除了光禿禿和連綿起伏的山巒外,什么也未發(fā)現(xiàn),也未找到水源。格列佛敗興而返,來到岸邊,遠遠看見小船已離岸向大船駛?cè)ァR魂嚳窈舸蠼校系幕锇檫B頭也不回。格列佛正感驚疑,忽見一個無比高大的巨人,在后面追趕小船,深深的海水只淹到他的膝部;要不是海邊峭拔的山崖有所妨礙的話,小船早就被他抓在手里了。見此情景,格列佛哪敢怠慢,轉(zhuǎn)身就朝陸上跑去。

他奔上一座小山,這才把當?shù)氐木跋罂吹帽容^清楚:前面顯然是一片田園,但并不像家鄉(xiāng)的田園那樣。這里的淺草足有一丈多深,田里的谷物比這更為高大。為了躲避巨人,格列佛便向那片田地跑去,足足花了半個小時才跑到田邊。這時他看見一伙前來收割莊稼的巨人,每個人都有教堂的尖塔那樣高,講起話來像是天上打雷。格列佛連忙鉆進莊稼地里,躺在地上不敢動彈。那伙人開始收割,很快就到了他身邊。一只大腳迎面朝他踏來,眼見就要變成一團肉泥,格列佛嚇得大叫一聲,那腳又縮了回去。一個農(nóng)民好奇地看了他,然后用兩根手指夾著他的腰部,把他從地上拾起來,他覺得自己好像立刻升到了半空中。這時他心里充滿了恐懼,生怕那人一松手,自己就會跌得粉身碎骨。不過還好,那農(nóng)民沒有把他摔下,而是用一張手巾把他從頭到腳地包裹起來,提回了家里。農(nóng)民的妻子見到格列佛時,就像格列佛的妻子見到一只小老鼠時那樣,嚇得尖叫了一聲。可是,沒有多久,她就喜歡上這個小東西了。吃飯時,他們坐在三十多英尺高、二十多英尺見方的桌子旁,把格列佛放在桌上,用指尖掐了一小塊面包放在他面前。格列佛從懷中掏出刀子,費了好大的勁才把面包切開吃了起來。正在這時,忽聽一聲巨吼,像是十個工廠一起開工一樣,原來是一只比公牛大三倍的小花貓?zhí)搅伺魅讼ド稀8窳蟹鸫蟪砸惑@,生怕那貓會傷害自己。飯后,農(nóng)民外出于活去了,女主人把格列佛放在自己的床上,用一張比船帆更大、更粗糙的手巾蓋著他。正當格列佛睡得正熟時,兩只像獒犬一樣大的老鼠爬上床來東嗅西嗅,他被驚醒了,站起來用刀子同老鼠戰(zhàn)斗。幸虧女主人及時趕到,才把老鼠嚇跑。

那農(nóng)民受了別人的慫恿,決定將格列佛帶到市場上去展覽賣錢。每到趕集的日子,他就用一個小盒子把格列佛裝在里面,帶到集市上去,強迫他做各種姿勢的表演。農(nóng)民因此賺了不少的錢,格列佛卻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但那農(nóng)民還不滿足,后來又把他帶到首都去,引起全城轟動。王后見了這個彬彬有禮的小人兒,感到非常高興。她問起格列佛的家鄉(xiāng)和來歷,格列佛回答得十分得體。于是,她用一千個金幣從農(nóng)民那里把他買了下來。王后把格列佛托在手上去見國王,國王起初還以為他是某個智者制造的機器人,經(jīng)過一番仔細地盤問,才相信他確實是人類。王后非常喜歡和格列佛在一起,每餐飯都讓他陪伴著自己。她在桌上為他準備了一張小桌,常常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食物賞賜給他。王后喜歡看他一口一口吃東西的樣子,而她自己吃起東西來卻像一個粗魯?shù)挠r(nóng)民。在國王的寢室里,國王常常向他問起歐洲。可是,每當格列佛興高采烈地介紹著歐洲或美國的一切時,國王總要嘲笑他,說他是個自命不凡的小東西。對于格列佛講到的政府、宗教、法律、風俗,國王都嗤之以鼻。他對火藥的發(fā)明、武器的制作尤其不感興趣,他認為,誰要能使本來只出產(chǎn)一串谷穗的土地長出兩串谷穗,那才真正是對人類的貢獻。

格列佛在大人國一住就是三年。他多次想到家鄉(xiāng),懷念親人,可是要逃走卻非常困難。有一次他陪同國王和王后巡視邊疆,被裝在小木箱里被人帶到海邊上呼吸新鮮空氣。當他在小木箱里睡得正熟時,天空中的鷹錯把木箱當成烏龜?shù)鹆似饋恚瑤字机椩谔焐蠣帄Z,木箱掉進海里。格列佛躺在木箱里在海上漂流了一段時間,才被路過的一艘船打撈上去,得以重返英國。

可是歸家不久,即在1706年8月5日,格列佛又接受朋友的邀請,在“好望角”商船上做了外科醫(yī)生。這是他在海上的第三次奇異游歷。當商船航行到馬來亞一帶,受到了海盜的襲擊。他被海盜放逐到一條獨木舟上,幸好海浪把他送上了陸地。登上崖岸后,他左顧右盼,發(fā)現(xiàn)了一種極奇異的現(xiàn)象:空中飛來了一座住滿了人的島嶼,把太陽遮蔽了六七分鐘。然后,那飛島降落到地面,格列佛便趁機爬了上去。飛島上的人面貌和服飾都很奇特。“他們的頭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們有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沖著天頂”。他們的外衣上裝飾著太陽、月亮、星球的圖形;他們的發(fā)音器官和聽覺器官都很遲鈍,要用一個吹脹了的尿脬拍擊嘴和耳朵,他們才能說話和聽話,否則他們會把剛剛發(fā)生的事忘記。

島上的人總是惶惶不安,因為他們對天文很有研究。害怕太陽一天天接近地球,地球會被太陽吞食了。他們早上一遇見熟人,便首先問候太陽的健康。這個飛島只有一萬英畝左右,底層由金剛石層構(gòu)成,靠一塊磁石操縱能隨意升降。飛島上住著國王和他的貴族們,還有些工匠、婦女和兒童。國王統(tǒng)治著飛島外的大片領(lǐng)土和屬國。如果臣民們不服從或進行叛亂,他便駕著飛島飛臨肇事地點的上空;輕則奪他們享受陽光與雨水的權(quán)利,重則用飛島直接落到他們的頭上,壓碎一切房屋建筑和人畜。

格列佛在飛島上遭到冷遇。他沒住多久,國王便把他發(fā)遣到下界首都拉格多去了。在這里,他結(jié)識了貴族孟諾第,參觀了他的田莊,同時訪問了國家科學院和學校。這里科學家們正興致勃勃地在進行各種可笑的研究:有的在埋頭設(shè)計如何從黃瓜里提取陽光;有的想把糞便還原為食物;用豬耕地;還有的想利用蜘蛛織網(wǎng),用風箱打氣法治病;等等。在學校教育中,這里的人,準備取消詞匯,認為這樣有益于健康。一位教授正在寫一本關(guān)于如何偵破反政府陰謀的書。于是格列佛向他介紹了蘭敦(暗指倫敦)關(guān)于這方面的做法。格列佛說:“那里的居民差不多都是偵探、見證人、告密者、上訴人、起訴人、證明人、發(fā)誓控告人和他們手下的爪牙……在這個王國里制造陰謀的人大都是企圖抬高自己的政客身份,使一個軟弱無能的政府恢復(fù)元氣,鎮(zhèn)壓或者緩和群眾的不滿情緒,竊取沒收來的財物填滿自己的口袋,左右輿論使它能符合于個人利益。”教授聽了很高興,準備把它寫進書里去。

格列佛離開拉格多后,到了飛島另一屬地巫人島。這里的長官精通魔術(shù),能把死去的鬼魂召喚前來。在這里格列佛會見了亞歷山大、愷撒、龐貝、荷馬、亞里士多德等歷史上的有名人物。他還將羅馬的議會和現(xiàn)代議會做了一番比較,認為:“羅馬的議會好像是英雄和半神人的聚會,而現(xiàn)代的議會卻像是一群小販、扒手、強盜和暴徒。”同時,他還要求會見了古代英國農(nóng)民,認為“他們風俗淳樸,衣服飲食簡單,一向公平交易,具有真正的自由精神,勇敢愛國,他們這些美德在過去都是很有名的”,而現(xiàn)在“都被他們的子孫為了幾個錢給賣光了”。

后來,格列佛又游歷了拉格奈格王國,這里的臣子謁見國王時要舔地板,國王把毒藥撒在地板上殺死他不喜歡的大臣。在這里他還見到了長生不老的人,了解到長生不老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他乘船到了日本。1709年4月,他搭乘荷蘭船回到英國。這次航歷時五年六個月,是時間最長的一次。

格列佛第四次游歷是在1710年9月,他擔任了商船“冒險家號”船長。當他航行到北美時,新招募來的水手劫奪船只,他先被禁閉在船艙里,后又被扔到一個荒島上。格列佛上岸后,被一群類似猿猴的動物耶胡所包圍。正在危急之際,來了一匹灰色的馬,耶胡們害怕它,都跑散了。接著,又來了一匹栗色的馬。它們“舉動很有條理,很有理性”。馬們把格列佛帶回家去,并用一捆干草和燕麥來招待他。格列佛搖頭表示他不吃這兩樣東西,馬感到很奇怪。剛好,這時有一只乳牛經(jīng)過,格列佛指了指乳牛的乳,于是馬領(lǐng)會了,便用牛乳來款待他。

馬的院子里有許多供它役使的耶胡。這些動物“臉又扁又寬,塌鼻子,厚嘴唇,咧著一張大嘴”,樣子怪難看的。馬比較了格列佛和耶胡的形狀,也把他叫作耶胡。格列佛感到很羞愧。格列佛向馬主人談起,在英國馬是被人們用來騎坐和拉車的,馬們聽了很是氣憤。接著,格列佛又談起百年來歐洲君主間發(fā)生的戰(zhàn)爭。馬問戰(zhàn)爭的起因和動機是什么?格列佛說:“有時是因為君主野心勃勃,總認為統(tǒng)治的地面不夠大,人口不夠多;有時也因為大臣貪污腐化,唆使他們的主子進行戰(zhàn)爭,才好壓制或者轉(zhuǎn)移人民對于國內(nèi)行政事務(wù)的不滿情緒。”馬批評說,這是缺乏理性的行為。

格列佛還談起法律和金錢的用處。他說歐洲的耶胡們認為:“不管是用錢還是攢錢,錢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就是這樣,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shù)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馬對這點感到很費解。因為在馬的國家里,雖然按馬的毛色不同分貴賤優(yōu)劣,但它們都很友愛,“仁慈和友誼”是這個國家的兩種美德。它們不懂什么叫罪惡,它們共同遵守的格言是發(fā)揚理性,并以理性來治理國家,教育下一代。在這里,年輕的馬都要“學習有關(guān)節(jié)制、勤勞、運動和清潔的功課”。每四年春天舉行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發(fā)現(xiàn)那里有困難,大伙便踴躍捐助,互相支援。

格列佛感到“這些杰出的四足動物有許多美德,跟人類的腐化墮落對比一下,使我睜開了眼睛,擴大了眼界”。他愿意和這些“可敬的‘慧骃馬’在一起過一輩子,對各種美德加以研究和實踐”。“慧馬”們都很討厭耶胡,認為他們生性惡劣,為了爭奪一種閃光的石頭(暗指財寶)彼此爭吵不休,甚至引起內(nèi)戰(zhàn)。在馬的代表大會上,“慧骃馬”們因發(fā)現(xiàn)灰色馬收養(yǎng)了格列佛這樣的耶胡,它們責備灰色馬,要它把格列佛放走。于是格列佛自制了一只小船,依依不舍地告別了馬主人,離開了“慧骃馬”國。在海上,他遇見了一艘葡萄牙商船,于1715年12月返回英國。

格列佛前后四次游歷奇遇,歷時十六年零七個月。他把這些親身的見聞記載下來,“唯一目的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所以不管怎樣我也絕不可能感到失望”。

作品介紹

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英國十八世紀杰出的政論家和諷刺小說家。出生于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貧苦家庭。他是遺腹子,從小由叔父撫養(yǎng)長大。十五歲時就讀于都柏林三一學院,獲學士學位;1692年獲牛津大學碩士學位,1701年獲三一學院神學博士學位。他在大學里的主業(yè)是哲學和神學,但他個人更偏愛文學和歷史。主要著作有《書的戰(zhàn)爭》《一只桶的故事》《給斯黛拉的日記》《布商的信》《格列佛游記》《一個溫和的建議》等。

《格列佛游記》,(舊譯《海外軒渠錄》)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一部杰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全書共四個部分,寫外科醫(yī)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慧國的經(jīng)歷。小說通過虛構(gòu)的情節(jié),夸張的手法,對當時的英國社會政治、法律、議會、競爭、軍事、教育、社會風尚乃至整個人類的種種劣根性包括侵略戰(zhàn)爭和殖民主義,都進行了無情的諷刺和抨擊。本書故事生動,想象奇特,為全世界讀者喜愛。

對本書思想傾向的界定,學術(shù)界向來有許多不同看法。翻譯家王佐良先生則相當客觀。他說:“這部書打動了各類讀者,兒童們喜歡頭兩部故事,歷史學家看出了當時英國朝政的側(cè)影。思想家據(jù)以研究作者對文化和科學的態(tài)度,左派文論家摘取其中反戰(zhàn)反殖民主義的詞句,甚至先鋒派理論家把它看作黑色幽默的前驅(qū)。而廣大的普通讀者則欣賞其情節(jié)的奇幻有趣,其諷刺的廣泛深刻。這部書是游記、神話、寓言、理想國的藍圖,又是試驗性的小說。”

《格列佛游記》是十八世紀諷刺藝術(shù)的一座高峰,作者一生對暴政存有的強烈仇視態(tài)度、對被壓迫者真摯的同情使他突破了貴族階層的沾沾自喜和自鳴得意,把諷刺當作向不公平現(xiàn)象進攻的有力武器,對自身所處階級的腐敗進行致命的報復(f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宜兰市| 安达市| 鄱阳县| 丰台区| 霍林郭勒市| 阿拉尔市| 浦北县| 进贤县| 油尖旺区| 鹤峰县| 客服| 孟州市| 家居| 枝江市| 尚志市| 浦城县| 怀集县| 读书| 浠水县| 信阳市| 富裕县| 元江| 同江市| 陇川县| 济阳县| 罗甸县| 宜宾市| 长岛县| 外汇| 蓬安县| 长宁区| 泗阳县| 巫溪县| 新乡市| 连山| 子洲县| 钦州市| 沙田区| 新巴尔虎左旗|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