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培之星·2019
- 中國醫師協會
- 1704字
- 2020-09-09 12:25:35
玉壺存冰心 杏林漾春暉——記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劉章鎖
(成菲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劉章鎖教授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也是全國著名腎臟病學專家,是一位擁有堅定政治信仰,畢生致力于腎臟病學事業發展的既平凡普通而又成績卓著的白衣戰士。
無悔付出,甘為醫療的新兵
自大學畢業跨入醫療戰線,他始終視自己為一名學生、一名新兵,為了一個罕見的腎炎病例,他查閱資料到深夜;為了一個休克的腎衰竭病人,他守在病床一晝夜;為了一個學術上不解的小疑問,他廢寢忘食一整天……正是這樣的嚴于律己、刻苦勤奮,使得他32歲就破格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37歲晉升為主任醫師(教授)。艱苦的磨煉、辛勤的汗水,彰顯了他紅旗渠兒女的精神,造就了他永不言棄的斗志。
舍己奉公,只為病人的安康
無論多忙,劉章鎖教授始終堅持每周參加門診、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在專業技術上不斷精益求精,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每到坐診那天,專家號已被早早搶掛一空,還沒等走進診室,已經開始忙碌著為病人看病……聽著一個個誠摯的請求,看著一雙雙期望的眼神,他總是一句話“今天不限掛號,不掛號也一定給你們看”。正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給了許多病人希望,避免了許多病人來回奔波,也正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使得他每次門診延長至下班后幾個小時,一次次的胃痛,一次次的低血糖反應,也從未聽他對病人說“不”。
他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病人,無論病情輕重,無論高低貴賤,他都一視同仁?!敖】邓怠⑿悦嗤小?,病人病情和生命大于一切,繁忙的醫療臨床工作使他常常早出晚歸,忙到深夜才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到家,一家人難得共進一次晚餐。
致函縣長,只因無助的生命
本著“醫乃仁術”的情懷,他時刻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尿毒癥是一種終身疾病,病人需靠腎移植或透析來維持生命,但因為貧困,這些原本寶貴的生命又顯得那樣的脆弱和無助。面對無助的病人,他積極向政府呼吁將這類現象作為社會問題來解決,多次建議能否讓尿毒癥患者經營小本生意時,一切免稅,以便生活自理,經濟自籌,堅持治療,延長生命。
劉章鎖教授總在說:“很多農村病人看病,首先考慮的是錢,其次才是治病。我十分理解老百姓沒錢治病時的心情,作為一名醫生,希望自己能多盡一份力量給予這些貧困病人力所能及的幫助?!痹谒霓k公室,有一封他于2007年9月26日寫給時任尉氏縣縣長的一封信,信中這樣寫道:“××縣長:您好!我病房收治一名來自尉氏縣的病人,名叫王××,尿毒癥,現需做腹膜透析維持生命,家庭極為困難,我已向有關部門呼吁能夠給他們以人性化關愛。建議其在當地縣或鎮經營一個小百貨商店,望當地政府能在稅費、管理費等方面給予關照,使其可以有一定的收入進行腹膜透析,維持生命?!倍嗄昱R床工作,劉章鎖教授先后給平輿縣、盧氏縣、尉氏縣和林州市的四位縣(市)長寫過信,呼吁當地政府能夠給予這些貧困病人一些幫助。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能夠挽救這些病人的生命。據了解,通過劉章鎖教授的努力,這些貧困病人都已經得到當地政府不同程度的關愛和幫助。
曾經挽救了多少疑難危重病人的生命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了,也許只有那墻上的一面面錦旗、桌上的一個個證書依稀仍在告訴人們:正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醫生,卻書寫了這樣一個個救死扶傷的故事。
開拓創新,勇攀醫學的高峰
醫學的發展離不開一代代人的努力拼搏和創新。慢性腎臟病是一個世界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長期以來,劉章鎖教授一直致力于慢性腎臟病防治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各類科研項目50余項,在研或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主持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項目和河南省科技惠民計劃項目各1項,參加國家“973”項目子課題和“十二五”子課題各2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1項。
在平凡中茁壯,在奉獻中升華。劉章鎖教授于太行山腳下成長,從紅旗渠畔走來,繼承了林州兒女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傳統,并以高度的熱情和追求,竭盡所能,在腎臟病廣袤的領域中實現了一次又一次飛躍。時刻牢記“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一切”,在醫療上兢兢業業,在科研上一絲不茍,在學術上積極進取,為河南腎臟病事業的發展描下了濃重一筆,并為“慢性腎臟病”診療進展不斷譜寫著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