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醫者心 懷家國情 筑學者夢——記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宋爾衛
(黃迪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一曲山高水長,長亭芳草,訴說著逸仙院訓:博愛、崇德、求精、奮進。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中心,有這樣一位老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帶領我們“醫”路前進。他就是我們的領路人——宋爾衛老師。
規范細致,嚴格要求
進入病房前,輕輕敲門;體格檢查前后,消毒雙手。點點滴滴的細節,體現出細致的人文關懷、規范的臨床操作。宋老師以身作則,同時也嚴格地要求我們。剛入科,宋老師就提醒我們要在日常醫療工作中注意各種細節,每一個臨床操作,哪怕是簡單的換藥,都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讓自己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工作作風。
手術鍛煉,是每一個外科年輕醫生最看重也最令人緊張的內容。手術臺上,切開、縫合、結扎、止血各種基本操作,探、分、斷、托各個動作過程,宋老師不僅嫻熟流暢地給我們演示,還總會及時提醒、點評我們的動作,指出不當之處,讓我們學會正確規范的手法。宋老師總是對我們嚴格要求,讓我們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醒我們臺下苦練,掌握臨床基本功。宋老師經常叮囑我們,要多花時間,多用心思。手術是團隊作戰,講求相互之間的配合。面對新學員,宋老師總會給予歡迎鼓勵,教導我們如何做好團隊配合。“有進步”“現在就對了”,當我們達到宋老師的標準,總會得到他一句簡單而有力的肯定,鼓勵我們繼續努力。掌握臨床基本技能,是宋老師對我們在住培中的基本要求。
博愛崇德,不忘初心
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一百多年前特魯多醫生說出的行醫真諦,也是宋老師時常讓我們用心體會的話。
醫者,仁心。記得剛進入臨床的時候,宋老師常常對我們說,值班的時候,不要厭煩于病人半夜的求助。哪怕是一個普通的傷口疼痛,一劑簡單的止痛針,也是對病人及時有意義的幫助,而不要計較于自己的睡眠被打斷。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宋老師經常提醒我們,對病人要懷有一顆關愛之心,換位思考,理解病人的難處,要多為病人著想,多給予病人幫助。
在乳腺外科,經常會接觸乳腺癌病人,他們或是緊張焦慮,或是難過低迷,這時候,宋老師總會給予病人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溫和的鼓勵。他總是提醒我們:在醫患交流中要體現人文關懷,一句問候和安慰就可以拉近大家的距離,讓病人感受到被理解的溫暖,一句正能量的鼓勵更可以給予病人勇氣和希望,化解病人內心的不安和抵觸。乳腺癌的治療手段相對完善有效,我們作為醫生,要鼓勵病人與癌癥作斗爭,要給予其信心和勇氣。病人獲得更好的醫療體驗,也有助于我們開展醫療工作。
一個優秀的醫生,不僅要具備精湛的醫療技術,還要具有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談病情,更是每個醫生的日常工作。宋老師與病人的溝通,總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他常常叮囑我們,談病情不是同行的學術交流,用詞不要深奧晦澀,病人并非醫療工作者,很多東西并不了解,什么時候該復查,什么事情該注意,宋老師都要求我們準確無誤地告知病人,就算是對方受教育很少,也要做到讓病人明白知曉,自己需要做什么,避免做什么。因為對未知的恐懼,病人很容易產生質疑、困惑、不滿等負面情緒,影響醫患配合。消除病人這種恐懼,往往有助于良好的醫患溝通。宋老師總是提醒我們,要用合適的方法讓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這樣他們才會認真配合,也避免了很多不該發生的醫療糾紛。
醫者仁心,貫穿于整個醫療活動的人文關懷,是宋老師對我們在行醫過程中的叮嚀。
志存高遠,求精奮進
記得在一次手術間隙,宋老師問我們:“在住培期間,你們要做什么?”我們就回答:“輪科。”“然后呢?”面對宋老師的進一步提問,我們一時語塞。“輪科只是其中一項工作內容,更重要的,是你們要有遠大的職業理想、明確的職業規劃,并且付諸行動。作為一個乳腺外科醫生,應該清楚認識到,乳房全切手術使得病人在術后面臨乳房缺失的問題,對自我形象、家庭、社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導致病人產生緊張恐懼、抑郁焦慮、悲觀絕望的心理特點。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我們的醫療,不僅僅是為了短時救命,還要考慮遠期生活質量的影響。我們要充分認識國家社會發展對我們的要求。”宋老師常常提醒我們,作為一個乳腺外科醫生,不能只會切,有破還要有立。形體重塑,是當前乳腺外科的一個新動向。作為年輕醫生,要把握本科發展的最新動向,緊跟前沿。“乳腺癌是一個全身性疾病”,宋老師經常告誡我們,“治療乳腺癌,不能一切了事,對化學藥物、內分泌、放射、生物靶向等輔助治療也應當深入了解。乳腺癌的基礎研究,往往給臨床治療提供依據,指導臨床靶向治療。你們只有對此全面認識,才能在眾多藥物、手段中選擇并制訂出一個適合病人的最優的治療方案。”
“最近在忙什么?”是宋老師的口頭禪,見面必問,“用三句話簡單明了概括最近所學。”每次聽完我們的匯報,宋老師總會及時給予點評,啟發我們進一步思考、探索,而我們對自己努力的目標、路線也愈發清晰。宋老師總會要求我們利用空余時間積極“充電”,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認真鉆研,力爭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爭做一個有追求的“大醫”,是宋老師要求我們的最終目標。
南嶺蒼蒼,珠江泱泱。百年老院,似水流長。在這么一個優秀的平臺上,宋老師經常勉勵我們“守醫者心,懷家國情,筑學者夢”。漫漫醫路,宋老師就是一個睿智、嚴格的指路人,帶領我們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