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精準瑜伽解剖書3:身體后彎及扭轉體式作者名: (美)瑞隆本章字數: 656字更新時間: 2020-08-24 18:55:26
簡介
瑜伽之路未必一帆風順。梵文“asana”翻譯成中文,意為“舒適而輕松的姿勢”,實際上,瑜伽體式練起來,既不舒適也不容易。但隨著練習的深入,它卻能讓你的生活變得輕松而自在。
我們為什么要把現代科學融入古老的哈他瑜伽?原因很簡單,只要掌握科學技術,就可以自己規劃練習內容,教學時也會更加自信。哈他瑜伽是一門修煉身體的藝術,現代科學則可幫助我們了解身體如何運作。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加強上輪式,當你具備了解剖學、生物力學和生理學知識,那么在練習時便能全盤掌控每一項環節。又或者,你是一位瑜伽老師,學生做駱駝式時下背部略感不適,問你該怎么辦,你馬上想到本書介紹的腹腔“氣囊擴張”效應,利用它就能輕松解決學生的難題。同樣,你或你的學生要想加深扭轉體式,加練習計劃中不妨加進誘發式伸展,放松并拉長那些妨礙你扭轉軀干的肌肉。除非你曉得怎么把科學原理融入瑜伽練習,否則這些技巧看起來毫不起眼,有的甚至違背直覺反應。不過別擔心,本書會講解技巧背后的原理,教你怎么將其運用于后彎及扭轉體式的練習。
練習體式,應極力找出突破問題的瓶頸。柔軟度不好,就用本書介紹的生理學技巧,拉長肌肉,突破障礙,鍛煉柔軟度。身體如果足夠柔軟,就用本書講解的收束法,強化肌肉力量。
畫家兼雕塑家的喬治·布拉克(George Braque)說:“藝術是為了造成困擾,科學則令我們安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藝術迫使人離開舒適地帶,開拓全新的體驗,而科學則提供扎實的基礎和穩定性。瑜伽體式就像身體雕刻,帶你走出安全環境,科學技術宛如一把精良的雕刻工具,配備在身,便能讓你更理智而精準地練習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