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濟未濟
群龍無首、天下大同的理想誠然高遠,衡諸現實,卻似乎殊少實現的可能。自有人類以來,就是兵連禍結,爭端從未止息。強凌弱,眾暴寡,并未因進入現代民主社會而絕跡。“飛龍在天”的向往,依然蠱惑著個人、企業、政黨和國家。君位世襲,專制獨裁的時代,雖已一去不復返,壟斷資源,宰制天下,卻還是形形色色的野心家不滅的向往。
盡管如此,崇高的理想仍絕對有存在的價值。《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正因為心懷理想,才對照出現實的缺陷和不完美,并由此激發改善的動力,不斷往完美的理想趨近。“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六十四卦終于未濟,不終于既濟,已經明示完美的理想永無達成的一天,能達成的,就不是最高的理想。歷來大宗教、大學派所標舉的最高境界,基督的地上天國,佛家的極樂世界,儒者的大同世、太平世、群龍無首,什么時候實現過?
其實,理想若真的完成了,那樣的人生是相當可怕的。往前不再有夢想,沒有誘因激發創造的靈感,沒有上進的動力,久了生機自然遏絕。這就是既濟卦卦辭“初吉終亂”的道理。《易經》講的是剎剎生新,永不止息,既濟后接著未濟,這才不可限量。“群龍無首”肯定個體生命的獨立自主,解除一切人為的束縛與造作,就是要良知良能暢達開來,富有日新,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