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易經與現代生活
  • 劉君祖
  • 1324字
  • 2020-08-26 18:17:53

革故鼎新

《易經》中有鼎、革二卦,革是非常破壞,鼎是非常建設,革卦卦辭:“己日乃字。元亨利貞,悔亡。”《彖傳》中云:“革而當,其悔乃亡……革之時義大矣哉!”革命難免流血爭殺,非必要不宜輕用,只要出發點正確,時機成熟,深獲人心,便能成功。一切過程中的遺憾悔恨皆可消亡。“元亨利貞”同乾卦四德,表示革命后又是一番嶄新的天地。鼎卦卦辭云:“元亨。”《大象傳》云:“君子以正位凝命。”便是相承應的情境。

中國的君主專制發展到明清,臻于極點,君臣關系近乎主奴,最后以辛亥革命告終。其實,遠在先秦時,革命思想已經相當成熟,孟子的民貴君輕之說,旗幟鮮明,人所稱道。“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言論更是大膽犀利,痛快淋漓。“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類似的主張,在《孟子》一書中比比皆是。為此,居然還得罪了數千年后的當道,明太祖將他趕出圣廟,下令停止祭祀,并刪去書中有礙觀瞻之處,可見殺傷力之強。

另一大儒荀子,在這方面也未遑多讓:“殺然后仁,奪然后義,上下易位然后貞。”

因為家天下的世襲制是從夏朝開始的,堯、舜禪讓就成了歷代儒生心目中公天下的典型,先秦時還有“自禹而德衰”之說,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有其立說的背景。“人皆可以為堯、舜。”“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這就打破了人為位階的懸隔,直接肯定人的良知良能,與佛家眾生皆有佛性之論相通。《春秋》與《易經》齊名,有新王革命之說,宣言在太平世時“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新王并非傳統以暴易暴的打天下的英雄,而是全天下的人民。這些思想都受了“群龍無首”觀念的啟發,精確新穎,遠遠超越了當時所處的時代,而被視為“非常異義可怪之論”。

其實,“群龍無首”的境界,比堯、舜禪讓高明得多。舜讓位于禹還可說,堯讓位于舜,又將娥皇、女英二女嫁給舜為妻,結果還是翁婿關系,免不了私相授受之譏。當時歌頌堯、舜禪讓,只是借此傳說批判現實,另衍新義,與《易經》靈活的象征手法相近,不必于此執著。《孟子》中記載宰予贊嘆孔子:“夫子賢于堯、舜遠矣!”并非無的放矢,而是思想成就境界的比較。

第五章討論危機管理,講到同人卦時,曾以春秋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以及孫中山建國方略軍政、訓政、憲政時期為例,說明大同社會非一蹴而就,必須分階段、抓重點去完成。“群龍無首”就是太平世,也是大同世,其具體情境在《禮記·禮運》中有說明:“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系辭下傳》末章的十六字心法:“天地設位,圣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最后一句說明了人人皆有良知良能,都可參與開發智慧的大業。梁襄王問孟子:“天下惡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又問:“孰能一之?”又答:“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再問:“孰能與之?”最后答:“天下莫不與也。”天下人人皆可參與治理,正是乾元用九“天下治”的境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泰市| 博野县| 筠连县| 额济纳旗| 肇庆市| 墨脱县| 介休市| 合肥市| 政和县| 霍山县| 韶山市| 南通市| 泰和县| 荥阳市| 铜川市| 舟山市| 克什克腾旗| 上思县| 甘南县| 林州市| 云龙县| 时尚| 灵山县| 定日县| 长沙县| 吐鲁番市| 伊川县| 洪雅县| 金寨县| 阜城县| 十堰市| 石泉县| 阿拉善盟| 华安县| 大田县| 泉州市| 安溪县| 通州市| 无锡市| 共和县|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