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在邏輯學和自然觀上的特點

認為中國傳統哲學的認識論不如西方哲學發達的人,都以為中國哲學“重人生而輕自然,長于倫理忽視邏輯”。這一看法并非毫無道理。因為中國哲學確實注重倫理,中國人對形式邏輯的研究在《墨經》中雖有很高的成就,但后來卻被冷淡了,確實不如歐洲人和印度人熱心。

但是,上述的看法是不全面的。因為它無法回答中國古代光輝燦爛的科學技術是用什么邏輯和方法搞出來的。李約瑟提出了一個論點:“當希臘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細地考慮形式邏輯的時候,中國人則一直傾向于發展辯證邏輯。與此相應,在希臘人和印度人發展機械原子論的時候,中國人則發展了有機宇宙的哲學。”(《中國科學技術史》第3卷,第337頁)我們基本上同意他的這個論點。

如果說西方有悠久的研究形式邏輯的傳統,那么在中國古代則是樸素的辯證邏輯經歷了長時期的發展。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動”,提出了否定的原理;《易傳》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對立統一原理;荀子提出的“辨合”“符驗”“解蔽”,包含了辯證邏輯方法論的基本原理。先秦所形成的辯證邏輯的雛形,不僅得到后世的哲學家張載、王夫之、黃宗羲等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在天文、歷法、音律、農學、醫學等科學中成為方法論。從先秦的《禮記·月令》和《黃帝內經》,以及后來的張衡、劉徽、賈思勰、沈括等著名科學家身上,都可以看到樸素的辯證邏輯運用于具體科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自然觀上,中國比較早地發展了辯證法的自然觀,而西方則比較早地發展了原子論的自然觀。中國古代的辯證法的自然觀以氣一元論為基礎,認為氣分陰陽,陰陽的對立統一就是道,即自然發展的規律。中國的古代科學的天文、歷法、音律、農學、醫學等,就是建立在氣一元論基礎上的。中國人講的“氣”,類似近代物理學的“場”。西方的自然觀長期與原子論相聯系,類似“場”的思想雖然古代也有,但直到19世紀電磁場理論提出后,才受到充分重視。中國古代也有類似原子論的思想,例如《墨經》說:“非半弗斫則不動,說在端。”認為具體的物體是由不可分割的粒子(端)構成的。不過,《墨經》的原子論思想在中國古代哲學和科學中沒有得到發展。

與西方相比,原子論思想和形式邏輯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這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弱點;但是中國人卻比較早地發展了樸素的辯證邏輯和氣一元論的樸素辯證法自然觀,從而對邏輯思維能否把握宇宙發展法則這個認識論問題作了肯定的回答和多方面的考察,這卻是一個優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川县| 资溪县| 华亭县| 萨迦县| 云安县| 葫芦岛市| 育儿| 惠来县| 广西| 怀柔区| 大足县| 朔州市| 会理县| 英山县| 新乡县| 桐梓县| 迁西县| 兴文县| 桐梓县| 四会市| 乌审旗| 句容市| 孟州市| 寻乌县| 九江县| 新干县| 南昌市| 英超| 武宣县| 东方市| 峡江县| 五家渠市| 合水县| 巩义市| 曲阳县| 合山市| 鄂温| 桑日县| 苏尼特左旗| 赤城县|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