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曲江風景區的繁榮

曲江風景區形成后,到盛唐時期趨于繁榮。唐代曲江風景區的繁榮是與唐玄宗時期對曲江池的修鑿分不開的。史載,唐玄宗開元年間,對曲江池進行了大規模的修鑿。一方面,挖掘池邊的淤泥,疏通曲江風景區各洼地間的水道。另一方面開黃渠引南山義谷水流入池中,使曲江池的面積進一步擴大。此外,還在曲江周圍修建了許多亭、臺、樓、閣及其他游樂設施。這些人文景觀或高大雄偉,或小巧玲瓏,大部分都是比較優秀的。尤其是這些人文景和自然景觀做到了和諧的統一,彼此之間,相得益彰,使曲江池曲江風景區成為長安地區最有名的游覽“勝境”。

唐代曲江風景區以曲江池為中心,由曲江池、芙蓉苑、慈恩寺、杏園等一批重要景點組成,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很優美。故宮博物院有一幅《唐李昭道曲江圖》,該圖繪于絹上,“設色畫山水樓閣橋榭舟車人物凡數百”。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唐代曲江壯麗景色和繁盛場面,看上去十分壯觀《石渠寶笈續編·養心殿藏第二》云:該圖為絹本,長五尺三寸五分,寬三尺四寸五分,原藏齋宮。有乾隆四十三年(1778)御書數行。鑒藏寶璽八璽俱全,又蓋有“古希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和“壽八徵耄念之寶”。北平故宮博物院古物館所編《故宮》周刊第十七期中有影印件。。《劇談錄》載:“曲江池,……南有紫云樓、芙蓉苑;西有杏園、慈恩寺?;ɑ墉h周,煙水明媚。都人游玩,盛于中和、上巳之節。賜宴臣僚,會于山亭。賜太常教坊樂。池備彩舟,惟宰相三使北省官與翰林學士登焉”?!杜f唐書》載:曲江池“四岸皆有行宮臺殿、百司廨署”[后晉]劉昫《舊唐書》卷一七下《文宗紀》。中華書局1997年精裝本,第161頁。。這些記載均可與李昭道的曲江圖相互印證。

從史書記載和唐人詩文來看,唐代曲江池的水域面積廣大,而且池中不少地方的水很深,水中有大量的魚類生長。在池的四周,特別是東西兩岸的大片淺水區域,到處生長著芙蓉。在池的四周還生長著許多楊柳、松柏、槐柿、梅竹和菰蒲等。至于花卉更多,不能一一道及。

每當春和景明,曲江一帶鳥歌枝頭,魚翔淺底,湖光山色,美不勝收,總是引來無數的游客。盧綸《曲江春望》詩云:“菖蒲翻葉柳交枝,暗上蓮舟鳥不知。更到無花最深處,玉樓金殿影參差。”“泉聲遍野入芳洲,擁沫吹花草上流。落日行人漸無路,巢烏乳燕滿高樓。”雍裕之《曲江池上》詩云:“殷勤春在曲江頭,全藉群仙占勝游。何必三山待鸞鶴,年年此地是瀛洲?!鼻仨w玉《曲江》詩云:“曲沼深塘躍錦鱗,槐煙徑里碧波新。此中境既無佳境,他處春應不是春。金榜真仙開樂席,銀鞍公子醉花塵。明年二月重來看,好共東風作主人?!?/p>

芙蓉苑位于曲江東岸關于芙蓉苑的位置,文獻中有南岸、東岸、西岸等不同說法。從夾城的位置和曲江一帶的地形來看,當以東岸說為是。,是唐代的皇家花園。因這個花園與城北的皇家禁苑遙遙相對,故有“南苑”之稱。張禮《游城南記》注云:芙蓉苑“與杏園皆秦宜春下苑之地。園內有池謂之芙蓉池,唐之南苑也”?!短接[·居處部·園圃》條載:“芙蓉園,本隋氏之離宮,居地三十頃,周回十七里。貞觀中賜魏王泰,泰死,又賜東宮令屬家令寺。園中廣廈修廊,連亙屈曲。其地延袤爽嵦,跨帶原隰,又有修竹茂林,綠被岡阜,東坂下有涼堂,堂東有臨水亭?!避饺卦肥乔L景區的精華,景物極佳。入夏以后,苑中蓮花盛開,柳絲低垂,清風習習,荷香陣陣,令人流連忘返。但由于芙蓉苑是皇家禁苑,所以一般人不能入內,只有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才能入苑賞花。李紳在《憶春日曲江宴后許至芙蓉園》詩中對芙蓉苑的情況有所反映。詩中寫道:“春風上苑開桃李,詔許看花入御園。香徑草中回玉勒,鳳凰池畔泛金樽。綠絲垂柳遮風暗,紅藥低叢拂砌繁。歸繞曲江煙景晚,未央明月鎖千門?!彪m然普通人不能進入芙蓉苑賞花,但曲江池四周淺水之處,均有蓮花分布。每至夏秋,蓮花盛開,常有游人前來觀賞。《劇談錄》卷下載:曲江入夏,“則菰蒲翠,柳陰四合,碧波紅蕖,湛然可愛”。姚合《和李補闕曲江看蓮花》詩云:“露荷迎曙發,灼灼復田田?!薄白砥G酣千朵,愁紅思一川。綠莖扶萼正,翠菂滿芳園?!薄翱椭翍?,僧來欲破禪。曉多臨水立,夜只傍堤眠?!薄袄@行香爛縵,折贈意纏綿。誰計江南曲,風流合管弦。”

大慈恩寺在曲江池的西北。寺中的大雁塔十分有名。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詩云:“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章八元《題慈恩寺塔》詩:“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在半天中。”宋敏求《長安志》卷八進昌坊條云,“大慈恩寺南臨黃渠,水竹森遽,為京都之最。”這種說法是符合實際的。唐人韋應物《慈恩伽藍清會》詩云:“氳氛芳臺馥,蕭散竹池廣。平荷隨波泛,回飆激林響?!?img alt="《全唐詩》卷一八六。中華書局1960年標點本,第1899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B92F4/17613885807585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345430-Y7RuvaDCPdyfU1TmNQggApz6uGClWzNC-0-c5eb208e25634ef2a7eeabc97b6e4ac7">《慈恩精舍南池作》詩亦云:“清境豈云遠,炎氛忽如遺。重門布綠陰,菡萏滿廣池?!?img alt="《全唐詩》卷一八六。中華書局1960年標點本,第1978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B92F4/17613885807585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345430-Y7RuvaDCPdyfU1TmNQggApz6uGClWzNC-0-c5eb208e25634ef2a7eeabc97b6e4ac7">可見當時曲江南池的水很大。慈恩寺中的花木十分繁茂,除修竹、紅蓮外,還有柿樹、牡丹。白居易《慈恩寺有感》詩中有“柿葉紅時獨自來”之句。據《新唐書》卷二〇二《鄭虔傳》記載,天寶初,慈恩寺?!百A柿葉數屋”。于此可見柿樹之多。慈恩寺的牡丹特別有名。《南部新書》卷丁載:“長安三月十五日兩街看牡丹,奔走車馬。慈恩寺元果院牡丹先于諸牡丹半月開;太真院牡丹后諸牡丹半月開?!痹诋敃r深受歡迎。慈恩寺春有杏花、牡丹,夏有碧荷紅蓮,秋有金菊柿樹,四季修竹長青,是曲江風景區中的一個重要景點。

杏園位于大慈恩寺之南。宋人張禮在《游城南記》中說:“東南至慈恩寺,……出寺涉黃渠上杏園。”他還在注中說:“杏園與慈恩寺南北相直。”唐時省試詩題中有《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者,今《文苑英華》收有同題詩四首,可見杏園與慈恩寺及曲江亭相去不遠。杏園以“杏”為主景,每至陽春日,十畝樹花發,“異香飄九陌,麗色映千門”,“映云猶誤雪,照日欲成霞”。新科進士常在此地舉行“杏園宴”。長安居民也爭先恐后,來園中賞花。姚合《杏園》詩:“江頭數頃杏花開,車馬爭先盡此來。欲待無人連夜看,黃昏樹樹滿塵埃。”

唐朝人很喜歡曲江池,常常撰寫詩文予以歌頌。其中歐陽詹和王棨的作品影響是最大的。

歐陽詹認為曲江池的存在有許多好處:首先,曲江池改善了長安城的環境,“流惡含和,厚生蠲疾”,可以消除污穢,減少疾病,有益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其次,曲江池改善了長安一帶的空氣,“涵虛虛抱景,氣象澄鮮”,使長安城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再者,曲江池景色優美,引人入勝,“洗慮延歡,俾人怡悅”,可以使人消除疲勞和憂慮,保持愉快的心情。此外,曲江池還可以“棲神育靈,與善懲惡”,使人們的生活得到安寧。他在《曲江池記》中說:“夫流惡合和,厚生蠲疾,則去陰之慝,輔陽之德也。涵虛抱景,氣象澄鮮,則藻飾神州,芳榮帝宇也。洗慮延歡,俾人怡悅,則致民樂土,而安其志也。棲神育靈,與善懲惡,則俗知所勸而重其教也。號惟天邑,非可謬創一山一水,拳石草樹皆有所謂茲池者,其謂之雄焉。意有我皇唐須有此地以居之,有此地須有此池以毗之。佑至仁之亭毒,贊無言之化育。至矣哉!”[清]董誥等《全唐文》卷五九七《曲江池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第3冊,第2673頁。王棨更認為曲江池的好處超過了長安西南的昆明池和皇宮中的太液池。他在《曲江池賦》中說:“帝里佳境,咸京舊池,遠取曲江之號,近侔靈沼之規。東城之瑞日初升,深涵氣象;南苑之光風才起,先動淪漪。其地則復道東馳,高亭北立,旁吞杏圃以香滿,前噏云樓而影入。嘉樹環繞,珍禽霧集。陽和稍近,年年而春色先來;追賞偏多,處處之物華難入。只如二月初晨,沿堤草新,鶯囀而殘風裊霧,魚躍而圓波蕩春。是何玉勒金策,雕軒繡輪,合合沓沓,殷殷轔轔,翠亙千家之幄,香凝數里之塵。公子王孫,不羨蘭亭之會;蛾眉蟬鬢,遙疑洛浦之人。是日也,天子降鑾輿,停彩仗,呈丸劍之雜伎,間咸韶之妙唱。帝澤旁流,皇風曲暢,固知軒后徒游赤水之濱,何必穆王遠宴瑤臺之上。復若九月新晴,西風滿城。于時嫩菊金色,深泉鏡清。浮北闕以光定,寫南山而翠橫。有日影云影,有鳧聲雁聲。懷碧海以欲垂釣,望金門而思濯纓?;虿咤恳蚤L愁,臨川自嘆;或揚鞭而半醉,繞岸閑行。是日也,樽俎羅星,簪裾比櫛,云重陽之賜宴,顧多士以咸秩。上延良輔,如臨鳳沼之時,旁立群公,異在龍山之日。若夫冬則祁寒裂地,夏則晨景燒空,恨良時之其隔,惜幽致以誰同。孰見其冰連岸白,蓮照沙紅。蒹葭兮葉葉凝雪,楊柳兮枝枝帶風。豈無昆明而在乎畿內,豈無太液而在乎宮中。一則但畜龜龍之瑞,一則猶傳戰伐之功,曷若輪蹄輻湊,貴賤雷同,有以見西都之盛,又以見上國之雄。愿千年兮萬歲,長若此以無窮?!?img alt="[清]董誥等《全唐文》卷七七〇《曲江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第4冊,第3557—3558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B92F4/17613885807585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345430-Y7RuvaDCPdyfU1TmNQggApz6uGClWzNC-0-c5eb208e25634ef2a7eeabc97b6e4ac7">

在唐代,曲江風景區具有政府園林的性質。唐朝的許多皇帝都曾到曲江游樂。其中唐玄宗到曲江去的次數最多。為了方便前往曲江游樂,唐玄宗專門讓人在長安城的東墻邊修筑了“夾城”。據說唐玄宗常帶楊貴妃前往曲江賞花。杜甫在安史之亂以后曾對此事進行過回憶。他在《哀江頭》詩中寫道:“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輦中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墜雙飛翼。”唐玄宗還常與大臣一起在曲江游宴,甚至作詩唱和。王維《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制》詩云:“萬乘親齋祭,千官喜預游。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草樹連容衛,山河對冕旒。畫旗搖浦溆,春服滿汀洲。仙筑龍媒下,神皋鳳蹕留。從今億萬歲,天寶繼春秋。”有時,唐玄宗還要舉行曲江大會。曲江大會盛況空前。《唐摭言》卷三散序條載:“逼曲江大會,則先牒教坊請奏,上御紫云樓垂觀焉。時或擬作樂,則為之移日。……曲江之宴,行市羅列,長安幾于半空?!?/p>

盛唐以來,新科進士例游曲江,參加曲江盛宴。據說這項活動是漢代校文儀式的延續。韋述在《兩京新記》中說:“(漢)宣帝起樂游苑于曲江池,以為校文之所。唐開元中更疏鑿之。池菰蒲蔥翠菰蒲均為多年生淺水植物。菰俗名“茭白”,初夏或秋季抽生花莖,可作蔬菜。蒲嫩者可食,老者可以制席。,柳陰四合。都人游賞,三月三日最盛,元宗嘗賜臣僚宴焉。后以秀士每年登科第賜宴曲江。蓋不忘校文之意也?!边M士游曲江,參加杏園宴后,還要到大雁塔下題名。五代人王定保在《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記中記載:“神龍已來,杏園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題名,同年中推一善書者紀之?!眳⒓忧黠嫾把闼}名是當時的盛事,故預宴之人多賦詩抒懷。如劉滄《及第后宴曲江》詩云:“及第新春選勝游,杏園初宴曲江頭。紫毫粉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御樓。霽景露光明遠岸,晚空山翠墜芳洲。歸時不省花間醉,綺陌香車似水流?!痹谝话闱闆r下,曲江池的水面是平靜的。故韓愈在《奉酬盧給事同江荷花行見寄》詩中說,“曲江千頃秋波靜,平鋪紅云蓋明鏡”。但若有風雨,也會掀起大浪。杜甫在《曲江詩》中有“曲江簫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濤”的名句。游人有時也會樂極生悲?!冻皟L載》載:開元五年春,新科進士三十人坐著幾艘船暢游曲江,結果“畫舸平沉,聲妓蒿工不知紀極,三十進士無一生者”。當然,諸如此類的情況畢竟是極少的。

除進士之外,皇親國戚、文武官員、僧尼道士、都中士女亦多前往曲江。曲江一年四季都有游人觀光。春季百花盛開,風和日麗,游人最多。唐人王涯《游春詞》云:“曲江絲柳變煙條,寒谷冰隨暖氣消。才見春光生綺陌,已聞清樂動云韶?!绷謱挕肚吩娫疲骸扒醣滩莩跚?,萬轂千蹄匝岸行。傾國妖姬云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輕。”章碣在《曲江》詩中寫道:“日照香塵逐馬蹄,風吹浪濺幾回堤。無窮羅綺填花徑,大半笙歌占麥畦?!倍鸥υ凇尔惾诵小分幸舱f:“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庇纱丝梢娗河沃?。唐人善于吟詩,不少人在游曲江時都曾用詩歌描述當時曲江風景區的盛況,或自己當時的心境。白居易大概是描寫曲江最多的詩人。他曾多次游歷曲江,并寫下了不少有關曲江的詩篇。如他在《曲江》詩中寫道:“細草岸西東,酒旗搖水風。樓臺在花杪,甌鷺下煙中。翠幄晴相接,芳洲夜暫空。何人賞伙景,興與此時同?!痹凇肚绱骸吩娭袑懙溃骸扒鴹l漸無力,杏園伯勞初有聲。可憐春淺游人少,好傍池邊下馬行。”在《曲江感秋》詩中寫道:“沙草新雨地,岸柳涼風枝。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狈_《白氏長慶集》,其中涉入曲江者還有不少。盡管白居易常到曲江游玩,還是有人嫌他去得少。韓愈《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詩云:“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白二十二舍人”即白居易。白居易在同族兄弟中排行二十二,此時擔任中書舍人之職。

曲江風景區在唐玄宗統治的開元天寶年間進入極盛時期,但安史之亂發生以后,曲江風景區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天寶十四載(755),叛軍西入關中,唐玄宗逃往四川。曲江沿岸的宮殿亭閣多被燒毀。大歷二年,魚朝恩亦曾“奏壞曲江亭館”以修章敬寺[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二〇七《魚朝恩傳》。中華書局1997年精裝本,第1498頁。。安史之亂平息以后,唐王朝又對曲江風景區進行了修復,曲江池基本上又呈現出安安之亂以前的風貌。《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條載:“曲江亭子,安史未亂前,諸司皆列于岸滸。幸蜀之后皆燼于兵火矣。所存者唯尚書省亭子而已,進士關宴,常寄其間?!焙髞恚教莆淖跁r,又對曲江池地形挖深改造。文宗時鄭注為相,說秦中有災,宜興工役以禳之。文宗會作詩,看杜甫《哀江頭》,讀到“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始知天寶以前曲江四岸有樓臺行宮廨署,心中十分羨慕,聽了鄭注的話,“即命左右神策軍差人淘曲江、昆明二池,仍許公卿士大夫之家于江頭立亭館以時追賞。時兩軍造紫云樓、彩霞亭,內出樓額以賜之?!?img alt="[宋]王溥《唐會要》卷四八《寺》。中華書局1955年版,第847頁;《舊唐書》卷一六九《鄭注傳》。中華書局1997年精裝本,第1126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B92F4/17613885807585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345430-Y7RuvaDCPdyfU1TmNQggApz6uGClWzNC-0-c5eb208e25634ef2a7eeabc97b6e4ac7">大和九年(835)二月“丁亥發神策軍一千五百人修淘曲江”[后晉]劉昫《舊唐書》卷一七下《文宗紀》。中華書局1997年精裝本,第160頁。。在修淘曲江的同時,唐文宗頒發《聽諸司營造曲江亭館敕》。敕文說:“都城勝賞之地,惟有曲江。承平已前,亭館接連。近年廢毀,思俾葺修,已令所司芟除栽植。其諸司如有力,及要創制亭館者,給予閑地,任其營造。”[清]董誥等《全唐文》卷七四《聽諸司營造曲江亭館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第3冊,第338—339頁。。通過這次修葺,曲江風景區又得到了復蘇。此后,來曲江游賞者再度增多。皇帝也經常在三月三日或九月九日在曲江賜宴,舉行大規模的聯誼活動。屆時由御廚炮制山珍海味,陳列大內常用茶果,并出動宮廷樂舞前來助興,場面十分熱鬧[清]董誥等《全唐文》卷六六八,白居易《三日三日謝恩賜曲江宴會狀》。同書同卷《九月九日謝恩賜曲江宴會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第3冊,第3009—3010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泉市| 南和县| 麦盖提县| 吕梁市| 乐至县| 龙泉市| 华池县| 九台市| 嘉兴市| 从化市| 南安市| 枝江市| 石门县| 兰州市| 乌苏市| 仁寿县| 三明市| 漳浦县| 黄骅市| 湘西| 周至县| 陆丰市| 茌平县| 措勤县| 揭阳市| 沧源| 古田县| 伊宁市| 乐平市| 苍溪县| 岫岩| 呼伦贝尔市| 喀喇沁旗| 大渡口区| 逊克县| 博罗县| 安西县| 翼城县| 固镇县| 湘阴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