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唐代歷史文化研究
- 王雙懷
- 414字
- 2020-09-30 10:43:36
九
唐朝末期,長安一帶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種變化首先表現(xiàn)為長安城范圍大大縮小。唐昭宗天祐元年(904)正月,軍閥朱溫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令長安居民按籍遷居,毀壞了長安的宮室和民間廬舍,致使一代名都,化為丘墟,兩朝繁華,蕩然無存。時人子蘭在《悲長安》詩中寫道:“何事天時禍未回,生靈愁悴苦寒灰。豈知萬頃繁華地,強半今為瓦礫堆?!表f莊在《長安舊里》中也說:“滿目墻匡春草深,傷時傷事更傷心。車輪馬跡今何在,十二玉樓無處尋?!边@些詩篇都形象地反映了當時長安城的殘破景象。天祐元年三月,朱溫以唐昭宗的名義,命佑國軍節(jié)度使韓建鎮(zhèn)守關(guān)中。韓建至長安,見長安城千瘡百孔,殘破不堪,已無法據(jù)守,遂對長安城進行了改建:去掉原來的宮城和外郭城,重新修建子城,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皇城,封閉朱雀門、延喜門和安福門,在皇城的基礎上建成“新城”,作為佑國軍的治所,另在“新城”的東西兩側(cè)各建一座小城,作為長安、萬年二縣的治所。至此,長安城的慘景才有了一點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