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市榆陽區黨校志
- 中共榆林市榆陽區委黨校
- 1498字
- 2020-12-14 17:16:04
第四節 校園綠化
為凈化空氣,裝點校園,美化環境,豐富校園的文化氛圍,營造寧靜典雅的育人環境,遷入新校園以來,黨校把綠化工程作為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校園校舍的整體規劃,堅持近期規劃與遠期規劃相結合的原則,分期分片實施。
在遷建新校園以來的實施綠化工程過程中,遵循城市建設規劃要求,留足綠化用地,整體格局為花草樹藤相結合,綠化同建筑群、道路、場地相協調,花壇林帶草坪鑲嵌有致,綠化品種以觀賞價值較高的不落葉喬灌木和名貴花卉為主體,融南北風格于一體,達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庭院化目標。
遷建之初的前期綠化,重在凈化新建校園環境的基礎性建設。先期在北大門的窯洞第一排窯和第二排門前,種植榆樹綠籬(后來改為杜松綠籬),第一排窯洞和第二排窯洞之間的花圃種植垂柳、榆樹、刺玫瑰、丁香等。第二排窯洞門前的大花圃,種植圓柏、杜松、火炬、垂柳以及刺玫瑰、丁香、黃花、月季、玉蘭等多個品種。為使校園綠化早見效早成型,1990年,在校園的走廊兩邊、第二排窯洞前、東側餐廳前、移栽13年樹齡的樟子松84課。同時建成了各種與校園校舍相映襯的不同造型花壇花圃,形成綠化錐型。花壇花池多品種搭配相間,交替花期不謝,環境優雅。
2008年4月,黨校被榆林市“雙創”辦、城建局確立為創建省級園林式單位,校委會把綠化校園,美化環境作為改善辦學條件任務之一常抓不懈。組建園林綠化工作領導小組,校長張彥高擔任組長,副書記王漢生任副組長,賀春艷、黃曉軍為組員,分別負責園林綠化建設和養護管理的領導、監督工作。在園林綠化的建設施工過程中,得到園林處、園藝站等部門的支持與幫助,嚴格控制樹種、草皮采購關,確保苗木質量和施工質量。
2010年以來實施后期綠化工程。先后投資16萬元對校園主干道路行了硬化,建成長120米、寬10米的混凝土路面。在校園原有各類樹木1200余株,種植面積5895多平方米的基礎上,擴大種植面積,加大校園綠化率,同時增加辦公、生活區域的透綠工作,在教學樓、校園形成綠色的辦公、學習、生活環境,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使校園綠化創建工作更上新的臺階。
新的教學大樓竣工投入使用后,投資30萬元用于校園綠化,聘請專業人員進行設計,建成校內花園,增加綠化面積500平方米,應綠化面積達到100%。園中有遷校以來陸續栽種的圓柏、杜松、火炬、樟子松、垂柳、榆樹,油松、圓柏球、云杉、國槐、紫葉矮櫻、山桃、圓柏籬、金山秀線菊、水臘籬、紫葉風箱果籬、荷蘭菊、連翹、三七景天、移植綠籬、草皮。使校園蒼翠雄宏,巍峨壯觀。花圃種植的丁香、刺玫瑰、黃花、月季、玉蘭、桂花、絢麗多彩、交相輝映。
結合辦公、學習、生活所在的教學樓和宿舍區,在建筑物和道路周邊分布草皮綠化帶,綠化區以綠色、自然為特色。增加松樹、側柏、楊樹、圓柏等樹木和丁香、連翹、玫瑰、榆葉梅等花草的種植量,喬木、灌木與草皮合理分布,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花果交替、空氣清新的優美環境,為學習、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
現在校園里四周綠樹成蔭,屈曲小徑穿插其間,“庭園化單位”初具規模。花園內建有小亭閣,校園建設園林化,花、草、樹、藤結合,綠樹成蔭,早午在亭內讀書學習,其樂優哉。校園內形成一個綠色滿目、層次分明、布局合理,集觀賞、學習、休閑于一體的園林景觀,具有現代氣息的教學建筑和設備渾然在一體。2011年,黨校被榆林市政府授予市級園林化單位。
為了保障綠色校園的優美環境的穩定性,花園內設置自動噴灌,每年聘請林業局的園林專家擔任園林綠化指導員,同時指定2—3名人員定期對園林綠化植物進行修剪、施肥、除草、殺蟲和防凍等綠化養護工作,適時組織全體教職工義務勞動進行鋤草、澆水,保證樹木、花草茁壯成長,從而使校園綠化管理形成有序化、專業化的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