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杜嗣堯的統戰人生

杜嗣堯(1900—1969),字少雄,葭縣店鎮賀家溝村人。自幼家境貧寒,14歲才開始上小學,1923年考入綏德四師。在校期間,他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曾參加過因校長高竹軒克扣學生而引發的罷課斗爭。1924年秋,杜嗣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年底,中國共產黨陜北地方委員會成立,他參加了委員會的工作。1925年夏,他代表綏德四師參加了在三原縣渭北中學舉辦的陜西省共進社第二屆代表大會。同年秋,中共陜北地方委員會派他到上海大學學習。1926年暑假,中共葭縣黨支部在店鎮成立,杜嗣堯任書記。

1927年,杜嗣堯接受陜西省教育廳廳長楊明軒的委任,擔任葭縣教育局局長。他在任期間,一方面整頓教育事業,一方面積極發展黨組織,先后建立起店鎮、螅鎮、烏鎮高小和神堂溝村黨支部,并創建了中共葭縣特別支部,擔任書記。6月,在我黨協助下,國民黨縣黨部成立,杜嗣堯擔任書記長。7月,中國共產黨葭縣委員會成立,杜嗣堯擔任縣委書記。中共佳縣黨組織的迅速發展壯大引起陜北軍閥井岳秀的警覺,他密令螅鎮駐軍一個連火速進駐縣城,逮捕杜嗣堯。杜的好友高文宏獲悉此密令,派人晝夜兼程送到葭縣縣委,農歷七月九日凌晨,喬裝打扮成商人的杜嗣堯,在城坡與抓捕他的部隊相遇,他搪塞糊弄過后,立刻奔赴綏德地委匯報情況。

1928年,杜嗣堯回到佳縣南區,整頓發展黨組織,吸收了一批青年學生和農民入黨。夏天,他被調往中共北方局,同喬國禎在京津設立交通站,開展通信聯絡工作,并利用業余時間撰寫《游馬蘭記》,揭露軍閥罪行。1929年,陜北大旱,餓殍遍野,中共北方局在北平向社會人士和慈善部門籌措了一批糧食,派杜嗣堯送往陜北拯救災民。

1930年秋,杜嗣堯到安邊城關小學任教,在此建立了黨支部。年終辦了一期學生周報,用化名葉僧發表了一首詩《什么好》,因此被捕入獄,后經學校和家長聯名保釋出獄。1933年再次被捕,出獄后在敵占區教學。

1937年,國共合作局面形成,葭縣、米脂、綏德、吳堡、清澗劃為警備區,成立抗日救國會,杜嗣堯為該會委員,回葭縣征集抗日軍糧軍款。1940年被選為店鎮鎮長;1941年被選為陜甘寧邊區參議員;1944年任綏德專署教育科科長;1946年春被選為葭縣縣長;1950年被選為陜西省人民代表,調省人民法院工作;1959年任陜西省政協委員兼副秘書長;1969年9月30日逝世,享年69歲。

參考文獻:

[1]佳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佳縣志[M].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玉山县| 江源县| 教育| 建平县| 越西县| 孙吴县| 司法| 格尔木市| 凤山县| 收藏| 镇江市| 麟游县| 连江县| 龙南县| 日土县| 奉新县| 邯郸市| 武义县| 长沙县| 财经| 五家渠市| 镇沅| 报价| 眉山市| 神木县| 苍南县| 沾化县| 霍城县| 罗山县| 新沂市| 海南省| 天等县| 尤溪县| 饶河县| 旌德县| 景泰县| 崇明县| 姜堰市| 新兴县|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