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文教育專業建設成果匯編·華文教育專業學生優秀微型教案集
- 許文果 李小鳳
- 1748字
- 2020-09-02 14:58:14
《中文》第四冊第十一課《大自然的語言》
一、試講學生
秀美(2011級C2班,泰國)
二、指導教師
許文果
三、課型
精讀課
四、教學對象
泰國小學二年級學生
五、教學內容
《中文》第四冊第十一課《大自然的語言》中的4個漢字:言、搬、冰、葉
六、教學目標
(1)能夠按照正確的筆順寫漢字“言、搬、冰、葉”。
(2)能夠用正確的語音語調讀漢字“言、搬、冰、葉”。
(3)能夠理解生字“言、搬、冰、葉”的意思并能組詞造句。
七、教學重點
(1)寫漢字。
(2)認識漢字的結構。
(3)知道漢字的意思。
(4)組詞、造句。
八、教學難點
理解“言”和“搬”的意思
九、教具準備
多媒體(PPT)、白板、卡片
十、教學時間
15~20分鐘
十一、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好!上課之前,老師想問問大家,我們班的同學來自不同的國家,每個國家的學生說的語言是不是都不一樣呢?
(學生回答:是!)
那你們覺得大自然有語言嗎?
(學生思考中)
今天要學習的新課就是《大自然的語言》,我們來看看大自然是怎么說話的。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學習幾個生字。(PPT展示4個生字:言、搬、冰、葉)
(二)學生字
1.言
(1)學音:
老師帶讀一遍,學生讀兩遍。
(2)學結構和寫法:
老師引導學生:“言”是上下結構,部首是“言”(獨體字),既是偏旁部首也是字。老師把“言”寫在白板上,在寫的過程中,要帶著學生一起數筆畫,并提醒學生“言”字上面三橫的長短。接著讓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3)學義:
言可以組成“語言”“千言萬語”(老師簡單解釋“千言萬語”的意思)。
2.搬
(1)學音:
老師帶讀一遍,學生讀兩遍。
(2)學結構和寫法:
老師把“搬”寫在白板上,在寫的過程中,帶著學生一起數筆畫。“搬”是左右結構,它的部首是“扌”(提手旁),說明這個字跟手有關。
由于這個字筆畫比較多,較難寫,老師要多帶寫一遍,同時讓學生認真寫一寫,老師及時糾正。
(3)學義:
老師做動作向學生展示“搬”字的意思。
老師指著PPT上的圖片,引導學生組詞:“搬家”“搬東西”。
老師指著PPT上的圖片,引導學生造句:“小朋友們在搬桌子。”
老師請兩個同學到教室前面來搬椅子,引導全班同學說句子:“他們在搬椅子。”
3.冰
(1)學音:
讓學生看PPT,老師帶讀一遍,學生讀兩遍。
(2)學結構和寫法:
老師把“冰”寫在白板上,在寫的過程中,帶著學生一起數筆畫。“冰”是左右結構,它的部首是“冫”。老師引導學生認識這個字跟“水”有關,由“冫”和“水”構成。讓學生自己寫一寫“冰”字。
(3)學義:
“冰”可以組成什么詞呢?老師分別給出“冰塊”“冰山”的圖片,引導學生組詞:“冰塊”“冰山”。
老師指著PPT上的圖片問:冬天到了,河里的水會怎么樣呢?
展示PPT上的句子:冬天到了,河里的水_____。(結冰了)
同學們說:冬天到了,河里的水結冰了。
4.葉
(1)學音:
老師帶讀一遍,學生讀兩遍。
(2)學結構和寫法:
老師引導學生:“葉”由“口”和“十”組成,是左右結構,它的部首是“口”字旁。讓學生自己寫一寫。
(3)學義:
老師給學生看“葉子”的圖片,引導學生明白“葉子”的意思。
引導學生給“葉”組詞:“葉子”“樹葉”“一片葉子”。
給出不同的圖片,引導學生說出“草葉”“樹葉”“荷葉”等。
(三)課堂練習和課堂活動
(1)老師出示4張字卡,很快閃過,讓學生自己讀生字。
(2)看漢字寫拼音。
(3)看拼音寫漢字。
(4)在白板上貼上卡片,卡片上的生字缺部首,請學生上來填寫部首。
(5)填空,在每個字旁邊填上一個字,組成詞語。
(6)最后讓學生一起讀一遍4個漢字。
(四)作業
(1)每個生字抄寫三遍。
(2)給每個生字組一個詞語,下次上課時交給老師。
(五)結束語
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要記得復習今天學的內容,完成作業哦!謝謝同學們,再見!
【教案點評】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思路非常清晰。每個漢字都沿著“音”“形”“義”“用”四個方面進行,有條不紊。
在教學理念上,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直觀性教學。常用“動作”“圖片”等,設置情境,引導學生理解生字的結構和意思。
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注意到了講練結合。每講一個漢字,教師都讓學生自己寫一寫,讓學生根據圖片、動作等,自己來組詞或者造句。
在練習形式上,形式多樣,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比較好地鞏固了學習成果。
如果能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學效果會更好。
(點評教師:許文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