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老味道(第三版)
- 沈嘉祿
- 2013字
- 2020-07-24 15:35:29
“炒米花響嘍……”
小時候,餓不死、凍不壞,還能在弄堂口打打彈子飛飛香煙牌子,相當不錯啦,還想兜里掖著塊兒八毛的買零嘴?那是欠揍!話雖這么說,逢年過年的沒個零嘴也說不過去吧。于是,媽媽從米缸里舀出一罐米,安安穩穩地放進籃底,再從一個小瓶子里抖出五六粒糖精片放在上面,掏了半天掏出一角錢:“不要弄丟啦。”
我響亮地應聲,人早已滾下樓梯,轉眼又跟小鳥似的飛到街上。
殺牛公司前有一個攤頭,爆炒米花,那老頭姓趙,胡子拉碴外帶一臉墨黑,像煞了猛張飛。張口說話時被我看到,連牙齒也是黑的,可能是被煤煙熏的。爆米花一定要燒煤,雖有煙,但發火。他坐在小凳子上,一手呼搭呼搭拉風箱,一手滴滴溜溜搖鍋爐。鑄鐵鍋爐像只黑蘿卜,一頭一尾的支在架子上,“蘿卜”上該長葉子的地方成了蓋子,蓋子連著一個比它大一圈的圓框,框子邊緣戳著一個搖手柄,蓋子中間還安著一個氣壓表,一下子使這個黑鐵墨托的家伙有了一種儀表儀器的神秘色彩。其實這個氣壓表的指針永遠指向一個地方,純粹是聾子的耳朵。“蘿卜”尾巴優美地瘦削下去,使整體形成炸彈般的流線形,但尾部還是很堅固地撐住整個身體。
老趙一手作縱向推拉運動,一手作逆時針旋轉運動,兩只手要配合得默契并不容易。我試過,一上手就出洋相。老趙每天重復勞動,以一個不變的手勢,已經到了靠意念操作的地步了。你看他,搖著搖著進入了老僧入定的狀態,口水從他嘴角流出來了,漸漸拉長,最后滴在膝蓋上,引起圍觀孩子的一陣哄笑。他一驚,睜開了眼睛,罵了一聲,仿佛要報復別人似的,將“蘿卜”的尾巴一翹,再將“蘿卜”蓋套住一個麻袋,那只麻袋也是烏漆墨黑的,叫人看著惡心。但老趙熟視無睹。他將一條腿踏住“蘿卜”,一只手操起一根管子,套住手柄,大喊一聲:“炒米花響嘍……”
孩子們早已散開了,將耳朵捂緊。但不是太緊,太緊就沒有意思了。所以還能聽得見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嘭”!
蓋子掀開了,在氣流膨脹的一剎那,“蘿卜”肚子里的東西被氣流推出來,向著麻袋的腹部撲去。然后,老趙抓住麻袋的底部兩角,將里面的東西倒在你的籃子里。這個動作,以及老趙的表情,就像變戲法似的。爆炒米花的全部樂趣,也就在這一聲巨響以及倒出東西來的一剎那懸念破解。
臨近節日,老趙就比平時忙多了,從早到晚,隊伍拖得老長老長。一只只竹籃里,大多坐著一罐頭米,上面頂著幾粒糖精片。也有爆年糕片的,年糕片須切得極薄,曬得極干,細看之下表面上還有裂紋,有如哥窯的開片。這樣的年糕片才爆得大,狀如腰子,兩頭微微翹起,吃口松脆。炒米花是大路貨,一把抓了往嘴里塞,沒有什么懸念。黃豆也可以爆,爆黃豆吃起來很香,不過多吃要放屁,在課堂里突然一聲響屁,就會引起哄堂大笑,叫老師很生氣。偶爾也有人爆玉米花的,上海人稱之為“珍珠米”。每粒玉米花如同一個黃金做的殼,突然之間脹開,綻露了里面的白玉。最牛的是爆大西米,論味道與爆米花沒什么兩樣,未爆之前也貌不驚人,但爆開后有清水出芙蓉的效果,珠圓玉潤,每顆的大小一樣,像模子里刻出來一樣,有一種工業化的色彩。比大西米更牛的還有,爆通心粉!通心粉在雜糧店里有售,價格很貴,有人告訴我,這是做意大利粉的材料,也可以爆。果然,爆通心粉橫空出世,略帶褐色的通心粉像一只只自來水管道的彎頭,相當好玩,我也吃過這種洋玩意兒,味道不過如此。
年復一年,老趙旋轉、推拉,喊“炒米花響嘍……”。年復一年,他臉上的皺紋越來越深,膚色越來越黑,嘴角的口水拖得越來越長。
老趙在家門口擺攤,只在吃飯的時候,由兒子或老婆替他一陣,讓他吃了飯,再喝口茶,此外,從早到晚就一直像機器人似的忙活著。天色暗下來了,還有幾十只籃頭排列在街角,排隊的孩子不像白天那樣活躍了,他們有點疲乏,惦記的東西也不那么有吸引力了。老趙的聲音也啞沙了,只有刺眼的火苗更加快樂地舔著爐子,在孩子眼里,火苗仿佛在嘲笑排隊的人們。
老趙的大兒子坐到老趙身邊,從地上撿了一塊年糕片扔進嘴里,“再讓你干一年算了,明年無論如何也給我歇下來。”老趙呆呆地注視著又躥又跳的火苗,“老二在黑龍江,老三在江西,隔三差五地伸手要錢哪。你娘的兩條腿,看看吧,也越來越腫啦。你也要結婚啦,我們湊不足三十六只腳、三轉一響,但也不能讓人家笑話吧。”
父子倆的身影在金黃色的光影中搖晃,他們的眼睛在閃爍,路燈亮了,天上的星星也亮了。

爆炒米花一般用大米,大米在當時是計劃購買的,每人八市斤。也有用秈米的,秈米爆不大。我們這幢房子里搬來一對夫妻,他們都在戰斗食品廠工作,男的眼睛不好,但會做炒米糖。飴糖在鐵鍋里熬化,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白糖,攪透后加入炒米花,然后倒在涂了一層色拉油的桌子上,壓成一張餅,以尺子為依靠,用菜刀切條,切塊,冷卻后就可以吃了。那個女的會做粽子糖,飴糖熬化后加一點香精和干玫瑰花片,冷卻到一定時候搓成細條,用剪刀剪,捏住糖條的那只手則一前一后以九十度旋轉,剪下來的糖疙瘩就成了粽子糖。他們搬來后就以這兩種吃食分送鄰居,作為見面禮,味道比店里買的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