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休謨的智慧
  • 劉燁 曾紀軍
  • 3566字
  • 2020-08-13 14:00:37

論美與丑

就我們身體的美和其他外在對象的美來說,所有的也是惟一的差異便是:一種美同我們有密切的關系,另一種則與我們毫不相干。所以,它們之間的其他一切差異都是這種惟一的原始差異造成的,尤其是造成兩種美在驕傲情感上有不同影響,更是如此。

不管我們是將身體看成自我的一部分,還是認可那些把身體看作外在物體的哲學家們的觀點,我們始終無法否認,身體與我們有著足夠密切的關系,足以形成產生驕傲和謙卑所必需的如我所講的這些雙重關系之一。

所以,一旦我們發現了另一個感覺關系和這個觀念關系聯系在一起,那么,我們便能根據那種感覺的愉快或不快,準確地預計這兩種情感中任何一種的發生。

但各種各樣的美都給我們帶來特定的高興和愉快,就像丑陋引發痛楚一樣,不論它存在于怎樣的主體中,也不論它是在有生物中被察覺到還是在無生物中被察覺到。所以,如果美麗或丑陋發生于我們自身,那么這種美麗或丑陋必定會轉化為驕傲和謙卑,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已經具備了能夠導致感覺和觀念完全轉移所必須的一切條件。

這些對立的感覺和對立的情感是彼此聯系的。美麗或丑陋與自我的驕傲和謙卑這兩種情感對象是緊密聯系著,所以,我們自己的美麗變為一個驕傲的對象,而丑陋則變為謙卑的對象就不難理解了。

以上容貌和體格的性質的這種作用,不但表明了驕傲和謙卑這兩種情感具備了我所要求的一切條件后才會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也進一步證明了我現在這個體系。甚至,這種性質的作用還可用于一個更合理、更有說服力的證明。

如果我們對哲學或常識所提出來的用來闡明美麗和丑陋的不同的一切假設進行認真的考究,就不難發現,所有這些假設都歸結于一點:美麗是一些部分的秩序和結構,它們因我們本性的原始組織、習慣或愛好而使心靈產生愉快和滿足感。而丑陋自然是傾向產生不快的,美麗和丑陋的所有不同便在于此,美麗的特征便是這樣形成的。所以,愉快和痛楚不但隨美麗和丑陋而產生,而且也是它們的本質所在。

毋庸置疑,當我們認為我們所稱贊的動物或其他對象的大部分的美是因便利和效益的觀念而得來時,我們便會果斷地認同這個觀點。

對于一種動物的某一方面來說,可能產生體力的那個體形被認為是美的;而對另一方面來說,則可能產生敏捷的那個體形被認為是美的。一座宮殿的樣式和便利同它的風格和外型一樣,對于美來說是同等重要的。

同樣,根據建筑學上的規則和要求,房子的柱頂應比柱基建造得尖細,因為這種建筑構造形式能給我們帶來一種愉快感和安全感,而相反的建造形式則會使我們感覺到一種潛在的危險性,給我們帶來不快的感覺。

通過諸多此類實例,并由此聯想到上述美和聰敏一樣無法作出確切的定義,而只能借助一種鑒別力或感覺被人辨識,我們便可依此斷定,美同丑一樣,只是產生快樂或痛楚的一個形相;而且由于這些產生快樂和痛楚的能力在此種方式下構成了美和丑的本質,所以這些性質的一切效應便必定是由感覺得來的。在這些效應中,驕傲和謙卑是其中最平常的,卻又是最主要、最顯著的。

在我看來,這個論證是正確而有決定性的。但為了使以上推理具有更大的權威性,我們姑且假定這種論證是虛妄的,并看看由此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即使產生快樂和痛楚的能力最終不能形成美麗和丑陋的本質,至少它們也是密不可分的,這種密切聯系甚至會使我們難以區分考慮。但作為自然的美和道德的美所共有的因素(兩者都是驕傲的原因),也只有此種產生快樂的能力;而共同的效應既然總是以共同的原因為前提,那么毫無疑問,快樂在這兩種情形下,就必定是那種情感的實在的、有影響的原因。

另外,就我們身體的美和其他外在對象的美來說,所有的也是惟一的差異便是:一種美同我們有密切的關系,另一種則與我們毫不相干。

所以,它們之間的其他一切差異都是這種惟一的原始差異造成的,尤其是造成兩種美在驕傲情感上有不同影響,更是如此。我們的美貌可以激發起驕傲的情感,但這種情感并不因受到外界其他美的影響而產生。

我們如果把以上這兩個結論結合起來看,就會發現綜合后的兩者構成了前面的體系,即快樂作為一個與這種情感相關或相似的感覺,當其存在于一個與自身相關的對象上時,便會在自然的推移中產生驕傲;與此相反的就是產生了謙卑。所以,雖然我們的論證僅涉及了一部分,但看起來這個體系好像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驕傲不僅可因身體的美而產生,也可因體力和膂力的出眾而產生。體力是一種能力,所以,那種想要在體力上超越別人的欲望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較低級的野心。正因為此,這種現象在說明以上那種情感時,也得到了完全的闡釋。

對于與身體有關的其他方面的優點,我們可以作出如此綜合性的表述:凡是我們自身有用的、美麗的或者令人驚奇的東西,都是驕傲的對象;反之,則是謙卑的對象。

顯然,這些有用的、美麗的或令人驚奇的東西,除了都能產生一種快樂這個共同點之外,再無其他任何共同之處。所以,驕傲情感產生的原因,必定就是愉快與其對自身的那種關系。

對此,也許有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美是一種實在的東西嗎?它是否與產生快樂的能力有所不同?我們不能就此展開爭論。

驚奇只是因“新奇”而產生的一種快樂,所以確切地說,驚奇只是心靈中的一種情感或感覺,而并不是任何對象的某種性質。因此,驕傲必定是在自然的推移中隨著那個感覺產生的。

通常,只要我們對自己或屬于自己的任何事物產生了驚奇的感覺,那么,另一種感覺也會被同時激發出來,驕傲便是這樣自然而然地產生的。

打個比方,我們會因為曾經遇到驚險情況最終卻得以安然脫險的往事而得意自夸,這也正是許多人愛好撒謊的原因所在。僅僅因為虛榮,互相之間沒有任何利害關系的人們也會虛構出一大堆離奇的故事來。

這些奇妙不已的事情大多是子虛烏有的,即使有些是真實的,也斷然與他們沒有絲毫關聯。但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他們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編造了很多驚險的故事,即使沒有這種過人的編造才能,他們也會借用別人的事跡來發揮。

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個現象中包括了兩個奇怪的實驗,如果用解剖學、自然哲學或其他學科在判斷因果時所依據的已知規則來比較這兩個實驗,那么對于以上雙重關系的影響來說,它們將是一種不容質疑的論證。

從這些實驗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對象只有在快樂作為中介的前提下才能激發產生驕傲,因為這個對象借以激發起驕傲的那種性質,從根本上說僅僅是一種產生快樂的能力。

通過另一種實驗我們又會發現,那種愉快是在兩個互相聯系的觀念之間的不斷推移中產生驕傲的,因為這種驕傲的情感會隨著這種關系的切斷而即刻消失。如果我們曾參與到一個驚險的事跡中,我們就會因這個驚險的事跡與我們有關而產生驕傲;而如果驚險的事情只是與別人相關,即使它能激發起快樂,也會因與自己毫無關系而無法激發起任何驕傲的情感。

至此,關于目前這個體系,還需要進一步證明什么呢?

就我們的身體方面而言,對這個體系也僅有一種反駁的原由,這便是:健康是最使人感到愉快的東西,疾患是最使人感到痛苦的東西,但往往人們既不因前者而感到驕傲,也不因后者而感到痛苦。

對于這種現象,如果我們聯想到前面論及的為我們體系提出的第二和第四兩條限制原則,也是不難解釋的。

正如我所說,如果沒有一種為我們自己所特有的東西,任何對象都無法導致驕傲和謙卑的產生。而且,產生這種情感的每種原因都必須是持久的,并與形成驕傲的對象的這種特性的存在時期成某種比例關系。

對于任何人來說,健康和疾患總是不斷變化著的,沒有人是完全地、確切地處于其中任何一種狀態之下的。由此我們便可這樣認為,這些偶然的幸福和災難與我們是分離的,而并不與我們自身有著如何密切的聯系。

這種言論的正確性可由這種情形來加以證明:如果我們的身體患有任何一種根深蒂固的疾病,使我們看不到痊愈的希望,那么從那一刻起,那種疾病便成為謙卑的對象。

這種現象在老年人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因為老年人每每想到自己的年老多病,總會感到莫大的恥辱。對于自己耳聾眼花、風濕病、痛風癥等毛病,他們總是盡可能的掩飾,即使在承認這些疾患時,也表現得非常勉強和不快。

年輕人雖然不會因頭痛或傷風感到恥辱,但如果其一生中經常受到這類疾患的侵害,那么,便沒有任何話題更能挫傷他們的驕傲感,甚至會使他們對自己的天賦感到自卑。

這便充分地證明了一點:身體的痛苦與疾病,正是謙卑的確切原因。不過因為我們在評價事物時習慣于通過比較而不是借助事物的內在價值,這就導致我們忽略了每個人可能遭受到的那些災難的發生,我們自身的優點和性格,也會在對這些災難的忽視中形成一種觀念。

那些能傳染他人給他人帶來危害,或讓他人感到不快的疾病,總是令人感到羞恥的。如我們會因癲癇癥而感到羞愧,因為它會使在場的人感到恐怖;我們會因疥癬而感到羞愧,因為它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我們會因瘰癥而感到羞愧,因為它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人們總是憑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考慮,然后才對自己作出判斷,這一點在前面的論證中已經十分明了了,而且后面將會論述得更為充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布尔津县| 林周县| 桑植县| 正定县| 长岭县| 平阳县| 虹口区| 休宁县| 临猗县| 阳城县| 松潘县| 祁东县| 信丰县| 中阳县| 葵青区| 福泉市| 治县。| 儋州市| 曲阜市| 孝昌县| 本溪市| 曲阳县| 田东县| 大洼县| 米脂县| 蓝山县| 突泉县| 尼木县| 徐汇区| 临夏市| 项城市| 赤峰市| 绍兴市| 富源县| 朝阳区| 姜堰市| 攀枝花市| 改则县| 彰化市| 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