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態表情即為心理
神態表情,大多指一個人面部所呈現出來的具體形態。表情,也就是人通過面部形態變化所表達的內心思想感情;神態,也就是人的面部所表現出來的神情態度。通常情況下,這兩者是相通的,神態表情其實主要是指人在臉上所呈現出來的態度變化。
從心理學上說,每個人的神態表情都反映著其相對的心理狀態。例如,一個身體健康、心情愉悅的人,他的神態表情為紅光滿面、神采奕奕;相反,一個苦惱憂愁的人,他的神態表情通常為愁云密布、眉頭緊鎖。其實,一個人所自然表現出來的神態表情就是其心理。
下面,我們列舉兩種常見的神態表情。
1.目光
泰戈爾曾說:“一旦學會了眼睛的語言,表情的變化將是無窮無盡的。”眼睛是心靈之窗,它可以如實地反映出人的喜怒哀樂。而由眼睛所表現出來的目光則是一種直接的神態表情,可以說,目光是富有表現力的一種“語言”,適當地運用能給交往帶來好處。
2.笑容
笑容,也就是人們在微笑時的神態。笑容的核心在于笑,也就是人的面部要呈現出愉快、歡樂的神情。笑主要以愉快、歡樂為首要特征,當然,笑容有很多種,如微笑、歡笑、狂笑、苦笑、奸笑、傻笑、冷笑等。不同的笑容,反映了人們不同的心理狀態。
羅蘭曾說:“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成功的語言,是比嘴里講的要復雜千百倍的語言?!贝_實,人類是生物界的寵兒,其表情簡直可以說是變化多端,不可勝數。即便如此,神態表情卻是有共性的,它超越了地域文化的界限,可以稱為人類的世界性“語言”,在世界上,神態表情是可以通用的。
在生活中,神態表情作為傳情達意的一種重要溝通方式,指的是通過眼神、動作、面部表情等來表達內心思想的一種非語言形式。神態表情不僅僅彰顯著自己的喜惡,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自己一顰一蹙的變化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在現實生活中,不同性格、身份、經歷的人,會有各種不同的神態表情。當然,單純的神態表情并不能完成一次溝通,它必須根據事件、環境、心境的狀態才能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