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提倡“教化”,教是傳授知識,化是養成品德。在古人看來,一個既有知識又有品德的人才能夠被稱為君子。修行的目的是陶冶心性,塑造全面而優良的素質。所以,修煉內心的強大需要學習。在王陽明看來,人的長進是對素質的自我培養,而培養得好壞,主要看是不是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