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們對我總不敢放手!--孩子依賴父母的根本所在(2)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么辦
- 魯鵬程
- 2882字
- 2014-01-09 17:45:24
很多時候我們說是在給孩子設計未來,其實不過是想實現我們當初未竟的夢想罷了。孩子是獨立的,他也有他自己的夢想,所以不要讓孩子背負著兩個夢想,我們的夢想既然當初未實現,那就讓它成為我們自己美好的回憶吧,我們要將孩子的未來留給他自己的夢想,讓他去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當然,有的媽媽可能會說:“孩子懂什么?讓他自己規劃還不亂了套?”其實不然,我們完全可以幫孩子確認夢想,并幫他鞏固夢想。可以給他提建議,可以幫他分析夢想的可行程度。這樣,孩子不就能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斗了嗎?
l不要盲目跟風,別讓孩子的未來千篇一律
小楓的媽媽得知小亞的媽媽準備將小亞送往國外讀書,她也覺得讓孩子出國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將來也算是“海歸”,各方面待遇也不錯。最終,小楓的媽媽便也給小楓設立了這樣一條未來道路,讓他也一定要出國。
很多媽媽只看到別人有了美好的夢想,或者看到別人有了遠大的前途設計,便也想讓自己的孩子與之等同,于是她便會像小楓的媽媽這樣,去盲目地跟風。
我們為什么一定要讓孩子的未來都千篇一律呢?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與個性,適合某個人的夢想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我們要適當了解別的孩子的夢想,然后再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考慮一下,就算那夢想合適我們的孩子,也要和他商量商量,不要強硬地讓他也必須走那條路。如果那樣的夢想并不適合孩子,我們完全可以將規劃未來的指揮棒交還給孩子。
l和孩子多聊聊,了解他的想法
關于孩子的未來,孩子自己才是最有發言權的人。我們一定得和他就未來多聊一聊,聽聽他有怎樣的想法,看看他會對哪一方面感興趣。我們可以幫他分析一下他的想法,幫他將夢想與實際相聯系,使他能丟掉不切實際的夢想,讓他一切從現實出發。
交流過程中,我們要耐心聽孩子說,不要加入太多我們自己的感情色彩,別說類似于“我不喜歡”、“我想讓你”這樣的話。畢竟,那是孩子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能僅憑自己的喜好就直接判斷孩子的夢想是不好的。
l鼓勵孩子做自己未來的主人
也許之前我們總是替孩子做事,使他依賴心理過強。但面對孩子未來這樣的事情,我們最好鼓勵他自己替自己做主。也許孩子會說“我不知道怎么做”,我們可以引導他先從自己的喜好開始說起,讓他逐漸聯想。
不過,我們雖然鼓勵孩子做自己未來的主人,但卻并不是對他甩手不管。我們可以給他些好的意見,或者針對他的夢想給他找一些相關的材料與信息,讓他了解一下與自己夢想有關的各種內容,幫他更好地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
5. 求求你們,別管我交朋友了!--不干涉孩子的交友問題
一位小學女生寫了這樣一篇日記:
從我剛上小學時起,媽媽就對我交友這方面控制得非常嚴格。
記得剛入學時,我很幸運地交到了幾個朋友,自己一開始還覺得很驕傲。放學回家后,我就去跟媽媽炫耀,哪知道媽媽卻開始追問起來,問我的朋友叫什么名字、性別、家庭住址、家庭情況、父母職業等等。我哪里知道那么多?可媽媽不依不饒,她還教育了我一通:“你必須問清楚這些情況,你只有跟家教好的孩子在一起玩我們才放心。”
后來我交的朋友越來越多,可媽媽每次都要詢問。我也覺得問人家那么多家庭問題挺不好的,媽媽卻說為了我的安全著想,為了讓我不學壞。
我們能體會這位媽媽的心情,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我們對他的安全、是不是會學壞等問題都會格外關心。而孩子要交朋友,畢竟也算是去與陌生人交往,所以我們的神經就會緊繃起來,生怕孩子交了“損友”。
但我們這樣的干涉孩子會開心嗎?來聽聽孩子的心聲吧:
“我爸媽總讓我和學習好的同學玩,可他們除了學習就是學習,而且給我的感覺太高傲了,我和他們又玩不到一起去。我喜歡和性格開朗活潑的同學交朋友。”
“我媽管我可嚴了,每天我都得跟她匯報和誰一起玩了。如果給她知道我和成績不好的同學在一起,她還會罵我。而且,她還當著我的面拒絕成績不好的同學進我家,當時我就覺得特尷尬。”
“我媽只允許我和她給我選的朋友一起玩,她說他們家境好、知道得多,可我不喜歡他們。和他們一起我總覺得有些自卑。”
……
我們都知道,朋友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孩子也需要積累這樣的財富。我們還是將交友的權利還給孩子吧,讓他去選擇與自己志同道合而又能共同進步的朋友。
l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看待孩子的朋友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朋友的,于是我們發現孩子的朋友有很多“問題”,有很多我們看著“不順眼”的地方。接著,我們可能就會因此去埋怨孩子,說他怎么能和這樣的孩子做朋友。
孩子交朋友的目的很單純,他能和誰玩到一起去,他就覺得那人是自己的朋友。所以,我們得“蹲下來”,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看孩子的朋友,用孩子的思維去想象這個朋友。適當時候,我們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他的朋友,也許我們也就能發現這個朋友的可愛之處。
l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他朋友的不好
我們總能發現孩子朋友身上的缺點,這時我們該怎么做呢?是像這位媽媽一樣嗎?
小嫣的媽媽不喜歡小嫣的朋友月兒,原因就是月兒學習成績不太好。媽媽經常勸小嫣:“別跟月兒玩了,你看她考試考那點兒分。時間長了,你不怕你也被她‘傳染得’變笨了啊!”小嫣很反感媽媽的這種說法,便也經常和媽媽發生爭吵。
孩子對朋友都是維護的,小嫣的媽媽這種做法,無疑是干涉了小嫣的交友自由。如果我們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
我們首先要肯定孩子與別人交往這件事,并表示出支持的態度來。我們可以將他的朋友表現得不太好的地方用委婉的話語講出來,或者和他稍微進行一下討論,讓孩子明白我們的擔心,同時我們也能由此明白孩子對這件事的看法。我們要啟發孩子獨立思考,讓他自己去決定該怎么做。當然,我們也要在適當時候給予他幫助,如果他依然存在偏見,我們可以嘗試予以糾正。
l提高孩子的識人能力
前面小嫣的故事中,媽媽的做法的確欠妥,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這位媽媽的擔心。我們生怕孩子真的結交了壞朋友,從而影響他自己的發展。所以,我們需要提高孩子的識人能力。
我們首先就要提高孩子自身的道德素養,平時多給他準備一些講述傳統道德的書籍,比如《弟子規》、《三字經》等等。當他自身具備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后,他再選擇朋友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最起碼的道德底線。
同時,我們也要培養孩子有積極健康的興趣,很多人都是在興趣的引領下結交到朋友的,所以孩子如果擁有眾多健康的興趣,那么他的朋友一定也不會太差。
l允許并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
我們應該允許并鼓勵孩子多交朋友,這樣他的交往能力就能得到鍛煉。有的媽媽害怕孩子交朋友太多,朋友的水平參差不齊會影響孩子,其實我們沒必要擔心。隨著孩子識人能力的增加,以及他與朋友在一起的時間變長,他自己就會發現某些人是不適合做朋友的。我們應該相信孩子有這種能力。
不過,我們不要盲目地給孩子介紹朋友,更不要強硬地讓他非得和誰成為朋友,我們可以為他引見,可以向他介紹,但還是要將決定權留給孩子自己。
6. 我真的很想給你們做飯呀!--放手,讓孩子偶爾也做做飯
不知道我們有多少家庭會允許孩子參與家事,會同意讓孩子給我們幫忙。因為,在很多媽媽看來,連讓孩子動手做自己的事情我們都“不大情愿”,更何況是讓孩子幫我們做事?可孩子卻并不這么想,很多孩子還是非常想幫我們做些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