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最徒勞的心理——悔恨(1)

心理學家認為,悔恨是一種沒有盡頭的“本來可以怎樣怎樣”的怪圈,使我們糾結于對往事的追憶當中。悔恨的感受是痛苦的,因為痛苦的來源有兩個朝向,一個指向外,一個指向內。指向外的那一端讓悔恨的人感受著“被恨”、“被鄙視”的痛苦;指向內的一端讓悔恨者感受著“施恨”的苦楚,因為錯誤已經發生,他恨的只能是他自己。內外兼具的痛苦是雙重的,無法消除。俗話說得好,世界上除了沒有后悔藥,什么藥都有。所以,悔恨是一種徒勞的心理。

悔恨是怎么產生的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直白干練地為西楚霸王項羽吟唱心中的感慨與不解,成為流傳千古的經典頌歌。

西楚霸王項羽以一己之力舉起千斤重鼎,其勇猛為天下百姓所敬仰;憑自己豪爽的個性闖蕩天下,結交了眾多能人義士;他在推翻秦王朝的過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成為一代梟雄;戰場上的他驍勇善戰,義氣沖天,他的戰功曾顯赫一時;他大敗漢軍,曾逼得劉邦四處逃竄,幾次三番地丟妻棄女,狼狽之極。《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項羽睜目叱敵,敵將“目不敢視、手不能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

項羽的勇猛善戰,義薄云天讓他在后人的心中留下不滅的印跡。但千百年來,人們更為疑惑的是一代梟雄項羽為何會敗在草寇出身的劉邦手里,并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他為何寧死也不肯過江東?“力拔山兮氣軒昂,滅強秦兮在疆場。時不利兮烏江上,烏騅鳴兮空悲傷。”這巨大的反差讓人們難以理解,難以接受。

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是這樣記載的,項羽之所以自殺而不肯過江東,是因為自己羞于見江東父老。項羽被劉邦的軍隊追趕,逃到烏江江邊。只要過了烏江,就可回到江東老家。江東雖小,地不足千里,人不足十萬,但也足夠使項羽成為江東之王了。渡江的船也早已準備妥當,只需項羽一個決定,項羽的人生從此就可顛覆。面對眾人的勸慰,項羽無不傷感地說:“天要亡我,我為何要渡!想當初我與江東八千子弟一起出去打拼,如今除我之外,無一人生還。縱然江東父老能夠原諒我,依舊擁護我為王,但我又有何面目見大家呢?事情到了如今這般地步,我是多么悔恨啊……”之后,項羽自刎于烏江江邊。

《史記》一直被世人認為是歷史史料最權威的記載,司馬遷的描述又帶有非常濃厚的感情色彩,所以后人認為項羽雖窮途末路,但英雄本色依舊。后來的一些史學學者通過分析項羽的性格特征,對這個記載提出了很大的疑問。呂叔湘先生認為,項羽的斗爭哲學是“非我即他”,也就是說,當他勝利的時候,他要把敵人徹底消滅,而當他受阻的時候,他甘愿毀滅自己,這是一種既不委屈自己,又能成全別人的選擇。

當他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成全劉邦呢?他為何悔恨呢?項羽在自殺之前曾遭遇了無數次的失敗,被劉邦軍隊重重包圍,他最愛的女人虞姬因此而自殺身亡,他的軍隊潰不成軍,一盤散沙,那時候他沒有自殺;他受到農夫的欺騙深陷沼澤,狼狽不堪,他沒有想過自殺。這些失敗讓他極端窘迫,但項羽沒有悔恨,沒有退縮,更沒有放棄重建山河的氣魄。被劉邦大軍追趕,項羽設計的逃跑路線表明他要退守江東了,可就在將要成功的那刻,項羽選擇了放棄。統領千軍萬馬的項羽絕對是個堅強的人,他有著收復山河的雄心壯志,只要過了烏江,希望就會重生。生命力旺盛的項羽為什么會心中愧疚,為什么會心中悔恨?他的無顏回江東到底包含了怎樣的悔恨心理呢?

項羽的勇猛,項羽的豪放,與他高傲的自尊并不相互沖突。或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之前的種種戰績更是讓他產生了深深的驕傲與自豪。過江為王?當時從這里信心百倍地領著幾千兄弟,風風光光地離開,可是現在呢,他被敵人窮追不舍,當初與他一起離開的兄弟都已經成為刀下魂了,他甚至連他最愛的女人都沒有保護好,他這般的窩囊如何再見寄予他希望的父老鄉親啊?烏江還是一樣地流淌,靜靜的,烏江的對面是他曾經許下承諾的地方,是他立誓的起點,是他內心柔軟的一角,他卻沒有執行到終點。他高傲的自尊讓他無法面對心中的軟弱,想了無數次的面對最終在面對的時候失敗了。項羽用死維護了他高傲的自尊,也用死逃避了面對失敗的勇氣。

越是高傲的人,失敗的時候越是悔恨。“如果當初怎樣,如今也不會落得這般……”“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這樣……”悔恨無法讓失敗的人低下他高傲的頭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項羽的堅守策略,也是項羽的致命弱點。悔恨是一種徒勞的心理。對高傲的人來講,悔恨是致命的,面對過去的失敗,恨是痛苦的。解決這種恨的方式又是極端的。

我們身處和平年代,無法深刻體會項羽當時的人生歷程。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高傲地堅守自己的策略方針,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生存理念,即使預感到要失敗,他們高傲的姿態也不允許他們承認失敗。所以,當失敗不可避免地降臨到他們身上時,他們注定要付出血的代價。

1962年,英、法兩國政府聯合簽署的“超音速運輸計劃”的失敗,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正是源于協和公司的高傲姿態。超音速飛機的造價要高出一般飛機造價的好幾倍,而且耗油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但當時的市場需求很旺盛,于是協和公司自信滿滿地認為,超音速飛機一定能夠給公司帶來豐厚的商業利潤。然而,中東石油危機的爆發讓石油價格飛速飆漲。超音速飛機的用油量如此巨大,而且運用和維護的成本也很高,在這樣的情況下,訂購該飛機的航空公司必定會大大減少。繼續研制高耗油量的超音速飛機絕對是件冒險的事情。如果協和公司的管理層夠理智、夠低姿態的話,聽到這樣的消息即刻停止研發將是最正確的選擇。

然而,協和考慮的是英法兩國政府的聲譽,是載入史冊的信心,如果現在停止了,那么之前投入的錢就打了水漂,更重要的是浪費了納稅人的錢,這是他們無法容忍的。結果,超音速飛機制成之后,由于其高昂的價格和運行成本,而少有航空公司問津。英法原本準備制造的一千三百多架飛機,最后只造了二十架,而且主要是由英法兩國自己的國有公司接收,造成英法兩國政府經濟上、人力上、精力上巨大的損失。超音速飛機的研制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失敗。

面對這樣的失敗和高昂的代價,他們悔恨嗎?悔恨有用嗎?英法兩國并沒有因為制造出第一架超音速飛機而載入歷史的名冊,政府的聲譽也沒有獲得大幅度的提升,美國制造飛機的霸主地位也沒有任何撼動,反而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想必那時候協和管理層想死的心都很強烈吧?

了解悔恨的真正含義

不管是遠古時代的項羽,還是現代生活中的協和,到底是因為高傲的姿態而悔恨,還是因為悔恨而必須撐住高傲的姿態?這需要我們對悔恨有個清晰的界定。

某天,小剛饑餓難耐,看著街邊路攤上香噴噴的包子、烤串,他熱切的目光火熱地注視著,他多么希望包子老板能夠大發慈悲地給他兩個。可是,包子老板看到穿著不潔、頭發亂蓬的小剛,就如看到討厭的蒼蠅一樣,揮手一擺,“又輸錢了吧?去,別在這晃悠,免得影響我做生意”。

小剛已經好幾天沒吃過東西了,他實在是太餓了,可是身上的錢昨天晚上已經全部輸掉了,又不敢回家面對妻子的質問。現在又被一個包子店老板當乞丐般地嫌棄,小剛非常痛恨包子店老板‘狗眼看人低’的姿態,一怒之下,瞅著老板進里間的空當,跑過去端起一籠包子就跑。這時老板大喊,“抓小偷,快抓小偷啊!”小剛被正在巡邏的衙役逮了個正著。面對衙役和老板的迎面指責,小剛羞愧難當!

羞愧不是悔恨!羞愧是輕度的心理癥狀,是對之前行為感到懊悔,認為自己確實做錯了。但是這個錯誤小剛認為并不是很嚴重,只是有稍許的心理不適。而且他也不渴望彌補自己的錯誤,而是希望這個事情趕緊過去,他就能逃開現在的尷尬。所以,羞愧是出于直覺上的一種尷尬,沒有理性因素的作用。他通過直覺感受到自己行為的失誤,并產生不自覺的懊惱、害羞等感覺,是人內心潛藏的善本能起作用的結果。

如果小剛所處的時代是非常注重禮教、道德、良知的社會,那么小剛的偷竊行為就會被社會看做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衙役和老板不僅要對他迎面教誨,還要把他關進牢房痛打幾十大板,面壁思過,加以懲罰。被關進牢房的小剛就不僅僅是羞愧了,他還會強烈地懺悔。

懺悔是嚴重的心理癥狀,小剛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感到極端地愧疚,認為自己犯了不可饒恕的罪過,為此小剛承受了巨大的心理煎熬。他希望彌補自己的過錯。如果他被放出去的話,他發誓將會好好做人。他會戒賭,他會努力地生活,他還要向妻子認錯,請求妻子的諒解。懺悔是理性層面上的懊悔,是一種明確的贖罪意識,是出于人的理性思考,是自覺承擔自己行為的后果,是人的良知作用的結果。懺悔往往經過了情感的洗練,上升到靈魂的感悟。

介于羞愧和懺悔之間的就是我們談論的主題——悔恨。悔恨既不同于羞愧,也不同于懺悔。羞愧和懺悔都含有精神蘇醒的成分,而悔恨直接源于事情最初的動因。如果小剛偷包子的行為是為了解決饑餓問題,那么被逮住之后,他就會產生羞愧感。他會覺得不好意思,他可能以后不再這樣做了。如果小剛還感到了懺悔,那么他一定會深刻反思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如果小剛最初是為了報復包子店老板對他人格的侮辱,那么他被抓以后,感覺到的是深深的悔恨感,他覺得自己剛才做得不夠,偷兩個包子根本報復不了店鋪老板,還把自己搭了進來,他應該親手宰了那個家伙才可泄憤。所以,悔恨具有模棱兩可的感情,在取向上具有雙重性。

悔恨是感性層面的懊悔。悔恨不涉及價值判斷。一個暴打妻子的丈夫感到悔恨有可能是因為這樣懲罰紅杏出墻的妻子還遠遠不夠,也有可能是因為他感覺他給予妻子的懲罰過于重了,面對傷痕累累的妻子他很懊悔。至于這樣懲罰是不是合乎法律的規定,在道德良知上是否被大眾所接受,這不在悔恨考慮的范圍之內。所以悔恨的人可能出于純粹的感性,也有可能是帶有簡單理性因素的懊惱成分。

再回到項羽的話題。因“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于烏江江邊的項羽,不是出于對江東父老的羞愧,也不是因為沒有完成雄心壯志而產生的懺悔,而是悔恨,深深地對自己的恨。成千上萬的江東子弟戰死沙場,面對亡魂項羽沒有什么值得好羞愧的。曾經叱咤風云,一掃秦軍戰隊,打得劉邦無處躲藏,為了天下百姓而戰,項羽沒有什么好懺悔的。項羽是悔恨啊,勇猛善戰,力敵千鈞的西楚霸王如今成了喪家之犬,他為自己的命運感到悲哀,他悔恨當初沒有聽取亞父范增一舉消滅劉邦的勸說而憤恨難平。

項羽的悔恨是純粹的感性。項羽的悔恨是向下墜落的,他不會從這種感覺中獲得精神上的提升。相反,他沉淪在對失敗的反復體驗中不可自拔,并把這種體驗絕對化。從表面上看,悔恨者是對自己的抱怨,具有自我歸咎的傾向。事實上,在這自我歸咎的傾向下埋藏著的是對他人的懷恨,是遷怒于他人的沖動。雖然是自己犯錯了,但犯錯卻是偶然的,可能是受環境的影響,也可能是受別人的誤導而沖動所為。比如小剛對包子店老板的報復行為功虧一簣后,產生的悔恨就是一種純粹的感性認識。他一開始不會為自己的行為羞愧,更不會懺悔。

然而,羞愧和懺悔的人很少會把自己的錯誤歸咎于他人。他們把自己過失的行為完全歸咎于自己,從理性分析中獲得反思。經過負疚感的洗練,對錯誤的自我進行發自肺腑的勸誡,從而轉為積極的預防。小剛因為饑餓難耐偷店鋪老板的包子而被官差衙役抓獲,在老板和衙役的感化教育之下,小剛羞愧難當,認識到偷竊行為的不恥而產生良知上善本能的蘇醒。從此,提升自我,好好生活。

試想一下,因為你的疏忽大意或者小小過失,你奮力拼搏的目標就此與你擦肩而過,你會有何感受?如同一個旅行者,一路追跑奔向期望已久的目的地,當他精疲力竭不得不停下休息的時候,卻發現目的地不在前方,而是在他身后很遠的地方,他早已越過了目的地。長時間的奔跑讓你筋疲力盡,再也無力返回,況且即使你返回,目標也早已被他人所得。如果原地休息,又會引來狼、虎,繼續往前走,就是萬丈懸崖峭壁。想想你就是這位旅行者,失去目標,痛心嗎?永不再現的良機,懊悔嗎?這就是悔恨,痛心加懊悔……

自省與徒勞的區別

不管是因為饑餓難耐而偷食,還是因為店鋪老板的無情羞辱而偷食,小剛的行為都沒有得到大眾的諒解,于是他被官差衙役抓是理所當然,被店鋪老板鞭打責罵是合情合理的。不管過程怎樣,也不管方式怎樣,小剛都受到了內在自我的強烈指責,只不過一個指向于外,一個指向于內。

錯誤行為已經造成,指向對店鋪老板的仇恨,讓小剛失去擦亮雙眼的機會,這時的悔恨是帶有仇恨性質的悔恨。小剛把偷食的行為當作打擊包子店老板的手段,當作滿足自己仇恨欲望的手段,所以小剛的悔恨是徒勞的。因為他被衙役抓起來了,他沒有實現自己復仇的渴望。于是后果更為嚴重。可能在他出獄之后,他會變本加厲地想盡一切辦法尋找復仇的機會,重重地打擊給予他痛苦的對象。

錯誤的出發點導致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錯誤的反思,就是一種徒勞的悔恨,它讓悔恨者不斷地墮入無底的深淵。這也是為什么有過牢獄之災的人犯罪的幾率更大,因為他們的報復心更強。他們的悔恨在于欲望的不滿足。如果錯誤的出發點是由這個人的人格所決定,那么他是無藥可救的,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終極裁決。這不是我們探討的重點。

如果小剛的錯誤行為是由他錯誤的認知所導致,即人們應該對落魄者給予某種同情,而不是冷冰冰的侮辱。老板不合理的態度激起小剛沖動的情緒,他沖動的行為受到了殘酷的懲罰,使他明白這樣做的不合理性。這時的悔恨是自省的,是指向自我的,是自己錯了,與他人無關。衙役對小剛的懲罰是對他的再教育,讓他明白責任與權力的存在,讓他明白只有靠合理的手段才能得到合理的結果,讓他明白自食其力的必要性。那么小剛出獄后,可能會奮發圖強,積極向上,不僅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而且還廣發善緣,救濟百姓,為后人所歌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忻城县| 婺源县| 集贤县| 容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罗江县| 浙江省| 连江县| 仪征市| 成安县| 来安县| 左云县| 陆川县| 池州市| 肇东市| 绥江县| 兴义市| 兖州市| 霞浦县| 遵义县| 图们市| 沙田区| 名山县| 铁岭县| 土默特右旗| 香河县| 合阳县| 元阳县| 墨脱县| 天全县| 镇安县| 闵行区| 漯河市| 金川县| 黄平县| 麦盖提县| 晋中市| 包头市| 邵东县| 疏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