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解析姓名展個性——自我介紹的最佳說法(1)
- 會說不難:50種社交場合的最佳說法
- 任素玲編著
- 3243字
- 2014-02-19 11:20:19
自我介紹是交際中常用的一種口語表達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自我介紹是進行社會交往的一把鑰匙。自我介紹,是指人們在社交場合中向他人介紹自己的過程。自我介紹是推銷自己的形象和價值的一種方法與手段,因此,這種“推銷”的成功與否,常常決定著深層次的人際交流是否能夠實現。恰當得體、別具一格的自我介紹能把自己美好、獨特的形象推入對方的視線,而且會給對方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從而為雙方進一步溝通與了解鋪平道路,為自己社交目的的實現創造機會。反之,平白無奇的自我介紹只會使自己在他人面前如過眼云煙,不能給對方留下任何可供回憶的痕跡;而在介紹自己時飛揚跋扈,或者自卑怯懦,又會勾起對方的厭惡或者鄙夷,為將來的交往設置障礙。由此可見,自我介紹并不僅僅意味著簡簡單單的自報姓名,在某種意義上,自我介紹也是一門學問和藝術,需要我們掌握必要的技巧和尺度。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自我介紹的最佳方式。
(一)推衍姓名
一個人的姓名,往往蘊藏著豐富的文化積淀,或折射著凝重的史實,或在微細處反映時代的樂章,或隱隱寄寓著雙親對子女的殷切厚望。因此,推衍姓名能令人對你記憶深刻,有時也令人動情。
一個名叫潘望的主持人是這樣介紹的:“我叫潘望,早在孩提時代,我那只有小學文化的軍人爸爸和我那教小學的媽媽就輪番地叮囑我:‘望兒,你可是咱們家的希望啊!’為了不辱使命,肩負著雙親的重托,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直到今天,走到這個國家級的最高賽場。但愿老師們能給我這只盼望飛翔的鳥兒插上奮飛的翅膀。”
張卉升人高中的第一天,班主任在課堂上組織同學進行一次自我介紹,要求大家介紹自己的姓名、年齡、性格、愛好等。大多數同學的開頭都是:“我叫某某,今年某某歲,我的性格……”張卉上臺后這樣說道:“在十四年前的一個深夜,伴隨著一陣嬰兒的啼哭,一個小生命誕生了,她就是我——張卉。父母為我取名為‘卉’,意為小草,寄托了他們對我的希望,希望我像小草一樣堅毅、剛強。關于我的性格、愛好,可以概括為一個等式:張卉=愛說愛笑+外向開朗+粗心大意+愛好音樂。”
上述兩例中,潘望將自己名字中“望”字推衍出“你可是咱們家的希望”;張卉將自己名字中的“卉”字推衍出“像小草一樣堅毅、剛強”,聯想十分準確、恰當,富有積極、健康的寓意,又與自己的身份、性格和理想結合起來,顯得別具一格。
(二)自嘲容貌
在人際交往中,將自我介紹以自我解嘲的方式表達出來,不僅可以體現你的豁達大度,也會讓人心生好感,對你產生認同。請看一位主持人的自我介紹:
“單看咱這形象,不如電視明星那么閃閃發亮,眼不大旦有點近視,但這絲毫不影響我的明智與遠見;耳朵雖小,更提醒我要耐心傾聽觀眾的心聲;嘴巴也不氣派,正說明我不夸夸其談。嗩吶和號角的孔都不大,但同樣能怒吼與吶喊;個子矮小了點,但潘長江先生說過:‘濃縮的是精品’。有人說‘缺點在一定條件下也會成為優點’,這話難免有些夸張,但‘缺點在一定條件下會成為特色’則是毋庸置疑的。”
著名戲曲作家魏明倫個子不高,人稱“袖珍漢子”。但他對此從不回避,反而常在公開場合以調侃的方式介紹自己:“我比拿破侖個子矮,同魯迅曹禺相當。反復衡量,沒力氣玩槍,有條件摸筆,于是就操起了文字。”
上例中,魏明倫個子不高固然是事實,而“沒力氣玩槍”卻也未必見得。在這里,魏明倫以自我解嘲的方式介紹自己,既贏得了別人的好感與尊敬,又在不經意間向人展示了他那種享受人生的樂觀、豁達的生態方式。而前面的主持人也在一番調侃之中不僅把自己的缺點、不足變成了優勢,而且顯示了自己極強的自信心。
(三)自嘲身份
如果說自嘲相貌的前提必須是介紹者本人確實在相貌上有一定欠缺和不足的話,那么,自嘲身份就是任何一個介紹者都可以做到的。
自我嘲諷,自我戲謔,實際上就是在自貶中包含著自解、自慰。自我介紹中運用自嘲的方式更能于詼諧幽默的自我抑榆之中露出一點自信和自得之意,既能增強言語風趣,又不流于自夸。
演講家李永田在《演講與口才》雜志社舉行的特約記者座談會上所做的自我介紹,就充滿了自嘲與幽默的風趣。他說:“我叫李永田,今年四十有五,是江蘇徐州人氏,現在徐州師范學院任歷史系講師。我本不具備演講家的基本條件。既沒擔任什么要職——雖然當過八屆‘主任’,可都是不起眼的‘班主任’;也沒有‘風度’——人家說我像個大隊黨支部書記;還不會說普通話——至今操著濃重的徐州口音。但我卻不安分守己地搞自己的專業,去研究‘死人’,卻對思想教育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研究起‘活人’來了。還自不量力地走出書齋,搞起演講來了。作為演講界的‘散兵游勇’,我早就把《演講與口才》雜志當做自己的大本營了。在今天這個‘特約記者座談會’上,我自我介紹一番,以便結識更多的朋友。之后,我便要‘逃之夭夭’了。”
這里,李水田說的“不安分守己”、“研究死人”、“自不量力”、“散兵游勇”、“逃之夭夭”等處都是自嘲。如果不說“我卻不安分守己地搞自己的專業,去研究‘死人”,而說“我不滿足于只搞自己的專業,專門研究歷史”;不說“還自不量力地走出書齋,搞起演講來了”,而說“還大膽地走出書齋,去做演講”;不說“作為演講界的‘散兵游勇’”,而說“作為演講界的一名戰士”;不說“我便要‘逃之夭夭’了”,而說“我要回去繼續戰斗了”。這樣,就不僅顯得口氣粗俗,自大自夸,而且也失去了由于自嘲所帶來的應有的幽默與風趣。
(四)示弱揭短
俗話說: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人易,知己難。要對自己做出準確的評價,就非有自知之明不可。正確地對待別人的贊譽,嚴格地剖析自己的短處,才能得出實事求是的結論,做出令人信服的自我評價。如果在自我介紹中一味地表白自己的優點、特長,往往使對方對你產生自吹自擂、不夠謙虛可靠的印象。因此,自我介紹時我們也不妨正話反說,甚至故意地自我貶低、自我揭短、自我示弱。這樣做反而會給對方一個真誠、可靠的印象,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著名的啞劇大師、喜劇表演藝術家王景愚是這樣介紹自己的:“我就是王景愚,表演《吃雞》的那個王景愚。人稱我是多愁善感的喜劇家,實在是愧不敢當,只不過是個‘走火入魔’的啞劇迷罷了。你看我這40多公斤的瘦小身軀,卻經常負荷許多憂慮與煩惱,而這些憂慮與煩惱,又多半是自找的:我不善于向自己所敬愛的人表達敬與愛,卻善于向憎惡的人表達憎與惡,然而膽子并不大。我雖然很執拗,卻又常常否定自己。否定自己既痛苦又快樂,我就生活在痛苦與快樂的交織網里,總也沖不出去。在事業上人家說我是敢于拼搏的強者,而在復雜的人際關系面前,我又是一個心無靈犀、半點不通的弱者,因此在生活中,我是交替扮演強者和弱者的角色。”
王景愚沒有借別人的贊譽之辭大吹大擂,而是在自我介紹中嚴格剖析自己被稱為“多愁善感的喜劇家”、“敢于拼搏的強者”等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所在,如實地歷數出自己的弱點。這樣的自我介紹,不僅不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相反,對方會從你的自我介紹中看到自知之明的睿智和嚴于律己的品格,反而會更尊重你、更信任你。
大學畢業后,小李進了距本縣數百里外的某縣公安局刑警隊工作。不久,領導給他介紹了一個在該縣一中學教學的女朋友。第一次約會時,小李沒有像別的青年那樣在對方面前竭力展現自己的優點,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來了個“自我揭短”。小李向對方這樣介紹自己:“我這個人找對象存在三大不利因素:一是我家不在這里,辦事不如本地人方便;二是我中等身材,相貌平平,有點對不起觀眾;三是我在刑警隊工作,經常加班加點,與我談對象恐怕要做出一些犧牲。”小李的一番話使姑娘看到了他的真誠與豁達,頓生好感,她不由得微微一笑說:“你這個人靠得住,這比什么都強。”小李的第一次約會獲得成功,由此雙方建立了戀愛關系。
小李的自我揭短不僅沒有讓人看低,反而使人從中看出了他的真誠、樸實與坦率,這足以說明真誠的可貴。可見,人有短處不怕,怕的是在自我介紹時千方百計地隱瞞。要知道,紙是永遠也包不住火的。早晚有一天你的真相會暴露出來,那時的難堪和尷尬更會讓你覆水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