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圖解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術
- 呼志強
- 1811字
- 2020-06-24 17:15:56
10 合理安排利用好每一分鐘
歌德,德國最著名的文學作家,一生創作勤奮,留下了大量的詩歌、游記、小說、劇本等140多部作品。其中的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和詩劇《浮士德》已成為世界文學名著。他為什么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呢?關鍵在于他一生非常珍惜時間,把時間看成生命的有機組成材料。
一天,歌德經過小兒子的房間,隨意到房間里翻了一下小兒子書桌上的一本紀念冊。紀念冊上有這么一句話:人生有兩分半的時間:一分鐘微笑,一分鐘嘆息,半分鐘愛,因為在這愛的半分鐘里他死去了。
歌德看后,十分生氣,自言自語地說:“這是什么?把時間分得那么仔細?還說愛的半分鐘內那人死去,簡直是荒唐到了極點。”
歌德埋怨著,他的小兒子進來,看到爸爸臉上帶著不滿意的神色,問:“爸爸,你怎么了?不高興了嗎?”
“當然不高興了!你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說著,歌德把紀念冊遞給小兒子。
小兒子看了一下說:“爸爸,沒有什么呀!不是挺好的嗎?你看看,一分鐘微笑,一分鐘嘆息,半分鐘愛。”
“你既然把人生分成兩分半的時間,為何不化為一個整體呢?那么,一個人知道自己是一個整體,就會視時間為生命,不浪費一分一秒。”
小兒子辯白說:“不是這樣的,爸爸!我的意思是說,一個小時有60分鐘,一天就超過了1000分鐘,我們要把一生中的每個小時當作60分鐘使用,這樣,每一分鐘都用到具體點上,一生才光彩。”
歌德聽了,細細一琢磨,恍然大悟,連連夸贊小兒子極具聰慧頭腦。從此,歌德就把一個小時當作60分鐘使用,直到他84歲臨終前還是孜孜不倦地堅持著。
無獨有偶,類似的故事還有一個:有一天,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是一個渴望成功的年輕人打來的求助電話,于是班杰明就約了這位年輕人見面。
當這位年輕人按時來到了約定的地點時,這個地點也就是班杰明的家里。房門正大開著,房間里的景象不禁使這個年輕人大失所望——班杰明的房間里一片狼藉,到處是亂扔的東西。
還沒等年輕人開口叫門,班杰明從敞開的門里看見了他,于是班杰明就打招呼說:“你看我這房間,太不整潔了,我收拾一下,請你在門外等候一分鐘再進來好嗎?”
班杰明一邊說著,一邊輕輕地把門關上了。結果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門再一次的開了,班杰明熱情地把年輕人請到了客廳里。
已經坐到客廳里的年輕人再一次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房間里一切都已經變得井然有序了,并且桌上還有兩杯倒好的紅酒,在淡淡的香水氣息里還蕩著微波。
年輕人還在為這瞬間的變化吃驚不已,還沒來得及把滿腹的關于人生和事業的疑問提出來,班杰明就非常客氣地說:“干杯,你可以走了。”
年輕人聽完班杰明的話愣住了,尷尬地說:“可是,我……我還沒有向您請教呢……”
班杰明說道:“這些難道還不能讓你明白嗎?”
班杰明一邊微笑著看著年輕人,一邊微笑著掃視著自己的房間,輕言細語地說:“你進來又一分鐘了。”
年輕人這才若有所思地說:“我懂了,您剛才的舉動是為了讓我明白一分鐘可以做好多的事情,也可以改變很多的現狀。”
班杰明聽完年輕人的話笑了。
年輕人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向班杰明道完謝后,開心地走了。
事情雖多,任務雖重,只要善于分解開來,合理安排利用好每一分鐘,再大的困難也是能克服的。
一分鐘的閱讀時間,只要堅持不懈,沉浸在文學閱讀的享受之中,也能在文學上有一番大的成就;
一分鐘的工作,只要注重實效,高效率地解決盡可能多的任務,再繁重的工作也能如期完成;
一分鐘的自我欣賞,給自己的一個肯定,開心地度過每一分鐘,讓歲月不再那么讓人勞累;
一分鐘的對他人的稱贊,讓你的人際關系融洽起來,不再明爭暗斗,也不再辛苦地掙扎,讓同事見面浮現出真誠的問候和發自內心的笑容;
一分鐘的愛心和耐心,關愛每一個天真的可愛孩子,和他們真誠地交流,耐心地給他們講解知識和道理;
一分鐘的暫停,留下一個屬于你的一分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思考屬于自己的問題,享受屬于自己的一分鐘生活。
一個小時有60分鐘,一分鐘有60秒,合理規劃時間,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使時間與個人的活動達到理想化的平衡。可以通過下面的幾種方法提高每天時間的利用效率。
①每一分鐘都要安排事情做:不管是休息還是工作,只要不閑著,無所事事,就是充實的人生;
②沒事的時候找事做:人總不能靠著別人監視,你應該學會自己監督自己,多做事情,合理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③恰當選擇:從家到學校或從家到工作單位,你都可以選擇不同的路徑,最好選擇那條簡捷可以節省時間的;
④自我督促:每天規定自己什么時間做什么事,并按照計劃切實可靠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