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控力:掌控情緒提高效率的實用心理學
- 張為娜
- 1444字
- 2020-06-19 10:40:20
09 自我效能感
做什么成什么,你才能增加掌握自己的信心。
美國射擊運動員埃蒙斯算得上是歷界奧運會中最“倒霉”的人。他一連三屆奧運會與金牌失之毫厘。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他竟然犯了非常低級的錯誤:打錯靶了,這致使他失去了眼看到手的金牌。他這樣說道:“我最后一槍有恐懼嗎?我和心理專家在討論這個問題。我當時沒有恐懼,只是當時我病得很嚴重,這讓我最后一槍有點失常”。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比賽上,他又重現了最后一槍的失誤,又與金牌失之交臂。
這個倒霉的人,2010年又患上了甲狀腺癌。他說:“我當時以為自己在世的日子屈指可數了。我能看著女兒長大么?我能和妻子慢慢變老么?”他曾一度懷疑人生。2012年,他戰勝了疾病,再次頑強地站到了倫敦奧運賽場上。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仍無法走出“最后一槍綜合征”,仍有可能最后時刻失誤。結果,他又真的出現了失誤,只拿到了個銅牌。
埃蒙斯并不是輸在了技術上,而是心理上。自從在雅典奧運會上最后一槍失誤后,他不能走出這個陰影。這是致使他后面兩屆奧運會失利的根本原因。聽起了都有點不可思議,但確實發生了,他就這么神奇地連續倒霉三屆奧運會。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多米諾骨牌效應”是指由于第一件事的發生而引起后面一系列事情的發生,就像挨著排列的骨牌一樣,每一張骨牌倒下,隨后的所有骨牌都會倒下。運氣會有多米諾骨牌效應。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經常感受到這樣的情況:有第一件好事時,會接著發生好幾件好事;發生第一件倒霉事時,會接二連三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適用于運氣。給自己創造一個好運氣的開始,很可能接下來的事情都會進展得非常順利,驚喜不斷。這是因為第一個幸運的到來,能使人的自我效能感增強,對事情未來的進展更有信心,會對未來投入更多的精力。在這種情況下,更有可能使好事發生。
如果出師不利,自我效能感就會下降,對自己產生懷疑,影響接下來的工作狀態、生活狀態。狀態不好,做事情有氣無力,就很可能節外生枝,再次引發倒霉的事情發生。
梅根近來總是不順利。她平時的工作能力也是可以的,沒有在工作上出過什么差錯。
但上個月,她沒有接到一個項目,這讓她有點失望。后來,她想搬家,想在公司附近租個房子,但找來找去,也沒有看中合適的房子;手下的一個員工天天纏著她,要梅根給他漲工資。梅根跟他說過了,他目前的情況還不適合漲工資,但他還是不甘心,繼續纏著梅根;梅根老家里的母親又生病住院了。真是諸事不順,哪都沒個好結果。
再這樣下去,她感覺自己都要崩潰了。下個月,她還要出差辦一件比較重要的事,她擔心這項工作又會不順利。連續積累的這些不如意之事,讓梅根覺得自己要失控了。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一個概念。意指:人們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情的預測、推斷。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個體做事情信心十足,認為自己很有可能把事情都做好,這是自我效能高的表現;如果個體覺得自己沒有什么把握做好即將要做的事情,對未來的預期不佳,則是自我效能低的表現。
自我效能感下降與個體近一段時間以來的成敗經驗、身邊人的影響、當時的心境等因素有關系。就梅根的情況而言,由于近來諸事不順,失敗的經驗比較多,心情不好,也比較失望,使得她的自我效能感差,認為自己不能把下個月出差的事情做好。
高的自我效能感能幫助人們有信心應付事情,使人的心態更加積極向上。遇到自我效能感低的時候,可以做一些把握比較大的小事情,幫助自己提升自我效能感。例如,如果自己打乒乓球打得好,那么就找一個水平一般的人打場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