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降糖法
據研究,糖尿病人每天堅持進行適量運動,能夠增加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人體肌肉組織對血液中的葡萄糖的利用率,有助于降低和控制血糖。
早期及輕度糖尿病患者,只要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就完全可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而病情較重的糖尿病患者,適量運動同樣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病情。而且運動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體質,改善患者的脂肪代謝和心肺功能,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所以,糖尿病人應該根據個人的病情、年齡、喜好,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如散步、快走、游泳、健身操、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都有助于糖尿病人改善癥狀,延緩病情的進展。
在選擇運動療法前,患者最好先到醫院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如血糖監測,檢查尿常規、血壓、心電圖、血脂、肝腎功能等,然后根據檢查結果制定合適的運動強度。一般來說,心率可以反映出人體的運動強度。合適的心率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計算,那就是用170-減去年齡。而一般人的脈率等于心率。所以,可以通過測量脈搏來判斷心率。運動強度是否合適可以通過運動后測量出來的即刻脈搏作為衡量標準。如果脈搏超標,說明運動強度過大,心臟負荷重,對人體健康不益;如果脈搏達不到指標,說明運動強度太小,運動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糖尿病人在進行運動治療時,運動要有規律,運動時間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剛開始運動時,可以選擇短時間、小運動量,然后逐漸延長運動時間,增加運動量。合適的運動強度表現為:運動至輕微出汗,肌肉酸痛,但沒有明顯的疲勞感,而且休息后很快就能恢復體力,并且食欲和睡眠情況良好,運動后的第二天精力充沛,脈率平穩并且呈下降趨勢。反之,如果運動后出大汗,感到胸悶、氣喘、沒有食欲,感覺很疲勞,休息后仍然不能恢復,睡眠也不好,運動后的第二天感到渾身乏力,那么說明運動過量,需要及時進行調整。
一般來說,運動宜在餐后30分鐘~1小時后進行,而且運動時間最好在早餐后。每次運動時間以30分鐘為宜,不宜過長。正在進行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在注射胰島素后的2小時內不宜運動,而清晨還沒有注射胰島素前,由于身體內的胰島素含量低,盲目運動容易引起酮癥加重病情,也不宜運動。
糖尿病人在運動前,要先適量吃一點食物,或者在運動前,將胰島素的應用劑量適量減少,并且隨時攜帶一點餅干、糖果,能及時防止低血糖發生;年齡比較大,體質比較差,有并發癥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強度比較小的運動,例如散步、快走等;輕度、中度及肥胖的II型糖尿病人,以及血糖控制良好的I型糖尿病人,都可以堅持適量運動進行降糖治療。
但是,血糖控制不良,血糖波動大,病情較重,以及合并有急性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如并發酮癥酸中毒、心衰竭、心律失常、腎衰竭的糖尿病人,則不宜選擇運動治療的形式。
另外,在糖尿病人中,大多數都是中老年人,而且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高血脂、眼底病變等并發癥,這類人士在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運動量過度。
散步
糖尿病人每餐飯后散步30分鐘左右,能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進入肌肉和其他人體組織中,提高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減輕或者消除胰島素抵抗,增強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只要長期堅持,就能使血糖逐漸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時,糖尿病人每天堅持散步,能促使體內脂肪代謝,有助于降血脂,控制體重,減肥,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并發癥。
慢跑
糖尿病人可以選擇慢跑的運動方式。因為糖尿病人體質較弱,不宜劇烈運動,所以,慢跑時的速度宜慢不宜快。剛開始時,可以先跑50米,然后逐漸增加到100米、150米、200米。在剛開始慢跑的過程中,患者可以嘗試不同的速度和身體的感覺,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跑步速度。
游泳
游泳是一項安全的有氧運動,也有助于降血糖,防治并發癥。在游泳時,因為身體需要克服水的阻力,所以會消耗較多的身體能量,既能夠降血糖,又能減肥。另外,游泳對身體的四肢關節和各組織系統都有益處,能增強身體柔韌性,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身體的各關節、肌肉功能,尤其適宜于膝、足、踝關節或脊背有問題的糖尿病患者。
太極拳
太極拳是一種剛柔相濟的運動,既能技擊防身,又能增強體質,尤其有助于II型糖尿病的治療和調理。II型糖尿病人每天練習1小時太極拳,連續練習12周后,血糖水平會得到明顯改善,體內的T淋巴細胞會增加,免疫力會提高,能有效提高II型糖尿病人對葡萄糖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