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模式:從豐田主義到特斯拉主義,埃隆·馬斯克的工業顛覆(思想會系列)
- (法)邁克爾·瓦倫丁
- 1124字
- 2020-06-09 18:02:10
3.第四次工業革命:缺乏顛覆性的組織模式
許多觀察家認為,工業革命是一次以技術突破為主導的事件。然而,從歷史上看,每次工業革命都對應著三重運動:首先是市場和社會革命,其次是相應的技術革命,但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組織革命,它將前兩者連接起來。組織模式的變化是充分利用技術創新和滿足市場新需求的關鍵所在,同時還可以確保人類活動、技能和動機在新環境下的持續性。因此,伴隨歷史上的每一次工業革命,均有新的組織模式出現,它們有助于加速工業革命并實現工業革命可持續發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源于19世紀早期對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的需求,同時,蒸汽機的出現極大地增強了人的力量。在組織方面,這是機械化的開始。
第二次工業革命為20世紀初的大規模消費創造了條件。在技術方面,電的發明改變了工廠,采用獨立機器的生產線取代了大型中央機器。這種變化催生出泰勒主義和福特主義,任務變得專業化,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
20世紀60年代,全球化初期,第三次工業革命到來。在技術方面,這是機器人化和工業信息化的開始。企業通過創建全球供應鏈來調整其組織形式,并逐漸采用準時制和精益生產的原則,以滿足全球化市場中消費者對快速響應的需求。豐田主義成為這一時期的旗艦組織模式。
組織科學化、福特主義、豐田主義和精益生產,每種模式都與當時主導的經濟和技術范式相適應。而目前,第四次工業革命似乎還沒有迎來與其相適應的顛覆性組織模式:一種足以應對前文所指出的四大挑戰的模式。這是一個具有連接性和靈活度的模式,能夠帶來突破性創新,吸引人才,還能確保技術進步速度和技能發展速度之間的平衡。那么如何設想一個可以同時應對這些挑戰的模式?如何設想一個能夠將質疑、懷疑和困惑轉化為機遇的顛覆性模式?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主導模式具備什么樣的輪廓?這個模式已經存在。但與之前的工業革命不同,這是一種融合了多家企業特征的模式。和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樣,新模式顛覆了常規推理路線,是集合整個工業行業各家所長的綜合體,包括戰略、組織、技術和人力等各個方面。
我們已經觀察到,有一家公司可以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新組織模式的典型,其領導者大膽勇敢,具有與眾不同的創新能力。該企業的模式便是特斯拉模式。這家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初創企業,有望成為美國重要的汽車制造商之一。20世紀以來,自福特、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巨頭誕生之后,特斯拉是唯一一家有望改變美國汽車行業格局的新公司。因此,我們選擇用“特斯拉主義”命名新模式(見圖2.2)。

圖2.2 特斯拉主義: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潛在組織范式?
資料來源:OPEO。
在本書的其余部分,我們將帶您一起發現新模式的DNA,去了解其基礎原則。我們將對特斯拉運行的核心機制進行剖析,并在每個維度有針對性地選擇各個行業的領導企業作為補充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