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春生(2)
- 從冬到夏談養生:中醫養生與二十四節氣
- 牧之
- 5856字
- 2014-01-22 15:21:11
中藥“降火”具有獨特的功效。根據患者不同的癥狀、年齡、性別,按“滋陰清熱、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用藥原則,辨證用藥。有咽喉干燥疼痛者可用菊花、金銀花、生甘草、胖大海泡水喝;牙齦腫痛可以服用牛黃上清丸,但同時有腹瀉、腹痛者不宜服用;口干舌燥、鼻出血兼有痰多咳嗽癥狀的可用羚羊清肺丸等;口舌、鼻內生瘡、口角發炎者則可選用黃連上清片、三黃片等,或外用西瓜霜;小便黃赤可服淡竹葉水;治療上火引起的便秘可用決明子煮水加入適量蜂蜜后飲用。
另外,小兒易發肺火,出現肺熱郁閉、痰熱咳嗽的患兒可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草湯;而陰虛肺熱、雙顴潮紅、咽干消瘦者可服用養陰清肺口服液。青壯年人易發肝火,可口服杞菊地黃丸等;中年人易發胃火,可用龍膽瀉肝湯等;老年人易發虛火,可用知柏地黃丸。婦女易發心火,可用棗仁安神丸。如果是由于情緒變化引起肝火上升,還應注意調節自己的心態,盡量避免大喜、大悲和焦慮煩躁等情緒。
降火除了用藥,在飲食上也應注意,“上火”期間應嚴格做到少吃或不吃辛辣的食物,不喝烈酒,做到多魚少肉,特別是應少吃牛、羊肉以及火鍋等。還可適當多吃一些帶寒涼性質的水果蔬菜,如西瓜、梨子、葡萄、苦瓜、涼瓜及其他帶有綠葉的蔬菜等。
◎ 中醫小常識
十大中醫之祖
針灸之祖——黃帝。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F存《內經》即系托名黃帝與歧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此書治療方法多用針刺,故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亦特別詳細,對俞穴和刺闔、刺禁等記錄較詳。
脈學介導者——扁鵲。扁鵲姓秦,名越人,戰國渤??む崳ń窈颖比吻穑┤?。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復生;齊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聞三下。《史記·戰國策》載有他的傳記病案,并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
外科之祖——華佗。華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漢末沛國(今安徽亳州)人。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如醉腸洗滌,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醫圣——張仲景。張仲景名機,漢末向陽郡(今河南南陽人)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預防醫學的介導者——葛洪。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晉朝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有《時后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癥侯及診治?!疤煨邪l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藥王——孫思邈。唐朝京兆華原(今陜西輝縣)人,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頭痛病,宮廷要留他做御醫,他扯謊采“長生不老藥”獻皇上,偷跑了。監視人謊報采藥時摔死,太宗封孫思邈為藥王。
兒科之祖——錢乙。錢乙字仲陽,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小兒藥證直訣》共三卷。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辯證證治的范例。
法醫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總結宋代前法醫方面的經驗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寫成《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藥圣——李時珍 字東壁,號頻湖,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采藥,深入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余種,經27年的艱苦,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藥物共1758種,被譯為日、法、德、俄等國文字。
《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吳謙字文吉,清朝安徽歙縣人。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夺t宗金鑒》是清代御制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它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又最簡要的一種。
◎ 節令美食——春餅
每年立春日,北方人都要吃春餅。這是北方的一種民俗食品。立春季節,春回大地,大蔥已出嫩芽,稱羊角蔥,鮮嫩香濃。吃春餅抹甜面醬,卷羊角蔥,稱為“咬春”。春餅是一種烙得很薄的面餅,用溫水和面搟成軟面團,放置案板上搟薄,然后用餅鐺烙熟,卷上炒好的青菜即可。青菜一般用豆芽、菠菜、韭黃,再加上粉絲,也有加肉的。
春餅是歷史悠久的小吃品種。立春吃春餅,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于春”的美好祝愿。因此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春餅是立春之日吃的小吃。吃春餅的習俗起源于晉朝,興于唐朝?!蛾P中記》中記載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并將它互相贈送,取迎新之意。杜甫有詩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有記載說,宮廷用薺菜迎春耕做的春餅是“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
◎ 節令養生運動——散步
立春時分進行鍛煉不要進行高強度的劇烈運動,以避免由于過度活動和損耗而對人體養陽和生長產生不利影響。若運動量過大,大汗淋漓,津液消耗過多,則會損傷陽氣;且因出汗過多,毛孔開泄,易受風寒而誘發感冒。春練的目的是通過運動來強健體魄,因此春練應以小運動量為宜,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特別是肝火易旺、情緒急躁之人,春練更應采用舒緩、輕柔的運動方式。
散步是能促進體內各種節律正常運行的一項全身運動。雙腳和雙臂有節奏地交替運動,與心跳非常合拍。古往今來,許多名人都將散步當成陶冶情志、鍛煉體魄的良方。
散步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健身運動,不受年齡、性別和健康狀況的約束,也不受場地、設備條件的限制。春季陽氣漸生,春光明媚,外出散步可以使人接觸自然,擺脫冬日以來的懶散,幫助身體多呼吸新鮮空氣,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觀賞春日美景,感受盎然生機能使人心情舒暢,因此對身心健康極為有利。
中醫認為,人在閑逸地散步時,四肢自然而協調地動作,全身關節筋骨得到運動,加之情緒輕松暢達,可使人氣血流通,經絡暢達,利關節而養筋骨,暢神志而益五臟。
現代運動醫學認為,步行使全身肌肉、骨骼、韌帶、血液都活動起來,呼吸、循環、泌尿、消化、內分泌、神經系統皆處于活躍狀態中,能調整內臟功能的平衡、促進新陳代謝,達到延緩細胞衰老的目的。
散步還能促進大腦皮層的活動,故有“散步防老年癡呆”、“散步出智慧”之說,因此老年人在春季更應該勤于散步。
散步的速度分為緩步、快步、逍遙步三種。每分鐘60~70步,行步穩健,此為緩步。緩步可令情緒穩定、消除疲勞,有健胃助消化之功效。老年人散步以緩步為好。快步適合廣大中年和老年體質較好者,是指每分鐘行走120步左右。這種散步方式輕松愉快,可振奮精神,興奮大腦,使下肢矯健有力。散步時且走且停,時快時慢,行走一段后稍事休息,繼而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緩步走一段,這種走走停停、快慢相間的逍遙步,則適合病后恢復期內的患者及體弱者。
散步的時間,可在日出后,或傍晚落日時。這是散步的黃金時間。散步的地點以河邊、湖畔、公園的林蔭道或鄉村小路為好,因為這些地方空氣中有益于人體健康的負離子含量較高。切莫在車輛往來密集的馬路邊散步。這些地方易積聚汽車排放的尾氣,空氣污濁不堪。
◎ 妙方巧治本季常見病——水痘
水痘為小兒常見傳染病之一,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臨床表現以皮膚丘疹、皰疹、結痂三種皮損同時存在為主要特征。本病傳染性較強,以冬春季多見。一旦感染可獲終身免疫力。本病患者多見于10歲以下的小兒。
以下偏方可以緩解水痘,減輕患兒痛苦。
粳米方
【原料】粳米60克,綠豆30克,梅花15克。
【制法】先將梅花煎水取汁備用。鍋內加水適量,放入粳米、綠豆煮粥,熟后兌入梅花汁及適量白糖,即可服食。
【用法】每日1劑。
【主治】水痘。
鮮竹筍方
【原料】鮮竹筍50克,鯽魚肉500克。
【制法】鮮竹筍、鯽魚肉洗凈,加水同煮,調味后食用。
【用法】每日1劑,連服3~5天。
【主治】水痘發病初期。
黃花菜方
【原料】黃花菜、馬齒莧各15克。
【制法】黃花菜、馬齒莧洗凈,水煎去渣,加白糖少許,飲用。
【用法】每日1~2劑。
【主治】水痘發病中期。
甜水梨方
【原料】甜水梨1個。
【制法】甜水梨切成薄片,放入涼白開水內浸30分鐘,頻頻飲服。
【用法】連服3~5天。
【主治】水痘發病后期。
雨水
◎ 節令特點
農諺有云:“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雨水時節凍土層變淺,土壤表層夜凍日化,開始返漿,有利于小麥返青,因此適合播種。
雨水是春季第二個節氣,每年公歷2月20日左右,此時處于太陽黃經330度。這時春風吹遍,冰雪消融,空氣濕潤,雨水增多。一年中的降水從此開始,所以叫雨水。雨水標志著少雨的冬季已過,雨量逐漸增多。另外雨水還有“雪散為水”之意。
雨水的三候為:“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意思是說,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就像是人先祭后食的樣子;五天過后,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細無聲”的春雨滋潤下,草木隨陽氣的上騰而開始發芽生長。從此,大地萬物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 養生要領
春季風氣當令,人們在春季更容易受到風寒之邪的侵襲,更加容易損傷陽氣。尤其是老年人還有可能引起舊病復發。雨水節氣空氣濕潤,天氣暖和但又不燥熱,正是調養的好時機,所以雨水時要注意保護陽氣。春季當捂,所謂“春不忙減衣”,就是這個道理。這不僅是順應春季陽氣生發的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
中醫認為,春在人體應肝,春季肝氣旺,是肝臟機能活動的旺盛時節。如果春季調理不當,或肝氣郁結,導致肝木偏亢,不僅可能“乘脾”(即木乘土),還易于上逆犯肺。所以雨水時節養生,也要重視對肝臟的保養,使肝臟機能正常,以適應春季氣候的變化,減少疾病發生。五行中肝屬木,味為酸,脾屬土,味為甘,木勝土。所以,雨水時節的飲食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臟之氣。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春季氣候轉暖,又風大物燥,常會出現皮膚、口舌干燥和嘴唇干裂等現象,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水分。由于春季為萬物生發之始,陽氣發越之季,應少食油膩之物,以免助陽外泄。否則肝木生發太過,則克傷脾土??蛇x擇韭菜、香椿、山藥、芋頭、荸薺、甘蔗等。少吃生冷黏雜食物,以防傷及脾胃。
雨水時節打算采用中藥調養的話,要考慮脾胃升降生化機能,用生發陽氣之法調補脾胃。可選用決明子、白菊花、沙參、西洋參、首烏粉及補中益氣湯等。
在精神方面,“凡憤怒、悲思、恐懼,皆傷元氣”,因此要靜心寡欲、不妄勞作,以養元氣。
雨水時節,要做到起居有常,勞逸結合。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使其達到健運脾胃,調養后天,延年益壽的目的。
◎ 節令衣著
“雨水有雨百日陰?!庇晁潥庖馕吨鴼夂蜣D暖,春雨漸增。這表示今后春雨將會頻繁來襲。早春氣溫開始回升,但晝夜溫差變化大,防寒保暖仍是春季重要的保健規律?!秹塾H養老新書》里指出“春季天氣漸暖,衣服宜漸減、不可頓減,以免使人受寒”,所以還是要遵循“春捂”的老規則。這段時間,還是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春捂的重點要放在下半身的保暖,重點就是腿和腳,因而不能把衣褲鞋襪穿得過于單薄,衣著宜下厚上薄。年輕的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春季對寶寶的護理,注意防風御寒,尤其是衣著方面,宜寬松舒展、柔軟保暖;衣服不可驟減,春天要“多捂”。
◎ 起居須知
雨水不僅表征降雨的開始,而且表示雨量開始增多。雨水之前的天氣相對比較寒冷。雨水后,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到春天的暖意越來越濃。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到0℃以上,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已達3℃左右,江南平均氣溫在5℃上下,華南氣溫在10℃以上,而華北地區平均氣溫仍在0℃以下。
雨水時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這種變化無常的天氣,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及至心神不安,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為了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應采取積極的精神調攝養生鍛煉法。保持情緒的穩定對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
由于春季六節氣中氣候變化無常,所以行房事時要注意不要受涼風,并且不要過于頻繁地進行性生活導致肌體虛弱,而無法抵御“倒春寒”對身體造成的侵害。
雨水時節,要保證起居有常,勞逸結合。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使其達到健運脾胃,調養后天,延年益壽的目的。
◎ 節令養生食譜
雨水的來臨,標志著在氣候上降雨已開始,這個時節的養生飲食方案如下。
菠菜粥
制作原料:菠菜25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鮮菠菜挑選干凈,洗凈泥沙,放入沸水內,燙2分鐘。把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將米鍋置武火上燒開,把菠菜和米放入鍋中,用文火熬熟。
適宜人群:適用小便不利,痔瘡便血,慢性便秘,高血壓者。
禁忌:便溏及腹瀉者慎用。
菠菜氣味俱冷,凡因癰腫毒發,并因酒濕成毒者,須宜用此以服。《儒門事親》說:“大便澀滯不通者……時復服葵菜、菠菜、豬羊血,自然通利也。”《內經》說:“以滑養竅是也?!薄侗静萸笳妗氛f:“能解熱毒,酒毒,蓋因寒則療熱,且毒與熱,未有不先由胃始及腸,故藥多從甘入,菠菜既滑且冷,而味又甘,故能入胃清解,而使其熱從腸胃而出矣?!辈げ穗m然營養豐富,但有澀味,因它含有草酸成分,所以在煮粥之前,先放入沸水鍋內燙2分鐘,去澀味后,再與粳米同煮,菠菜粥就無澀味了。
紅棗首烏粥
制作原料:粳米100克,何首烏30~60克,紅棗3~5枚,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何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紅棗入沙鍋內同煮,粥將成時,放入少許紅糖以調味,煮沸即可。
適宜人群:適用于肝腎虧損,血虛頭昏耳鳴,腰膝軟弱,發須早白,大便干結,以及高血脂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神經衰弱,高血壓者。
這道膳食有補氣血、益肝腎的功效。
拌雙筍
制作原料:萵苣250克,鮮竹筍500克,白糖、精鹽、料酒、姜末、味精及麻油適量。
制作方法:萵苣洗凈削皮、竹筍剝殼洗凈后切成滾刀塊,萵苣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竹筍在沸水鍋中焯透。竹筍、萵苣放入碗內,加精鹽、料酒、味精、糖等調料拌勻,淋上麻油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于肺熱痰火、胸膈煩熱、咳嗽痰多或脾胃氣滯、脘脹胸悶、小便不利者。
這道膳食有清熱化痰,利氣寬胸,和中調胃的功效。
三菇豆腐皮
制作原料:豆腐皮2張,新鮮冬菇4只,草菇150克,蘑菇150克,干蔥頭2粒。
制作方法:豆腐皮用濕布抹凈,用滾油炸至金黃色,在冷水中泡約15分鐘后,瀝干水備用;冬菇洗凈去蒂切成塊狀,草菇、蘑菇洗凈;燒紅鍋,下油,爆香干蔥頭,下冬菇、蘑菇、草菇爆香,下豆腐皮炒勻;下適量鹽、糖、生抽和蠔油及清水,以慢火燜至汁稠,即成。
適宜人群:可作病人、產婦的滋養食品。
這道膳食有清腸胃積漬,補充體力的作用。
荸薺海蜇湯
制作原料:荸薺200克,海蜇皮100克。
制作方法:將兩者洗凈,加水燉煮,飲湯食荸薺,日一劑,分2~3次服。
適宜人群:適用于肺熱咳嗽、咯痰黃稠,熱病傷陰、口干作渴,高血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