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創業第三步: 項目的選擇(5)
- 創業前三年:創業期盈利模式設計與管理細節大全
- 凡禹
- 4128字
- 2014-01-22 15:22:51
在合伙企業中,對合伙人的道德要求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們所接觸的人難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如果在合伙企業中混入了不具備基本商業道德的人,很可能把企業的前途斷送了。首先,內部的人防不勝防,“堡壘是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契約和制度規定得再詳細、考慮得再周密,也免不了有所疏漏,為居心不良者留下可乘之機。其次,合伙人的革除比較困難。在合伙企業建立之后,如果發現了合伙人居心不良,不再愿意與他打交道,就通過讓其退伙或散伙的方式解決,而這就會嚴重危及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很可能從此一蹶不振。
二、志同道合
志指的是目標和動機,從廣義上講包含創業者的需求層次,創業者建立企業的動機、目標以及創業者所確定的企業目標等復雜的內容。道在這里主要指的是與志相聯系的戰略手段和方法,是從整個企業發展的大背景下來講的。著名企業家艾科卡選人的首要標準就是志同道合。他要求他的部下必須熟知他的領導作風,對他的管理辦法能夠徹頭徹尾地貫徹執行。選擇合伙人時,志同道合同樣的重要。
不同的創業者建立企業的目標和動機可能不同,而不同的目標動機會導致不同的經營戰略和方法。中國有一句古話:“一年樹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用它來比喻制定企業目標的原則實在再好不過了。辦一個企業到底該怎樣辦,關鍵是要明白你的目的。如果你的目的是掙一年的錢,你要求的是很快的投資回報,那你的選擇就是種糧食,你所有的戰略設計就自然圍繞它去制定。如果你是想做一個長久性的公司,做百年老字號,那么你的經營策略又有所不同。
應該說,在企業初創時期,目標還是一個暗藏的、朦朧的意識。因為你還很弱小,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企業還缺乏把握,一切都是在日后的發展中逐步明朗的。但是,你應該有一個目標。在開頭的時候,人們的目標一定要互相配合,縱使未來目標會逐漸改變,但起初也該方向一致。
三、優勢互補
合伙企業就像一架由多個部件組成的機器,各部件之間相互配合,互為補充才能使整臺機器正常地運轉。一個合伙人組合,如果各自都有各自的優勢,而且互補性強的話,不僅能為合伙人自己發揮其優勢提供更好的條件,還能產生單個人都不具備的新的力量,而使整體的能力得到加強。
最成功的合伙企業是由才能和背景不相同而能默契配合的人們創辦出來的。
早已聞名遐邇的勞斯萊斯高級轎車實際上是由兩位創辦者的姓氏合并而成的。在高級轎車的制造上,兩人合作無間,使得勞斯萊斯家喻戶曉,然而在個性上,兩人卻有天壤之別。勞斯出身英國貴族世家,從小養成勇敢進取的性格。長大后迷上賽車,不計代價地希望得到天底下性能最優越的賽車。萊斯則是一名實事求是的工程師,在他看來,一部車只要安全就行了。兩人的意見雖有分歧,但加在一起造就出的車,卻成了愛車人夢寐以求的精品。
四、德才兼備
德才兼備的人是哪一個行業都愿意并希望接納的人。而不同行業對德和才的要求是不同的。合伙人的德才要和合伙企業相聯系。合伙人的才包括有用的和相關的知識、技術和能力,能幫助合伙企業獲利。德則與合伙企業的穩定、發展相聯系,包括誠實守信、團結合作、相互尊重等內容。
挑選合伙人時要德才兼顧,全面衡量,切不可只顧其一不顧其二。正像人們所說:有德無才是庸人,有才無德是小人。重德輕才,往往導致與庸人合伙,重才輕德,往往導致與小人合伙,二者都極易使合伙企業失敗。
總之,理想的合伙人不僅是一個能提供金錢、安全感或其他方面幫助的人,而且更重要的他應該是一個能讓你信任、尊敬、同甘共苦的人,是一個與你具有共同的發展目標和價值觀念的人,是一個能與你的才能、性格及其他方面相互補充的人,但卻不一定是最好的朋友或親屬。
48.合伙入之間的合作的潤滑劑是什么
孟子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路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段話雖然講的是君臣關系,但對合伙人依然適用。只有合伙人之間能坦誠相見,將心比心,以愛換愛,才可能維持合伙人的友好信賴關系,使事業得以發展。
合伙企業可以集多人的優勢于一體,同時也把各自的利益絞在了一起。這樣就使得合伙人之間難免會發生摩擦,搞不好還不如一個人單干。要克服這一局限,你就必須利用坦誠相見這個潤滑劑。首先,要對合伙人進行感情投資,使大家在和諧、團結的氣氛中一起工作,產生榮辱與共、休戚相關的團隊精神。其次,還要與你的合伙人多交流溝通,誠心誠意地交換看法。
但是,不能把坦誠相見等同于簡單的直率,把信口亂說當作耿直,坦誠也需要合適的方式來表現,最好是心平氣和、婉轉含蓄地私下交談,別讓第三者參與,以防產生不良影響。
49.合伙人之間的合作的動力是什么
合伙人之間合作的動力是取長補短。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圣人孔丘都認為自己有缺點和不足,在某些方面,有些人卻可勝過自己。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則更是如此。合伙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也都有自己的劣勢。只有認識到這些,主動的在合伙人之間把優缺點挖掘出來,同時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才能允分發揮個人和集體優勢,在競爭中獲勝。
換個角度考慮,即使你工作能力極強,思考力比別人深遠得多,在合伙人中無人能及,無形中居于領導地位,你仍然不要恃才傲物,妄自尊大,獨斷專行。從維護合伙人自尊心乃至合伙關系出發也要謙虛謹慎,認真向對方學習,真心實意地尋求幫助,征求意見,這樣既贏得了友情,又增強了合伙企業的凝聚力。
謙虛謹慎的態度固然重要,但維持企業的運行,處理日常事務,也必須有個總管來完成。十個指頭有長短,人的能力有優劣,那些能力勝過其他合伙人的自然會成為領導。只是在這個時候,沒有做領袖的合伙人不要產生妒嫉心理,覺得自己比別人強,應該多管一點,任其發展將使合伙人之間出現分歧、發生摩擦,最終導致合伙失敗。
50.臺伙人之間的合作的關鍵是什么
合伙人之間合作的關鍵是利義并重。
人與我、義與利是合伙人相處時接觸最多也是最難處理的關系。有些人在創業時能夠有難同當,一旦事業小成,有了利益可圖時,就只剩有福我享了。這樣就不可避免的與其他合伙人產生利益沖突,解決不好就會導致企業垮臺。因此,合伙人在經營中要注重合伙企業的整體利益,注重與其他合伙人的關系。但是作為合伙人之一的“我”又有自身的個人利益,這就導致在決策時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與其他合伙人不一致,甚至沖突。簡言之,就是個體與整體的關系、全局與局部的關系,人與我、義與利的關系。要解決好這對矛盾,就是要在人與我、義與利之間保持適度的平衡,人我兩利、利義并重。此時,合伙人既不會放棄個人的利益,又不會損害其他合伙人的利益,在個體與整體之間求得最佳平衡點。在這種狀態下,合伙人就能友好相處。
合伙人的利益就是你的利益,只有通過合伙企業發展,才有個人的發展,這樣就能人我兩利、利義并重。有了這種心態,合伙人才能友好相處。
51.合伙人之間有矛盾怎么辦
由于合伙人之間認識上的差異、合伙人信息溝通上的障礙、態度的相悖以及相互利益的互斥,矛盾沖突在所難免。當破壞性的矛盾沖突發生后,合伙人就應該坐下來,通過協商的辦法來解決,但在協商中也應注意一些技巧的運用。
先做自我批評。合伙人之間的矛盾沖突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對方的原因,還可能有第三者的原因。要順利地化解矛盾,就應該從自我批評開始。這樣,會給對方也造成負疚感,也會坦誠地把自己的錯誤找出來,不致將矛盾激化。當然,提倡自我批評并不意味著沒有原則地遷就對方。從某種意義上說,責己既是手段又是策略。
回避退讓。回避不等于逃避,而是為了防止矛盾激化,并在回避中等待解決矛盾的時機。當矛盾或分歧比較嚴重,并且一下子難以解決時,為了不使矛盾進一步發展,達到激化的程度,應有意識地減少與有矛盾的合伙人接觸,避免正面沖突,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求同存異。矛盾沖突的各方,暫時避開某些分歧點,在某些共同點上達成一致,以達到矛盾與沖突的逐漸解除。這是解決合伙人之間矛盾沖突而不影響企業正常運行的最好辦法。求大同、存小異,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在枝節問題上不苛求于人,不但可以避免沖突的發生,而且還會調解或解除現有的矛盾沖突。
模糊處理。在特定的條件下,對于一些無原則性的矛盾沖突,可采取模糊處理的辦法。模糊處理,不是不問青紅皂白,而是沖突本身無法分清誰是誰非。沖突雙方均無事生非,毫無道理,尚若硬要分個是非分明,反而會助長對立,激化矛盾。模糊處理法是堅持原則立場處理無原則的沖突的最好方法。
52.選擇合作伙伴有什么技巧
與人合伙創業固然是好事,但它的麻煩同樣顯而易見,比如人多嘴雜,各有主張,決策意見難統一;有困難時企業是大家的,誰都往后縮,有好處時企業是自己的,誰都往前擠。這些問題常會導致合伙關系的破裂,使創業者身心俱疲,痛苦不堪。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在挑選合作伙伴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那就是,在選擇合作伙伴的時候,著重看他的可替代性。當你在挑選合作伙伴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對方在企業中的位置是否可以替代,或者現在雖然不能替代,但在可預見的將來很容易替代。如果你的這位或這群創業伙伴是很容易替代的,那么,對你來說就是有利的,這意味著你可以將整盤生意始終操控在自己手里;反過來,如果你是被別人挑選來作創業伙伴,那么,你首先要考慮的也是自己在合作關系中的可替代性。如果你是輕易可以被替代的,或者現在雖然不能替代,在將來的某個時間段卻是很容易被替代的,這樣的創業合伙關系對你來說,就是一種危險的合伙關系。你要時刻作好被人踢出局的準備。如果預計在被踢出局之前的這個時間段內,你得到的回報可以令你滿意,那你不妨接受別人合伙的邀請,否則,對這樣的合伙關系,你最好還是加以拒絕。
所以,創業者在尋找創業伙伴,考慮創業合伙關系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股權,不是控股不控股,而是自己在創業組合中的替代性問題。這與創業中途的融資是不同的。在創業中途的融資,因為企業已初步成形,創業者首先要考慮的應是企業的控股權問題。只有控股,而且是絕對控股,才能保證企業大權不旁落,保證企業按照創業者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別人的意志發展,在這方面,原新浪總裁王志東已經得到過深刻的教訓。而在創業伊始,創業者首先要考慮的應是自己不要中途出局,因為只有首先保證自己不出局,以后才談得上保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