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辯論準備階段(4)

◎不同表達環(huán)境身姿語的使用

1.談話時的體姿語言

我們談話多半選擇坐姿。坐,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有的人喜歡坐在人群中間,有的喜歡坐在會場的角落,有的喜歡坐在聽眾的外圍。當然,座位最好對著聽眾,身體要自然端正,切不可斜靠著椅子,或者盤腿,或者把手臂擱在椅背上,以至使聽眾覺得受到了你的輕視,最終還把你輕視了。

2.演說/論辯時的體姿語言

演說(包括論辯)多半選擇站姿。腳是人體的底盤,應當站直站穩(wěn)。合適的站姿有兩種:一是“平分式”,就是兩腳與肩同寬,重心平分在兩只腳上,腳尖朝前;二是“稍息式”,即一腳稍前,一腳稍后,重心主要壓在后腳上,這樣兩腳可以調換休息,減輕疲勞。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抓耳撓腮,不能維持單一的姿勢。

在說話或者論辯開始之前,你要觀察座位擺放,然后有目的地在不同的地方表達、介紹,使每個人和你的距離保持相同,這樣更能增強你同每個聽眾都有同樣的熱情和親切感。盲目移動只會泄露你的緊張情緒,給對手以可乘之機。

走動可以達到三種效果:一是接近聽眾,調動他們的參與;二是使每個聽眾和你保持相等的距離;三是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強調重點,改變節(jié)奏或情緒。

◎不同姿態(tài)的含義

①小幅度搖腿或腳表示緊張;

②講到興奮處,有些人喜歡將一只腳放到另一只腳上;

③腳尖的指向度與表達者對辯友的情感有關,如果過于偏則給人一種“不太熱情”之感;

④頻頻把手插入衣袋里給人一種緊張的表現(xiàn),尤其是拇指向外更不雅觀,將兩手大拇指呈倒八字形插放側面有一種威嚴感;

⑤挺直腰部反映出情緒高昂、充滿自信;如果過頭,給人一種驕狂之態(tài);

⑥后坐者給人一種老誠之感;

⑦凸出腹部表示自信滿足,刻意體現(xiàn)有趾高氣揚之感;

⑧解開上衣如果不是氣候原因,表示自己鎮(zhèn)定自若;

⑨輕拍自己腹部,表示自己有風度、雅量;

⑩聳肩或示威嚇唬對方,配合搖頭或雙手動作表示不明白、沒辦法之意;

另外還要注意:

抬頭表示遐想、傲慢等,點頭表示同意、欣喜、致意、肯定、承認、感謝、應允、滿意、認可、理解、順從;搖頭表示否定;側著頭表示疑問;歪著頭行禮表示天真;抱著頭表示不同意;垂著頭走路表示心事重重,步頻較快、輕松表示“春風得意”。

論辯時,尤其是一些正規(guī)場合的論辯,為了充分展示風格,傳達情感,最好運用站姿進行。運用站姿有很多好處,首先,朝氣蓬勃,精神煥發(fā),表現(xiàn)出對論辯的極大熱情;其次,可以保證共鳴腔的暢通,有利于發(fā)聲;再次,有利于動作姿態(tài)的表達,服飾打扮的展現(xiàn)。

標準的站姿規(guī)范如下:

①挺胸、收腹、精神飽滿,氣下沉;

②兩肩放松,重心主要支撐于腳掌腳跟上;

③脊椎、后背挺直,胸略向前上方挺起;

④腿應繃直,穩(wěn)定重心位置。

10辯論前怎樣著裝、打扮

辯論者要有美的聲音、美的激情、美的技巧,也要求有美的儀表。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形態(tài)、個性愛好、年齡職業(yè)、風韻涵養(yǎng)及表達主題,做到得體、大方、勻稱、和諧。

◎服裝配色的方法

就辯論者來說,怎樣才能產(chǎn)生美的最佳效果呢?這里介紹幾種配色的方法:

同類色相配。如深紅配淺紅,青色配天藍,咖啡色配橙黃,深綠色配淺綠色等,這樣搭配,顯得柔和、協(xié)調和文雅。

近色相配。如紅色與橙紅相配,黃色與草綠色相配,白色與米黃色相配等,這樣搭配,顯得柔和素雅。

強烈色相配。如白色配黑色,紅包配青綠色,黃色配紫色等,這樣搭配,顯得艷麗而鮮明。

當然在配色時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年齡,膚色、氣質、性格、職業(yè)特點和所處的環(huán)境等,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

◎打扮的基本方法

1.輕裝上陣,取下手表手鐲之類物品

辯論時盡量減少飾物佩帶,在一些熱烈而莊重的場合,佩帶飾物要少而精,項鏈、戒指、胸花、耳環(huán)之類,顏色、款式不要扎眼。

2.臉面化妝要輕描淡寫,表現(xiàn)出一種平常自然之美

臉要干凈,頭發(fā)梳理整齊,胡子修干凈。要保持牙齒潔白,齒縫不留異物。男士頭發(fā)不宜太長,女士發(fā)型還要簡潔、流暢、自然。在一些場地稍寬闊的地方辯論,面對強光的照射,可略施淡妝,但不能過于戲劇化。

3.應按自己的體型選擇服裝款式與顏色,使形象更具魅力

款式方面要大方、得體、協(xié)調。矮胖型的選手,著裝原則是低領、寬松、深色、輕軟。矮小瘦削型的辯手,不能穿太寬大和大格子的上衣,可選穿淺灰色、淺黃、褐色等有擴張感顏色的衣服。高長瘦削型辯手,適宜穿帶有襯肩的大披領寬松上衣,這種類型的男士穿夾克很合適。穿西裝一定要選擇優(yōu)質的,粗劣西裝會損害你的形象。

顏色搭配方面,不宜單色調打扮,而是要在某一基色調的基礎上追求變化。配色也不要雜,一般不超過三個顏色,另外不要用同比例配色。辯論如果在夜間進行,衣物配色要考慮到場地的燈光顏色。辯論如果在夜間進行,選擇衣物最好在燈光下進行。

◎選擇合適的服裝

應按自己的體型選擇服裝款式與顏色,使形象更具魅力。

款式方面要大方、得體、協(xié)調。

矮胖型:著裝原則是低領、寬松、深色、輕軟。

矮小瘦削型:不能穿太寬大和大格子的上衣,可選穿淺灰色、淺黃、褐色等有膨脹感顏色的衣服,穿直筒型褲子遮蓋略高的鞋跟。

高長瘦削型:宜穿帶有襯肩的大披領寬松上衣,這種類型的男士穿夾克很合適。要選擇有膨脹感的色調。

穿西裝一定要選擇優(yōu)質的,粗劣西裝會損害你的風度,使你像個小癟三一樣形象猥瑣。

深色西裝要配白襯衣,黑皮鞋與黑襪子。男士可選穿單件西裝上衣、下面可靈活搭配。

穿西裝還要注意領帶的搭配,真絲與人造絲領帶適合配莊重的西裝,帶碎花西裝配各種領帶都合適。

顏色方面,不宜以單色調打扮,而是在某一基色調基礎上求得變化。配色時不要太雜,一般不超過三個顏色,另外不要用同比例配色。論辯如果在夜間進行,衣物配色要考慮到場地的燈光顏色。在燈光下,所有的顏色都會帶上若干黃色色調。黃色看起來幾乎變成白色,橙黃色變成黃色、淺藍色變綠色,深藍色變黑色,紫羅蘭變紅色,鮮綠色變得暗淡……所以論辯如果在夜間進行,選擇衣物最好在燈光下配色。

11用事實證明道理

事實勝于雄辯。擺事實,講道理,這是辯論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技巧。可以舉事實論證己方的論點進行立論,也可以舉事實反駁對立方的論點進行駁論。

◎用事實證明道理的重要性

有這樣一則故事:印度一個老和尚請客,來者盡是僧人。在座的一個獨眼和尚,忽然煞有介事地大聲說:“我看到了萬里以外的高山那邊的小河里有一個小猴子在洗澡。你們看!”眾僧甚異之。有的人認為可能是他修行入了仙界才這樣的,但大多數(shù)人不信,不過也沒辦法否認他的眼力。其中一個聰明的小和尚決意揭穿對方的謊言。入席后,每人面前一碗飯,一盤菜,唯有獨眼和尚面前只有飯,沒有菜。小和尚從旁竊視,發(fā)現(xiàn)他的面容陰沉,并伴有狐疑不定的神色。于是小和尚說:“師父怎么不用膳呢?”獨眼和尚仍是“按兵不動”,而且漸漸怒形于色了。

小和尚思忖:如果獨眼和尚真能看得如此遙遠,那么,他一定能看清自己面前飯碗里面的東西。他連鼻子底下的東西都視而未見,他還能看到萬里以外的高山那邊嗎?因此,小和尚對獨眼和尚說:“師父眼力非凡,為我不及,然而,令人深以為怪:師父的眼睛怎么只能看遠不能看近呢?”并順手操箸一攪,飯碗里面埋著的菜翻上來了。小和尚又加上一句反問:“您能看得那么遙遠,怎么看不到你碗里的菜呢?”

聰明的小和尚,運用揭謊術反駁獨眼和尚。他并不直接駁斥,而是用事實入戰(zhàn),把菜埋在飯碗的底部,然后放到他鼻子下,看他能不能看到。如果能看到,說明他真有眼力;如果看不到,則說明他在吹牛撒謊。因為按一般常理,萬里之外的東西都能看到,鼻子底下的東西無疑也能看到。而獨眼和尚看到別人有菜,唯他沒有,怒形于色;小和尚便輕輕點撥,使他露出破綻,謊言自破。

揭謊術運用的關鍵,是以真實的事實從正面駁斥、揭露詭辯。這種方法,在論辯中既可用來駁斥、揭露詭譎者論題的虛假,還可以用來駁斥、揭露詭譎者的論據(jù)、論證方式的虛假。

揭謊術在論辯中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揭其謊而露其丑”。所謂丑,就是不真實的、不合理的,可笑、可鄙、甚至是可惡的,然而又是用虛偽的外在形式所掩蓋著的事物。揭謊術就是運用內在的真實性,撕毀這種外在的虛偽性,就如同把那些假臉面剝開,露出那爛瘡的真相一樣。詭辯者最見不得人、最荒唐的丑事,也是最怕被別人戳著的痛處。揭謊術一經(jīng)將其揭露出來,其謊其丑便在眾目睽睽之下原形畢露,從而使詭辯者無法逃脫,無法賴掉,只落得威風掃地、狼狽不堪的下場。

◎選擇當場的事實

實踐是檢驗某個觀點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將對方虛假的觀點用實踐當場檢驗一下,其虛假性立即就會暴露無遺。

古時有個名士叫郁離子,他的一個朋友“寄情山水”的一點論調,曾經(jīng)被一點風浪駁斥得體無完膚。

這一天,郁離子與朋友一起在彭蠡澤中劃船游玩,紅日高照,綠波蕩漾,游魚戲水,氣象開闊。船兒隨意劃行。朋友高興地說:“劃船樂趣無窮,我如果能夠依托這山光水色度此一生,也就心滿意足了。”郁離子無言。不久,烏云堆積,大風陡起,白浪滔天。朋友在顛簸的小船上魂飛魄散,有氣無力地說:“咱們快離開這里吧!我一輩子不敢再來啦!”

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心學”思想家。他主張心外無物,受到很多人的崇拜,也受到一些人的質疑。有意思的是,他還被自己的主張絆倒過一次。

那一天,王陽明和朋友登山觀賞風景,一路上滔滔不絕地談論他的哲學思想。他說:“凡是人們心中沒有想到的東西都是不存在的,就說這些大樹吧,它們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它們,心中想到了它們,否則就不存在了!”他正談得興致勃勃的時候,不料被一塊石頭絆了一腳,帽子滾到山下去了,于是掃興地說:“沒想到被石頭絆了一腳。”他的朋友便問他:“你沒想到的東西怎么會存在呢?可見還是心外有物呀。”王陽明無言以對。

王陽明開頭說心外無物,后來又說心外有物,因為他被“沒想到的石頭”絆了一腳,將他前后的話放在一起,形成尖銳的矛盾沖突,他也就無話可說了。這也就是說,用對方的話來反駁對方,就是讓對方自己打自己嘴巴。

有個人性子急,碰上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發(fā)一通脾氣,有時還要動手打人。這天,幾個人在一起閑聊,他的一個朋友議論他說:“這個人別的都好,就是愛發(fā)火,做事冒失……”這時,他正好從窗外經(jīng)過,一聽,立即臉紅脖子粗地闖進屋來,不容分說,劈頭蓋臉就打。旁邊的人急忙拉開他,說:“你為什么平白無故地打人?”這個人喘著粗氣,大呼小叫地嚷嚷:“我啥時候喜歡發(fā)火?啥時候做事冒失?他這樣說我,我怎能不打他!”大家說:“你現(xiàn)在大動肝火,二話不說就動手打人,不剛好證明你有這兩個毛病嗎?”

論辯中,與其在語言里糾纏,不如在實踐里較真。

◎擺出事實,直言反駁

除了詭辯,論辯中的所有辯解,說到底都是在擺事實。除了詭辯,種種論辯術,說到底都是擺事實之術。甚至連詭辯者也是講究擺事實的,不過他們慣于把非事實打扮成事實的樣子罷了。

確鑿的事實在手,反駁對方謬論就不需要繞彎子!

周恩來同志在外交中一向以機敏、嚴謹、原則性強著稱,下面他對英國記者謬論的批駁,為我們樹立了以事實進行駁論的典范。

20世紀50年代有一位英國記者曾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一個國家向外擴張是由于人口過多。”

周恩來總理當即回答:“我不同意這種看法,英國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是4500萬,不算太多,但是,英國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曾經(jīng)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國。美國的面積略小于中國,而美國的人口還不及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美國的軍事基地遍于全球,美國的海外駐軍150萬。中國人口雖多,但是沒有一兵一卒駐在外國的領土上,更沒有在外國建立軍事基地。可見一個國家是否向外擴張,并不決定于它的人口多少,而決定于它的社會制度。”

周恩來總理的反駁,列舉了多方面的事例,有很強的說服力。

英國記者的說法顯然是在別有用心地攻擊中國。周總理首先旗幟鮮明地否定了他的觀點,然后列舉事例加以反駁。他以英國、美國為例,指出這兩國人口都不多,但一個在歷史上長期侵略別國,而另一個正野心勃勃妄圖稱霸世界。緊接著又拿中國與美國進行對比。事實確鑿,對比鮮明,從而雄辯有力地駁斥了英國記者的觀點,也順勢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運用舉事證理的技巧,要注意兩點:一是所舉事實,越具有典型性,說服力越強。因為不論是歷史的還是現(xiàn)實的事例,列舉典型的事例最具代表性,最能體現(xiàn)客觀的本質與規(guī)律,所表現(xiàn)的道理也就越深刻。二是要對所舉事例進行深入的分析,揭示和闡發(fā)事例與道理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使“舉事”與“證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fā)揮擺事實、講道理的作用。

要達到駁倒論敵論點的目的,最有效的辦法是針鋒相對地列舉大量確鑿無疑的事實。在鐵的事實面前,信口雌黃者的結局只有失敗。

◎舉事證理要直中要害

古代科舉考試時,為了避免冒名頂替,考生必須填寫清楚自己的外貌特征,這樣,考官才能在考堂上查對。相傳在明朝時,有個考生填寫自己的面貌特征時,其中有一項是“微須”。考官巡堂時看見這個考生臉部有一點胡須,勃然大怒,責問道:

“你因何冒名頂替,考單上明明寫著沒有胡須嘛!”

考生十分詫異,說道:“我明明寫著有一點胡須,怎么就沒有呢?”

考官說:“‘微’即‘沒有’,范仲淹《岳陽樓記》有‘微斯人吾誰與歸’,說的就是沒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我跟誰在一起呢?”

考生不服,反駁說:“古書上說,‘孔子微服而過宋’,如果‘微’只作‘沒有’講,難道說孔子脫得精光光地到宋國去嗎?”

監(jiān)考官僅根據(jù)《岳陽樓記》中的一處現(xiàn)象就輕率地得出所有的“微”都是“沒有”的意思,考生舉事實進行反駁,駁得監(jiān)考官啞口無言。

舉事反駁所以能駁倒一個以偏概全的虛假的全稱命題,是因為關于某類事物的全稱命題與關于該類事物存在反例情況的命題之間是矛盾關系。所以,只要指出其反例存在,就可將對方駁倒。可見,這種方法是一種很輕巧的方法。

在辯論中,當對手以偏概全、輕率概括,做出了某種虛假的全稱命題時,只要舉出與之相反的具體事例,就可輕易將對方駁倒。

某中學生召開關于“對金錢的認識”的辯論會。

同學甲首先站起來發(fā)言:“我認為,金錢是萬能的。有了錢,就可以買衣服、買彩電、買房子、買汽車;沒有錢就什么事情也辦不成,比如說,失學少年為什么失學,不就是因為沒有錢交不起學雜費么?”

同學乙當即反駁:“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你說金錢是萬能的,就是說,有了錢就什么事也能辦得到。那么,請你正面回答我:金錢能改變客觀規(guī)律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甘南县| 巴东县| 淳化县| 金塔县| 凤庆县| 邻水| 丽江市| 岚皋县| 通海县| 始兴县| 密山市| 阿勒泰市| 错那县| 双流县| 韶山市| 太和县| 泊头市| 重庆市| 莱州市| 工布江达县| 沛县| 大荔县| 吉安县| 乐至县| 五大连池市| 奇台县| 浏阳市| 淳化县| 安岳县| 通江县| 西昌市| 万荣县| 石景山区| 鄂托克前旗| 安康市| 柳河县| 内乡县| 安乡县| 彝良县|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