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動則不衰,用則不退,煉則壽長——抓住一切機會運動(1)
-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 盛寧
- 5561字
- 2014-01-15 19:39:53
■ 讓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
——體強人欺病,體弱病欺人
要擁有好的身體素質,平時就要多運動。
增強心肺功能
體育鍛煉可增強心肺功能,加強心肌的新陳代謝,有助于血液回流心臟,減少膽固醇等有害物質聚集在血管中。進行適宜的體育鍛煉,可預防心肺系統的疾病,如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多運動可以使身體產生大量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能清除血液中的凝聚物,使血管通暢無阻,血壓下降到正常水平。
增強和鞏固骨骼系統
運動能防止骨內礦物質的流失,延緩出現骨質疏松現象。
對肌肉和關節的保護
運動能增強人體神經系統控制肌肉協調的能力,使關節保持較好的柔韌性,減少關節炎的發生,其中腰、膝部尤其重要。運動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因為運動實則是肌肉的運動,通過肌肉的收縮與放松,可使肌肉中的毛細血管充分開放,從而使肌肉得到足夠的物質供應,變得粗壯有力。
對呼吸器官幫助很大
運動對于呼吸器官而言,是呼吸的促進器。它可使呼吸肌強壯有力,肺活量增大;使肺內氣體交換充分,血液中含氧量增加,從而大大提高新陳代謝能力。
胃腸消化功能保健
運動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強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
■
運動常見的幾大誤區
肌肉疼痛說明鍛煉得好;
大運動量有助于迅速減肥;
經過一段時間運動后肌肉就不會萎縮;
健美運動對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有益;
運動飲料能使肌肉發達。
■ 生活中簡單易行的健身方法
——捶背搓腰搖頭晃腦,打打哈欠聳聳肩膀
打個哈欠伸伸腰
由于打哈欠時通過深呼吸運動,排出了肺內多余的殘氣,吸進了更多的新鮮空氣,從而有效地改善了大腦內的血氧濃度,消除了人的疲乏;而伸懶腰則能夠引起部分肌肉的較強收縮,在持續性的伸腰動作中,很多郁積在肌肉中的血液被逼入心臟,從而大大增加了血液循環的容量。
捶背搓腰
捶背能夠有效刺激背部的皮膚、皮下組織和穴位,通過神經系統和經絡的傳導,來增強內分泌和經絡系統的功能,進而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此外,人體背部皮下組織還潛伏著許多具有免疫功能的組織細胞,通常情況下它們很少活動,只有在受到外力的捶打敲擊時,才被趕入血液循環,發揮其獨特的免疫功能。
晃腦搖頭
長期地伏案工作,往往會使人的頸部一直處于前傾位,這樣就很容易導致頸部肌肉的疲勞,進而大大增加患頸椎病的概率。要想有效預防頸部肌肉的疲勞及頸椎病的發生,其實并不難,你只需要在工作的間隙做一些轉頸、前俯、后仰的頭部簡單運動,或者自己用拳頭來輕輕叩擊頭部,就能夠有效解除頸部肌肉的疲勞,還能改善大腦的血氧供應,起到健腦提神的作用,而且還能對由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拋臂聳肩
如果能在繁忙的工作間隙經常做一些聳肩、拋臂的健身小動作,就會使肩部和臂的氣血運行通暢,能夠有效地預防肩周炎和頸椎病。在做聳肩動作時,兩肩需要反復上提和下沉,然后再做雙臂擺動、循環輪臂和上舉的動作。
抓耳撓腮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腎開竅于耳”,而人的各種內臟器官在耳郭上都有相應的投射點。平時只需對這些投射點進行搓揉和按摩,就可以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和改善臟腑功能,尤其是腎功能。
■
沒病也要健身
隨著生活與工作的高度自動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體力活動量已經很難再滿足機體的正常需要。這就導致了人們體力下降、機能下降、精神疲倦、心理神經系統障礙增加,高血壓、腦溢血、心臟病、肥胖癥等“文明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所有這些事實無不證明了人類的健康與運動是緊密相關的。“沒有病”并不意味著就是“健康”。沒病也要注意健身和運動。
■ 與起床同步的健身方法
——一天之計在于晨,早起鍛煉不能省
轉頭伸腳腕
睡醒后,人有時感到頭昏腦漲,這是由于一夜的睡眠使頭部和頸部肌肉變得僵硬,頭部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導致頭部供血不足所致。這時如果躺在床上頭部向左右側各轉動8~10次的話,就可使頭昏減輕。同時,可以再屈伸腳踝關節10~20次,就可使下肢活動開來。
伸伸懶腰
睡覺時身體大多處于屈縮的姿勢,睡醒后可以在床上做兩手交叉,伸向頭上方翻掌,腳尖繃直,伸展身體,同時配合深呼吸的動作,反復練習4~6次,這樣就有助于消除疲勞,加快覺醒。
仰臥側屈
仰臥在床上,一手上舉,隨上體向一側彎曲,下肢用力伸直,左右側屈各做6~8次。
仰臥舉腿
仰臥在床上,兩腿并攏屈膝。然后,小腿伸直向上舉,腿與身體成90°角。隨后腹肌用力,兩腿下落到45°角的傾斜度,腳腕必須屈成直角,跟腱要伸直,保持這個姿勢片刻,然后還原成兩腿上舉的姿勢,再緩緩做這個動作。反復進行10~20次。這一動作有利于解除便秘,強健腹肌,有助于身姿健美。
全身屈伸
俯臥在床上,然后屈膝跪起,臀部上舉,兩臂伸向頭前方,胸部要盡量觸及床面,兩肩向后翻,并保持片刻。這一動作有助于舒展肩關節。接著兩腿伸直,上體慢慢抬起后仰,稍停。最后還原成屈膝跪起姿勢,然后隨便做些按摩,同時做幾次深呼吸。
■
臥室的簡單健身操
舒展肢體:仰臥,兩臂在頭上方伸開,充分舒展身體,同時右臂和左腿分別向兩個不同方向交叉抻拉。動作要緩慢到位,保持抻拉姿勢約30秒后換側再做。
滾動脊背:屈膝仰臥,兩手環抱膝部,將兩膝拉向胸部、抬頭,然后前后滾動并左右晃動約60秒。
扭動身軀:仰臥,兩臂向兩側展開,兩腿彎曲并攏。雙腿向右傾倒,目視左方,兩肩胛緊貼床面。如增加強度,可用右手向下按壓膝部,使之更靠近床面。每側30秒,兩側交替進行。
■ 上班途中也可以簡單健身
——上班途中,健身先行
走路上班
走路本身就是一種鍛煉方式,如果能再刻意地加強一下,效果會更好。走路時可以有意識地把重心盡量放在后腿,后腿用力,大腿向后收緊,同時臀大肌上提。
乘公交車/地鐵上班
擠公交車、坐地鐵適合的運動方式很多,可以有效地利用車上的東西。
上臂鍛煉:兩手抓緊車上橫著的扶手,兩肘關節內收夾緊,臂部發力,帶動身體向上,但保持腳不離地面。
小腿鍛煉:雙手扶住扶手或者可依靠的地方,腳跟上抬,收緊小腿和大腿后側。
背部鍛煉:坐在座位上時,手臂搭前椅背,伸直,背部向后發力。
胸部鍛煉:靠座位外側手臂扶住椅背后下方,兩肩肩胛骨外展,挺胸。
開車/打車上班
針對有車族人群的特點,我們設計了一套簡單的鍛煉頸部的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頸也可以得到比較好的鍛煉。
頸部對抗:頭部微前傾,雙手交叉放于腦后向前發力,同時頸部向后發力。需要注意的是,頸部對抗在做完一次動作后,如果能夠再做一個頭部上仰的放松動作,那么效果會更好。
腹部鍛煉:雙手握住方向盤,挺直上身,頭部自然放松,先大口吸氣,慢慢呼氣時把所有力量壓至腹部,保持一分鐘左右。
■
堵車時的健身操
肩部展開:背部挺直,雙手環抱住肘關節,然后將雙臂抬起放在腦后,將頭低下,眼睛向下看,同時深呼吸5次,再恢復到原來的姿勢。將這一動作重復做5次。
挺起胸部:雙臂向后伸,雙手抓住坐椅椅背,盡量向前頂胸,臉向上仰成45°角。將這一動作重復做5次。
轉動腰部:身體坐直,肩膀下沉。用腰帶動身體向左轉,右手搭在方向盤上,左手向后放在靠背上。然后換方向重復這個動作,左右各5次。
提起雙膝:右膝提起,右腳尖向上,控制5秒。右腳尖向下,再控制5秒,然后還原。換左腿重復這個動作。兩條腿各做5次。
■ 辦公室里的健身操
——小小辦公室,鍛煉大天地
轉眼遠眺
準備姿勢:坐或站于窗前,閉上雙眼。
動作過程:兩眼球順時針轉10圈,再逆時針轉10圈,隨后睜開眼向遠方眺望1~2分鐘。
肩部拉伸
準備姿勢:或坐或站,右臂伸直向左側,左手抓住右小臂。
動作過程:左手將右臂拉向胸部,拉至最大限度后,保持此動作5~10秒,隨后換肩照此重做。
站立抬腿
準備姿勢:直立,兩手扶椅背。
動作過程:左腿向后抬起30°落下,做15次后,再換右腿重復此動作;左腿向外側抬起45°落下,做10次后,再換右腿重復此動作。
腰部繞環
準備姿勢:或站或坐,上體挺直。
動作過程:髖部不動,腰部順時針轉5圈,再逆時針轉5圈,做2~4遍,速度要適中,幅度要盡量大。
■
椅上健身操
全身放松,兩眼平視,注意力集中,平靜地呼吸4~5次。
身體挺直,做一次深呼吸,腹肌內收,保持這種姿勢1~2秒,然后將這種動作重復7~8次。
兩腳用力撐地,保持這種姿勢10~12秒,然后再重復5~7次。
用力收縮臀大肌,借力把身體從椅子上微微抬起一點,保持這種姿勢4~6秒,然后再重復做6~8次。
兩手分別在身體兩側撐住坐椅面,并盡力把身體抬起,保持這種姿勢3~4秒,然后再重復這種動作7~8次。
伸直身體,兩肩盡量向后用力,以使背肌緊張,保持這種姿勢4~6秒。然后放松,再重復這種動作3~5次。
把手放在桌子上,用力壓桌面,保持緊張狀態5~7秒,然后重復這種動作5~7次。
重復做第一條。
此健身操簡單易行,需要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
■ 盡量從小開始進行鍛煉
——年輕勤鍛煉,老來身體健
少年時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這時注意科學地鍛煉身體,不僅對于當時的體質增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一生的健康水平也影響深遠。
從小鍛煉,對孩子的消化吸收和呼吸功能都有良好影響,能促進對食物營養的消化吸收,為生長發育旺盛的身體提供足夠的原料;呼吸功能的增強使身體吸氧能力改善,通過新陳代謝得到更多氧氣,使生長發育達到更高水平。
如果孩子不喜歡運動怎么辦呢?專家建議,父母應該培養孩子鍛煉身體的習慣。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要從小培養孩子鍛煉身體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體育鍛煉發生了興趣,就較易親身去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培養孩子體育鍛煉的興趣,可以從體育游戲開始,也可以讓孩子去觀看、欣賞各種體育比賽。
要教給孩子鍛煉身體的方法
孩子年齡不大,體質幼嫩,又缺乏體育鍛煉經驗,因此,家長要教給孩子體育鍛煉的方法。在開展體育鍛煉的時候,應講明活動要領,還要做好示范動作,加強對孩子的指導與保護,防止發生事故。
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來安排活動項目
體質好、喜歡活動的孩子,可以讓他直接參加一些體育項目的鍛煉;體質較差、不愛活動的孩子,可以先讓他參加一些體育游戲,待他有了興趣,再讓他參加跑跳、投擲、球類等體育活動。另外,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安排運動量,年齡小的孩子宜多做些較為緩和的、活動性比較強的運動,不宜參加用力過大、憋氣、負重的練習項目。
要鼓勵孩子持之以恒地鍛煉
體育鍛煉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形成習慣,才會有效果。因此應該幫助孩子制訂鍛煉計劃,并督促孩子天天堅持。
■
勞動不能代替運動
勞動對身體的影響只能局限在某些部位的組織和器官,也只有一個或幾個肌群得到鍛煉,重復的勞動很容易使人感到疲勞,長期局部勞動的結果很可能造成職業性的缺陷或疾病。因此,天天參與體力勞動的人,還應該經常參加一些體育運動,使人體有關部位的組織和肌肉得到鍛煉,從而預防一些職業病的發生。
■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夏游泳,冬長跑,一年四季廣播操
許多人不運動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專家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要方便自己
如果你喜歡游泳,而游泳池在離你家很遠的地方,就不太適宜選擇此項目來進行體能訓練。家的附近如果有公園的話,可選擇慢跑。總之一定要方便,否則不必考慮。
要節省時間
因為我們工作的時間長,上下班路上的時間也很長,可做運動的時間很有限,所以一定要選擇省時的運動。游泳、劃艇等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平時未必有足夠的時間享受這些運動。
要容易進行
運動不論簡單或復雜,都必須要易于進行,那些要使用高科技器械或必須經專業教練指導的體能運動,并不適合普通人。反而一些普通常見的運動,例如慢跑、原地跑、快步走等比較易于進行,能堅持的時間長一些。易與難并非指體能上的難度,而是盡量減低給自己找借口的機會,很多人都善于為自己制造借口,所以開始時要選擇易于進行的運動項目。
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
無論冬天、夏天、晴天、雨天都可以進行的運動最為合適,道理也與上相同,不要留機會給自己制造借口,只要停止慣了,人的心就自然會有惰性,“動者常動,靜者常靜”就是這個道理。
要選有效的運動
原則上要選擇有氧運動,因為有些運動旨在鍛煉肌肉,并無帶氧成分,是不適宜作為體能訓練的,例如舉重。舉重可以鍛煉和強化肌肉,也可以美化體形,但是它并非有氧運動,所以不適宜用來訓練體能。
■
不同人群的運動方式選擇
適合身體較胖者的運動:為了防止脂肪的進一步堆積,宜選擇慢跑、步行、慢游泳、騎自行車或球類等運動項目。
適合個子瘦長者的運動:可多進行俯臥撐或引體向上、啞鈴、拉力器及器械體操等練習,以增強肌肉力量;也可以進行跑步、打球、游泳等全身性運動,以促進消化吸收功能,使身體強壯起來。
適合體弱多病者的運動:宜從運動量小、緩和安全的項目開始,如太極拳、散步、保健體操等,能適應后,再進行慢跑等項目。
■ 不同年齡的人應選擇不同的運動
——飲食貴有節,運動貴有恒
20歲
這個年齡段的人可選擇具有高沖擊力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拳擊等。這些運動能消耗大量的熱量,強化全身肌肉,并能提高耐力與全身的協調性。
30歲
這個年齡段的人可選擇攀巖、滑冰、武術或踏板運動來健身。除了減重,這些運動還能加強肌肉彈性,特別是臀部與腿部;同時可加強活力、耐力,改善身體的平衡感、協調感與靈敏度。
40歲
此年齡段的人應選擇具有低沖擊力的有氧運動,如爬樓梯、網球等。其好處是能增加體力并加強雙腿的肌肉鍛煉。網球是非常合適的全身運動,能增加身體各部位的靈敏度與協調性,使人精力充沛。
50歲
適合此年齡段的人的運動,包括游泳、力量訓練、劃船以及打高爾夫。游泳能有效加強全身各部位肌肉的彈性。力量訓練能堅實肌肉、強化骨骼密度。
60歲
建議此年齡段的人多散步、跳交際舞、做瑜伽或進行水中有氧運動。散步能鍛煉雙腿,預防骨質疏松和緩解關節緊張。跳交際舞時肌肉主要通過氧化脂肪酸獲取能量,脂肪消耗得快。
■
生活中的五種最佳健康姿勢
進食的最佳姿勢——站立:站立時人的腹部不會受壓,血液通暢無阻,有利于胃腸的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