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齊景公讓晏子去治理東阿這個地方,三年后,不斷有人在景公面前告他的狀,景公便召晏子回朝,欲罷其官。晏子說:“臣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了,可否再給臣一個機會,讓臣再去治理三年,那時一定不會有人再告我的狀了?!?
齊景公也實在不忍回絕,便同意了他的請求。三年過去了,果然,不但沒有任何人告晏子的狀,而且人們都爭相在景公面前說他的好話。這下景公高興了,便又召晏子回朝,打算封賞他。但晏子卻不肯接受封賞。
景公不解,便問他原因,晏子從容不迫地答道:“從前臣到東阿時,讓人修筑道路,極力推行有利于老百姓的政策,富人們為此責怪臣;臣主張節儉勤勞,尊老愛幼,懲罰盜賊無賴,流氓們為此怨恨臣;當地權貴犯法,臣毫不寬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照樣嚴懲不貸,權貴們為此忌恨臣;臣周圍的人有所托辦之事,若不違法,臣當然可以去辦,但若違法,臣依法拒絕,周圍的人為此不滿臣;臣侍奉路過的王侯朝臣,從不超過禮制規定的限度,王侯朝臣為此生臣的氣。于是,這些人對臣的惡語怨言紛紛揚揚,遍布國里,久而久之,這些誹謗之言也傳入大王您的耳中。這一次,臣完全改變了以前的做法:不讓人修路,不推行有利于老百姓的政策,富人們為此開了心;臣輕視節儉勤勞,不提倡尊老愛幼,放縱盜賊無賴,流氓們高興了;當地權貴犯法,臣偏袒庇護,權貴們為此開了顏;臣周圍的人有什么要求,不管是否合法,臣都盡量地滿足他們,這些人為此沒有了怨言;路過的王侯朝臣,臣都超過禮制的規定去盛加款待,這些人滿足了虛榮心,自然對臣也沒有什么意見了。于是,這些人到處說臣的好話,久而久之,這些好話又傳入大王您的耳中。因此,從前您要處罰臣,其實按理臣是應該受到封賞的;現在您要封賞臣,事實上臣卻是應該受到處罰的。這就是臣之所以不能受大王您封賞的原因。”
(12 晏嬰)
齊景公這才恍然大悟,同時也知道晏子的賢明了,于是就把治理國家的重任交給了他。又過了三年,在晏子的盡心治理下,齊國實力大增,得以躋身強國之列。
故事中的晏子以“欲擒故縱”的策略暫時放棄了原則,此舉不僅使得景公對他堅持原則、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深感敬佩,并委以重任,使之獲得了國家最重量級的職位。
不妨再來看一個小故事:在某街頭,一群游手好閑的人對一個騎土喊道:“好一匹駿馬!快跑啊!快跑啊!”騎士為其高貴的坐騎受到贊揚而沾沾自喜,就起勁地揮鞭催馬。駿馬小跑起來,這群人繼續贊不絕口,騎士就越發不斷地加鞭催馬。最后,馬跑得口吐白沫,速度也慢了下來,騎士的耳邊卻還不斷地響著“好馬!快跑!快跑!”的喝彩聲,于是他繼續催趕坐騎。終于,那馬筋疲力盡,倒地而亡。騎士這時才明白:“殺駿馬者道旁兒也!”事實上,不少人就是被這種“欲擒故縱”術所擊敗的。他們聽到了一些好話就飄飄然,就在這種過分的吹捧之下,卻被這種軟刀子置于死地而不覺。所以,“縱”是為了“擒”,無論正面反面都逃不出這個道理。
蘇秦八面玲瓏合縱約成
蘇秦通過張儀成功地阻止了秦國對趙國的進攻,趙肅侯十分高興,對蘇秦倍加敬重。這就為蘇秦游說各國建立合縱聯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此,蘇秦逐一走訪諸侯列國,說服他們締結反秦盟約。
第一站,蘇秦來到了韓國。他針對韓宣惠公畏秦如虎、欲割地求和的心理對宣惠公說:“韓有國土達方圓九百余里,精兵數十萬,天下的精銳武器大部由韓國出產。韓軍勇猛無比,手執強弓,身佩利劍,在戰場上可以以一抵百。憑韓國之強盛和大王之賢能,若拱手侍奉秦國,不但侮辱祖先,而且為天下人所恥笑。何況秦國貪得無厭,大王侍奉秦國,秦國必然要求割讓宜陽、成阜。今年將這兩地獻秦,明年他又要求割占別地,如不允諾將前功盡棄而遭橫禍。韓國土地有限,秦國貪欲無窮。俗話說:‘寧為雞首,不為牛后’,以大王之賢能,又擁有強大的精兵,卻蒙受‘牛后’之名,臣實在為大王感到羞愧!今趙侯愿與韓國結盟,合力抗秦,這是貴國得保江山尊榮的唯一良策。望大王三思定奪。”韓宣惠公聽畢,高聲宣稱:“寡人寧死也絕對不侍奉秦國!感謝先生把趙侯的意見轉告寡人,寡人愿率全國臣民參加合縱盟約,誓與秦國決一死戰?!敝?,厚賞蘇秦,并答應與趙結盟,表示隨時聽從蘇秦的決策。
蘇秦說服了韓宣惠公后,馬不停蹄直馳魏國。他對魏惠王說:“魏地沃野千里,物產豐富,人丁興旺。士民摩肩接踵,不絕于道。魏國之強大,不亞于楚。臣聞大王欲聽群臣之言,去事虎狼之秦。假如臣事秦國,那必然要割讓土地給秦,并要把王子送去作人質,所以還未用兵,國家即呈衰敗之象。大王應該知道主張事秦者,悉為奸臣也。他們想通過割讓君王的土地來獻媚秦國,破公家而成私門,外挾強秦之勢,內劫其主,成為國家的禍胎。望大王三思?,F趙、韓諸國決計聯力抗秦,以免秦禍,并派敝人勸說大王加盟,唯此,方可保士衛民,保全強國之尊?!闭f完,獻上合縱盟約。魏惠王久聞蘇秦大名,已有仰慕之心,現在再聽他一番宏論,覺得句句在理。他欠身向蘇秦道:“寡人才疏學淺,從未聽過如此高明之見。先生之言,使我茅塞頓開,真是天賜良師啊!非合縱無以拒暴、無以救國。寡人決心已下,愿意統率全國臣民參加合縱之盟,并愿為前驅。”
(13 蘇秦)
一舉說通了趙、韓、魏三國之后,蘇秦信心倍增,便向東抵達齊國。他對齊宣王說:“齊國南有泰山,東有瑯琊山,西有清河(濟水),北有渤海,有金城湯池之譽。且國土方圓兩千里,將士數十萬,軍糧堆積如山。戰土勇猛,行軍快如箭,作戰猛如虎。憑大王的賢能和齊國的強盛,天下諸侯誰敢與齊國抗衡?豈料如今齊國意欲西向事秦。韓、魏所以恐懼秦國,因與秦接壤,秦國一旦出兵,朝發夕至,不足十日,便可決定其勝敗存亡,故此韓、魏不敢輕易向秦國挑戰。而齊國則不同,遠離秦國,之間還隔著韓、魏,道路遙遠,又有崇山峻嶺相阻,長途跋涉,秦兵還沒到齊國就已經疲憊萬分、不堪一擊了。況且秦又慮韓、魏隨時虎視眈眈、趁火打劫,豈敢輕易犯齊?大王臣下有人不明大勢,經不起畏秦之虛聲恫嚇,而勸大王西向附秦,真是大錯特錯。趙國國力遠弱于齊國,離秦又近,尚且決心義合諸侯抗秦,韓、魏也都慨然簽盟。面對強秦相迫,齊國意欲何為,請大王熟思之。”
蘇秦這番話說得齊宣王面赤耳熱、坐不安席:“寡人孤聞。未諳天下大勢和交往之策,幾乎為秦國所蒙蔽。先生明教,有如天啟。寡人愿率全軍追隨趙侯抗秦?!?
最后,蘇秦來到了楚國,他對楚威王說:“楚國是天下第一等強國,大王是天下共仰之明主。楚地五千里,雄兵過百萬,糧秣堆積成山,又有湖川之險,山岳之固。守可以保全社稷,進可以縱橫天下。秦國最害怕的莫過于楚國了,楚強則秦弱,秦強則楚弱,楚、秦兩強不可并立。當今之世,天下紛擾,諸強逐鹿,不是合縱就是連橫,別無選擇。合縱成,則楚國霸業定;連橫成,則秦國天下為一。是當號令天下的霸主,還是做俯仰由人的亡國之臣,須由大王立斷。現趙、韓、魏、燕、齊列國奮臂而起,誓死不歸秦。為共存共強,列國已義結合縱之盟,同心抗秦。以楚國之強,如能加盟,當為盟首。如此,則天下諸侯都要割讓土地侍奉楚國;若大王與秦連橫,則楚國不僅要割讓土地給秦國,而且要和天下諸侯為敵。孰是孰非,明如水火,望大王明察?!?
楚威王說:“楚國西與秦接,秦時刻都在窺視巴蜀和漢中。寡人曾想聯合韓、魏共同抗秦,唯慮其畏秦如虎,不敢行大計,難與通好?,F如今先生要團結諸侯,安定天下,列國諸侯聞風義附,通力抗秦,正是寡人日夜所思所欲的。寡人豈敢有異?寡人愿率楚國臣民參加合縱之盟,與狼貪之秦誓不兩立?!?
至此,蘇秦說服列國諸侯參加合縱盟約的使命圓滿完成。
在這里,蘇秦說服列國諸侯參加合縱盟約使用的最明顯的是反應術(也有后面將要詳細介紹的飛鉗術,這里暫且略去不提)。請看,他說服的第一步,都是不遺余力的陳說各國所恃之物以及面臨的國家形勢、取舍的不同后果。然后,等到諸侯王有所感動,馬上迎合其心意,進言其參加合縱盟約。正因為巧妙運用了反應術,才能游說進言成功,使合縱盟約得以順利締結。
【商界活用】
“圣米高”智張品牌網
在馬獅百貨公司里,無論是服裝、鞋類、日用品或是食品、酒類等,所有的商品都是一個牌子:“圣米高”。這就是馬獅公司經營中的最大特色之一。
可能大家會覺得,單一的牌子顧客沒有選擇的余地,怎么還能吸引眾多的消費者呢?答案的關鍵在于“圣米高”這個牌子本身就是高品質的象征,是價廉質優的代名詞,因此,對顧客有強大的吸引力。
在其他商店里,顧客面對五花八門的各種牌子的商品,要作出正確的選擇并非一件輕松的事,他們需要靠過去的經驗或是從廣告中得到的印象來挑選,但這些并不一定可靠。所以,有時牌子越多,反而越使顧客覺得無所適從。但是,馬獅的“圣米高”商標卻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同是“圣米高”牌子的貨品而標價不同,那么,價格高的那種商品肯定就會比價格低的質量好。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商品,決不至于上當。于是,許多工作繁忙的職業女性都愿意到馬獅來購物。
馬獅的經營理念是:讓勞動者買得起以前只有富貴人家才能享用的、甚至質量比那更好的貨品。這種經營理念和相應的經營方法,爭取到了大多數的工薪階層消費者。
為了實現這一經營理念,以盡可能低廉的價格出售最優質的商品,他們在設計一項產品時,首先考慮的是:售價是否在大眾消費能力之內?一般的工薪階層是否負擔得起?因此,他們總是先定價格,然后再估算成本。
在既定價格下,設計師和制造商一起去探尋既能保證質量又能保證一定利潤的條件,盡可能地為平民大眾提供他們有能力購買的高品質產品。如果按一般的商品生產那樣,先算出成本,然后再定售價,往往會使商品的價格超出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從而影響銷售。而馬獅的貨品不一定是市場上最優質的商品,但可以這樣說,在同樣價格下,“圣米高”牌子的產品必定是市場上最好的產品。
馬獅百貨由一個原來僅有兩個人合伙經營、只有數百英鎊資本的小百貨店,經過激烈的世界市場競爭,一躍成為英國第一大百貨公司,擁有260家商店,員工4600多人,被經濟學家譽為“世界上最經營有術的企業”。
“其猶張罝網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就是說做事如同張開網誘捕野獸一樣,要在合適的地方多設幾處拉網的地點,匯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恢恢天網,才能捕獲到野獸。“圣米高”這個品牌本身就是高品質的象征,是價廉質優的代名詞,無異于一張無形的網。而它的經營理念、設計構思以及商品價格又何嘗不是一張張“釣”人的網呢?
推銷商欲擒故縱贏競爭
加斯加與邁克同是加州的味精公司老板,他們都在夏威夷開辟了新市場,競爭將不可避免。但顯而易見,加斯加公司產品的銷路很不景氣,而邁克的各種準備工作要充分得多,他通過廣告將自己的產品打入了各大商場和超市,生意一下子火爆起來,在短時間內做得非常熱門。
直到兩個月后,邁克才發現加斯加的各類產品似乎已經退出了這片市場,這使他產生了一種沾沾自喜的榮耀感,而且從這次競爭的輕易獲勝中,邁克不禁得出了加斯加不堪一擊的結論。因此,在夏威夷,他竭盡全力與其他同類產品展開激烈的競爭,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強占了那片肥腴的市場。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年后,當邁克正放心地往夏威夷各地輸送自己的產品時,卻發現在各種居民點,已出現了若干家掛有加斯加牌子的味精專賣店。還沒等他來得及作出反應,電臺、報刊、招牌等各種形式的商業性廣告像雪花一樣鋪天蓋地地飛來,全都是加斯加的宣傳品。
這且不算,加斯加接著又使出了一個絕招:他的零售店同時向顧客免費贈送總計一萬袋自己的產品和邁克的味精,目的是給顧客以充分選擇的自由,想好了再買。一周后,已經全部送完,不同的是他的產品比邁克的包裝得更好,而且味道似乎也更帶有傳統的美國牛排風味。這一招果然無比靈驗,再加上加斯加的東西除了在大商場及超市可以見到,還可以在居民的家門口買到,如此一來大大便利了顧客。
一個月后,邁克的產品銷售全方位直線下降;兩個月后,幾乎失去了整個市場。就這樣,他辛辛苦苦開拓出來的市場在短時間內即被“程咬金”搶走了,他不得不收拾“行李”打道回府、另創天地了。
加斯加的成功秘訣就在于最初他爭而不爭,使邁克產生了勝利的錯覺。而當邁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趕走別的競爭對手時,加斯加卻似如約而至。這時候對加斯加來說,競爭對手就剩邁克一家了,壓力明顯減小,可以集中力量與之一決高下。此外,加斯加又認真選擇了零售地點,人們也愿意因為這點“恩惠”而調換一下自己的口味,從而使加斯加本人的形象帶著味精走進了千家萬戶。
“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在商戰中這樣欲擒故縱的例子比比皆是。加斯加一開始就選擇避其鋒芒,使競爭對手放松了警惕,而自己卻養精蓄銳、暗中發展壯大,于最恰當的時機殺對方一個“回馬槍”,給他以致命的打擊,從而成為激烈競爭中的贏家。
談判專家惜言如金獲巨款
沉默不僅僅是話語中短暫的間隙,更是超越了語言力量的一種高超的傳播交流方式,恰到好處的沉默往往能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神奇效果。
有位著名的談判專家正在替他的鄰居與保險公司交涉賠償事宜,談判就在這位專家的客廳里進行。
理賠員首先發表了意見:“先生,我知道您是交涉專家,一向都是針對巨款款項談判的,但恐怕我們無法承受你的要價。我們公司若出100美元的賠償金,你覺得如何?”
專家表情嚴肅地沉默著。根據以往經驗,不論對方提出的條件如何,都應表示出不滿意,所以此時,沉默的不屑就派上了用場。因為他知道,當對方提出第一個條件后,總是暗示著可以提出第二個、第三個……
理賠員果然沉不住氣了:“抱歉,請不要介意我剛才的提議。要不再加一些,200美元如何?”
良久的沉默后,談判專家開腔了:“抱歉,無法接受?!?
理賠員繼續說:“好吧,那么300美元呢?”
專家過了好一會兒,才回答:“300美元?嗯……我不知道。”
理賠員顯得有些慌了,他說:“好吧,400美元?!?
又是躊躇了好一陣子,談判專家才緩緩說道:“400美元?嗯……我不知道。”
“那就賠500美元吧!”理賠員無可奈何地說。
就這樣,談判專家只是繼續重復著他良久的沉默,重復著他痛苦的表情,重復著他那句說不厭的緩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