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社交法則——交往制勝的秘訣(3)

自我暗示是指有意識地將某種觀念暗示給自己,從而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產生影響。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從別人那里接受了某種觀念,使這種觀念在其意識和無意識里發生作用,并使它實現于動作和行為之中。

這里所講的暗示調節主要指自我暗示。暗示對人的情緒和行為可以有積極影響,可用來松弛過分緊張的情緒,也可以激勵自己。在人際技巧缺乏等情況下,要使自己振作起來,就可以用積極的自我調整來改變自己。比如,在心中默念“別人能行,我也一定能行”、“我能做好,我有信心”、“別人不怕,我也不怕”等,如,當我們在生活中產生恐懼心理時,可自我默誦“不要怕,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膽要大,心要細”等,以此來消除恐懼心理;當你要發怒時,可輕聲告訴自己“不要發怒,發怒有害無益”;當你陷入憂愁時,可反復用言語暗示自己:“憂愁于事無補,還是振作起來面對現實吧!”

因此我們要努力挖掘自己的長處,通過自我暗示來消除抑郁、焦慮、怯懦和恐懼等消極情緒狀態,恢復應有的快樂和自信。但我們在使用暗示技術時,要避免運用消極暗示,必須使用積極的自我暗示。

有些重癥病人到醫院看病,由于病情嚴重,醫生不能直言病情,而是告訴他“問題不大,只要按時服藥就可以”。在醫生的這種心理暗示下,病人會一下子就覺得身體不是那么不舒服了。有時還會聽到別的病人講:“這個醫生醫術很高明,治愈這種病特別有辦法。我去年比你嚴重多了,現在都快好了。”這些人的暗示,再加上病人自身的自我暗示:“我真幸運,看來這個病很快就會好了”,很多時候往往能和醫生的治療、服藥一道發揮作用,對病人的病情好轉非常有利。這就是他人暗示效應在起作用。

暗示是人類最簡化、最典型曲條件反射。暗示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救治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關鍵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個體自身如何運用并把握暗示的意義。

在美國洛杉磯舉辦過一場具有教大影響的足球賽,觀眾有數千人。在比賽期間,有6人反映胃部不適,有的說肚子疼,有的說想嘔吐。賽場的服務人員通過了解情況,猜想他們是因為喝了臺下出售的某種軟包裝飲料所致,于是立即通過廣播通知大家不要再飲這種包裝飲料。

不料廣播后,場內相繼有200多人出現食物中毒癥狀被送往醫院。經醫院認真化驗,該軟包裝飲料完全合乎衛生標準。

于是通過廣播宣布該飲料“無罪”。此消息傳開,抬進醫院的200多名“患者”便不治而愈,停止了中毒反應又跑回賽場繼續看比賽。

第一次廣播是個暗示,后來為軟包裝飲料“平反”的廣播又是個暗示,兩個廣播的暗示效應作用恰好相反,這是暗示效應的絕好例子。

在領導活動中,領導者的一個恰當的暗示,能夠直接溝通上下級之間的思想感情;一個贊許的目光,將會使下級樂于受命,勇氣倍增。領導者可以運用暗示心理機制,把自己的意志和情緒,作為一種特殊信息,傳遞給下級,暗示效應運用得好就能達到更好的激勵作用,從而充分發揮其效力。

美國哲學家拉爾夫愛默森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德國教育家奧斯汀也說:“這世界除了心理的失敗,實際上不存在什么失敗。”我們每天都在追求成功,如果你有自信、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并不斷激勵自己說“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就可以走向成功。信念是支撐你生命的一種力量。把握住自己的方向,用信念支撐,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繡,一路行軍,走得非常辛苦。時值盛夏,太陽火辣辣地掛在空中,散發著巨大的熱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

曹操的軍隊已經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禿嶺,沒有人煙,方圓數十里都沒有水源。將士們想盡了辦法,始終都弄不到一滴水喝。

頭頂烈日,戰士們一個個被曬得頭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覺喉嚨里好像著了火,許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樣子,鮮血直淌。每走幾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體強壯的士兵,也漸漸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這樣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馬奔向旁邊一個山岡,在山岡上極目遠眺,想找個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發現,龜裂的土地一望無際,干旱的地區大得很。再回頭看看士兵,一個個東倒西歪,早就渴得不行了,看上去走不了多遠了。

曹操是個聰明的人,他在心里盤算道: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這么耗下去,不但會貽誤戰機,還會有不少的人馬要損失在這里,想個什么辦法來鼓舞士氣,激勵大家走出干旱地帶呢?曹操想了又想,突然靈機一動,腦子里蹦出個好點子。

他就在山岡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聲喊道:“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結滿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堅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戰士們聽了曹操的話,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樣,口里頓時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來,鼓足力氣加緊向前趕去。

就這樣,曹操終于率領軍隊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們對梅子酸味的條件反射,利用“暗示效應”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難。可見人們在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畏懼不前,應該時時用對成功的渴望來暗示激勵自己,就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戰勝困難,勇往直前,到達成功的彼岸。

心理飽和現象

——別太自我“苛求”

“飽和”一詞系化學術語,將物質加入水中,當它不能再溶解時,叫做“飽和”。所謂心理飽和,就是人已經處于一種非常厭煩的,不想或不能繼續某項任務的心理狀態。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在一個公共場所擺放紙和筆,如果有人能一口氣把數字從1寫到300不寫錯也不涂改,則獎勵50元。寫的人不少,但最終沒有一人能領到50元。心理學家認為,參加者之所以失敗了,是因為長時間緊張地做同樣的一件事,心理產生了飽和現象。

心理飽和現象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老師布置了許多作業,學生開始做時,動作快,做得也正確,但做到后來,速度慢了,還常有差錯,同時出現厭煩情緒;對于經常違反紀律的學生,老師如果每次都是用同一方式批評教育,學生對教師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就會出現“虛心接受,堅決不改”的現象;工人做同樣工作,干部伏案辦公等,都可能出現心理飽和的現象。

有個美國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見那里的編織草帽很漂亮,于是問道:“買一頂多少錢?”對方回答:“10元。”“如果我買100頂同樣的草帽呢?”“每頂20元。”“為什么我買批發反而更貴?”“做一頂我們感到很新鮮,做10頂我們要耐著性子,而要做100頂相同的草帽,我們將要怎樣強忍著性子!”心理飽和導致這筆生意流產。

對于心理飽和,我們應有清醒認識,應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預防措施,一經遇上它,要沉著,莫驚慌,要知己知彼,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將它“大化小,小化了”,讓它遠離我們的正常生活。

一、在認知上要用積極心態看待心理飽和

學會合理地安排各種任務,建立有張有弛的節奏,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對時間進行合理管理,不超越自己的能力,壓力就會大大降低,從而有效地避免心理飽和現象的發生。

二、要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來調整過度的勞累

充足的睡眠是使大腦保持良好學習狀態的必要條件。剝奪睡眠使大腦過度疲勞,會產生對學習的厭倦感,導致心理飽和。如果自己感到疲倦了,最好馬上休息。在學習和工作中也應適當休息,一般來說,一小時內應有一次約10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這可以減少過度的勞累,也不會輕易產生心理飽和現象。

三、人要善于釋放情緒勢能

人有時會覺得抑郁無聊,干什么事情都無精打采,進而出現頭昏腦漲,心煩意亂的情況,這其實是一種情緒饑餓。人倘若長期得不到情緒的體驗,活力就會一天天喪失,煩惱和疾病就會纏身。

因此,當每天做同一工作出現厭煩情緒時,不妨自我輕松一番:活動活動身子,極目遠眺片刻,或散散步,或與別人說說話,分散一下緊張的情緒,這樣,可以減少心理飽和給你帶來的精神壓力。另外,要尋找多種不良情緒的宣泄途徑,積極培養生活樂趣。學會或參與一門藝術,無論是投入地表演,還是入迷地欣賞,都能使自己在一種特殊意境中獲得一種樂在其中的情緒。若解不開心結,還可以請醫生指導,或對親友傾訴,別讓心理飽和成為自己的包袱。

在管理學上,作為企業的領導,要顧全大局,合理分配任務,避免給員工造成厭煩情緒的飽和現象,一旦造成這種現象應適當調節,調動員工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現實生活是極其復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對自己有所要求是對的,但是這種要求應該建立在實際的、力所能及的基礎上。人們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為自我目標難以實現,從而感到自卑失望,過高的期望只會使人誤以為自己總是倒運而終日憂郁。所以,應該調整自己的生活目標,客觀地評價事情、評價自己,得意黯然,失意泰然,在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同時,擁有一顆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暢。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別人。學會放松,放松出狀態,人在放松的狀態下做事會更清醒,更理性,這樣才有更多的獲利機會。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中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唯一能引起注意的是,它的西坡滿是松、柏、女貞等樹,而東坡只有雪松。

這一奇異現象一直是個謎,許多人不知道原因,科學界也一直沒有令人滿意的結論。然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揭開這個謎的,竟是一對普通夫婦。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這對婚姻正瀕于破裂邊緣的夫妻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愛情,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繼續一起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他們來到這個山谷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他們支起帳篷,望著滿天飛舞的大雪,欣賞山谷中美麗的雪景。后來他們發現由于特殊的風向,山谷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來得大,來得密。不一會兒,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層雪。不過當雪積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上滑落。這樣反復地積,反復地彎,反復地落,雪松完好無損。可其他的樹,因沒有這個本領,樹枝被壓斷而導致死亡。由于風向的原因,西坡的雪較東坡的雪小,總有些樹能挺了過來;所以西坡除了雪松,還有松、柏和女貞這類樹。

帳篷中的妻子發現了這一景觀,對丈夫說:“東坡肯定也長過雜樹,只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摧毀了。”丈夫點頭稱是。少頃,兩人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吻著擁抱在一起。

丈夫興奮地說:“我們揭開了一個謎——對于外界的壓力要盡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時候,要學會彎曲一下,像雪松一樣讓一步,這樣就不會被壓垮了。

壓力無所不在,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心理壓力問題,并及時地、適當地通過情緒調節來緩解心理壓力,為它找個出口。用穩定的情緒、健康的心理去直面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社會。學會彎曲,給自己一些彈性空間,使情緒由“山窮水盡”轉向“柳暗花明”,從而擺脫煩惱。

冷熱水效應

——善于用不同的秤砣衡量事物

人生在世,難免有事業上滑坡的時候,難免有不小心傷害他人的時候,難免有需要對他人進行批評指責的時候,在這些時候,假若處理不當,就會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巧妙運用冷熱水效應,就不但不會降低自己的形象,反而會獲得他人一個好的評價,提高自己的形象。

有這樣的一個實驗:拿一杯溫水,保持溫度不變,再拿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當先將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溫水中,會感到溫水熱;當先將手放在熱水中,再放到溫水中,會感到溫水涼。同一杯溫水,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感覺,這就是冷熱水效應。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在我們對外界事物的評判與衡量時心里都有一桿秤,只不過是秤砣并不一致,也不固定,有大有小。隨著心理的變化,秤砣也在變化。當秤砣變小時,它所稱出的物體重量就大,當秤砣變大時,它所稱出的物體重量就小。人們對事物的感知,就是受這秤砣的影響。

某汽車銷售公司的老梁,每月都能賣出30輛以上汽車,深得公司經理的賞識。由于種種原因,老梁預計到這個月只能賣出10輛車。深懂人性奧妙的老梁對經理說:“由于銀根緊縮,市場蕭條,我估計這個月頂多賣出5輛車。”經理點了點頭,對他的看法表示贊成。

沒想到一個月過后,老梁竟然賣了12輛汽車,公司經理對他大大夸獎一番。假若老梁說本月可以賣15輛或者事先對此不說,結果只賣了12輛,公司經理會怎么認為呢?他會強烈地感受到老梁失敗了,不但不會夸獎,反而可能指責。在這個事例中,老梁把最糟糕情況——頂多賣5輛車,報告給經理,使得經理心中的“秤砣”變小,因此當月績出來以后,對老梁的評價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提高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阿拉善右旗| 双江| 巴彦淖尔市| 察雅县| 台安县| 乐业县| 天镇县| 芦溪县| 贵阳市| 红河县| 永宁县| 枣强县| 盘山县| 九台市| 遂昌县| 新竹县| 绵阳市| 鱼台县| 宿松县| 金平| 丰顺县| 龙岩市| 高邮市| 皮山县| 陆川县| 新绛县| 汉中市| 湖北省| 清河县| 兴仁县| 萨迦县| 福鼎市| 嵩明县| 大名县| 宜春市| 同心县| 扎赉特旗| 南江县| 锡林浩特市| 永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