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高效學習方法(3)

natural是自然,concept是概念,就是能自然而然聯想到的事物。例如,提到運動你就會想到什么,根據每個人背景的不同,有人會想到健康,有人會想到運動傷害,有些人會想到獎牌,等等。說到游戲有人會想到歡樂,有些人會想到同伴,有些人則會想到沒做完的功課。看到一朵花有人想到美麗,有人想到果實,有人則想到花開花謝。無論是正面的、負面的、中立的聯想都是自然產生的。

3.聯想法在外語學習中的應用

在我們學習外語的過程中,聯想更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它可以使我們避免那些枯燥的語法,生硬繞口的發音,極大地提高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前人總結的比較有效的聯想方法有以下一些,還附上了一些例子,以供參考。

(1)比較聯想。

比較聯想,是指由視覺看到或聽覺聽到的詞而引起對另一個詞的回憶,并從中進行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相似或相反之處,從而建立起某種聯系。這種聯想常可用于一些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或短語)的學習。如:learn——study,high——tall,justnow——amomentago,long——short,open——close,geton——getoff,husband——wife,teacher——student,king——queen,teach——learn,等等。

當然,應避免機械的、簡單的聯想,在比較聯想中,有比較還應有鑒別,特別是對近義詞,尤其應這樣。

(2)近鄰聯想。

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機能活動具有一定規律性,這種規律性也體現在人們對時間和空間上鄰近的事物會自然地展開聯想。近鄰聯想指的就是這種在時間和空間上由一事物引起對另一事物的回憶這一心理現象。如,ice→snow→winter→skate;或ice→water→steam等,由此再與solid→liquid→gas相聯系。這種聯想,只要有時間,盡可不受約束地進行下去,在復習單詞時,更可以這樣做。

對單詞按詞義分類聯想,也是近鄰聯想的一種形式。如把名詞分成人物、家庭、地點、建筑物、氣候、自然、時間、人體、動植物、學科、語言等類,這樣,在學習、復習一個詞時,會較容易地聯想到同類詞中的其他詞。

(3)情景聯想。

這種聯想是從某一單獨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詞(或短語)引起對某一具體的、特定的情景的聯想。這種聯想,不僅加深了對單詞的印象,有利于記憶,還能把詞與句、詞與文相結合,達到理解掌握、準確運用所學詞匯的目的。

情景聯想,首先在于情景,情景應生動有趣,與眾不同;其次在于聯想,聯想應恰當、合理。如在學習單詞cry時,先將其讀音/krai/與小孩的哭聲相聯系,這是情景之一;在學過這一課的課文后,把cry與課文中the baby有關的情景聯系起來,這樣,學生對cry的詞義、過去式、動名詞形式及其與hard的搭配用法等,就有較為鮮明、深刻的印象。有時,還可把某個詞與多種情景相聯系,加強記憶效果。復習該單詞時,多回憶這些特定的情景,多聯系在不同情景里的用法是很有好處的。另外,還可以通過語言、圖片、動作、表情等為某些單詞創造一些情景。

(4)趣味聯想。

這是一種發揮想像力,由所學的語言材料通過某種不大合理但卻有趣的手段,引起對另一語言材料的回憶。這兩者之間可能風馬牛不相及,但正是這種不合邏輯的、荒誕的、離奇的東西,給人留下深刻記憶。如學單詞see(看),該詞中的“ee”如同兩只眼睛,因而與“看”有關;學習look(看,注視),觀其形,“oo”如同一副眼鏡,故該詞與“看”也有關,而且戴上眼鏡看,這種“看”無疑就是有意識的“看”了。這樣既認清詞義、拼寫形式,又能道出see與look的基本區別。

(5)語言聯想。

這種聯想指從某個詞的發音引起對某種事物或狀態的聯想。如:單詞cough,其中“ou”發/?蘅/,整個詞讀起來短促,如同連續發出咳嗽聲,其意為“咳嗽”;單詞laugh,其中“au”發長音/?藁:/,開口較大,整個詞讀起來直抒胸臆,如若開懷大笑,故這個詞意為“笑,發笑”;單詞spit(吐痰),讀此單詞時狀若吐痰;ball(球)中“al”發/?蘅/,是個圓唇音,可以想象口形圓如一個“球”;讀單詞monkey(猴),語音清脆,如若猴之活潑、靈敏;單詞camal讀音較長,字母“m”發音渾厚,尾音綿延,由此想象出駱駝的雄渾高大;而單詞cat讀音較短,尾音干脆,讓人聯想起貓的小巧、靈活。

熟練掌握聯想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深刻理解,快速記憶,熟練應用的效果,使學習者事半功倍,是一種值得借鑒和采用的學習方法。

▲同類比較學習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掌握這種方法,我們先在這里大致介紹一下比較法的相關知識。

比較法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某一種類的現象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研究,找出它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本質的研究方法。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比較認識現象的規律的方法。

運用比較法有三個條件:一是必須存在兩種以上的事物,二是這些事物必須有共同的基礎,三是這些事物必須有不同的特性。

1.比較法的主要種類

(1)縱向比較。

縱向比較是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發展階段進行比較。比如,為了了解某位同學這一年來的學習情況,我們可以把他入學時在班里的名次與現在在班里的名次相比,馬上就可以得出這名同學這一年的學習情況,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2)橫向比較。

橫向比較是對同時并存的事物進行比較。例如,為了認識城鄉差距,我們可以選取它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作比較。據統計,城鎮教育經費支出占公共經費支出的百分比(17.8%)遠遠高于農村教育經費支出占公共經費支出的百分比(10.5%)。

(3)同類比較。

同類比較就是兩個或兩類性質相同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的比較,在比較中尋找事物的共同點。比如我們已知第一個對象具有某種特征X,同時又具有另外一種特征Y。此時如果我們已知第二個對象也具有第二個特征X的話,那么我們馬上就可以推斷出第二個對象也應該具有特征Y。

(4)相異比較。

相異比較就是對兩個或兩類性質相反的事物或一個事物的正反兩方面加以比較。即比較兩個事物的不同屬性,從而說明兩個事物的不同。這一比較,就其思維過程來說與同類比較相同,也是從個別到個別的推理,但是它說明的不是兩個事物的相同點而是兩個事物的不同點。

2.同類比較法

通俗地說,同類比較法就是在共同點或相似點的基礎上盡量找出其不同點。有很多事物在表面上看起來差不多,相似的比重很大,但在本質上卻大不一樣。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客觀事物的相似點是記憶發生錯誤的重要根源之一,而且事物越相似,則對它們的記憶越容易發生錯誤。因此,為了使記憶精確,不出或少出差錯,就應學會在各種類似的事物之間,盡可能地找出它們的不同點來,以便抓住這些不同點,使各種事物的精確形象牢固地保持在頭腦中。這就是同類比較法在學習中的應用。例如,在學習某些近義詞時,就要開動腦筋,盡量找出它們在意義上的區別,以免混淆不清,擾亂記憶。

3.同類比較學習法的步驟

(1)根據學習的主題,訂立比較目的,并選擇合適的比較對象,也就是說要明確進行比較的主題,即比什么。

(2)收集和分析與對象有關的資料,如摘抄、筆記什么的,爭取掌握比較對象的基本知識;即對比學習。

(3)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標準,然后把它們按所比較對象的具體比較項目排列出來,挨個兒研究。就是說我們打算用什么來衡量所要比較的事物或其特性,如時間、小時、年,或答對題的次數、興趣、教學內容等定下比較的標準。

(4)有計劃地收集所需要的數據,分別進行比較學習。如果有需要,應該在適當時候修正第三步中所列示的比較項目。比較學習的內容,就是對比較的事實、數據,進行充分的研究,說明為什么是這樣,而不是那樣,分析形成這一事實的原因和理由。

(5)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分析各個項目的異同,努力找出導致這些差異的原因。然后做出結論。有時比較的結論在分析的過程中已經直接給出了,這就要求我們做出一個總結性的結論。

4.運用同類比較法的注意事項

但是,要想運用好同類比較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長時間的鍛煉,才能熟練并能得心應手。大致說來,運用同類比較法時應該注意如下基本要求:

(1)要科學地運用同類比較法,就必須注意事物之間的可比性,不具有可比性的事情不要比,否則只是浪費時間。

一般說來,凡是可比的事物都至少有一個基本的主要的共同點,而且這些共同點與所要對比的不同點要有一定的聯系,否則就是不可比的。在學習中一般都是同類事物的比較,例如,兩種不同學習方法的比較等。

(2)要注意比較的廣泛性。所謂廣泛性,就是不僅要縱向比較,而且還要橫向比較;不僅要兩個對象相互之間比,而且要把現象與其總體比,只有這樣最終得出來的結論才更有說服力。

(3)不僅要比較事物的現象,更重要的是比較事物的本質。實際上這也是我們搞好學習的要求:凡事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其本質。

在比較美國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為什么美國“一帆風順”,時間不長就取得了勝利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法國卻一波三折,歷經坎坷才取得最后的勝利?這時我們就要深入研究一下兩國的歷史。美國原來是英國的殖民地,其發展沒有經歷封建社會這一階段,因而進行資產階級革命時基本上沒有什么阻力;法國情況就大大不同了。法國經歷了長時期的封建社會時期,中世紀時更是整個歐洲大陸封建勢力的中心。因此,封建殘余勢力在法國可謂根深蒂固。所以,法國革命一波三折,反復多次。

5.同類比較法在學習上的效果

前面講了這么多,也許有人會問,到底這同類比較法對我們的學習有什么幫助啊?如上所述,同類比較法這種學習方法是將我們學習所涉及某一個或者幾個問題分門別類加以整理和比較的方法。這種學習方法,對于已經具備一定研究分析能力的人,尤其顯得重要。正所謂有比較才能有鑒別。通過同類比較法,可以收到以下效果:

(1)有助于我們把對同一問題的認識加深一步。

就同一個問題而言,可能老師講授的和書本上所體現的具有很大差別:要么老師認為這個問題不值得深入探討而簡單說幾句,要么書本上卻在這連篇累牘糾纏不清。有的問題呢,對那些水平較高的人來說是小菜一碟,對有的人卻如同天書一般。同類比較法就可以有效地克服這些日常學習中所碰到的問題。具體地說,就是將把所要學習的東西(無論難易)納入到一個廣闊的背景之中,從而更好地揭示它們內在的普遍規律。所謂“一法通則萬法通”,掌握了事物的基本規律,學習起來自然不會有以往那些惱人的問題了。

(2)有助于我們從更多的方面考慮問題。

由于所學的知識相對有限,所以我們在看待問題時不可避免會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對某個問題的論述,由于個人的知識面不同,經驗不同,所選取的論據、論點往往不大一樣。通過比較,多看一些問題,多了解一些方法,多吸取一些經驗,從而使我們集思廣益,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同一個問題。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片面性,少犯錯誤,掌握的知識也會更加牢固。

(3)有助于我們發現問題和矛盾,極大地激發學習思考的興趣。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因此,即便是我們奉為圭臬的教科書有時都會因作者的不慎或水平所限而犯錯誤,更何況其他呢?通過比較學習,我們完全可能找到謬誤所在,并深入了解作者的錯誤是怎樣發生的。這也是一種明辨是非能力的鍛煉,收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一石二鳥的作用,何樂而不為呢?

(4)有助于我們博采眾家之長。

同類比較法步驟之一就是收集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料、文獻進行對比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我們辛勤的收集,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有的文獻資料文筆出眾,有的則資料翔實;有的文獻資料圖文并茂,有的則理論高深。通過這樣一番比較學習,可以從多方面增長知識,而不僅僅是我們所要學習的那一小部分。

(5)運用同類比較法進行學習、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新的發現與發明,這是一般的學習達不到的。

例如,通過中國和日本的比較研究可以發現努力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性。日本是個島國,面積狹小卻人口眾多。但是,雖然日本的人口密度比中國的大,資源也比中國的少,為什么他們卻比中國發達得多呢?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的國民教育和相關政策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作為一個飽經戰爭創傷的國家,日本開始了戰后重建之路。它充分認識到人才和科技的重要性,將它擺在了首要位置。持續的國民教育和培訓開發了日本人的智能,很快培養出了一大批掌握最先進技術的科學技術人才和一大批高技能的技術工人。正是靠著這些先進的技術和高水平的質量,日本很快占領了世界市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所以,如果我們能跟日本一樣,把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潛在的智能都開發出來,大幅度地提高國民素質,并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一定能夠富強起來,昂首挺立在世界人民面前!

▲尋找自己的適宜時間學習

1.睡前醒后適宜學習

心理學家實驗證明,入睡前學到的東西,保持記憶的時間最長,因為在睡眠期間,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普遍轉入抑制狀態,臨睡前所學的東西沒有受到其他信息刺激作用的干擾,這是近因效益的作用。這就是睡前醒后法的理論依據。同時根據記憶的干擾理論,記憶受前攝抑制和后攝抑制的影響。

由于睡前所學得到的信息沒有受到干擾,清晰地記在大腦皮層上,所以我們早晨醒來在大腦沒有接受外界刺激之前,應該及時回憶頭天晚上睡前所學的內容,同時分辨清楚:記住了哪些?遺忘了哪些?然后翻開書本對照,如果發現遺忘了或記錯了應立即糾正,爾后按著正確的再重新記憶。這種學習方法適用于學習較難記憶的內容,如學外語、背書、記單詞、記公式等。運用得當這種方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來說在起床后和睡覺前一小時學習為最佳。

2.科學睡眠提高效率

恩格斯說,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我們講睡前醒后法,絕對不是要求大家廢寢忘食的學習。相反,還要和大家談談如何進行科學的睡眠。

我們每個人每天差不多都要睡8個小時左右。有人說,生命的三分之一用于睡眠太不劃算了,如果一天24小時都可以用來工作學習該多好。可是,這個想法很不現實,差不多每個人都需要休息,而休息最主要的表現就在于睡眠。休息能夠使身體積蓄能量,從而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和學習。為了睡好覺,睡前應洗澡、洗腳,不宜吃得過飽,不要喝茶、喝咖啡,內衣應該寬松,枕頭高度軟硬適度。

睡眠時間應根據年齡的不同,有不同的標準:學齡前兒童每日應睡眠12小時,少年兒童10小時,13歲~15歲兒童9小時,15歲以后8小時,成年人7小時~8小時,老年人5小時~6小時即可。那么,怎樣才能睡好覺呢?

具體地說,要想有高質量的睡眠,請注意以下幾個因素。

(1)保持人體生物鐘的正常運轉。如果每天準時起床,定時置身于早晨的陽光之中(周末也不例外),那么生物鐘就會準時地運轉,這是提高睡眠質量最關鍵的一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马山县| 抚州市| 天台县| 商洛市| 富民县| 琼海市| 漠河县| 荥经县| 濉溪县| 六盘水市| 滁州市| 江城| 陆河县| 铁岭市| 蓝田县| 湘潭县| 荔波县| 栾城县| 安国市| 五指山市| 日喀则市| 彭阳县| 五常市| 蕉岭县| 资中县| 灌阳县| 通城县| 嘉鱼县| 大余县| 甘南县| 讷河市| 东莞市| 民勤县| 唐山市| 平果县| 微山县| 永定县| 册亨县| 新安县|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