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有效的演講技能(2)

在演講中使用事例,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事例是多好還是少好呢?有的同志認為,用事實說話就得多用事例。因此,運用事例總是“韓信用兵,多多益善”。有位指導員演講時用故事開頭,用故事結尾,中間還用故事支撐,一次演講共講了二十幾個事例。戰士們反映,這不是演講會,而是故事會。其實,事例不在多,而在精,就是要有典型性。典型的事例,往往最有說服力,最能打動聽眾的心,能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對那些一般或重復的事例,或雖“有意思”,但說明不了問題的事例要堅決舍去。在使用事例中,不講則已,講則講透,要讓聽眾打下烙印,切不可蜻蜓點水,似是而非。

3)處理好新與舊的關系

事例不但貴在典型,而且貴在新。一個再好的事例,如果你也講,他也講,去年講,今年還講,大家就會聽膩,就有陳谷子爛芝麻之感,缺乏感染力。因此,我們在演講中,要盡量選擇和運用那些新鮮的事例這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優秀的演講家,不但善于運用新鮮的事例。同時,善于對一些舊的事例賦予新的含義,挖掘新的思想,這樣也往往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對牛彈琴”這個典故,歷來是譏笑牛聽不懂琴的,可毛澤東同志在演講時,卻賦予了譏笑彈琴人不看對象的含義。這種老例新用的高超技巧值得借鑒。

4)處理好遠與近的關系

演講中,“遠”的事例可以講,但要“遠”、“近”結合,以“近”為主,最好多講一些聽眾“身邊”的事。這樣,大家聽起來就會有一種親近感、現實感。就能撥動大家的心弦,引起“思想共鳴”。如果盡講古人、名人、外國人的事,而對身邊的人和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勢必使大家有一種超出現實之感,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李燕杰、曲嘯等人的報告,主要是講“身邊”的事和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因此,生動感人,征服了許多聽眾。

5)處理好虛與實的關系

首先,要盡量選擇和使用真實的事例。真人真事,往往最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使人最信服,教育效果最好。對有的事例,允許有些“虛”的成分。但是,這個“虛”是在大量的、生動具體的“實”中抽出來的,要合乎情理、合乎實際,切不可捕風捉影、故弄玄虛。如果脫離了“實”,搞純虛構,就會產生副作用,有害無益。

6)處理好正與反的關系

首先,必須堅持以講正面事例為主。正面事例是教育人的最主要的、最生動的材料,以生活中的原型為榜樣,特別是身邊的活生生的例子為榜樣,就更有說服力和感召力。給演講起一個好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個光彩奪目的榜樣,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要盡量多選擇和運用一些正面事例,而且要講究講授的藝術,努力把正面事例講得形象、具體、生動。

其次,要有分析有批判地講反面事例。反面事例是一種很好的反面教材。反面教材運用好了,能給人以警戒和啟迪。但是,在講反面事例時,有的地方宜粗不宜細,不能純客觀地宣傳,否則,就不但不能給人以教育,反而產生消極作用。

如何設計演講的結構

合理的結構安排是一篇演講成功的基礎。選材以后,就要布局謀篇,設計演講的結構,長篇大論的人輸出的信息不一定就多;如果闡述清晰,而且內容安排合適,即使時間短,也能輸出不少的信息。

演講者在演講之前,對如何開頭、如何結尾、何處為主、何處為次、怎樣鋪墊、怎樣承接都應了然于胸,精心推敲。這樣,在演講時才能思路清晰,順理成章;中心突出,鋪排嚴謹;首尾呼應,渾然一體。這樣,演講者才能在限定的時間里講出最多的內容,緊緊抓住聽眾,使之跟著演講者的思路往下走,心悅誠服,聚精會神;同時演講者也能把忘記演講內容的危險降至最低的限度,并克服由于害怕忘記內容而產生的怯場。

組織演講材料,安排結構最有效的辦法,是列演講提綱。列提綱時,應把整個演講劃分成幾個部分,如開場白、論題、正文和結尾,把每一部分之間的關系有機地連接起來,并在兩個部分之間留下適當的空白;還應用號碼和字母標出標題,并反映出它們之間的從屬關系。

對于演講結構的安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主張,一些人主張這樣的演講結構:

陳述主張——預期的目標——提出論據——重申主張。

這樣的結構好像是辯論中的循環論證,于是,另外一些人提出了這樣的結構:

序言(歡迎詞,自我介紹,目的,演講程序方法)——現狀——困難或問題——建議辦法。這一結構還可擴充得更大,更趨完善,如:序言——立場——問題——可能性——建議——結束語。下面我們將具體談談演講稿的各個部分。

演講的開頭部分

開場白是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一座引橋,這座橋梁架得好,就能溝通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感情,集中聽眾的注意力,使演講順利進行下去。這座橋梁架得不好,演講者與聽眾感情不能很好地交流,就很難把聽眾的興趣和注意力引到演講上來。俗話說:“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對演講來說,巧妙的開場白也就預示了演講的成功。

一、開頭的要求

好的開頭應該滿足以下七個方面的要求:

(1)開頭要能吸引聽眾的注意。演講開頭成敗的關鍵在于能否吸引并集中聽眾的注意力。演講時獲取聽眾注意力的方式隨題材、聽眾和場景的不同而改變。一般可以運用事例、軼聞、經歷、反詰、引言、幽默等手段達此目的。例如,麥克米蘭石油公司副總裁邁克斯·艾薩克松在一次演講的開頭中,便運用了引言和反詰的方法來吸引聽眾。

我們都知道,演講是件很難的事,但是請聽聽丹尼爾·韋伯斯特是怎么說的吧:“如果有人要拿走我所有的財富而只剩下一樣,那么我會選擇口才,因為有了它,我便可以擁有其他一切財富。”那么,為什么許多有才華的人偏偏害怕演講呢?

(2)開頭要為聽眾解釋關鍵術語。如果演講的成功與否取決于聽眾能否理解演講中的某些術語或概念,那么在演講開頭時對關鍵術語加以解釋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例如,一位公司副總裁在就記者招待會的用途發表演講時,就很好地運用了這一技巧。

公共關系,簡單地說,就是指“與公眾的關系”,即任何涉及到公司或個人的關系,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地利用媒體——最常見的是書面形式——為公司謀取最佳印象或形象。

(3)開頭要為聽眾提供背景知識。演講時,演講者被認為是專家或權威,因此,如果聽眾對演講的主題不熟悉或是知之甚少,那么很有必要在開頭部分對聽眾講述與主題有關的背景知識,它們不僅是聽眾理解演講所必需的,而且還可以體現出主題的重要性。美國空軍少將魯弗斯·L·比拉普斯在夏努特空軍基地的一次宴會上作演講時,就對“黑人遺產周”的有關背景知識及其對美國空軍的重要性作了介紹。

“我很高興來到此地,同時我也很感謝應邀和在座各位討論有關美國黑人問題。為保持和增進民族間的理解,美國各大州又開始紀念“黑人遺產周”。在這夏努特空軍基地,我們慶祝它則可以對美國空軍進行完整無缺的教育。

我們民族的主旋律是:“黑人歷史,未來的火炬。”

這個已成為美國人民生活一部分的紀念活動,是弗吉尼亞州紐坎頓市卡特·G·伍德森最先提出并計劃的,他現在被譽為美國“黑人歷史之父”。伍德森先生于1915年成立了“美國黑人生活和歷史協會”。后來,他又于1926年發起了“黑人遺產周”紀念活動……。”

(4)開頭要為聽眾闡述演講結構。演講時,應當利用開頭部分對演講內容加以概述,讓聽眾了解演講的中心思想和結構,特別是當演講的主題很復雜,或是專業性較強,或是需要論證幾個觀點時,這樣做就能使演講顯得清楚而易于理解。例如:漢諾威信托制造公司的主席及總裁約翰·F·麥克基里卡迪在一次演講的開頭中就很明了地陳述了他演講的結構及范圍。

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我很榮幸應科里曼主任的邀請來參加這個在我國很有權威的商業論壇——在見解上它可以與底特律和紐約的經濟俱樂部相提并論。

首先,我將對最近的國內經濟形勢加以展望,我認為它并非人們有時所想象的那樣嚴峻。

第二,談談近期歐佩克的經濟增長對國際的經濟增長的影響一對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許多國家來說是件痛苦的事,但又是完全有辦法應付的。

第三,對總統的能源建議作幾點評論,我認為它既令人鼓舞,又令人失望。

最后,我將就演講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和必要的現象以及美國的現狀談一點個人看法。

(5)開頭要為聽眾說明演講目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演講的開頭應揭示出演講的目的。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么聽眾要么會對演講失去興趣,要么會誤解演講的目的。或者甚至于會懷疑演講者的動機。美國快遞公司主席詹姆斯·魯賓遜三世在短短的15秒鐘內便把他的演講目的陳述給聽眾。

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謝謝大家給予這個露面機會。美國廣告聯盟是美國傳播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美國傳播工業還面臨許多問題,而重擔則落在大家的肩上。我今天演講的目的便是就這些問題及它們呈現出的挑戰談談我的看法。

(6)開頭要能激發出聽眾的興趣。從本質上說,聽眾是很自私的。他們只是在感到能從演講中有所收獲時才專心去聽演講。演講的開頭應當回答聽眾心中的“我為什么要聽?”這一問題。在對美國會計協會羅切斯特分會的一次演講中,演講顧問唐納德·羅杰斯通過表達他對聽眾需要的關心而激發起了他們的興趣。

我今晚要演講的題目是“信息的透露”。確定這個題目之前,我先是查閱了本地的會計年鑒分冊和全國會計協會的學術專刊,然后又詢問了我的同事亞歷克斯·菜文斯頓和戴夫·漢森:“今晚來聽演講的人都有哪些?他們希望我講什么?”他們告訴我在座

的各位都是些很熱心的人,希望我的演講有趣而富有啟發性。因此,我將告訴大家一些有用的知識,我也同時希望我的演講簡明扼要,并留給大家一定的提問時間。

(7)開頭要能爭取到聽眾的信任。有時候,聽眾可能會對演講者的動機發出疑問,或是與演講者持相反的觀點。在諸如此類的場合——特別是想改變聽眾的觀點或行為時——要使演講成功,就需要建立或是提高聽眾對演講者的信任感。杰弗里和彼得森兩位專家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下面幾條建議:

·承認分歧的存在,但是著重強調共同的觀點和目標。

·對那些連演講還沒有聽就對演講者的名聲和所作所為進行攻擊的行為加以駁斥。

·否認演講的動機是自私和個人的。

·喚起聽眾的公德意識,讓他們仔細地去聽演講。

二、開頭的形式

開頭的要求很多,與此相適應,開頭的形式也很多。平常多用的形式主要有這樣幾種:

(1)故事型。

在開頭講一個與你所講的內容密切聯系的故事從而引出你的演講主題,這樣既可以活躍現場的氣氛,又能引起聽眾的興趣。當然,這個故事要求完整,要有細節和主要人物。

比如《救救孩子》這篇演講是這樣開頭的:

去年5月24日的某報紙披露了這樣一個事實: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每天要帶由父母親手剝光了殼的雞蛋到學校吃。有一次,父母忘了給雞蛋剝殼,差點憋壞了孩子。他對著雞蛋左瞅右看,不知如何下口。結果只好帶回雞蛋去問父母。母親十分吃驚地問他怎么不把雞蛋吃了,他的回答很簡單:“沒有縫,怎么吃呢?”

通過小學生不會剝雞蛋的新聞報道,將聽眾很自然地引入自已的演講的主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把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當一件大事來抓。

這種方式的開場白很能引起聽眾的興趣,而且在語言操作上也比較容易,這適合那些初學演講的朋友使用。

又如在一堂演講練習課上,要求學生以《當我走進大學校門的時候》為題目,練習開頭,其中一則是這樣開場的:

大家一定會記得這樣一個傳說吧:阿拉伯有個神奇的山洞,里面收藏了40個大盜偷來的金銀財寶和珍珠瑪瑙。只要掌握一句咒語,洞門就會自動打開,有一天,一個叫阿里巴巴的人無意中知道了這句咒語,他打開了財寶之門,成為世界的巨富。

這個開場白,講的是大家都知道的阿拉伯傳說《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也就是將大學校門比作通往財富之門,從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你要注意的是故事型的開場白一定要摒棄復雜的情節和冗長的語言。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開門見山。

打開門映入眼簾的就是山,也就是一開始就用高度凝練的語言把演講的基本目的和主題告訴朋友,引起他們想聽下文的欲望,接著在主體部分加以詳細說明和論述。這便是開門見山型。

比如思格斯的著名演講《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便是很好的例證: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讓他一個人在屋里總共不過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靜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這個人的逝世對歐美戰斗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后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使人感覺到。

在這里,恩格斯以極為簡略、精當的話語明確道出了他這次

演講的主題:馬克思的去世及其給世界無產階級帶來的巨大損失。

開門見山型的開場白適合于比較莊重的演講場合。因此,它要求必須具備高度的總結、概括能力。

又如我國著名羽毛球運動員韓健在他的一次載譽歸來的匯報演講中,就大膽采用了這種開場白:

各位朋友:

我17歲開始從事羽毛球運動,至今已經14年了。在這14年里,我有過成功的經驗,也有過失敗的教訓,有過當世界冠軍的喜悅,也有過敗北的痛苦,今天我不想去炫耀自己如何過五關斬六將,而只打算談一談“走麥城”。

(3)幽默型。

幽默型即是以幽默或詼諧的語言及事例作開場白。這樣的開場可以使聽眾在演講者的幽默啟發下集中精力進入角色,接受演講。

1965年11月,美國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在中國上海慶祝她的80壽辰。周恩來總理在上海展覽館大廳為她舉行了盛大的祝壽宴會,并發表了祝賀演說,他是這樣開場的:

今天,我們為我們的好朋友,美國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慶祝40“公歲”誕辰(參加宴會的祝壽者對“40公歲”這個新名詞感到納悶不解)。在中國,“公”字是緊跟它的量詞的兩倍,40公斤等于80斤,40公歲就等于80歲。

周恩來總理靈活的用語,巧妙的解釋,在幾百位祝壽者中激起了一陣歡笑,而壽星斯特朗女士也激動得流下眼淚。

請注意積極的幽默是高雅的,不能用低級的笑話或粗俗的語言來表達。比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房产| 新田县| 兴海县| 天祝| 临海市| 福建省| 长武县| 卢氏县| 阿拉善盟| 长汀县| 北安市| 新民市| 璧山县| 莒南县| 会同县| 南靖县| 新巴尔虎左旗| 大宁县| 平江县| 屯门区| 孝感市| 密山市| 邹城市| 延寿县| 江山市| 湟源县| 荃湾区| 格尔木市| 都昌县| 长沙市| 苍南县| 丰原市| 措美县| 长治县| 嘉义县| 阿巴嘎旗| 祁连县| 寻乌县| 谢通门县| 弋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