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品格的力量(5)
- 一生的資本:奧里森·馬登成功學(大全集)
- (美)奧里森·馬登
- 5402字
- 2014-01-24 11:52:23
優(yōu)秀的品質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至關重要。一個積極、樂觀、誠實、勤奮的人,即使出身低微,也不會妨礙他走向成功。出眾的品行會為一個人帶來良好的聲譽,進而贏得人們的尊敬與信賴,這些將會對他的事業(yè)發(fā)展發(fā)揮關鍵作用。
美國第20任總統(tǒng)加菲爾德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默克森博士說:“一個人成為怎樣的人,要比其從事怎樣的職業(yè)更為重要。”
盧梭說:“眾生平等,人們都承擔著一樣的使命,那就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我不在乎自己的學生日后會從事什么職業(yè),我在乎的是讓他們學會生活,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在這個前提成立的基礎上,他們才能有進一步的發(fā)展,最終變成律師、軍人、牧師,或從事其他職業(y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若這些責任和義務得不到履行,就會將整個社會引向歧途。每個人都逃離不了死亡的終點,如何在走向死亡之前實現自己的價值才是我們要考慮的重點。我們扮演的角色不斷變化,但對于一個真正的人而言,這并不重要。只要明白了人生的真諦,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實現自己的使命和價值。”
心態(tài)要平和
在音樂家看來,人世間最痛苦的莫過于演奏失調的樂器,這件事簡直叫他們不堪忍受。因為失調的樂器演奏出的不和諧的樂聲會對音樂家敏銳的聽覺造成巨大的損傷,導致他們的樂感水平急劇降低,對音調之間的一些極小的區(qū)別再難辨認。如此一來,他們很快便會從音樂的舞臺上退場。如果將人生比做音樂,你所演奏出來的音樂水準如何,將直接由你所使用的樂器決定。你所從事的職業(yè),例如律師、醫(yī)生、作家等,就好比你在演奏音樂時所使用的鋼琴、揚琴、胡琴等樂器。要演奏出和諧的生命樂章,便需要將其中的不和諧因素全部剔除。
忙亂是工作的大忌,這與跑調是唱歌的大忌是一樣的。既然決定要做一件事,就應該想方設法做好它,不要把它做成四不像。正如演奏音樂,如果樂器是一把失調的小提琴,就算是意大利偉大的音樂家帕格尼尼也沒本事奏出和諧的旋律。演奏和諧的音樂切忌使用失調的樂器,做其他事也是同樣的道理。
很多人在憂慮中耗費了大半的精力,不僅無法完成預期的任務,還嚴重損壞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憂慮會抑制人們才能的發(fā)揮,一個經常感覺憂慮不安的人,很難在工作中有好的表現。無論是什么導致了這種憂慮,解決的唯一方法就是堅定信念。只有信念堅定的人,才能開啟生命中的希望之窗。只有信念堅定的人,才能一往無前,開創(chuàng)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可以說,一切奇跡皆源自堅定的信念。
準備不足便匆忙上陣,往往會造成做事過程中信念不堅,憂慮重重,最終導致失敗。我們無論做任何事都應該有堅定的信念,否則便會在憂慮遲疑中浪費精力。要消除憂慮,便要避免擔憂事情的結果。否則,任由自己的情緒被憂慮占據,再想取得成功幾乎就成了不可能的事。無論你已經付出了多少,一旦你的情緒被憂慮掌控,一切便成為徒勞。當困難降臨時,要想讓一切順利進行,一定要避免憂慮,將所有精力全都傾注于困難的解決過程中。人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會在憂慮之中漸漸消亡,與此同時,恐懼感也會因為憂慮不斷加劇。憂慮造成人們情緒的起伏不定,從而給各種消極的情緒以可乘之機,令人們陷入更深的憂慮與絕望之中。事實上,憂慮對人們而言完全是沒有必要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這一點毋庸置疑。
有一位漂亮的女演員說過:“要想讓自己變得美麗,一定要遠離憂慮。可以這樣說,美麗會被憂慮毀滅殆盡。一個憂慮的人,會失去活力與斗志、自信與快樂。其容顏會在憂慮中不斷磨蝕,其生活也會在憂慮中變得波折重重。所以,任何一個想要得到美麗的人,都要避免憂慮明日之事,釋懷昨日之事。做到了這些,美麗之門便將為你開啟。”
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十分寶貴的,然而生活中卻有很多把它浪費在無聊之事上的人。例如許多家庭主婦會一邊抱怨一邊擦拭家具、瓷器及玻璃上的掌印,甚至不惜花上半天的時間。就連面或者湯煮得太過了,也能令她們心情煩躁從而使得全家都悶悶不樂。她們會為了一點小事而糾結、抱怨,甚至鬧得左鄰右舍都不得安寧,讓周圍的人感到生活壓抑,并且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她們的家人往往要忍受她們挑剔的眼光及刻薄、粗俗的話語,忍受她們一刻不停的指責、抱怨,這是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僅僅為了一點小事就抱怨不已,感到痛苦、焦慮、煩躁,這是十分不明智的行為。這樣做只會擾亂我們內心的平靜及思維的順暢。
有些人雖然看起來不起眼,成就不了大業(yè),但他們的破壞力卻是驚人的。這種人就像嵌入身體里的刺,令我們感到隱隱作痛,卻難以將它拔除。有些老師的行為嚴重打擊了學生的自信。他們會喋喋不休地批評自己的學生,不管是一個小小的失誤還是過去犯的錯。這些人總喜歡夸大別人的問題,甚至到了扭曲事實的地步,他們這種小題大做的行為,將會把事情鬧得收不了場。他們就像鞋子里的沙一樣令人難受,但我們卻很難在公眾面前擺脫他們。有些領導的行為令員工感到討厭、心情煩躁。員工們滿腹牢騷地忍受他們無端的指責,忍受他們?yōu)榱苏蔑@自己的領導能力而一刻不停的嘴。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所以,不要為了毫無意義之事而破壞自己的好心情。我們應把這些事果斷拋開,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起來。讓它們都過去吧,不要再去理會,除非它們真的影響到你的生活。我們沒必要太過計較他人的過失,甚至自己做飯做砸了也無需太在意。不要因為叫丈夫或孩子來吃飯時他們磨蹭了一會兒,就煩躁地不停抱怨,這只會讓所有人吃飯時都不開心。不要拿具有責任感來作為你凡事挑剔、遇到不滿意的就鬧個不停的借口,總是大發(fā)雷霆只會令你的家人感到痛苦不堪、仿佛生活在地獄之中。當輪船在航行中因超負荷而遇到危險時,必須果斷拋棄那些沒有價值的物品。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也是如此,要懂得舍棄那些無意義的事情,如果一味地將它們都放在心上,對我們只有壞處而沒有好處,徒增我們的煩惱。
我們并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所以要想成就自己輝煌的一生,就必須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去實現自我價值以及社會價值,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我們要想成就大業(yè),就不要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為瑣事糾結、抱怨個不停上。這樣做會使我們的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整日疲累不堪卻毫無所成。因為我們的精力就像是破了一個小孔的氣球,付出再多都白白流失掉了。
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全花在為這些煩惱、焦慮、擔憂上面,這樣不僅對我們毫無益處,還會令我們的生活方式變得極為不健康。對于一切會使我們的思想變得消極、焦慮的事物,我們都應摒棄,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命爆發(fā)出最大的能量。愉快、美好的生活其實很容易獲得,只要我們能時刻勇敢地面對并接受現實。
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不受生活中那些無足輕重的小事影響。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生命對于強者來說,只是一個毫無難度的游戲。我若是想成功,隨時隨地都可以。只有那些蠢人才會被無關緊要的小事困擾,搞得自己終日疲于奔命,一事無成。”保持平和穩(wěn)定的心態(tài),對于從事任何工作的人而言都是很有必要的。人們應當珍愛人生,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刻。做到了這一點,人們才能在每次挑戰(zhàn)來臨之際,做好充足的準備,積極應戰(zhàn)。
我們需要和諧的心理狀態(tài),這是高效率工作的必備條件。要保持工作的高效率,最忌諱將恐懼、憂慮、憤怒、嫉妒、自私、貪欲等不良情緒帶入工作中。總是被這類負面情緒控制的人,其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紐約一名商人說:“每天早上,我一醒過來就開始審視自己的心情。若心情欠佳,就努力調節(jié)好它。我從來只在心情愉悅時離家工作。因為我明白,人們若心情欠佳,便無法高效地工作。若要在工作中避免為自己制造麻煩,就要時刻保持和諧的心理狀態(tài)。所有不懂得這一點的人,勢必將在工作中敗下陣來。”
和諧的心理狀態(tài)是所有人工作生活的必需品。有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情況,都能將自己的工作處理妥當。他們總是能夠合理地安排和控制自己的時間,精確程度堪比鐘表。這種和諧的心理狀態(tài),為他們的成功積累了重要的資本。
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收益,所以永遠不要在調整心態(tài)這件事上吝惜時間。只要你對成功懷有強烈的愿望,不管你現在正在從事什么工作,成功總有一日會屬于你。要找到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先要找回失去的自我。在認清自我的前提下,才能將通往成功的大道看得更加清楚。
要想使自己的心態(tài)保持平和穩(wěn)定,要想讓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并非易事。你需要對自己提出嚴格的要求,在開始做每件事之前,都需要與自己進行一次內容深刻的長談,就好比兩父子之間的交流。你可以試著這樣對自己說:“做這件事可以給我的才能提供極大的發(fā)揮空間,所以是時候開始做這件事了。我要竭盡所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不給自己留半點退路,不給膽怯與軟弱任何露頭的機會。”
生活因樂觀而美好
愛蒂思·沃伊特在普茲茅斯女子學院讀書期間是個朝氣蓬勃的女孩,同學們在學習或生活上遇到困難時都會向她傾訴,尋求安慰及鼓勵。而愛蒂思小姐也從沒辜負過大家的信任,她的快樂感染著身邊所有的人,照亮他們心底每一個角落,她那如火的熱情能將所有人心中的火焰點燃。
樂觀積極、熱情洋溢的人能夠堅強地面對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難題,因為他們擁有寬廣的胸懷。這些人在面對困難時反而更加興奮,他們自身的才能將得到充分發(fā)揮,并且這一過程還能開發(fā)出他們內在的潛力,這也是一種收獲。所以有人曾把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比做免費的保健醫(yī)生,它使我們的身心都更加健康、舒適。
生存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首要問題,而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會使我們的生存能力顯著增強。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有利于我們的學習及工作,所以我們應學會從生活中尋找樂趣,保持這種精神狀態(tài)。雖然名校畢業(yè)是一種優(yōu)秀能力的體現,但生活中還有一種更難能可貴的能力,即對五味雜陳的生活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良好的心態(tài)是修補心靈創(chuàng)傷的靈藥,能使我們的生活更有質量,所以我們應保持愉悅的心情、昂揚的斗志,使自己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
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可以幫助我們戰(zhàn)勝對困難及挫折的恐懼,使我們得以更快樂地生活。面對挫折與困難,不滿、抱怨及消極、失望都毫無用處,我們必須學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而這種心態(tài)的養(yǎng)成是一個日積月累、慢慢發(fā)展的過程。
年輕人的生活是不會缺少樂趣的,他們善于享受生活,對他們來說,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樂趣。我們都不愿看到孩子的臉上充滿憂傷、痛苦之色。一切都有規(guī)律可循,他們不會無緣無故變成這副樣子,必然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年輕人理該生活在歡聲笑語之中,對其強加抑制的行為簡直等同于犯罪。
泰勒神父向他的朋友巴特洛博士道別時說:“盡情地笑吧,別讓離愁別緒遮蓋了我們的笑顏,我希望再見面時你仍然是笑容燦爛的模樣。”那些整天愁眉不展的人已經忘了該如何笑,也忘了笑容的力量,并且還聲稱這是做大事的人所共有的悲天憫人的特性。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嚴肅認真,生活對于他們來說毫無樂趣可言,一點不快就能將他們擊垮。他們也許真的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但這種體會卻只是讓他們更加消沉。
那些心情愉快的人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他們健康長壽,生活幸福美滿,他們往往都是成功人士,并且給予社會最多的回饋。他們會以講笑話的方式來逗大家開心,把快樂帶給大家。這雖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的作用不容小覷。這些人是擁有大智慧的人,他們懂得以積極樂觀、豁達開朗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過著五彩繽紛的日子。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過著相似的生活,之所以會有人感覺自己的生活枯燥無趣、苦不堪言,只是因為他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消極、埋怨。如果我們能換一種積極熱情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那么我們的生活將變得充滿樂趣。這就像給機器上了潤滑油一樣,一切的不愉快都能輕松轉過,連和愛人的爭吵都變成溫馨的記憶。
“我命令自己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看待每一件事,例如在窗前掛上彩燈,屋子里就會映出彩虹一般的美景。”莉迪亞·瑪麗亞如是說道。樂觀、平和的生活態(tài)度是我們的寶貴財富,這種心態(tài)使得我們眼中的生活永遠是快樂而又多姿多彩的,我們因此而擁有健康的體魄、幸福的生活、完美的工作。
其實,每一項工作都有其有趣之處。所以,別總是對工作心懷不滿,不妨換上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去看待它,你會體會到其中蘊藏的樂趣。而這種樂觀的心態(tài)是需要我們逐步去培養(yǎng)的,沒有人生下來即如此。只要你擁有熱情的生活態(tài)度及健康的體魄,那么即使你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也一樣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快樂和財富一樣,是可以持續(xù)積累的。我們應樂觀、勇敢地面對艱苦的生活及糟糕的境遇,要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后,任何陰霾都會過去。如果面對困難只會一味地怨天尤人,什么努力都不去嘗試的話,永遠等不到雨過天晴的那一天。生活中總會有許多的不如意,比如壓力大、枯燥乏味、心情郁悶等,這些我們都得學會忍受。所以,讓自己過得快樂一點吧,試著微笑面對工作和生活,你的煩惱會少很多。如果你總是不開心,終日一副沮喪、呆板的樣子的話,人們會因為討厭看見你的倒霉樣而遠遠地避開你。現代生活帶給人巨大的壓力,令人時常處于焦慮不安的狀態(tài),我們的確需要以放聲大笑的方式來發(fā)泄。笑容是可以為我們排除煩惱的寶貴財富,就像一首詩中所寫的:笑一笑,我們將獲得平和的心境;生活是一面鏡子,我們對它微笑,它就對我們微笑;我們對它皺眉,它就對我們皺眉。那些不懂幽默的無趣之人,只會令身邊的人感到難受。
有一位心態(tài)相當樂觀的70歲的老人,當別人說他已經到了日薄西山的年紀時,他斷然否決,回答說自己的身體和心態(tài)都像正午的太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