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品格的力量(4)
- 一生的資本:奧里森·馬登成功學(大全集)
- (美)奧里森·馬登
- 5487字
- 2014-01-24 11:50:47
我想在文章的結尾引用一首名為《國家由什么組成》的詩:“國家是由什么組成的呢?是聳立云霄的防御設施,還是壁壘森嚴的堡壘?是環繞著護城河的城墻,還是由角樓及王冠式尖塔裝點的城市?是防御力量超強的港口,還是繪滿星月圖案的宮殿?都不是。真正組成一個偉大國家的,是那些品質高貴的人?!?
優秀品格成就偉大
所謂的偉大,即是擁有高尚的品格。對此,愛默生說道:“無論是寫詩作畫、譜曲、傳道還是創作小說,凡事背后都有品質及性格的影子,一切事物都將在缺失了這兩樣東西后變得空洞而毫無價值。從查塔姆的演講中,我體會到他自身的偉大之處,這種偉大是超越演講本身的?!边@種品質及個性對我們而言是比財富更重要的,甚至比一切功名及美譽更重要。
生活中并不是賺的錢越多就說明你越成功,雖然在商場的確是以此來衡量成功的。幸福的人生不一定需要有很多的錢,即使你沒有生意頭腦也不富有,同樣可以過得很幸福。只要你能夠真正讀懂人生的意義,擁有堅定的信仰,心靈上和精神上都感到滿足,全心享受生活中的一切樂趣,你就是一個擁有幸福生活的人。這樣的人是能得到朋友的喜愛及信任的,因為他們總是會給予那些有困難的人最無私的幫助。他們待人隨和寬容,不輕易發怒,即使受到誤解也是如此,絕不會做出令人難堪的舉動。這樣的人也算是成功的,即使他們并不富有。
卑鄙之人可以裝作不明白高貴品質的重要性,他們的特征就是丑陋、貪婪、卑微。生活在這樣的人身邊,我們必須擁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堅定的信念,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嚴格要求,稍有松懈就可能與他們同流合污,到時想要糾正自己的品行就很困難了。那些人的靈魂丑陋不堪,他們的行為只會招致他人的鄙視。他們陰險狡詐、精于算計,總以打擊別人的方式來炫耀自己,為了獲取自身利益,他們什么事都做得出來。
有些人把成功等同于擁有巨額財產,這種人真的很愚昧無知。他們可笑地認為錢可以買來一切,只要有錢了就可以無所不能,卻不明白,我們在追求錢財的同時失去了多少寶貴的東西。并且,并不是所有東西都是可以用錢換來的。最諷刺的事莫過于擁有無數的錢財,精神世界卻一片荒蕪。一個人的成功不能用金錢去衡量,在精神上真正富有之人都明白這一點。
我們不能以評價動物的標準來評價人,因為人是富有理性的。任何有思想的人都不會只為了吃飯而活著,如果生活中只剩下了呼吸以及吃喝的話,已經不能稱之為生活了,只能算得上是生存。對于有追求的人來說,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是比吃飯更重要的事情。有理想的年輕人都在努力積攢著成功的資本,那就是不斷地學習、改善自我,使自己擁有崇高的品格和強大的能力。這種資本不會消失,他們正是憑借這種資本,抓住機遇取得最后的成功。
那些不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人,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會因此變得貧窮。你還擁有友誼,因為你總是熱心地幫助有困難的人,對待一切都充滿愛心。在你幫助那些身處困境的人重新站起來時,其實你自己也收獲了很多。這些都是永遠屬于你的無價之寶,金融危機無法影響到它,任何人都不能把它從你那里搶走。這種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是最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任何的惡意詆毀、中傷都不會改變它的本質。它就像真正的金子,永遠都不怕烈火的考驗。
“從政者缺乏以人為本的意識,往往更注重體制上的改革,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英國政治家、小說家迪斯累利曾如是說道。塞繆爾·約翰遜也十分明智,他認為旅行者應盡可能地多接觸那些杰出之人,這遠比去不同的地方欣賞不同的風景重要。艾塞克斯勛爵也持有相同觀點,他說:“去和那些擁有大智慧的人交談吧,這種收獲遠大于去游覽一座美麗的城鎮。哪怕城鎮離我們只有5里遠,而那位智者卻在100里之外,我們也應選擇后者。”
馬丁·路德說:“民眾的素質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財富,而國民收入、國防能力、國家建筑規模都不能說明問題。一個民族如果不具備正直精神的話,它將是毫無希望的?!?
精神對于我們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所以我們在處事時總是力求冷靜。年輕人應該用心經營好自己的精神,因為它帶來的收獲是隨著投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它是我們生命中很有價值的存在。急功近利似乎成了當今社會的一大通病,人們的神經大多數時候都是緊繃著的?!耙豢匆婋u蛋就像已經聽到雞在叫了一樣”,這是中國的一句諺語。我們應對自己真正的需求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要急功近利,而應該冷靜地去面對如今社會上花樣百出的各類“速成班”。
科伯恩也曾在《弗朗西斯·荷納的紀念碑》一書中提到過這樣一個事例:“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受荷納的影響而開始過上健康的生活,他的事跡人盡皆知,不需要刻意去宣傳。人們都非常喜愛他、尊敬他,他38歲就成為所在國家最有影響力的人,任何有良知的人都為他的英年早逝而嘆息不已。
“荷納所獲的殊榮超越了過往的所有人,但他并不是依靠高貴的身份地位或者巨額的財產而獲得這種榮譽的。他只是愛丁堡一個普通商人家庭的孩子,他以及他的家人朋友都不富有,他們一生都沒掙到過超出6便士的錢。他只擔任過一次待遇微薄的職務,并且時間還不到一年,權利這種東西更是從未擁有過。他的能力及才華都很平庸,并沒有什么過人之處。他的口才也極其一般,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絕不會語出驚人。他總是如同講故事一般平靜地述說。但他做事情十分細心謹慎,這算得上他的一大優點。他對待任何事的要求只有一點,那就是確保正確無誤,因為目標明確,他做事從不會感到驚慌失措。他是一個品行端正的好人,這大概就是對他一生的最好概括了。
“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大獲成功的呢?這要歸功于他勤勞、善良、美好而又明智的品行。每一個擁有健康思想的人都可以具備這種品行,但要持之以恒就很困難了。而他恰好擁有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他在這方面始終對自己嚴格要求,而不會急功近利。他的這種優良品質完全是自己努力養成的,而不是因為外界影響所致。他不是最有能力與才華的,但一定是擁有最高道德標準的。他教會人們平靜、謙恭地去生活,將他們從充滿妒忌與競爭的生活中帶出來,這似乎成為伴隨他一生的神圣使命。他在人生道路上無需借助任何外界的幫助。因為他始終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及高尚的素養,他的人生已經升華到一個高遠的境界之中,這使得他做任何事情都無往而不利?!?
美國杰出政治家查爾斯·薩姆納在彌留之際說道:“成敗在于品格。”
英國著名哲學家和經濟學家約翰·斯圖亞特·穆勒曾說過:“所有立志成就大事業的人都會努力追求高尚的品格。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已經擁有并繼續追尋高尚的品格,那么他不管從事何種類型的工作,都一樣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進而徹底告別無所作為的低層次生活,上升至人生的更高境界。”
“這種境界是所有睿智之人共同的追求目標?!蹦吕绽^續說道,“品格的塑造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巨大影響,可這種說法并非絕對的。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品格完全能由我們自己塑造。這一點在自由意志學中可以找到強大的科學依據。環境固然會影響我們,但我們也可以通過自身強大的毅力去影響環境,然后再反作用于自身?!?
與購物類似,選擇自己喜歡的貨物,拋下對自己毫無用處的貨物。美好品格的養成,也要不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昆蟲會選擇各種可作為食物來源的植物,我們也需要如此,不斷用精神食糧充實自己的心靈。不要忽略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要培養美好的品格,就要抓住每一點可供汲取的養分。
比徹形象地說道:“早上來到花園,一朵花中含露,另外一朵卻無。含露的花將花苞打開,所以露珠兒才會包裹其中。無露的花則將自己封閉,所以露珠兒才會滑落墜地?!?
美好的聲譽源自高尚品格與強大能力的日積月累,生活的追求與意義就在于此。人們的先天條件其實是很相近的,這就好比樹木生長。一棵樹能否茁壯成長,關鍵在于養料吸收。起點相同的樹苗,長大之后,有些被用來做桅桿,有些被用來做鋼琴,有些卻被用來做木柴。收獲結果好壞,完全取決于付出的多少。樹木成長要經歷漫長的時間,人的成長也要經歷種種磨難。偉大的成就,只有在一切都準備好時方能實現。
小仲馬的一篇小說末尾這樣寫道:“誰能救我們脫離苦海?誰能帶我們走向成功?這個人就是我們急切呼喚的。要找到他不必長途跋涉到遠方,這個人就在我們眼前。他是你,也是我,他是我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你若是覺得自己要成為這個人實在很艱難,那是因為你的毅力還不夠。堅強起來吧,你會發現要成為這個人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
我們需要這樣的人:
他們頭腦清晰,睿智過人,
他們信念堅定,勤奮努力;
欲望面前,他們從不屈服,
腐敗面前,他們從不妥協;
他們堅持原則,獨立自我,
他們珍惜名譽,絕不放縱;
他們拒絕操控,
他們厭憎謊言。
他們的靈魂熠熠生輝,他們是真正的偉人!
他們帶領我們走過迷茫的階段,走向光明的未來!
做真正的自己
很多人在進入社會之前非常誠實,可是進入社會之后,各種各樣的物質誘惑讓他們無法抵擋,所以他們就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開始不誠實起來。他們開始變得虛偽、說謊。他們就像那些劣質工程,表面看起來非常不錯,但內部卻是另外一回事。我們稱他們為“表里不一”。
有很多人總是隱藏起自己的缺點,只把自己的優點展示給別人。長期如此,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來虛假。他們把最名貴的家具都擺在家里顯眼的位置,如果有客人來家里拜訪,就能夠輕易地看見。而那些破破爛爛的家具,被他們放在里間,根本不讓人看到。這兩種做法都是“表里不一”的典型做法?;畹貌徽鎸嵉娜?,意志會慢慢消沉下去。這是渴望成功的人士堅決不能做的事情。
美國有位資深的評論家說:“當前的社會謊言遍地,越來越難見到真實。市場上大量出現冒牌商品,政客們終日以謊言粉飾太平,名人們時刻以假面具示人。”英國詩人羅伯特·騷塞說:“人們總是在看清本質之前,就已下了結論。”英國畫家盧西恩·弗洛伊德則舉了一個例子:“一座雪白優美的大理石雕塑,其內部卻填滿了垃圾,表象與真實的反差竟可以如此之大!”
當然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它們就像疤痕一樣無法掩飾。我們總想將最好的自己展示出來,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可我們的本質并不會因此發生改變。
朗費羅認為世間最恐怖的莫過于那些表面良善、內心惡毒的人。正如修道院的門窗玻璃上所畫的畫,里面畫著維納斯,外面畫著圣母瑪利亞。霍爾博士在提到一名表里不一的蘇格蘭人時,說:“他一邊唱著‘為表我的誠意,我愿將全世界奉上’,一邊卻攥緊了錢包,一個子兒也不愿拿出來投進捐款箱中。”
蓋吉說:“有個商人,因為生意繁忙,所以每次要做禮拜時,他就會在柜臺上擺一本《圣經》,制造出虔誠的假象。這類人有很多很多,例如不少享有盛名的人,實際上卻是道德敗壞的沽名釣譽之徒。就連植物也經常以假象欺騙人們,佛羅里達美麗出眾的玫瑰,竟發不出丁點香氣,漂亮的天堂鳥竟不識鳴唱,聞名遐邇的希臘柏樹根本不會結果。”
阿諾德以撰寫英雄故事聞名于世,但他自己卻與英雄有著天壤之別。一面宣揚愛國,一面密謀叛國,這就是阿諾德的真面目。人們起初被他的故事蒙蔽了,為故事主角強烈的愛國之心深深動容。直到后來,阿諾德欲向英國出賣祖國的行徑被人揭露出來,他的讀者們才終于恍然大悟。阿諾德的朋友艾倫·波爾也是一樣,光鮮美好的外表之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可恥嘴臉。
李文斯頓博士來到非洲,發現有些部落的人從來不知鏡子為何物。生平第一次看到鏡中的自己,這些人全都大吃一驚:“這個丑陋的家伙是誰?”“這個人就是我嗎?為什么跟其他人一點也不像?”“噢,怎么會有這么奇怪的鼻子?”他們從未發現過真相,忽有一日,真相擺在面前時,便覺得難以置信。
有人說,一個能勸服陪審團相信被告無罪的律師無所不能。要做到這一點,律師首先要說服自己相信被告無罪,如若不然,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露出心虛的破綻。說謊絕非易事,稍有不慎便會被人看穿。一名瑞典科學家對神學家斯威登堡說:“對于某些觀點,有些人自己都不相信,卻千方百計地試圖說服別人相信,其結果如何不言而喻?!?
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到底是怎樣的?對此,很多人都很好奇,可是一旦真相揭露出來,我們之中的大部分都會為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感到異常的吃驚與失望。別人的否定與批評,在我們看來難以接受??蓪嶋H上,這只是正?,F象,就算我們自己也經常在心底深處暗自評價別人。我們會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求為別人留下好印象??墒牵嬲奈覀兪鞘裁礃幼拥?,只有自己才最清楚。
人的一生,都會與自己的聲譽日夜相伴。聲譽并非一成不變,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其聲譽亦會有所不同。聲譽與一個人的素質密不可分,賀蘭德說:“一個人的涵養是其聲譽的決定性因素?!?
為什么要一直戴著虛偽的面具呢?把它扔掉不行嗎?過一種恬淡、自然、率真的生活多好啊!用真實的態度來生活,人就能夠活得更加充實。戴著虛偽的面具,過著一種騙人騙己的生活,最后又能得到什么呢?要有勇氣把真實的自我展現出來。別人的看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過得幸福。那些買不起的東西,為什么非要買呢?
“哲學家的標準”,是指完全按照真相進行最客觀的評價。這個標準對于評價自己同樣適用。很多人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過分高估自己的能力,以致招來別人的恥笑,甚至惹出更大的麻煩。在這一點上,英國人就做得很好,要知道,真實的才是最好的。
克倫威爾請人為自己畫肖像時,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一定要畫出最真實的那個我,不要回避我的缺陷,否則,我不會給你酬勞。”
愛默生說:“任何謊言都會留下破綻,被拆穿是遲早的事?!痹偬煲聼o縫的謊言,也終有被拆穿的一天。每天戴著假面具生活在謊言中,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啊!世上有哪個人不希望真誠待人,同時被人待以真誠呢?事實上,每個人畢生都行走在追求真實的道路上,盡管這條路上遍布著謊言與假象。然而,這就如同恒星與行星之間的對比,追本溯源,行星的光輝不過只是假象,恒星的光輝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