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產品成本會計核算詳解與實務:內容精解+實務應用+典型案例
- 企業產品成本會計編審委員會
- 10字
- 2020-06-12 16:16:43
第3章 直接費用的核算
3.1 生產費用要素與產品成本項目
3.1.1 生產費用要素
在企業產品生產的過程中,發生的能用貨幣計量的生產耗費,稱為生產費用。生產費用按照經濟性質(內容)劃分,可分為勞動對象消耗的費用、勞動手段消耗的費用和活勞動中必要勞動消耗(或構成成本的活勞動費用)的費用。這在會計上稱為生產費用要素,它由下列項目組成。
① 外購材料。其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原材料、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半成品、包裝物、修理用備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② 外購燃料。其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各種燃料,包括固體燃料、液體燃料和氣體燃料。
③ 外購動力。其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各種動力,包括電力、熱力和蒸汽等;
④ 工資。其指企業所有應計入生產費用的職工工資。
⑤ 職工福利費。其指企業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計提并計入費用的職工福利費。
⑥ 折舊費。其指企業按照規定對固定資產計算提取并計入費用的折舊費。
⑦ 利息支出。其指企業計入期間費用等的借入款項利息凈支出(即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后的凈額)。
⑧ 稅金。其指計入企業管理費用的各種稅金,如印花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和車船使用稅等。
⑨ 其他支出。其指不屬于以上各項要素但應計入產品成本或期間費用的費用支出,如郵電費、差旅費、租賃費、外部加工費和保險費等。
將生產費用要素劃分為若干要素進行反映與核算,有助于企業了解在一定時期內發生了哪些生產費用、各要素的比重是多少,借以分析企業各個時期各種要素費用支出的水平。這種費用的劃分,能將物化勞動的耗費從勞動耗費中清晰地分離出來,進行單獨反映,為企業計算工業凈產值和國家計算國民收入提供資料,也可為企業控制流動資金占用及編制材料采購計劃提供依據。
3.1.2 產品成本項目
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可分為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和不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對于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按其用途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若干項目,這些項目在會計上稱為產品成本項目(簡稱“成本項目”)。企業進行成本核算時可設置以下成本項目。
① 原材料。其指直接用于產品生產并構成產品實體或主要成分的原料、主要材料與外購半成品,以及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
② 燃料和動力。其指直接用于產品生產的各種燃料和動力費用。
③ 工資和福利費。其指直接參加制造產品的生產工人的工資以及按規定比例計提的職工福利費用。
④ 廢品損失。其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廢品而造成的損失。在廢品較多,或者廢品損失在產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較大,需要單獨加以核算的企業,可以設此項目進行組織核算。
⑤ 停工損失。所謂停工是指企業因材料供應不足、電力中斷、機器大修理、計劃減產或非常災害等引起的停工。企業基本生產車間因停工而發生的各種費用而造成的損失稱為停工損失。在有停工損失的企業,可設“停工損失”項目對停工損失進行核算。停工損失一般應計入產品成本。
⑥ 制造費用。其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企業生產單位(分廠、車間)的管理人員工資和福利費、折舊費、修理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費用和勞動保護費用等。
以上按經濟用途劃分的各個成本項目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應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成本管理要求來決定。一般情況下,成本項目可分為3個,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采用分步法核算產品成本的企業,為了核算半成品成本,可增設“自制半成品”成本項目。如企業需要單獨核算職工福利費,可把“直接人工”成本項目分設為“直接工資”和“其他直接支出”兩個成本項目等。
3.1.3 費用與成本的聯系與區別
1.費用與成本的聯系
(1)費用與成本都是耗費與補償的統一
不管是費用還是成本,它們的發生都伴隨著企業一定資財的耗費,均會導致企業有關資產的流出或對一定負債的承諾。企業在一定期間所發生的經營性耗費,必然會表現為有關的費用或成本。當然企業發生一定費用與成本也必然要求有新的資財流入以補償耗費。可見費用與成本是耗費與補償的統一。
(2)從計算當期利潤的角度來看
從計算當期利潤的角度來看,成本是費用的一部分,即費用包括了成本。在會計期末,遵循配比原則,把有關的收入和相關的費用相互配比,計算本期利潤(或虧損)。此時,本期有些成本,如一部分固定資產成本轉化為折舊費用,原材料成本轉化為制造費用、管理費用或產品成本,再由產成品成本轉化為產品銷售成本,由本期營業收入彌補。即成本在企業當期生產經營過程中轉為了費用。
(3)從對象化角度來看
對象化角度來看,成本是對象化的費用。這里的對象僅指發生的成本可直接歸集在某特定對象上。如車間生產丁產品,在一個期間內發生的原材料費用、生產工人工資、制造費用均直接歸集在丁產品的生產成本中。
(4)費用和成本都具有盈利性
企業支付一定的費用或成本,不僅要考慮能否收回成本,還要考慮獲利能力。如企業本月支付50萬元的廣告費,希望產品市場占有率能提高1個百分點。由于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提高而帶來的收益可能大于支付的廣告費。
(5)費用或成本的發生都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然發生的經濟現象
企業為了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為了取得某一資產,必然會發生一定的費用和成本。因此,可以給企業費用和成本下同一個綜合定義:費用、成本是企業為保障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轉,或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目的,或為取得某一項資產的所有權而發生的資財的耗費或負債的承諾。
2.費用與成本的區別
(1)成本是固化了的資本,而費用是蒸發了的資本
成本的發生必然導致企業擁有或控制某一資產,這一資產或以實物形態存在,或以非實物形態存在,從資本運動角度來看,它此時處于固化的狀態。費用的發生必然導致企業資財的耗費或負債的承諾,由于發生了費用而使企業的資本蒸發(消耗)到了周圍環境(經濟圈)中去,從資本運動角度來看,它此時處于資本的蒸發狀態。在此把企業一定的資本比喻為一潭水,那么固化了的水則是企業某期或前期發生的成本;而蒸發了的水則是該期發生的費用。“水”的固化從長期來說只是暫時的、相對的。因此,也可以說,成本是等待蒸發的資本。企業在資本蒸發的過程中,必須有新的資本流入,不然企業的資本便會逐漸枯竭而使企業破產倒閉。
(2)從狹義的成本和狹義的費用來看從狹義的成本和狹義的費用來看,費用與一定的期間相聯系,而成本與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或勞務相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