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有夢就有遠方(1)
- 青少年必讀的心靈美文(大全集)
- 雅瑟 青萍
- 5460字
- 2014-01-23 15:04:01
有夢就有遠方。不論何時何地,都應該明白有耕耘才會有收獲。今天,在這里埋下信念的種子,明天,你將收獲累累碩果。今天,揚起理想的風帆,明天,你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一個夢想的實現是另一個夢想的開始,充滿希望的青少年,未來的路還很長,夢還很遠。面對陌生的一切,要勇敢地擔當,自信而頑強。
夢想,是讓人生樂觀的依仗,是讓生命澎湃的源泉,是一個,必須時刻帶在身上的神奇包裹。帶上它,心靈可以忍受任何困苦;打開它,人生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
夢想是一個精靈,它能給我們一雙奮飛的翅膀,引導我們飛向遠方。
我的信念
法國
瑪麗·居里
必讀理由
居里夫人,一位偉大的女性,她的話波瀾不驚,仔細品味卻大有深意,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除非你有堅定的信念。
生活對于任何一個男女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賦的才能,并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完成。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要能夠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數周,我注視著我的女兒們所養的蠶結著繭子,這使我感興趣。望著這些蠶固執地、勤奮地工作著,我感到我和它們非常相似,像它們一樣,我總是耐心地集中于一個目標。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它的繭子一般。
在近50年來,我致力于科學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對真理的探討。我有許多美好快樂的記憶。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在那整個時期中,我丈夫和我專心致志地,像在夢幻之中一般,艱辛地坐在簡陋的書房里研究,后來我們就在那兒發現了鐳。
我在生活中,永遠是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所以后來我要竭力保持寧靜的環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擾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學方面,我們是有對事而不是對人的興趣。當皮埃爾·居里和我決定應否在我們的發現上取得經濟上的利益時,我們都認為這是違反我們的純粹研究觀念的。因而我們沒有申請鐳的專利,也就拋棄了一筆財富。我堅信我們是對的。誠然,人類需要尋求現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多的報酬。
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他們對于一件忘我的事業的進展,受了強烈的吸引,使他們沒有閑暇、也無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我從沒有視這種權益為理所當然的,因為在24歲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領和蹂躪的波蘭。我估量過法國自由的代價。
我并非生來就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許多像我一樣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語的呵責,便會過分懊惱。他們盡量隱藏自己的敏感。從我丈夫的溫和沉靜的性格中,我獲益匪淺。當他猝然長逝以后,我便學會了逆來順受。我年紀漸老了,我愈會欣賞生活中的種種瑣事,如栽花、植樹、建筑,對誦詩和眺望星辰,也有一點興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我認定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
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并且,他是一個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這種魅力,就是使我終生能夠在實驗室里埋頭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絲路花語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有信念就有希望。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支撐我們精神不倒的脊柱。信念讓我們對生活抱有永不磨滅的熱情與希望,在信念的召喚下,不管路上有多少荊棘坎坷,我們都會勇往直前,永不放棄。
很多時候打敗我們的不是困難本身,而是缺乏堅定的信念。羅曼·羅蘭曾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們,當不幸遭遇困境時,堅定必勝的信念,鼓起勇氣,就一定能創造令人欣喜的奇跡。
夢想悠悠
【美國】亞歷克斯·黑利
必讀理由
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訴說了忠于夢想的苦樂。擁有夢想,并對它絕對忠誠,那么終會有一天你會站在夢想實現的人生制高點。
許多年輕人對我說,他要做一個作家。我總是鼓勵這些人,但同時解釋說,當作家與發表作品之間有很大差別。這些人大多夢想的是財富與名聲,不是打字機旁漫長時間的孤軍作戰。“你是想發表作品,”我對他們說,“不是想做作家。”
事實上,寫作是一種孤寂、隱遁、不賺錢的事情。每一位受到司命女神青睞的作家背后,都站著千萬個終生壯志未酬的人們。那些成功者常常都經受過長期的冷遇與貧窮,我就是這么過來的。
結束20年海岸警衛隊生涯時,我想成為一個自由作家,但毫無前途可言。
我真正擁有的,是紐約市的一位朋友喬治·西姆斯,我和他是在田納西州的亨寧一起長大的。喬治在我家里找到了我,家是一間搬空了的小倉庫,在格林尼治村公寓樓,他是這里的管理人。屋里陰冷,沒有浴室,我不在乎。很快買來一臺舊手工打字機,感覺如同一個天才大文豪。
過了大約一年,我仍然沒有什么突破,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賣出一篇小說是那么艱難,吃飯的錢都掙不夠。但我明白我仍然要寫作,我夢想這個許多年了,我不想成為這樣一種人,臨死時候還在想:假如我怎么怎么可能會怎么怎么。我要保持操守,哪怕這意味著生活在收入不可靠與失敗的憂懼之中。這是希望的幽冥區,大凡有一個夢想的人,都得學會過這種生活。
后來有一天,我接到一個真正奠定我一生的電話,并非什么代理人或編輯提供大宗約稿,正相反,倒像海妖塞壬在引誘我放棄我的航程。打電話的是海岸警衛隊的老相識,現駐扎在舊金山,他曾借給我錢,并喜歡借此奚落我。
“我什么時候能拿回那15美元,亞歷克斯?”他取笑說。
“下次賣出文章的時候。”
“我倒有個好辦法,”他說,“我們急需一個新的公共信息助理,年薪6000美元。如果你肯干,準行。”
6000美元一年!這在1960年真還不少。可以買到一套好公寓,一輛汽車,可以償還債務,也許還能儲蓄一點。尤其是,可以邊工作邊寫作。
正當美元在我腦子里漫天飛舞的時候,內心深處某種倔強的東西抬頭了。
我一直都在夢想成為一個作家,全日制專業作家。“謝謝你,我不要,”我聽得到自己在說,“我要寫作到底。”
然后,我在小屋子里踱來踱去,開始覺得自己是一個傻瓜。伸手摸進我的餐櫥,一個釘在墻上的香橙板條箱,拿出里面所有的東西:兩罐沙丁魚。雙手插進身上口袋,掏出18美分。放進一個揉皺了的紙包。這個,亞歷克斯,我對自己說,就是眼下你為自己掙到的一切。我不能肯定,我從前是否像當時那樣懊惱沮喪過。
真希望我的寫作水平立刻提高,但沒有。唯一感謝上帝的是,有喬治幫我苦度窘境。
通過他,我結識了另外一些只身奮斗著的藝術家,如喬·德萊尼,來自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的老兵畫家。喬經常沒錢吃飯,不得不去造訪左鄰右舍。一個屠夫給他一些帶少許肉的骨頭,一個雜貨商給他一些萎蔫了的蔬菜,喬用這些東西煮便餐湯喝。
另一位同村人是標致的年輕歌手,他慘淡經營一個餐館。據傳,如果顧客點了牛排,歌手就一溜煙跑出去,到街對面超級市場去買一份現成的來。他的名字叫哈里·貝拉方特。
德萊尼和貝拉方特這些人成了我的模范。我懂得,要堅持不懈為理想而工作,人得做出犧牲,過有創造性的生活。
艱苦磨煉中,我漸漸賣出一些文章。寫了當時許多人談論的問題:公民權,美洲和非洲的黑人。不久,像鳥兒南飛一樣,我的思想老是回到了孩提時代。
在我靜靜的房間里,好像聽見奶奶,堂兄喬治亞,嬸嬸普拉斯,姑媽麗茲,舅媽蒂爾的聲音,他們在講述我們的家庭和奴隸制。
從前這些故事美國黑人是不對外人講的,我也基本上守口如瓶。但有一天與《讀者文摘》的編輯們共進午餐時,我講起了我的奶奶姑嬸堂兄,而且我說,我想追溯家族根由,直到那用鐵鏈拴著賣到這邊海岸上來的第一個非洲人。我帶著一份合同離開餐桌,它將支持我采訪寫作九年。
這是一個爬出黑暗的漫長過程。然而1976年,離開海岸警衛隊17年后,《根》出版了。立刻,我盡情享受到了少數作家所體驗過的成功與名聲帶來的歡樂。炫目的聚光燈趕跑了漫長的黑暗。
平生第一次,我有了錢,到處的門為我敞開。電話整天響,不斷結交新的朋友,簽署新的協約。我收拾行李,搬到洛杉磯,幫助拍攝電視連續劇《根》。
這是一個忙亂興奮的時期,成功之光照得我暈頭轉向。
忽然有一天打開行李時,我無意間看到多年前住村里時裝東西的一個箱子,里面有一個棕色紙包。
我倒出包中物,兩個腐敗了的沙丁魚罐頭,一個五分鎳巾,一個一角銀幣,三個便士。往事像旋渦似的一下子涌上心頭,和打字機一起蜷縮在陰冷、滴漏的單間斗室的情景歷歷在目。然后我對自己說,紙包里的東西也是我的一部分根,終生不可忘記。
我把罐頭送去加裝有機玻璃框。把那個塑料箱干干凈凈擺在天天看得到的地方。如今它們擺在我在諾克斯維爾的桌子上,放一起的還有普利策長篇小說獎杯;電視劇《根》九項艾美金像獎的半身雕像;還有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最高榮譽——斯平加恩獎牌。我很難說出哪樣東西對我最重要。但唯有那第一樣東西給我以勇氣與恒心,使我在夢想悠悠之中保持對事業的忠貞不二。這是所有胸懷夢想的人們都得修煉的功課。
在為實現人類最大幸福的斗爭中,要做一名永不掉隊的戰士,這就是最光榮的任務和最崇高的目標。
絲路花語
實現夢想關鍵在于對夢想的高度忠誠。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總是有許多坎坷和誘惑,或懾于艱難困苦,或耽于聲色,或沉湎于誘惑,使人往往無功而返。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有勇氣和毅力排除一切困難和誘惑,始終堅持自己最初夢想的人。
尋找你的未來
【美國】吉姆·羅奇
必讀理由
現在有一種流行病,就是浮躁。許多人急功近利、好高鶩遠,夢想著一夜成名,而不愿扎扎實實地長期耕耘。不必急于決定你的未來,一個人要想成大器,重要的是要經歷長期的磨練。
在我十幾歲時,爸爸就力勸我不要做一名啤酒商。他終其一生都在為當地的啤酒廠釀制啤酒,卻差不多難以糊口,就像他父親和祖父釀酒為生所遭遇的一樣。他甚至不想讓我靠近啤酒缸。
所以我按照他的愿望行事。我學習成績不錯,考上了哈佛大學,并于1971年攻讀研究生,得以同時學習法律和商務兩個專業。
在研究生院讀二年級時,我突然有所感悟。我想,除了上學,我還從未做過什么事,卻要去為今后的一生作出職業選擇,由此感到越來越大的壓力。這很荒唐。未來會過早地將我一網打盡,比我希望的要早得多。
于是在24歲那年,我決定中途退學。不用說,我的父母認為這是一個愚蠢透頂的想法。可我強烈地感到,你不可能等到65歲時才去做你一生中想做的事。
你必須設法去找。
我卷起鋪蓋,踏上旅程,到科羅拉多州的“走向野外”組織當了一名教員。
這是一個野外教育項目。這份工作我做起來得心應手。由于要進行大量的爬山登巖訓練,我四海為家,攀登個不停,從西雅圖郊區的崖到墨西哥地區的火山,都留下過自己的足跡。
我從不后悔花時間來“發現自己”。我覺得,如果我們能在二十幾歲時用上5年時間來決定我們今后的有生之年到底想做什么,那我們所有的人都會幸運得多。否則,我們只會作出別人替我們作出的選擇,而不是自己把握命運。
在“走向野外”組織干丁3年半之后,我準備重返校園。我完成了在哈佛大學的學業,到波士頓咨詢集團謀到了一份高薪工作。這是一個智囊機構和商業顧問公司。然而,我在那兒僅僅工作了5年,便又開始滿腹疑慮。我將來50歲時還會想做這份工作嗎?
我記起從前的某一天,爸爸在清理我們家的小閣樓時,曾偶然發現了寫在已經發黃的紙片上的幾種古老的釀制啤酒的家傳配方。他曾對我說:“如今的啤酒基本上都是水,上面漂浮著一些泡沫而已。”
我也這么認為。如果你不喜歡喝大批量生產的美國啤酒,那么你就只好選擇時常是已經跑了氣的進口貨。我想,美國人在花數目可觀的錢,買到的卻是劣等啤酒。為什么不就在美國本土為美國人釀制上乘的啤酒?
我決定辭職,去做啤酒商。當我把這件事告訴爸爸時,我原指望他會高興地摟住我,為釀酒傳統的復活而激動得熱淚盈眶。可他卻說:“吉姆,這是我所聽到的最沒勁的消息。”
后來,爸爸像當初堅決反對我一樣,轉而全力支持我。在我1984年開辦波士啤酒公司時,他出資4萬美元,成為我的新公司的第一位投資商,我則把自己的10萬美元積蓄投了進去,另外還從朋友和親戚那籌措了10萬美元。我走出原先豪華的辦公室,去做一個啤酒商,這個過程有點像爬山——興奮、自由、恐慌。我所有的安全網絡都已不復存在。
啤酒釀出后,我還面臨一個最大的難題,如何把它送到啤酒消費者的手中。
批發商們不約而同地說:“你的啤酒太貴了。再說也沒人聽說過你有什么牌頭。”于是我便琢磨,我必須創造出一個新的品牌,美國工藝啤酒。我需要一個高雅而且能夠得到公認的名字,所以我就以那位曾經幫助發起過“波士頓傾茶事件”的釀酒商和愛國英雄塞繆爾·亞當斯的名字為我的啤酒取名,叫“塞繆爾·亞當斯”。
我意識到,要把這個名字推銷出去,唯一的辦法就是直接將啤酒賣給消費者。我換上自己最好的名牌西服,用公文皮包塞滿啤酒和冰袋,便開始向各個酒吧出擊。
大多數的酒吧招待員以為我是國內收入署的工作人員。不過只要我一打開公文皮包,他們便留意起來。我跟我見到的第一位酒吧老板講述我的故事——我是如何想到用我爸爸的家傳秘方開這間小小的釀酒廠的。他聽了之后說:
“小伙子,我喜歡你的故事,不過剛開始我還不相信你的啤酒會真的那么好。”
這真是一個美妙的時刻。
6個星期之后,在“了不起的美國啤酒節”上,塞繆爾·亞當斯波士頓淡啤榮獲美國啤酒最高獎。其余的事情就不說了,都已成為歷史。當時可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究竟是什么使然?——不過最后,我注定做了一名釀酒商。
我給予所有年輕創業者的忠告非常簡單:一生的時光很漫長,所以不要急于為將來作出決定。生活不會讓你把什么都計劃周全。
絲路花語